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丑中伏身亡,河北震動,天下震動,得到消息的諸侯莫不震驚,不到一年時間,袁紹的左膀右臂便被徹底剪除,有人還記得當年虎牢關之下,袁紹曾言,二者有一人在場,便能擋住呂布的銳氣!
雖然後來顏良莫名擺在呂布之手,但其之後的戰力還是得到證明,被袁紹成爲河北四庭柱,與文丑不相上下,與公孫瓚數年大戰,二人都立下汗馬功勞,打得公孫瓚節節敗退,龜縮右北平,最終被蠶食而死!
河北的局勢逐漸向高順方面傾斜,袁紹得到消息,大病不起,退回信都,冀州頓時陷入一片沉寂當中,隨着一場大雪降臨,暫時恢復了平靜!
次年‘春’,劉備迎納天子,正式在完成建立行宮,雖然十分簡陋,但天子總算有了落腳之地,文武大臣禮儀朝拜,改元建安,正月癸酉,郊祀上帝於宛城北,大赦天下。
荊州劉表也做出反應,將新野讓與劉備,作爲皇宮別院,以供六部及百官行政,同時供奉錢糧數萬,牛羊數百,並與劉備結盟,表面上聽從朝廷調令,但劉表卻始終未進入宛城面聖!
天子移駕,得到好處最多的自然便是劉備,皇叔身份被正式確立,皇家宗譜與劉備家譜相合,乃是皇室貴胄,漢室宗親,劉備被封爲大將軍,總督國中軍事,也可調令天下兵馬!
關羽、張飛救駕有功,分別升爲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劉備帳下其餘官員各有升遷,荊州牧劉表升爲徵南將軍,雖然官位有所提升,但位於劉備等人之下,劉表心中不喜,卻也無可奈何,如今皇帝在劉備手中,多大的官爵還不是劉備說了算,在劉表看來,掌握實權纔是最主要的!
劉備以天子名義,不僅大赦天下,同時也分封諸侯,藉此拉攏勢力,想要鞏固自己的地位,張繡在上庸也得到朝廷認可,正式任命爲上庸太守,劉備此舉不過是安撫張繡之心,生怕張繡心生疑竇,先發制人!
河北的高順一舉一動已經影響大局,自然受到劉備關注,雖然高順以前言辭只見似乎對他有所成見,但劉備與高順素未謀面,以爲他本‘性’如此,當年高順統帥陷陣營,素白有威嚴的名號人人皆知,對高順的結納之心,劉備始終念念不忘!
雖是幷州牧,但高順已經完全掌控整個幽州,冀州的袁紹也似乎不敵,這讓天下諸侯爲之側目,天使找到高順,一道聖旨降下,高順被封爲晉陽侯、前將軍,並將幽州也劃給了高順,不僅高順名正言順,幽州百姓也稱讚皇恩浩‘蕩’,要是換個人掌管幽州,他們又不知道要過上什麼日子了!
諸侯各有封賞,可謂皆大歡喜,唯有袁紹,憂憤‘交’加,年前失去顏良文丑、丟失冀州地盤不說,自領的車騎將軍也被張飛佔走,而封給他的不過是後將軍,不僅在高順之下,甚至還在袁術之下,屋漏偏逢連夜雨,袁紹的病情不見好轉,反而日益加重,整日裡昏昏沉沉,吐血不止,袁譚及袁熙陪伴左右,帳下文武惶恐不安!
江東,孫策意氣奮發,在周瑜、魯肅等人的輔佐之下,掌控江南之地,效仿高順推行的屯田制,收納流民,安置百姓,又有江南‘肥’沃之地,仗着三江之固,休養生息,隨時關注着中原的動靜,當年洛陽一行,他見識了高順的軍威,一顆心始終不曾安分,想要在羣雄並起之時建功立業,以成大志!
蜀中也暫時恢復了平靜,再次用兵力消除了一些反對士族之後,劉璋逐漸掌控蜀中局勢,並提拔當地文武,如張任、嚴顏、吳懿、王甫、張鬆等名士,勵‘精’圖治,蜀中的百姓也逐漸安定下來,遠離戰火,便是最大的幸事!
張魯推行五斗米教,在漢中深得人心,可謂上下一心,人人稱頌,甚至有的百姓不知有皇帝,但知有天師,漢中之地,十分富饒,未逢戰‘亂’,百姓甚至夜不閉戶,與中原流離失所的情景截然相反啊,這裡儼然是一副世外桃源!
就在張魯安心傳教,暗中蓄養兵力,準備偷襲蜀中之時,韓遂卻派人送來一封書信,要聯合張魯共討馬騰,馬騰雖是韓遂屬下,但不遵號令,韓遂之命在武威一帶形同虛設,這讓韓遂已經無法繼續隱忍了,一旦韓遂得到涼州,便助張魯討伐蜀中,以報當年之仇,西涼騎兵聞名天下,不由得張魯不動心!
遠在東面的徐州,此刻卻是人心惶惶,人人自危,曹‘操’能征善戰,手下良將謀士衆多,已經‘逼’近下邳,徐州岌岌可危,陶謙年弱體邁,又不懂帶兵,到了此刻更是慌了手腳,要不是陳圭、陳登父子等人出謀劃策,恐怕徐州早就被曹‘操’拿下了!
本‘欲’想等袁紹取了青州,便向袁紹求援,甚至陶謙已經做好將徐州拱手讓與袁紹的打算,袁紹四世三公,名垂四海,可謂實至名歸,但沒想到眼巴巴等了半年,不僅青州未曾拿下,冀州反而被高順奪取三郡,袁紹自顧不暇,自然無法分兵相助!
陶謙自視甚高,又是朝廷老臣,雖然管亥已經得到朝廷認可,但天下人皆知此乃李儒之策,非皇帝本意,陶謙誓死也不會向管亥求援,而管亥正準備調集兵力,準備重奪北海,將袁譚趕回黃河以北,無暇他顧!
左右觀望,僅有淮南的袁術一人,而袁術屢敗於曹‘操’之手,也有些畏懼曹‘操’之兵,不敢輕易招惹,否則早就派兵攻打豫州了,此時曹軍大多兵力都在徐州,豫州相對空虛,但袁術卻毫無動靜,顯然遲疑不決!
眼看初‘春’將過,曹軍即將捲土重來,陳圭等人商議一番,卻還是無計可施,徐州雖然富庶,但幾年戰‘亂’,早已消耗一空,又無帶兵之人,縱使陳氏父子計謀百出,也是無米之炊,難以施展!
無奈之下,陶謙只得聽從幾人之計,派出陳登親自前往淮南,說服袁術出兵相助,徐州安危寄託在陳登一人身上,陳登帶領數百扈從上路,他雖然年輕,卻十分自信,憑藉三寸不爛之舌,他定會說動袁術,因爲袁術懼怕曹‘操’,這正是最好的切入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