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馬轔轔,張遠和向博文一行人向西方行去。一場漫長的遷徙,一條奮鬥的道路,緩緩展開。
這一路上,張遠和向博文不準備直接飛過去,而是沿途一點點走過去,順帶考察沿途各國風土民情、國家政治等,豐富、乃至昇華自己的學識,作爲自己安身立命的保障。
這樣做雖然會拖慢行程,但卻是最明智的決定。
馬車裡,張遠看着手中的資料,忽然注意到一個細節,“向兄,爲什麼瀛洲的‘洲’帶水旁,而肥土神州的‘州’卻沒有。一開始我還以爲是錯別字呢。”
向博文微微一笑道:“水中小島曰洲;地大物博曰州。當然這東西都是我們人族強加的命名,不用當真。”
張遠低頭繼續觀看資料。
旁邊,張全也看的很認真,並且認真的做着各種分析和推測。之所以要推測,因爲向博文提供的資料,是百年前的資料;誰知道現在那樑國如何了。
如果是過去,無論是張遠還是張全,都不會覺得百年有多長。修真者對時間頗有幾分麻木——無他,壽命太長了。
但是商王國的發展,以及瀛洲東方最近的變化,讓張全對時間有了一個比較緊迫的概念!
商王國的發展速度實在太快了,用“日新月異”這個詞,都已經不足以形容商王國的發展速度。一轉眼時間,商王國最具有代表性的鉅艦大炮,已經發展到第三代軍艦了;整個東海都是鋼鐵鉅艦。
再一眨眼,超音速飛機已經在挑戰兩倍音速的極限速度;漫天都是客運飛機!
一回頭,商王國第二次火箭試射,已經進入倒計時!
照這樣的發展速度發展百年,百年後的商王國會不會真的實現“諾言”,用飛行器將人直接送到仙界?
這個可能性……九成!這就是張全得出的答案!
當然,得出這個答案,不能只看工商業的發展,還要看李賢的自信!
但下一刻張全卻是如此想到:以李賢和商王國現在展現的手段,到時候送到仙界的,恐怕不是一兩個人,而是百萬大軍吧!
車輛漸行漸遠,向博文和張遠一樣,帶着自己少許最忠誠的家眷,向遙遠的西方探尋一個未知的未來。
…………
當張遠一家離開之後,陳國的行動開始取得成效,在多方面的手段共同打擊下,蔡國的百姓開始散亂了。
百姓終究還是百姓,很容易被挑撥。在陳國各種保證、各種優惠的誘惑下,加上前方層層設防、堅壁清野的戰略,百姓終於開始散開了。
一時間,從蔡國過來的幾千萬百姓,開始有少部分融入陳國,開始充實陳國的國力。
更後方,唐國和商王國的大軍,卻停在陳國的邊界而沒有繼續前進。不能再前進了,否則就要與陳國發生戰爭了。
最後,李玉龍做出了決定:事情到這裡,就暫時停手吧,只要蔡國的人不返回就行了。已經到了這種情況,沒有必要繼續殺戮下去。
這一路下來,已經有超過千萬蔡國的百姓倒下,殺戮已經夠多了。殺戮不是目的,目的是宣揚國威和決心;如今目的已經達到,殺戮就不需要了。
同時,李玉龍下令,將蔡國境內殘存的、隱藏的百姓,全都驅逐出境,一個都不能留下。至此,曾經的蔡國成了一片“白地”,大量的商王國的人、唐國的人涌入,開始紮根。
至於商王國和唐國之間的邊界劃分,確切的說是如何瓜分蕭國和蔡國之間的問題上,李賢做了讓步,只接受了廣陵郡;剩下的都讓給老爹了。
商王國現在已經足夠廣闊,加上廣陵郡,填補了國土上的“瘦腰”後,就足夠了。剩下的交給面積不是很充足的唐國,也算是盡一份孝心了。
瘋狂的西北局勢暫時穩定下來,蔡國蕭國一朝滅亡;唐國和商王國徹底膨脹起來。尤其是唐國和商王國對外上,基本上可以看做一個國家看待,周圍的國家,終於開始警惕起來。
齊國、蔡國、大夏國成爲歷史,在三個國家的基礎上,出現了穿一條褲子的唐國和商王國。
此外,西北局勢也只是暫時的、表面上的穩定,實際上,風波更烈。
蔡國和蕭國滅亡,唐國與西北諸國直接接壤;蔡國百姓還在陳國內肆虐,蔡國的皇帝可不是善茬,竟然準備在陳國內建立一個臨時政權。
僅僅五天之後,蔡國皇帝率領剩下的四千多萬百姓,佔據陳國三個郡的面積,竟然紮根了!陳國君臣上下氣的是七竅生煙。吸收了陳國的百姓後,蔡國百姓數量再次達到六千萬!
然而經歷戰火、驅逐、殺戮之後,蔡國的百姓似乎一夜之間醒悟了,他們不再麻木、不再冷漠,他們開始奮鬥、開始掙扎。蔡國皇帝曾經一系列的手段,終於開始生效:
用剩下的四千萬百姓打造的“天子劍”,終於被蔡國皇帝利用起來。
長劍所指,陳國大軍竟然沒有多少抵擋的能力。再次交戰數天後,陳國大軍潰敗五百多裡,蔡國一舉佔領陳國五個郡,這纔算穩定下來。
蔡國經過戰亂,剩下的四千萬百姓,猶如經歷火焰淬鍊的寶劍,正在換髮前所未有的生命力;但不堪的過往,讓蔡國百姓的骨子裡,開始有一種暴虐滋生。天地間的煞氣,開始在蔡國上空盤旋、匯聚。
煞氣入體,百姓修行上,竟然十分快速,堪比氣運灌體;雖說分散到每一個人,效果也有限,但也加快兩三倍的修行速度。但煞氣有一個問題,會讓人越來越瘋狂、直到失去理智!瀛洲東方的戰爭、政治形勢,終於開始向深淵滑落。
如此情況下,陳國在蔡國的攻擊下,竟然開始一點點崩潰了。蔡國以戰養戰,百姓、將士在勝利、煞氣、仇恨等的影響下,竟是越戰越強!
麻木的蔡國百姓開始覺醒,然而剛一亮相就讓所有人大吃一驚!所有的蔡國百姓,都瘋狂了!同樣瘋狂的,還有蔡國的皇帝!
俗話說得好,一頭猛虎率領的綿羊,可以打敗一隻綿羊率領的猛虎。可是,如果是一頭被刺激的猛虎、率領一羣飢餓的、漸漸失去理智的貪狼,會如何?
或許,只能用“毀滅”來形容吧!
…………
南方,劉國和晉國之間的戰爭還在繼續。這一次,劉國不僅僅是爲了復仇、更是爲了尊嚴!當晉國宰相司馬軒說出那樣一番話、弱者沒有尊嚴的話之後(詳見488章),劉國的戰爭,已經從純粹的戰爭,轉向“爲尊嚴而戰”。
如果是爲了利益,一般都是見好就收。不管怎麼樣,都會計算下覈算與否。
可是一旦涉及到尊嚴了,問題就麻煩了!尤其是在中央集權的國家時代,皇帝爲了個人的威嚴,那是能賠上一個國家的!
眼下的情況,大概就是如此了。
在海戰勝利之後,劉國國內就更加瘋狂了,無數人叫囂着要將晉國滅掉,將他們的皇帝吊在旗杆上風乾。
海戰的勝利,給了劉國極大的鼓勵,他們乘勝追擊,第一次發起了正式反攻。
晉國,有點擋不住了!
時間一點點過去,晉國的底蘊等等或許比較雄厚,但之前畢竟被商王國剝削過;國內很多經濟也被商王國把持,後遺症漸漸開始顯露,就是——底蘊、戰爭潛力竟然比不上劉國了。
劉國在過去雖然法律有問題,但畢竟積累了幾千年,而且在那樣的法制下,十分有利於國家財富的集中和積累。如今劉國一朝爆發,在變法的推動下,竟然是一發不可收拾。
尤其是因爲晉國兩次亮刀子,李賢暗中已經開始制裁晉國、扯後腿,讓晉國的戰鬥能力更加不足了!
當晉國在前線與劉國戰爭的時候,商王國卻以經商的手段,源源不斷的從晉國身上吸血。
此時,晉國朝堂上鴉雀無聲,所有官員面面相覷;而後,所有人都看向宰相司馬軒——如今這個局面,可是宰相你的功勞呢。是你當初強橫的拒絕了劉國的要求,這才導致眼下的情況。
所以,宰相你是否說個話?
看到周圍這些目光,司馬軒心中苦澀。當初司馬軒做出這個決定後,多少人拍手稱快;然而眼下,這些人卻開始反水了!
人心啊~~~
不過,司馬軒最關心的,還是皇帝的反應。還好,晉國的皇帝不是昏庸之人,晉國氣運還算鼎盛,加上連續幾次戰敗等,晉國皇帝竟然奮發圖強。也是,一個皇帝要是沒有膽量,也不敢連續挑釁商王國。
如果純粹從晉國的立場看,晉國這種不斷挑釁的舉動,也算是‘勇氣可嘉’。
面對羣臣的議論,蔡國皇帝做出了很正確的決斷,“這件事情是朕讓宰相這樣做的。再說,現在追究責任也於事無補,還是盡力安排戰爭吧。
海軍戰敗,海軍大將程立秋戰死,暫時我們可以不需要海軍。
將所有的預算都撥付陸軍,下令全國徵兵,貴族、官員、世家大族需要帶頭戰爭;不願意參加戰爭的也可以,但需要繳納重稅。
另外,派人去商王國、甚至是更北方的各國求救。
尤其是北方各國,一定要讓他們知道,如果晉國倒下了,他們將會失去一個牽扯商王國的國家。”
可這時候,宰相司馬軒又出面了,“陛下,這事情,我認爲不需要如此大費周折。只要派人去劉國認個錯,就足夠……”
“宰相這是說什麼呢!”太尉趙友德出面了,“如今我們只是暫時失利,只要晉國龐大的社會底蘊調動起來,我們依舊可以輕鬆地擊潰劉國!
劉國現在看似取得了勝利,但實際上卻是舉國而戰,這樣的戰爭不能長久!用不了多久,我們做多再堅持半年以上,劉國必然會被拖垮!”
太師蔡朝陽也出面了,“我同意太尉的觀點。我們應該堅持戰爭。另外,派遣使者到各國遊說,不過是要對劉國施加側面壓力,讓我們能以最小的損失取得勝利。”
大家紛紛吵鬧起來,都反對宰相司馬軒的意見。
不用說,最後晉國皇帝也只能少數服從多數,況且這“多數”說的也很有道理。
戰爭還在繼續,晉國前線還在潰敗,但晉國的幾個將領統帥也卻有幾分能力,充分利用了晉國的國土縱深、堅壁清野,拉長劉國補給線,漸漸開始穩定陣腳。
…………
但更南方,吳越之間的戰爭,卻是完全的一邊倒!吳國,岌岌可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