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位老先生,他心裡有感激也有好奇。
按理說陸九齡願意指點他的修行,那就是某種意義上的老師了,然而陸九齡卻沒有要收他爲徒的意思,連記名弟子都不是,更不是什麼徒孫。人家就是好心,有空指點他兩句而已。所以桑子明只能按慣例,稱呼對方爲祖師。
即便他現在築基了,還要叫金丹真人師叔,叫元嬰真君師叔祖,叫步虛真君太師叔祖,也應該叫合道真君“太太師叔祖”,與其弄這麼複雜的稱呼,還不如干脆叫祖師呢。
陸九齡正坐在太師椅上在看書,看見他來了,上下打量一眼,淡淡的問道:“你果真開闢兩個世界了?”
桑子明躬身回答:“多謝祖師,弟子僥倖成功了。”
陸九齡又問:“你開闢的璇璣世界有多大?”
他最關心的還是儒門修煉的根基,儒門的根基在於胸中的浩然正氣,需要在璇璣世界中修煉,所以他上來就問這個。
桑子明開闢了六千三百丈的璇璣世界,但他往外說的時候略微壓縮了一點,答道:“啓稟祖師,弟子開闢的胸內世界,大概有四千丈高。”
陸九齡聞言,瞬間瞪大了眼珠子,手裡的書“啪嘰”掉在腿上,然後自覺失態,趕緊又撈了起來。
他心想:“老夫當年開闢了九百丈的璇璣世界,已經算是很大了,沒想到這小子如此妖孽!”
他深吸一口氣,然後又問:“那你開闢的腹內鴻蒙世界有多大呢?”
桑子明見了對方吃驚的樣子,當下更不敢多說了,將數字盡力壓縮了一番,答道:“大約兩千丈餘丈。”
陸九齡一聽,臉色又是一變,伸出手指,微微顫抖,指點着他,道:“你……竟然有這麼好的資質,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天大的麻煩,你知道嗎?”
“祖師,弟子愚鈍,還請您老人家開解。”
“你開闢這麼大的體內空間,準備花多少年時間來填滿靈氣?”
桑子明眨眨眼睛,小心的問道:“祖師,不是說築基的時候,開闢的體內空間,越大越好嗎?”
陸九齡瞪他一眼,道:“凡事有利亦有弊。你開闢的世界大了,固然增添了成長潛力,但是要花費極大的精力來填充!你想想,這麼大的空間,需要多少靈氣來填滿?又需要幾個甲子來錘鍊壓縮?你別忘了,人的壽命是有限的,築基修士最多能活五百年,如果不能在這段時間內結丹,將會化爲一抔黃土!人死都死了,你再上來說,開闢了多大的空間,有意思嗎?”
桑子明無言以對,心裡卻不服氣,覺得天無絕人之路,總會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
陸九齡接着說道:“體內空間越大,修煉的難度越高。就像爬山一樣,別人爬百丈高的小山,就能築基圓滿,你要爬四千丈高的山,才能登上山頂。這個過程太艱辛,太漫長了!
正因爲這個原因,所以一般的修士築基的時候,都想讓自己開闢的空間不大不小。
什麼是不大不小呢?平均而言,儒門弟子能有兩三百丈的璇璣世界,就算不錯了;若是好一點,有五百丈高的空間,至少能修煉到元嬰;若有八百丈高,不但仙基穩固,有希望修成地仙,而且修煉的速度比較快。
若是像你這樣子,開闢如此龐大的空間,事情反而麻煩了,不單築基時需要大量的靈氣,而且結丹時,也要耗費比別人多好幾倍的時間。老實說,你這是自找苦吃啊!”
桑子明有點兒灰頭土臉的感覺,他好不容易開闢了很大的空間,沒有得到誇讚,反而被老先生說了一頓。此時他也沒什麼好說的,只能毅然道:“多謝祖師提醒,弟子願盡力而爲。”
略微停了片刻,陸九齡又開口道:“按理說,你開闢了兩千丈的鴻蒙世界,對於仙家來說,也是難得的好苗子,會讓很多大人物搶着收徒。但我是儒門修士,不懂仙家法門,所以不能教你。我只傳你一些儒家的法門,告訴你如何在璇璣世界中,儘快的填滿浩然正氣。”
桑子明趕緊說道:“多謝祖師教誨。弟子是仙文閣弟子,自應修煉浩然正氣。鴻蒙世界先放在那兒,留待將來另作打算,若實在不行只好放棄了。”
陸九齡微微頷首,面上露出一絲笑容,道:“嗯,這想法不錯,昔年我那弟弟,就是這樣做的。”
接着,他開始講如何在璇璣世界中修煉浩然正氣。
“要想盡快的積累足夠的浩然正氣,大約有以下幾種方法。
第一種是讀書、寫字,就像你平日裡做的,寫出仙文之後,等它充滿了天道靈能,再將其吞下去。這種天道靈能,也就是浩然正氣。
第二種方法是靜坐,跟佛家的打坐類似,道家也有類似的功夫,儒家打坐有獨特的方法,回頭我慢慢跟你說。
第三種方法是呼吸吐納,每天對着巍巍高山,滔滔大河,滾滾紅日,皎皎月華,呼吸吐納,藉以培養浩然正氣。所以很多儒家的修士,都需要出門遊歷,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同時觀瀾天下,從壯麗河山中吸取浩然正氣。你也不能一直待在荒谷城啊!
第四種方法,是多參悟前人留下來的碑文,裡面蘊含着天道正氣,這一點你已經試過了,而且得到不少的好處,對吧?
第五種方法,趁着天下羣儒大祭的功夫,儘可能的獲得天上降下來的甘霖,那是諸位仙帝祖師的賜福,內裡充滿浩然正氣。
第六種方法,儘可能的斬殺鬼修和妖修,力所能及的救助百姓,自古有言,邪不勝正,不殺妖邪,如何能培養正氣?你當謹記之……”
陸九齡洋洋灑灑的說了一番話,總而言之,培養浩然正氣的方法有很多種,靠的是持之以恆,從小事做起,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日久天長,自然能積累到足夠的浩然正氣。
桑子明側耳傾聽良久,將這些內容,一點一滴都記在心裡。
隨後,陸九齡又花了大半個時辰,給他講如何準備鄉試和會試。
鄉試需要掌握兩千七百個仙文,會試要掌握三千六百個仙文。
桑子明現在掌握的仙文是兩千九百個,要想考中舉人,應該問題不大了,但距離會試的要求還差得比較遠,還剩下七百個仙文沒有學習呢。
按照陸九齡的說法,要想在九個月內,學會七百個仙文,那壓根兒不可能。但是考試都講究運氣,或許輪到會試的時候,出的題目有些偏,用不到那七百個仙文,桑子明不就有希望了嗎?畢竟鄉試的時候,只要在三天內寫出四百字的仙文,會試的時候也只要求在五天內寫一篇千字文,並沒有讓考生將所有的字都寫出來。
對於這一點,桑子明並不是太擔心。一則因爲他已經築基了,神識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學習仙文的速度加快很多;二則因爲,他還留着幾片悟道茶呢,大不了再喝兩壺茶,就能解決這個問題了。
這兩年,那位老道士留下的悟道仙茶樹,可是幫了他的大忙了。
那一株悟道茶樹,每年只能採十片葉子,他每隔三個月喝一壺悟道茶,兩年下來還剩下七八片,保留在特製的玉罐中。即便在他的儲物戒指裡,也經常帶着一片葉子,以備出現類似上次琅玡祠中發生的事情。
接下來令桑子明感到詫異的事情出現了。
按照陸九齡的說法,鄉試的時候不但要考仙文,還要考天劍訣;而會試的時候,除了這兩項內容之外,還要考聖箭訣。因爲儒家六藝,禮樂射御書數,對劍術和射箭是有要求的。
儒門以仙文閣爲基礎,仙文閣畢竟是一個修真門派,修真界實力爲王,所以科舉的時候必然包括這方面的內容。如果參加科舉考試的人都是手無縛雞之力的書生,那麼仙文閣還怎麼能長存於世呢?
大明國廢黜百家,獨尊儒術,這不是上天降下來的旨意,而是儒門百般努力爭取的結果。據說儒門到目前爲止,還擁有四五位地仙,而其餘的門派都只有一兩位地仙,正是因爲這個緣故,儒門才能地位超然,牢牢的掌控大明國。
再進一步說,地仙也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而是靠着慢慢的修持,一點點進步,最終修成了地仙。
而科舉考試中測試的內容,是儒門長盛不衰的關鍵。因此之故,關於劍術和射箭的測試必不可少,鄉試的時候只有單獨的測試,還不需要彼此交手;到了會試時候,就需要登臺比試了。
得知這些消息之後,桑子明不由得感到有些緊張,因爲他掌握的天劍訣,到目前爲止只有八式,聖箭訣才學了兩式,不光數量少了些,更關鍵的是很少跟人動手切磋,如此一來,到考試的時候會很吃虧。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他畢竟太年輕了,缺乏長時間的積累。
一般來說,參加鄉試的人平均年齡在五十歲左右,考中的人大都是築基中期的修士。
而參加會試的人往往在百歲左右,考中的人常常是築基大圓滿,甚至有一部分人已經結成了金丹。
大明國人人才濟濟,仙文閣的弟子多如牛毛,如果沒有這麼長時間的修煉,怎麼能在衆多的考生中脫穎而出呢?
這樣看來,擺在桑子明面前的難度很大。不管他怎麼掙扎,即便在仙文考試中獨佔鰲頭,然而到了登臺較量的環節,都可能一敗塗地,因爲他的對手都不是普通人,而是築基大圓滿,甚至還有金丹真人!如果不許動用靈寶法器,他怎麼能是這些人的對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