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畫一個圈

一路上高順大概問了這幾人的來歷,最被他看好的滿寵,因在郡中先任督郵政績顯著,後升任高平縣令,縣中督郵貪污受賄,幹亂吏政,滿寵派人將其抓捕拷問,沒想到督郵卻受刑而死,滿寵只好棄官而歸,後來聽說高順之名,感於高順“不拘一格降人才”之言前來幷州。

陳琳雖是在何進被殺後逃到冀州,卻也同樣是聽到高順之名,輾轉來到了晉陽,其他幾人雖然以後都是人才,但此時作爲青年人,都是慕名而來,也就是被高順那一句詩給感動了,高順不由心中暗爽,看來名聲和輿論不管在什麼時候都是十分重要的!

不用田豐過多推薦,高順都知道這幾個都是人才,隨即任命荀攸與郭嘉同爲別駕,陳琳爲簿曹從事,此人寫文章是一把好手,在何進手下也是掌管文書,可謂專業對口;李孚協助審配負責人才招攬及選拔;以滿寵爲部郡國從事,暫時掌管郡縣事務,先鍛鍊一段時間,和洽爲假佐,輔助滿寵,其他各人按照田豐預先安排!

回顧左右,高順此時也覺得有些志得意滿,至少自己的初級班底已經打造成功,再加上各地選送和慕名而來的人,人手暫時不缺,唯一令他擔憂的便是前去河北的張遼,已過了兩月,還是毫無消息,不知道趙雲能不能被他召來!

“今董卓惑亂京都,廢立少帝,逆天而爲,朝綱不振,民怨積深,天下人皆欲討之,大人何不振臂高呼,以爲民心所向,則天下名士歸心,慕名而來者不計其數矣!”陳琳被高順重用,深爲感激,想起朝中之事,便對高順建議道。

“孔璋討賊之心吾也深知,奈何我軍並不足以服衆,又幷州乃苦寒之地,錢糧不足,又有難民相繼而來,先固本而後圖強,乃眼下之急也!”田豐管理幷州也有近半年了,知道幷州的儲備力量,要是高順當了這個出頭鳥,雖然能換得一些虛名,但對本就不富裕的幷州來說,卻是有些過於負重了!

“幷州苦寒?”高順掃視着大家笑道:“幷州囊括西河、上郡等地,佔盡黃河之利,若開發得當,比之荊州、揚州尚有過之!”自從田豐告訴他幷州錢糧不足,這一段時間他一直在考慮這個問題,雖然挖煤礦的事情可以暫時延後,但對河套平原的開發他可是不想再等了!

“上郡等地遠在關外,胡人混雜,又有匈奴侵襲,如何能成爲幷州府庫?”聽說高順將這塞外之地比作荊州錢糧富足之地,陳琳和審配等人都有些不敢相信!

“事在人爲!”高順揮手笑了笑,對於這塊幾千年後被稱爲“塞上江南”的魚米之鄉,高順從不懷疑,至於匈奴的侵擾他倒不太擔心,如今匈奴內部本就矛盾重重,於夫羅還在河內東奔西突,無處可去呢,何況早在漢武帝之時五原郡、雲中郡等處早就設立郡守,有了編制,他只需要重新重視起來便可!

高順說完,見大家都有些不可置信的看着他,就連田豐、郭嘉、荀攸三人都面有疑色,有些無奈,總不能說我已經在幾千年後見證過了,你們就放心吧!

想了一下只好站起身來,命人在大廳中鋪了一張素紙,此時的紙張質量很差,也就能用作寫寫畫畫,存儲公文卻不能用,要是自己懂造紙術就好了,這可是發財的一個好項目啊!

高順暗自惋惜着,提筆在紙上畫了一個差不多的“幾”字形黃河,讓田豐在上面標畫出幷州所轄郡縣,田豐自是胸有成竹,不一會便標好了標註!

高順接過筆,在“幾”頭部內外區域一帶畫了一個橢圓,涵蓋上郡、朔方、五原、雲中、雁門等幾個郡,擡頭對衆人說道:“此區域從此便稱之爲‘河套’!此處河網穿插嵌套,故名爲河套。”

高順說完審配突然說道:“屬下亦曾聽人說此處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渠道縱橫,倘若是真,灌溉農田十分方便,三年便可見效!”

高順笑着點點頭,背手走回主位,看着下面畫的那個橢圓,不由想起一首歌: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今天自己也畫了一個圈,不禁意淫後人們會佩服自己的戰略眼光!

“只是這河套地區開發尚需錢財,幷州如今的財力僅夠收支,若有戰事,已然不足,何來富足之力?”田豐一句話便將高順的笑容凝固在臉上!

和衆多穿越者一樣,他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錢!這可不是說有就能有的東西,幷州就他所知除了煤礦,似乎再沒什麼特產了,雖說山西遍地都是煤,他沒有經驗一時恐怕也找不到!

“天下無難事,只恐有心人!”無奈之下高順只好又使出太極絕技,向大家說道:“如今幷州百廢待興,諸位先同我共同商議治理之事,至於其他物資,待事後再議!”

衆人聽高順雖然沒說出什麼結果來,但這句話倒是很有道理,暗自思索其中的意味,郭嘉問道:“既然要開發河套,這管理之人、匈奴部衆都需解決,大哥可有對策?”

高順點頭答道:“此事吾已有腹案,待與元皓、公臺等人商議之後再告知諸位!”對於屯田制他雖然知道大概,但詳細的制度還需要別人幫助制定,最主要的他要等韓浩這個當年發起屯田制的人來了才行!

“至於各郡中匈奴部衆,若服從管制,便可令其放牧,教其種植之術亦無不可,不服管制者,我自會派兵前去!”高順接着說道,對於這些塞外的傢伙,好好聽話就算了,想要搗亂的,就回到自己的草原上喝風去吧!

“胡漢共居倒不失爲可靠之策!”荀攸聞言點頭道:“昔年武帝便是以此法在塞外治郡,若非國勢衰敗,匈奴人也不敢貿然來犯!”

“孔璋,吾還有一事,需孔璋相助!”高順說完自己的預想,便想做做廣告,宣傳造勢還是十分必要的!

“大人有所差遣,琳定盡力以赴!”陳琳抱拳答道!

“天下人皆知孔璋之才!”高順誇獎了陳琳一句說道:“吾需要三道檄文遍告天下:其一,戰亂將起,天下人皆以爲荊州、揚州、冀州乃避難之地,孔璋可否揚長避短,令其來幷州,有我在,幷州將不再有戰亂,加上河套便利所在,定爲富庶之地!”高順先自己做了個保證,然後看着陳琳!

“此事雖難,人皆知幷州寒苦,但只要大人保證幷州不起戰事,倒可一試!”陳琳皺着眉頭沉吟了一下答應了,又問:“這其二呢?”

“其二!”高順豎起兩個指頭:“發佈招賢令,如今董卓爲禍,吾雖不能即刻討賊,卻需天下忠義之士相助,待機而起,共同匡扶漢室,救萬民與水火當中,凡有才能之人,此前諸般劣跡皆可不計!”他可知道曹操的一紙招賢令爲他召來了多少牛人,人才的重要性對他這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來說不言而喻!

“大人胸懷天下,忠心耿耿,其心可鑑,河東一戰,天下當知,此事易耳!”陳琳想想高順乃高柴之後,又是當代大儒王烈之徒,一首無題詩更是技驚四座,加上戰無不勝,納賢之事倒也不難!

高順點頭笑道:“第三,吾曾言不拘一格降人才,凡有一技之長之人,若來幷州,當委以重用,物盡其才,若能開館授徒者,定以資助!”

《陷陣三國》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

第342章 清除隱患第539章 倭寇動向第271章 進駐河內第693章 主動出擊第352章 捉拿奸細第138章 黃梁之夢第52章 一方諸侯第488章 引火燒身第368章 連番受挫第421章 周郎妙計第582章 連夜大戰第388章 收攏人才第232章 印刷書籍第567章 再議結盟第430章 冤冤相報第67章 殺富濟貧第416章 選材方案第554章 兵出塞外第197章 大受打擊第366章 中原動盪第506章 博望玩火第656章 各施其能第433章 和氣生財第396章 歸海之策第33章 王佐之才第9章 公平交易第615章 臨陣認親第298章 大俠童淵第209章 重振士氣第279章 早有準備第532章 令牌風波第254章 裡應外合第135章 兩封書信第691章 開元建朝第276章 兵敗溴水第160章 以假成真第5章 胸懷大志第695章 進退之間第323章 帝王之都第273章 不得不戰第679章 襄陽危機第221章 出門見喜第394章 龍困淺灘第443章 謀奪荊州第659章 江陵調兵第697章 重創而歸第178章 一夫當關第5章 胸懷大志第172章 勝利在望第720章 絕不放棄第224章 聞所未聞第593章 對弈之人第220章 善惡有報第674章 願者上鉤第260章 英雄末路第667章 毛遂自薦第171章 自作聰明第333章 自亂陣腳第573章 驕兵之計第175章 一招暗棋第272章 一反常態第593章 對弈之人第662章 結義之情第591章 鳳雛設謀第304章 安身之所第186章 未解之謎第449章 發檄討曹第287章 連夜奔波第716章 廬陵之戰第346章 志在必得第306章 虛張聲勢第184章 虛驚一場第588章 周郎妙計第404章 動亂再起第421章 周郎妙計第94章 揚馬立威第724章 再生變故第68章 常山子龍第662章 結義之情第480章 金城太守第288章 名利之間第278章 攻守較量第531章 落腳之地第713章 龐然大物第659章 江陵調兵第162章 衛氏家醜第292章 平定幽州第478章 兵分兩路第567章 再議結盟第546章 虎豹出動第152章 難得一聚第350章 涼州之亂第192章 左右兩難第692章 再起烽火第235章 一塊心病第90章 掌握主動第359章 功虧一簣第166章 暗渡陳倉第431章 孤城難守第171章 自作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