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澤點了點頭說道。
“是的,陛下,從漢王的遭遇就可以看出,唐虢此人行事全是因利所驅,全無情義可言,與這種人合作可不牢靠。”
李慶安卻是搖了搖頭道。
“你錯了,因利而動的人,與之合作纔沒有後患,因爲只要能作爲其利益的最大輸送方,他便絕不會背叛於你。
而且這樣的人極度的理智,其行爲模式就很容易判斷,比起那些容易熱血上頭,做出不合理行爲的人,反而更容易對付。”
聽了小皇帝的話,武澤只覺得不明覺厲,於是趕緊馬屁安排上。
“是,陛下深謀遠慮,神機妙算,那唐虢定然不是陛下的對手,何況陛下已經發現了他的弱點,今後定然能佔得先機。”
李慶安搖了搖頭笑罵道。
“你這馬屁拍的是越來越熟練了啊?”
隨着漢王以及漢王亂黨的身死,發生於大秦第39代皇帝在位期間的二王叛亂也劃上了句號。
後世史書上對於二王叛亂的記載倒是多寫了幾筆,不過主要寫的卻是大秦靖武皇帝初登皇位便展現了超絕的政治智慧。
明明是動搖朝廷根基的叛亂,卻能借力打力,以此爲契機清除了地方頑疾,加強了中央集權,又利用平叛建立起的威望,開啓體制改革,設立了出版社、內閣以及作戰部,爲之後的大秦一統打下了牢固的基礎框架,在史書上留下了驚豔的一筆。
再說回現在。
漢王亂黨的屍首並沒有在天策府的軍營裡激起太多的漣漪,畢竟整個處理過程都是保密的,除了最高層的幾位將軍以及龐應龍的一隊親衛外就無人知曉了。
保密工作做的到位,自然也就沒有人嚼舌根了,而李慶安也繼續着每日操練士兵的平靜生活。
……
又過去了幾日功夫,時間便到了向北行出征的日子。
在這段時間裡,各路諸侯的大軍也已經陸續到齊。
這一日,北郡城北門外,各路大軍集結在一起開着誓師大會。
主臺上,天啓領主唐虢與某鹹魚並肩而立。
“將軍金甲夜不脫,半夜軍行戈相撥,風頭如刀面如割………
我大秦以武立國,從康泰元年起便定下了向北行的傳統,至今已歷時540年,一共107次向北行,今日便是第108次………”
某鹹魚站在主臺做着動員誓詞,這誓詞是在他出發前拜託範家姐妹寫好的,兩個小姑娘本就飽讀詩書,開始負責出版社的事務後。
其文筆更是突飛猛進,錦繡文章做起來那是如吃飯喝水一般手到擒來,這篇向北行的誓詞更是做的慷慨激昂,即使這鹹魚全程棒讀,下面的各諸侯家的將士們也聽的熱血沸騰。
只覺得這向北行承載了數百代大秦將士們的鮮血,見證無數前仆後繼的勇者的事蹟,恨不得立刻就到草原上縱馬奔騰,將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北狄蠻夷剿殺殆盡。
李慶安的戰前動員做完後,唐虢便接着開始做作戰任務的分配,其實說是任務分配,倒不如說是行軍路線的分配。
畢竟北狄早就被大秦打成殘廢,最初的幾十年的向北行還能定下一些戰略目標,到了現在的向北行就只能在一望無際的草原上搜尋零碎的草原部落了。
好在這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上遺留下來的北狄部落還有不少,雖然十萬人以上的大部落已經看不到了,幾萬人的中等部落也比較少見,但幾千人幾百人的小部落還剩下不少的。
畢竟越往北走,溫度越低,適合放牧的草原也就越少,而這些草原也早已被先一步遷徙過去的北狄大部落所佔據,這些遺留在向北行巡弋範圍內的中小型部落遷徙過去也是活活餓死。
因此,爲了生存,他們在這夾縫之中不僅練就了躲貓貓神功,也練成了一身舔狗的功夫,畢竟北狄王朝靠不住了,這些小部落想要生存下去,就只有躲着大秦的軍隊,亦或倒向大秦當舔狗。
而各諸侯家的將軍們在發覺了這一情況後,便默契的選擇了可持續發展道路。
要真的將所有的北狄部落全部剿滅了,向北行這個刷資歷賺經驗的優質副本就真的沒有了。
所以大秦騎兵在向北行的過程中即使發現幾百、幾千人的小部落,大多都會選擇放過。
一些急需軍功晉升的將領則會選擇上去打打秋風,拿些戰利品,將其斬草除根,斬盡殺絕的情況卻極少發生。
只有碰上萬人以上的大部落,或者某一片區域各部落的密度過高時,向北行的軍隊纔會真正的動刀兵。
而這次向北行,大體上分爲了左右中三條行軍路線。
右路以朝廷的七千多騎兵爲主,帶潯陽、先漢各兩千五百人,合計一萬二千人部隊。
中路以天啓的一萬虎豹騎爲主,帶了五六個小諸侯國的部隊,湊齊了一萬五千人的部隊。
最後的左路以西合、南樾爲首,同樣帶了一幫小弟,部隊的構成最雜,但人數卻是最多,有接近兩萬人的騎兵部隊。
各個部隊分配完畢後,整個大軍就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
“陛下,按照規劃的路線,再有兩天時間咱們就能抵達穆勒爾,按照情報那附近應該有好幾個北狄的小部落,咱們可以先從這些部落里弄些補給品。”
龐應龍說道。
“向北行不是要剿滅北狄部落嗎?怎麼聽起來好像還會與他們做交易一樣?”
薛嶽笑了笑回答道。
“陛下有所不知,如今的北狄部落已經不像幾百年前那般處處與我大秦作對了,他們的王族基本上已經死絕,實際上的北狄政權已經名存實亡,剩下的這些部落已經是一盤散沙。
咱們向北行雖說是要剿滅北狄的部落,但也要分門別類的,如我們接下來會碰到的盞格、木倫這類經常與我大秦商人做交易,對大秦順從的部落,自然就不是咱們的討伐對象了。”
這話其實是打了一個擦邊球,大秦立國以來對於外部勢力向來是非我族類其心必異,向北行的目的就是剿滅北狄部落,這個目標幾百年來從未變過,哪會去分什麼良民還是刁民?
但是正如之前所說,要是北狄部落真的被剿乾淨了,向北行這副本也就沒有了,這真正的理由,不管是誰家的將軍那都是心照不宣,當然不可能拿出來說給大老闆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