劉備聽了賈詡之言,果然一陣激動,急忙問道:“敢問先生良策?”
賈詡帶着劉備到了書房,坐定之後,才緩緩言道:“高順在洛陽所爲,一心只爲取荊州,其知天子就在襄陽,而有此爲,心中早無漢室,將軍何不上書朝廷,只說洛陽之事,乃高順私自所謂,其窩藏禍心,故弄玄虛,作此欺天之事,其心可誅,再下旨各諸侯共討之,豈非一舉兩得?”
劉備聽罷,一陣愕然,賈詡之計果然狠毒,諸葛亮比之,確實有些稚嫩,按照賈詡的計策,他可以更輕鬆的聯合孫權,甚至還能讓呂布和劉璋等人都有所動作,對高順造成更大的威脅,既然一定要戰,佔據主動總比被動的強!
想通之後,劉備心中的憂慮暫時減去不少,雖說下旨讓各諸侯討賊,但對最主要的孫權,好處還是不得不給的,封官進爵一樣都不能少,劉備拜別了賈詡,匆匆而去!
劉備走後,賈詡臉上卻無半分欣喜之色,站起身來看着院中新翻的泥土,半晌才自語道:“高順,你的弱點究竟在哪裡?”
是人就有弱點,攻其必破,賈詡深諳人性,最善利用盲點,但這幾年據他蒐羅的信息來看,高順每戰皆準備充分,毫無破綻,處處料敵在先,卻又出人意料,運籌帷幄,決勝千里,這樣的對手,可比張良、陳平,他的智謀,甚至讓人都忘記了高順還是昔日陷陣營統帥,率軍殺敵,攻無不克,是一員征戰沙場的猛將,而高順還有許多謀士輔佐,拾遺補漏,賈詡似乎看到了一角未來,細小的眼中精芒閃爍!
第二日早朝,劉備一改昔日和藹面目,十分珍重而又慷慨陳詞的痛斥上書,將高順說成一個心懷叵測、窩藏禍心的叛逆之人,與王莽、董卓無異,高順明知天子不會移駕洛陽,而如此作爲,定有自立之心,請獻帝下旨征討!
朝堂一片安靜,獻帝莫名所以,楊彪等人目瞪口呆,不明白劉備爲何一夜之間想出這麼多說辭,將高順從天堂直接推到了地獄,反掌之間,爲國盡忠的大將變成了竊國之賊!
好一陣安靜之後,楊彪餘悸未消的言道:“陛下,大將軍此言若公諸天下,恐會逼反高順啊!”
獻帝吃了一驚,其他人也神色大變,高順已經佔據半壁江山,此時還能奉迎天子,說明其心存漢室,而劉備卻顛倒黑白,痛斥高順,要是高順心一橫,擁軍自立,以高順如今的實力,誰能抵擋?這不是逼着高順自立?
羣臣反應過來,馬上又是一窩蜂的開始吵鬧,當然也有劉備的心腹,雙方各持己見,而獻帝又是個沒注意的,他知道自己現在全都仰仗劉備,才能安心呆在襄陽,但楊彪等人的忠臣,獻帝也毫不懷疑,從洛陽到長安,再到弘農,這些人始終不離不棄,是真正的忠臣!
“自高祖斬蛇,建立帝邦以來,四百餘年,某奉祖之命,一心匡扶漢室,再興炎劉,莫非比不上一個外姓之人乎?”劉備神色肅然,完全是強勢神態:“本將軍奉大義而討逆,乃是順應天意民心,無往不利,高順兵多,逆天行事,焉能不敗?”
訓斥一番朝臣,劉備也不給他們說話的餘地,作爲大漢皇叔,加上他現在的地位,也有執掌朝政的權力,當下便向獻帝諫言:“高順起於行伍之間,乃丁原舊部,心懷不軌,今擁兵自立,請傳旨天下,共起而討之!”
獻帝左右看看,羣臣都垂首不語,就連楊彪也再未說話,而他與劉備之前便商議過此事,絕不會移駕洛陽,只好點頭答應!
罷朝之後,楊彪一聲長嘆,他已經年過古稀之年,早就該辭官回鄉,只是看到大漢岌岌可危,天子年幼,無人輔佐,又有先皇遺囑,楊彪不忍離去,如今劉備終於露出猙獰之色,楊彪忽然生出無力之感!
他在洛陽便與高順見過一面,知道此人必成大事,後來又奉旨到冀州勸和高順與袁紹,高順也遵旨罷兵,從各處情報來看,高順斷無篡逆之心,劉備卻如此指責高順,只能說明劉備不願讓天子移駕,不願放棄到手的權力,照此情形,日後劉備掌權,恐怕皇權也難說的清楚,而劉備又是漢室宗親的身份,自立的可能性反而更大!
但現在整個皇室都是仰仗劉備之力,楊彪歷經世故,怎會看不出劉備此次是決心要與高順決裂,多說無益,反而會讓天子增加危險,如今局勢雖然不值得欣喜,但比起在西涼軍手中之時,已經是天壤之別了!
年邁無奈的楊彪告老還鄉,朝臣皆以楊彪爲首,劉備的阻力最大便是來自他,二人形成默契,楊彪要走,劉備並未阻攔,幾日後便告老還鄉,返回弘農去了!
洛陽降瑞之事傳的沸沸揚揚,高順上書襄陽請天子移駕洛陽,人們都在觀望,等候消息,沒想倒半月之後,忽然聖旨下到各州,將高順斥爲****,擁兵自立,天下譁然,不明白天子爲何如此顛倒黑白,尤其是洛陽百姓和那些見到異相的人,更是憤憤不平,爲高順喊冤,他們可是親眼所見,豈能有假?
高順等人也知道劉備定然不會同意將天子送到洛陽,定會找一番說辭推卻,只是高順沒想到劉備做出的反應如此犀利,不僅拒絕移駕,還將自己罵得狗血淋頭,成了包藏禍心的竊國之賊,這可真是始料未及!
諸葛亮雖然足以應對此事,但以諸葛亮的性格來講,絕不會如此斷然狠毒,能做出如此對策的,只有一人,那便是賈詡,高順一陣苦笑,看來和這樣的對手過招,還是要小心纔好,一不小心,便是身敗名裂,萬劫不復!
高順立即做出反應,當然不可能直接說天子不是,只說劉備沽名釣譽,獨掌朝政,政令不通,百官之言,不達天聽,而天子詔意,也不能下達黎民,劉備纔是大大的竊國之賊,號召諸侯共起而討之,以清君側!
二人各執一詞,互不相讓,私下裡自然更加較勁,說是天下諸侯,如今也只剩下呂布、孫權、劉璋而已,而這最關鍵的便是江東的孫家,說能夠說動孫家,誰便能取得最終的勝利!
詔書發出,軍營的諸葛亮得知小心,卻怔然半晌,他也沒想到劉備居然沒有采用他的計策,而是破釜沉舟,這個計策諸葛亮不用想也知道是賈詡的主意,而從大局來講,賈詡的計策比他更加老辣,也高出一籌!
既然二人意見相同,都知道高順必會用兵,諸葛亮之計,便顯得溫和,只是推脫,而賈詡則更加凌厲,先將大義掌控手中,貶斥高順,而等高順再說劉備獨掌朝政,假借發兵時,便由主動變成了被動!
這一來一去之間,劉備卻佔到便宜,至少對士氣、民心都是一個極大的鼓動,諸葛亮皺着眉,劫持放在左手上半晌未動,他出山輔佐劉備,正是看中劉備正處於弱勢,又無謀士輔佐,自己必將一展所長,極盡發揮,他需要劉備完全的信任和支持,但他忽略了這個一直名聲不顯的賈詡,第一次用計,便輸了一籌!
草草結束了訓練,諸葛亮回到府中,其實他這次提前出山,是有些準備不足,比如他的天文之法還未學完,陣法還不過完善,只能等在軍中慢慢研究學習了,但賈詡的本事似乎比他更強,這讓諸葛亮心中有些不舒服!
他派心腹開始蒐集賈詡的資料,幾日後,諸葛亮看完這些,大吃一驚,暗歎賈詡之謀,料敵之準,甚至連他都有些自嘆不如,就最近一計而言,劉備之所以能夠如此輕鬆取得荊州,正是賈詡算準了劉表愛惜名譽,胸無大志纔會如此,否則荊州數年的經營,哪能會讓劉備如此輕易便得到?
諸葛亮心中的危機頓時增加了不少,他要想在劉備帳下做到獨掌一軍,就必須要強於賈詡,或者越過這個障礙,但賈詡畢竟是隨軍多年的老將,經驗擺在那裡,諸葛亮要想超過賈詡,恐怕非剋日能就,那就只能有第二種策略,掃平這個障礙!
劉備這幾日正忙着和高順南北對話,各執一詞,同時派出使者聯絡各地諸侯,甚至不惜策反高順所管轄州郡內的郡縣,也無暇和諸葛亮見面,而關張等人也都加緊訓練兵馬,與高順一戰無法避免,便只能全力迎戰了!
諸葛亮來見劉備,劉備正想着如何與劉璋取得聯絡,以漢室同宗的身份讓他出兵討伐高順自然最合適不過,但劉璋生性闇弱,恐怕不敢主動出兵,劉備需要一個讓劉璋無法拒絕的理由!
寒暄幾句,不等諸葛亮說話,劉備倒先開了口:“劉璋在益州,兵馬無數,糧草充足,欲令其出葭萌關攻打漢中,以分高順之心,軍師有何良策?”
諸葛亮略作沉吟,答道:“劉璋坐守西川,但求偏安一隅,主公可遣使往成都,言高順若取荊州,益州也將不保,其心有畏懼,定會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