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程門立雪

桑子明雖然拜在地仙陸九淵門下,但是陸九淵常年不在他身邊,所以他只能求教於陸九齡和陸九韶這兩位師伯。尤其是陸九齡,一直以來,都對他進行了耐心的指點。

這一天,桑子明用“程門筆”寫了一篇文章,然後拿着文章來到仙文館。

陸九齡見了他寫的字,禁不住連聲讚歎:“子明,你寫的仙文,又有了長足的進步!其中竟然有幾個‘成仙’級別的仙文,這是怎麼回事啊?”

桑子明也不瞞他,說道:“師伯,我有兩位夫人,其中小夫人在家裡主持家務。大夫人出門在外,乃是烈焰門真傳弟子。近日來,她進入一處洞天,從洞天中得到一件寶物,那是一支筆,上面寫着‘程門立雪蠶未老’幾個字。我用那筆寫字,不知不覺間,寫出來的字境界提升了幾分。”

陸九齡聽了,禁不住大爲驚訝:“程門筆,落在你手裡了?”

桑子明點點頭:“是啊,師伯。”

陸九齡嘆道:“那筆是有來歷的。”

“師伯,麻煩您給講講其中的典故。”

“多年以前,程家一門,出了兩位地仙,分別是程顥和程頤。此二人學問遠博,精通孔孟之道,經常聚集弟子講學。程顥精心製造了一隻筆,是用墨玉和天蠶絲製成的,筆桿上寫了‘程門’兩個字。他用那隻筆寫出來的仙文,每一個都能飛在空中,在晚上彷彿皓月一般。

他有時候講學,直到天色已晚,還沒有結束,就將仙文拋起,當做火燭來照明。

他門下有四大弟子,其中最有名的叫作‘楊時’,人稱龜山先生。你師傅名叫象山先生,早年的名聲,還不如龜山先生呢。

程顥修煉多年,進階爲九階地仙,白日飛昇了。

有一日,他的弟弟程頤,手持‘程門筆’,寫了一副仙文,然後坐在椅子上假寐。

這時候,楊時來了,站在雪地裡,看着程頤和那副字,一動不動。

直到程頤醒來,發現楊時的腳下,雪已經有一尺厚了。

後人不解其意,贊其尊師重道,所以便有了‘程門立雪’的典故。

而實際上,楊時陷入了頓悟之中,一日之間功力大進,進階合道之境。

不管怎樣,程頤後來在筆桿上加了兩個字,變成了‘程門立雪’。”

說到這裡,陸九齡停下來喘口氣,似乎陷入緬懷之中。

桑子明問道:“師伯,後來呢?這支筆怎麼丟失了?”

陸九齡道:“轉眼又過了三萬年,程頤也白日飛昇了。他沒有將筆帶走,而是留在程家做傳家寶。後來,程家多了一位地仙,名叫‘程林’。程林的功力沒法跟程顥和程頤比,但他自視甚高,在筆桿上又加了三個字,變成了‘程門立雪蠶未老’。

他的意思是說,程門兩位地仙雖然飛昇了,但是程門的威望還在,雪還在,蠶未老。他不肯墮了程家的威名,所以在國戰的時候一個人殺了出去,最終戰死在東都之東的荒原上。程門筆也跟着丟失了。”

桑子明嘆了口氣,道:“請問師伯,楊時還活着沒有?”

陸九齡緩緩答道:“不知道。這是三十萬年前的事了。他如果活着,肯定進階地仙了,要不然就死了。”

桑子明覺得有些奇怪:“師傅,他如果進階地仙,應該天下皆知纔對啊。”

陸九齡搖搖頭,道:“這人頗爲低調,就算進階地仙,也可能躲起來潛修。我們儒門修士,經常掛在嘴邊一句話: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這個達和窮,並不是富足和貧窮,而是說精神境界。

有的人學問一般,偏喜歡遊學,想要聞達於諸侯;有些人學問淵博,偏偏自以爲不足,喜歡關起門來,窮究天道之理。”

桑子明沉吟道:“弟子受教了。”

陸九齡又道:“儒家的學問很深遠,你纔剛剛入門,還有很多東西要學。儒門六藝,詩書禮樂易春秋,你想從哪裡入手?”

桑子明想了想,道:“我也不曉得,還請師伯指點。”

陸九齡道:“我看你可以從學‘書’入手。書既指《尚書》,也指仙文書法。你寫的仙文很有造詣,所以從書入手比較恰當。而且,我對《尚書》也有一些研究,正好給你指導。”

“多謝師伯。那我就跟您學了。”

陸九齡不緊不慢的說着:“《尚書》的原意,是指上古帝王之書,分爲《堯書》、《虞書》、《夏書》、《商書》、《周書》等,裡面記載了儒門幾位仙帝的事,還有大量的仙文筆錄。那些朝代,有的在黃昏界發生過,有的則是一片空白。相傳這些學問,都是由一些儒門上仙,從外界傳進來的,並非是說所有的事都發生在黃昏界。因爲年代久遠,仙人帶來的資料丟失了一些,還有的以訛傳訛,出現了很多漏洞。

所幸儒門的學問較爲柔和,只要常養浩然正氣,就算出了偏差,問題也不大。因此之故,一般來說,儒門出現的地仙比別派都多。”

桑子明想起自己家裡,還有一些爺爺留下的典籍,他想在適當的時候拿出來一些,但是怎麼個拿出來法,卻需要仔細盤算才行。

耳聽陸九齡又道:“我再說一說仙文,總計十萬八千個仙文,你現在掌握多少了?”

桑子明答道:“弟子掌握五千五百個。”

“唔,已經不錯了。你師傅才掌握一萬八千仙文。而我只學會一萬四千個。如此看來,你將來的成就遠在我們之上。”

“師伯您過譽了。”

“仙文是儒家學問的基礎。有些古老的典籍,是用仙文記錄的。你如果不通仙文,如何能理解其中的奧義呢?掌握的仙文越多,接觸的大道越複雜,越能溝通天道,功力才能提升得快。”

“多謝師伯解析。”

陸九齡笑了笑,道:“你師傅年輕的時候,曾經誇下一些海口,說是‘六經皆爲我腳註’。後來等他進階合道之後,就不敢說這種話了;等他進階地仙時,反而變得沉默了,喜歡一個人靜坐思索。你知道爲什麼?”

“大聲者希音,大道者無垠。”

“沒錯,江湖越老,膽子越小。爲什麼啊?因爲大道無垠,天道卻有情,就連這方黃昏界的天道,都是殘缺不全的,我們作爲修士,如何敢狂傲誇口,說自己獨步天下呢?如果是年輕人,蒼天看你年輕,不會搭理的胡言亂語,如果是你到了一定歲數,過了一定的境界,還敢這樣說,那就要遭雷劈了!”

桑子明聽得暗暗心驚。

從這天開始,他不斷的來仙文館,跟師伯學習仙文和《尚書》。

第775章 高山仰止第134章 陰池聖火第667章 老仙出馬第615章 獸血澆灌第626章 長生院第462章 交代由來第634章 家破人去第98章 備考第790章 三元圖第645章 三聖奴第535章 空桑種子第667章 老仙出馬第516章 天香餘孽第10章 皇室宗女第512章 樂府仙曲第490章 仙境遺寶第12章 紅衣女子第119章 三塊石碑第123章 儲備的靈材第465章 再臨火湖第179章 地仙謝安第472章 上林仙種第166章 兩大秘訣第523章 祖仙威嚴第640章 修羅一族第788章 儒門下落第540章 時空大道第512章 樂府仙曲第669章 殺神再現第103章 吞天訣第351章 鴨婆洲第251章 聻蟲投火第95章 妖修洞府第389章 秦斬復仇第250章 連續火祭第138章 出行第308章 一絲仙氣第10章 皇室宗女第774章 衆帝會第407章 銅雀臺第200章 羅家第286章 烈仙箭第776章 春秋天帝第477章 蕩魂鐲第160章 陰墟第483章 蓬萊仙島第438章 七顆心珠第527章 青丘秘聞第199章 神都第584章 殘陽仙君第486章 萬斛珠璣第591章 失落的星辰第233章 五火七禽扇第31章 紅袖添香第415章 底蘊深厚第595章 仙墳澤第479章 又是千年第740章 不戰而退第634章 家破人去第678章 莊子三棵樹第771章 腥風血雨第603章 地仙三十六重第280章 自爆第410章 九尾法相第26章 古道送別第117章 新城主第149章 誰主四時?第391章 賜婚第256章 汝想做聖人?第729章 偏神和毛神第475章 天魂石第195章 師兄第285章 寶弓?第584章 殘陽仙君第609章 祖師仍在第445章 兼濟天下?第432章 狐族聖火第七章 老道士第707章 蓮花山第457章 地位超然第90章 問心堂第564章 玉簡惹事第544章 層層攔阻第344章 誤當英雄第388章 難唸的經第698章 未雨綢繆第429章 儒門秘地第535章 空桑種子第122章 牆上的寶劍第240章 別派遺物第91章 赤帝的背影第341章 沒有好人第16章 黑曜石手串第342章 登彼太行第768章 邪神魅影?第165章 靈鶴傳訊第47章 誠意第291章 埋碑第313章 三年頓悟第21章 離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