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初,蕭幹被江鴻飛給打出燕雲地區,蕭幹往東北方向而去,直到古北口才停下。
古北口,這處扼守關外與華北平原的咽喉之地,晨光初破曉時展現出其獨特的險峻風貌。
四周羣山環繞,峭壁如削,一條蜿蜒小道穿梭其間,西側則是奔騰不息的激流,浩蕩南流,預示着前路之艱難。
越過古北口,即是奚族的聚居之地。
奚族,一個源自東胡系的古老民族,歷史悠遠,南北朝時稱爲庫莫奚,至唐朝時期達到鼎盛,分化爲五大部落,散落於今日內蒙古東部與遼寧南部等地。
唐太宗東征高麗之時,奚族大酋蘇支英勇隨徵,立下赫赫戰功。
然而,隨着唐朝的興衰更迭,奚族亦時而依附中原,時而與突厥爲伍,成爲“兩蕃”之一。
唐朝爲穩固邊疆,對奚族採取懷柔之策,但終究未能長久。
遼太祖耶律阿保機歷經十餘載的征伐,終將奚族征服納入契丹的版圖。
而此時的蕭幹,立於古北口之上,望着兩條迥異的道路——一條通往遼東,一條則指向遙遠的西北。
在深思熟慮後,蕭幹選擇了迴歸奚人的故土——箭笴山,誓要在這片土地上重振旗鼓,開創屬於自己的帝國。
有人勸阻,言箭笴山地狹人稀,且四周皆被金軍所控,如同口袋一般難以逃脫。
但蕭乾笑而不語,揮手作別那些不願隨行的遼人,毅然踏上了前往箭笴山的征途。
在那裡,蕭幹找到了奚族的根基,將原奚王府大堂更名爲“鐵瓦烏龍殿”,宣告大奚帝國的誕生,自封爲“奚國神聖皇帝”,改元“天阜”,開啓了新的紀元。
政治上,蕭幹設立了奚、漢、渤海三樞密院,以分理三族事務,並設立二王制度,以加強地方治理。
經濟上,他鑄造“天阜通寶”,促進貨幣流通,繁榮經濟。
然而,在民族政策上,他卻選擇了仇恨原來的國家遼國的道路,不斷侵襲契丹部落,搶奪資源。
這一舉動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強烈不滿,民心漸失。
儘管如此,蕭乾的軍隊在初期仍迅速壯大,達到了七八萬人之衆。
這引起了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高度關注。
完顏阿骨打多次遣使招降,言辭懇切,承諾若能歸降,將保留其地位與權力。
然而,蕭幹心志堅定,誓不與金國爲伍,對招降之事一概置之不理。
那年春天,奚族地區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饑荒,民衆生活困苦,紛紛逃難。
蕭幹聞訊,深知事態緊急,毅然決定率軍南下尋找糧食。
他的第一個目標便是大元帝國的景州——一個剛被納入大元版圖不久的縣城,後來更名爲灤川郡。
王倫、陳遘等人得知蕭幹來犯,大驚失色,立即向江鴻飛求援。
江鴻飛當時正忙於南征王慶,無暇他顧,便將此事全權交予老將王稟處理。
王稟領命後,迅速調兵遣將,派遣史進、張清兩位部將各率五千精兵,前往石門鎮設伏,意圖切斷蕭乾的退路。
然而,蕭幹並非等閒之輩。他早已探知王稟的部署,故意示弱引誘,實則暗中回師,在石門鎮西南設下天羅地網。
夜幕降臨之時,史進、張清兩軍誤入埋伏,被蕭幹打得落花流水,倉皇逃竄。
蕭幹乘勝追擊,直逼鬆亭關下,四處劫掠,聲勢滔天。
他揚言要直搗元大都,令大元朝廷人心惶惶,甚至有大臣提議放棄都城以避其鋒。
江鴻飛雖遠在南方,但對北方局勢瞭如指掌。他深知此時不能自亂陣腳,遂下旨令陳遘率三萬燕京守軍馳援鬆亭關,並責令王稟親自率軍出擊。
王稟接令後,即刻整軍備戰。
王稟深知蕭幹此人狡猾多變,若要將其制服,非出奇制勝不可。
蕭幹麾下,有一員得力干將,耶律阿古哲,此人貪財好利。
於是,王稟密令心腹,攜重金潛入盧龍嶺,暗中與阿古哲接觸,許以厚利,讓其作爲內應,時刻通報蕭乾的一舉一動,以圖內外夾擊,一舉剷除蕭幹。
半月後,王稟獲悉蕭幹再次率領大軍,悄然出沒於盧龍嶺之側的腰鋪鎮。
王稟當機立斷,親率精銳之師,誓要在此地與蕭幹一決雌雄。他巧妙佈局,將大軍一分爲二,一路由驍勇善戰的史進與張清統領,沿大道疾馳,直逼石門鎮,意圖截斷蕭幹退路;而王稟則親自率領另一支奇兵,穿越洪莊、小港,悄無聲息地自西向東迂迴包抄,直搗腰鋪鎮的心臟地帶。
是夜,月黑風高,王稟的突襲如驚雷劃破夜空,腰鋪鎮內頓時一片混亂。
蕭幹措手不及,倉促應戰,卻難擋王稟軍的凌厲攻勢。
眼見敗局已定,蕭幹只得放棄腰鋪鎮,狼狽逃向盧龍嶺。
然而,命運似乎並未眷顧於他,當他逃至石門鎮時,又遭遇了史進與張清部的伏擊,一場惡戰之後,蕭幹丟盔卸甲,損失慘重,僅率殘兵敗將,倉皇逃往峰山避難。
王稟見狀,果斷下令全軍追擊,大元軍士氣如虹,一路窮追不捨,越過盧龍嶺,最終在峰山與蕭幹殘部展開了決戰。這場戰役,蕭幹軍馬死傷無數,隨軍家屬、財物盡數落入大元軍之手,更有奚、渤海、漢軍五千餘人,眼見大勢已去,紛紛投降。
此外,王稟部還生擒了阿嚕太師,並繳獲了遼太宗耶律德光的尊號寶鑑、契丹塗金印等珍貴寶物,大元軍此役大獲全勝,軍心大振。
然而,王稟心中卻難掩遺憾,因蕭幹終究還是逃脫了他的掌心。
wωw▪ тт kΛn▪ co
不過,王稟也暗暗慶幸,因阿古哲並未現身,他推測,阿古哲很可能已隨蕭幹一同潛逃。
只要阿古哲仍在蕭幹身邊,便如同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總有一日能將其一網打盡。
蕭幹只是他的漢名,其奚名叫回離保(亦或回裡不、夔離不)。
他乃奚王忒鄰之後裔,一生經歷波瀾壯闊。
早年他曾爲遼道宗之護衛,後執掌鐵鷂子軍,成爲契丹王朝軍中的一位重要將領。
鐵鷂子軍,乃契丹精銳之師,以行動迅捷、戰力強悍著稱,無論是平原還是曠野,皆能馳騁無阻,所向披靡。
蕭幹一生仕途坎坷而又輝煌,歷任奚六部大王、契丹行宮都部署、北女真詳穩等職,更在天慶年間屢建奇功,因破諸蕃有功而累遷奚六部大王,兼總知東北路兵馬事。
然而,世事無常,耶律延禧即位後,朝局動盪,蕭幹雖屢建功勳,卻也難逃政治鬥爭的漩渦。他曾在天慶年間率軍抵禦外敵入侵,保家衛國,卻又在後來因耶律餘睹事件而捲入宮廷紛爭之中。
保大元年春,一場由國舅蕭奉先挑起的政治風波席捲朝堂,蕭昱、文妃等人無辜遭難,耶律餘睹則引兵投向女真。耶律延禧震怒之下,派遣蕭乾等將領追擊餘睹未果。
此事之後,蕭乾等人深感耶律延禧昏聵、奸臣當道,心中雖有不甘卻也無可奈何。
而後,蕭幹歷經波折,最終與耶律大石等人共立耶律淳爲帝於燕京,建立北遼,後來又輔佐蕭太后蕭普賢女。
直至,北遼被大元帝國擊敗,蕭普賢女被江鴻飛收入後宮,蕭幹才離開大遼王朝,自己單幹。
蕭幹野心勃勃,充滿了夢想。
不想,他所建立的大奚國,僅僅只維繫了數個月,就遭到了大元帝國的重創。
王稟率領大元軍以其雷霆萬鈞之勢橫掃而來,奚軍在強大的對手面前顯得如此脆弱不堪一擊。
在這場毀滅性的打擊之下大奚國迅速崩潰瓦解。
蕭幹見兵敗如山倒,大勢已去,只好帶少數親信狼狽而逃。
蕭干與部將耶律阿古哲、外甥乙室八斤、家奴白底哥等人突圍後,隱藏在奚族百姓家中。
對於奚軍之潰敗,蕭幹很難過,但他仍然不死心,他打算臥薪嚐膽,韜光養晦,以圖東山再起。
然而,蕭幹不知道的是,他的親信們對未來已經絕望。
很快,耶律阿古哲、乙室八斤和白底哥三人經過一番密謀,趁蕭幹不備,將其捉了,然後將他押解至鬆亭關交給大元帝國。
所有人都以爲,蕭幹必死無疑。
不想,江鴻飛卻放過了蕭幹,還讓他回去繼續當奚王,不僅如此,江鴻飛還跟他的大奚國交易,甚至借糧給他。
江鴻飛當然不是大發慈悲,而是要讓蕭幹率領奚人騷擾金國。
蕭幹愕然之餘,心中五味雜陳。他未曾料到,那昔日誓要將其置於死地的敵人,竟會給予他如此出人意料的“生機”。
月光透過窗櫺,斑駁地灑在他的臉上,映照出一絲難以言喻的複雜情緒——是感激?是疑慮?還是重燃的鬥志?
江鴻飛的舉動,在蕭幹看來,無疑是一柄雙刃劍。
一方面,它讓蕭幹得以保全性命,重掌奚王之權,爲復興大奚國保留了一線希望;
另一方面,這希望卻是以成爲他國棋子爲代價,讓他不得不將復仇的火焰轉向另一個強大的敵人——金國。
夜深人靜之時,蕭幹獨自立於簡陋的屋舍前,望着滿天星辰,心中思緒萬千。他深知,此番歸來,不再是單純的復仇或擴張領土,而是要在夾縫中求生存,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讓奚人在這片土地上重新站穩腳跟。
“既然天不絕我蕭幹,我必以十倍百倍之努力,讓奚族再次輝煌!”
蕭幹緊握雙拳,眼中閃爍着堅定與不屈的光芒。
隨後的日子裡,蕭幹暗中整頓殘部,恢復生產,同時秘密訓練士兵,提升軍力。他深知,僅憑一己之力難以撼動金國,於是開始與周邊小部落結盟,共商對抗大計。
在這個過程中,蕭幹展現出了卓越的領導才能和外交手腕,逐漸贏得了各族首領的尊敬與信任。
而另一邊,江鴻飛雖遠在大元帝國,卻對蕭乾的動向瞭如指掌。他之所以放蕭幹一馬,並非出於仁慈,而是看中了奚人在北方草原上的獨特地位與戰鬥力。
他深知,利用奚人作爲前哨,可以有效牽制金國,爲大元帝國的進一步擴張創造有利條件。
隨着時間的推移,奚人在蕭乾的帶領下,逐漸恢復了往日的生機與活力。他們不僅在軍事上有所建樹,更是在經濟、文化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蕭幹更是親自前往金國邊境,策劃了一系列精妙的騷擾與伏擊行動,使得金國邊境不得安寧,兵力不得不分散應對,從而爲大元帝國提供了寶貴的戰略機遇。
如今,大元帝國伐金,蕭幹這個梟雄看到了機會,他立即起兵,去攻打金國的北安州一帶,企圖火中取栗,撈到一片疆土。
不只大奚國,還有不少草原部落,也趁火打劫。
金國如今是牆倒衆人推,形勢越發地危急。
北風凜冽,卷攜着黃沙與戰意,蕭幹立於奚人勇士之前,目光如炬,穿透了凜冬的陰霾,直射向那遙遠而動盪的金國疆土。他的話語,如同冬日裡的一把火,點燃了奚人心中久違的熱血與榮耀:“今日,我們不爲復仇,不爲掠奪,只爲在這片廣袤的天地間,爲奚人贏得一席之地,讓我們的子孫後代,能在這片土地上自由馳騁,不再受他族欺壓!”
隨着蕭幹一聲令下,奚人鐵騎如潮水般涌出,馬蹄聲震天動地,揚起漫天塵土,遮蔽了天際。他們如同黑色的風暴,席捲向金國的北安州,誓要在這片土地上刻下奚人的印記。
而江鴻飛,在遙遠的大元都城,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他深知,蕭乾的行動雖看似魯莽,實則步步爲營,巧妙地利用了大元帝國與金國之間的微妙平衡,爲自己爭取到了最大的利益。他命人密切關注戰局,同時暗中調集兵力,準備在關鍵時刻給予蕭幹以“意外”的“幫助”,確保一舉伐掉金國,然後再來收拾蕭乾等想要蛇吞象之輩。
北安州城下,戰鼓雷動,兩軍對峙,劍拔弩張。
蕭乾親自上陣,他身先士卒,以超凡的戰力和過人的智謀,激勵着每一位奚人戰士。
金國的守軍雖衆,但在奚人猛烈的攻勢下,防線逐漸崩潰。
城牆上,金將怒目圓睜,卻無力迴天,只能眼睜睜看着奚人的旗幟在城頭高高飄揚。
然而,勝利的喜悅並未讓蕭幹迷失。他深知,真正的挑戰纔剛剛開始。金國雖衰,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其底蘊與反撲之力仍不可小覷。
於是,蕭幹迅速調整戰略,一方面鞏固新得之地,加強防禦;另一方面,積極與周邊部落結盟,共同抵禦可能的金國反撲及大元帝國的潛在威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