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第176章 大捷

bookmark

此時秋末冬初天氣,征夫容易披掛,戰馬易得肥滿。軍卒久不臨陣,皆生戰鬥之心;各恨不平,儘想報仇之念。得蒙差遣,歡天喜地,收拾槍刀,拴束鞍馬,磨拳擦掌,時刻下山。

江鴻飛點齊親衛軍、步一軍,步二軍、步六軍、馬一軍、馬二軍、馬三軍、馬四軍、馬七軍、馬八軍,以及鐵浮屠和背嵬軍(杜壆擔任頭領、酆泰擔任副頭領)共計:兩萬兩千大軍,其中正軍一萬一千五百,輔軍九千五百。

——這兩年江鴻飛陸續將除了鐵浮屠以外的主力軍全都擴編了一倍,使其變成了一千正軍、一千輔軍,親衛軍和背嵬軍走輕裝路線,沒有輔軍。

另外,此時大名府城中,還有一千步四軍正軍、一千步七軍正軍,以及一百走報機密特種營。

江鴻飛只留下水軍、兩棲軍(歐鵬擔任頭領)以及守備軍守家。

值得一提的是,江鴻飛擔心在自己攻打北京大名府期間有人偷自己老家,因此暫停了青州的替天行道工作,將文武雙全的蕭嘉穗從青州調回來總覽水泊梁山的防務。

從兵力調動上就不難看出,水泊梁山這次差不多是傾巢而出了。

沒辦法,對上趙宋王朝四京之一,江鴻飛肯定得全力以赴應對。

大軍還沒出發時,江鴻飛就收到了情報:

樑中書喚過聞達、李成,將水泊梁山的沒頭告示,王太守所言之事,一一告之。

聞達和李成聽罷,李成說:

“量這夥草寇,如何肯擅離巢穴,相公何必有勞神思。李某不才,食祿多矣,無功報德,願施犬馬之勞,統領軍卒,離城下寨。草寇不來,別作商議。如若那夥草寇年衰命盡,擅離巢穴,領衆前來,不是小將誇口,定令此賊片甲不回。上報國家俸祿之恩,下伸平生所學之志,肝膽塗地,在所不辭。”

樑中書聽了大喜,命人取靈石、靈器,賞勞聞達和李成。

且說李成回營寨安歇,次日升帳,喚大小官軍上帳聽令下寨。

李成傳令愛將索超:“江衍草寇,早晚臨城,要來打俺北京。你可點本部軍兵,離城三十五里下寨。我隨後便領大軍前來。”

索超得了將令,點起本部軍兵,至三十五里地名飛虎峪,靠山下了寨柵。

又過一日,李成引領正偏將,離城二十五里地名槐樹坡,下了寨柵。

官軍密佈槍刀,四下深藏鹿角,三面掘下陷坑,衆軍磨拳擦掌,諸將同心協力,只等梁山軍到來建功立業。

再說江鴻飛親率梁山大軍來到距飛虎峪約有二三十里的地方時,江鴻飛聽了孫靜和劉慧孃的建議,下令安營紮寨,又商量了明日的迎敵對策。

孫靜道:“那李成性子頗急,魯莽衝動,又極爲自負,我料定他必先發制人。”

劉慧娘聽言,道:“恁地,此戰倒好打了,奴家這裡有一計……”

卻說索超正在飛虎峪寨中坐鎮,聽探馬來報,報說江鴻飛親率數萬大軍將要到來。

索超在第一時間派人將此事稟報給了在槐樹坡寨內坐鎮的李成。

李成得報,一方面派人去通知大名府城中的樑中書早作準備,一方面親自率軍來到飛虎峪前寨,準備指揮此戰。

次日雙方吃過早飯,都到庾家疃,列成陣勢。

梁山軍方面擺出來了疏陣,加上史谷恭在陣中使出了噴雲逼霧之訣,使宋軍方面有些看不出來梁山軍的虛實。

而宋軍方面,李成親自指揮擺開一萬五千人馬,以騎兵在前,步軍在後。

李成、索超全副披掛,門旗下勒住戰馬,平東一望,就見遠處塵土四起,約有五百餘人馬飛奔前來。

李成鞭梢一指,軍健腳踏硬弩,手拽強弓。

而梁山軍方面,在庾家疃一字兒擺成陣勢。只見:

當先一騎卻是一員女將,生得十分標緻。

玉雪肌膚,芙蓉模樣,有天然標格。金鎧輝煌鱗甲動,銀滲紅羅抹額。玉手纖纖,雙持寶刃,恁英雄煊赫。眼溜秋波,萬種妖嬈堪摘。謾馳寶馬當前,霜刃如風,要把官軍斬馘。粉面塵飛,徵袍汗溼,殺氣騰胸腋。戰士消魂,敵人喪膽,女將中間奇特。得勝歸來,隱隱笑生雙頰。

正是江鴻飛的小妾扈三娘。

李成看了,笑着對左右說:“梁山無人也,派一女子打頭陣,有甚麼用處?誰與我將她擒下?”

索超聽言,便要出陣迎戰。

索超馬後一員將領道:“殺雞焉用牛刀,小將爲天王擒下此賊婦!”

說話之人姓王名定,他手拈長槍,引領部下三百馬軍,向着扈三娘衝將過來。

五打三的戰局,本就好戰的扈三娘有什麼好畏懼的?她立即輪兩口日月雙刀,率領五百人馬衝殺上去。

王定大喊了一聲,驟馬向前,挺手中槍便出迎敵扈三娘。

兩軍同時吶喊,霎那之間,雙方便兵對兵來將對將,亂鬥到一起。

不提扈三娘率領的是江鴻飛的親衛軍,本就是梁山軍中的戰力天花板,此時又仗着人多,砍瓜切菜一般屠殺王定率領的三百人馬。

只說,扈三娘與王定只鬥了不到十回合,索超就看出來了,王定不是扈三孃的對手。

索超沒有猶豫,引本部一千馬軍直趕過庾家疃來。

扈三娘見了,一招鴛鴦刀將王定梟了首,然後不再戀戰,拔馬便走。

索超追了一陣,見前方霧氣昭昭,害怕有詐,不再追趕,勒馬回軍。

李成問:“如何不拿賊婦來?”

索超答:“趕過山去,正要拿她,那裡大霧瀰漫,末將恐那賊婦有接應人馬,伏兵齊起,難以下手。”

李成不悅道:“此等草寇,何足懼哉?”

言畢,李成便親自將引所有馬軍,盡數殺過庾家疃來。

只見前面搖旗吶喊,擂鼓鳴鑼,扈三娘部再度出現。

李成定睛一看,只見扈三娘軍中有一杆金書大旗,上寫:女將一丈青!

李成覺得這是對他的嘲諷,立即對索超下令道:“索超與我向前迎敵,捉這婦人歸來,我分兵勒捕四下草寇,助你贏下此戰。”

索超領了將令,手掿金蘸斧,拍坐下馬,率領本部一千騎兵,向着扈三娘殺奔而去。

扈三娘見此,勒馬回頭,望山凹裡便走。

李成親率三千騎兵隨後合圍扈三娘部人馬,並以鉗勢一直趕殺扈三娘部。

李成和索超追到一地,只見這裡霧氣遮天,扈三娘部毫不猶豫地衝了進去。

索超見了,停下來,然後等李成追上來時,建議道:“此霧蹊蹺,天王權且收兵,我等來日再與他戰。”

誰想,李成不聽,下令追擊。

四千人馬聽令,盡數隨着扈三娘部衝入霧中。

可衝着衝着,李成就感覺到不對勁了。雖然有大霧阻擋看不太清楚,但李成也感覺到了這裡的地形似乎越來越窄,而且這裡陰氣濃重,情況有些不妙。

李成剛想下令退兵,可是卻已經來不及了。

這時只聽見,遠處傳來“隆隆隆隆隆隆”大編制戰馬奔跑的聲音!

緊接着,一股怪風迎面吹來,在將大霧吹散的同時,也讓李成和一衆官軍連眼睛都睜不開。

模模糊糊之間,李成只看見,遠處塵土飛揚!

大地也隨之震動起來!

沒有戰鼓,但這威勢,卻比戰鼓更加震懾心魄,那轟隆的響聲彷彿數千個驚雷一起爆發!

隨即李成就聽見索超大喊:“天王,快撤軍,是具裝重騎兵,我們中埋伏了!”

這時,李成也看見了,有五百武裝到了牙齒彷彿鐵塔一般的具裝重騎兵衝了過來,打頭一人,九尺長短身材,膀闊腰圓,手中一柄開山大斧,宛如魔神。

見此,李成趕緊下令調轉馬頭後撤。

可這時哪裡還來得及!

宋軍被打了個措手不及,數千軍馬擁擠在狹窄的山谷裡,東竄西奔自相踐踏。

更可怕的是,這五百具裝重騎兵,就像由五百輛重型坦克組成的鋼鐵洪流,他們所過之處,無不被碾壓,被摧殘殆盡。

尤其是打頭的卞祥,被江鴻飛冷藏了小三年時間,這回終於可以大展神威了,只見他一斧便能砍倒一大片,一人便斬殺了數百宋軍將士。

李成、索超急匆匆地退兵,好不容易纔衝出山谷!

可這時,已經埋伏多時的兩千神臂弓手,在魯智深和劉廣的指揮下,箭矢不要錢一般迅速射擊。

見山谷口也有埋伏,李成叫苦不迭:“跟賊寇連照面都沒打,我這三四千精騎,便折損了七七八八,回去該如何跟相公交代?”

更讓李成始料未及的是,原本被重兵保護的他,竟然在從谷口露頭的這一刻,遭到了至少上百支箭矢的阻擊。

事發突然,箭矢又密不可躲,李成只能運用靈氣罩及靠他身上的寶甲抵擋。

可讓李成萬萬沒想到的是,在這些箭矢當中,竟然摻雜着三支帶電弧的利箭!

只聽見“噗“、“噗”、”噗”三聲,李成就應聲被射下了馬。

索超冒着箭雨想去救李成。

可不等索超有所行動,兩支梁山馬軍便從斜刺裡殺出。

其中一支,爲首一員大將,身高九尺,手中一杆丈八蛇矛,宛如魔神,正是背嵬軍頭領杜壆!

另外一支,爲首一員大將,身高八尺五六,手拿劈風刀和流星錘,正是馬七軍頭領石寶!

這兩支梁山馬軍一出現,就快速收割着僥倖從箭雨中衝出來的宋騎兵的性命。

見此,索超不敢戀戰,只能放棄李成,急退向庾家疃,也就是退回他們那萬餘步軍中。

誰想,這正中梁山軍下懷。

驚惶失措的宋軍潰兵逃向宋軍營壘,衝亂了宋軍的陣腳。

這是宋軍始料未及的。

關鍵,由於李成被射下馬生死不知、索超沒有權力控制全軍,步軍總指揮(也是全軍總指揮)的王太守是新來之人,又是一個文官,在大名府的宋軍當中還沒有威望,以至於此時的宋軍羣龍無首,各自爲戰,失去了統一指揮。

如此一來,杜壆和石寶率領的背嵬軍和馬七軍尾隨潰敗的宋軍成功地穿過了宋軍弓弩的射擊區,直撲宋軍營前。

於是,樑宋雙方便展開了短兵相擊的激戰。

勝負在此一舉,杜壆不再留手,化身成九個獅子頭的半獸人,火力全開,他手下的背嵬軍將士是從全梁山軍中挑選出來的精銳,各個實力不弱,他們衝入宋軍當中,就如同狼羣進入羊羣一般。

石寶沒有杜壆這麼大的殺傷力,但他除非不出手,出手就是穩準狠地殺人,他親手訓練的馬七軍的將士也是一樣,全都講究一擊斃命。

最爲關鍵的是,梁山軍這邊是馬軍,宋軍那邊是步軍,雙方的戰力根本不對等。

很快,在背嵬軍和馬七軍的絞殺之下,宋軍的步軍就被殺得陣型大亂。

不長時間,便有宋軍頂不住壓力,紛紛潰逃。

見此,杜壆和石寶殺得更兇。

這使得宋軍蔓延十四五里,四分五落,首尾不能管顧。

隨後趕上來的各支梁山馬軍,對其逐一剿殺。

那些聰明的,趕緊放下兵器,跪地投降,還能撿回一條性命,否則絕難逃脫梁山馬軍的追殺……

索超見梁山軍太過厲害,衝開人馬,退出庾家疃,然後奪路而去……

宋軍陳屍十數裡,遍地哀嚎,令人不忍聞聽。

戰後統計:

此役,宋軍一方至少死傷了七千人,被俘虜了六千餘人。

梁山軍共繳獲了,近千匹好馬,兩千多匹傷馬和死馬,兵甲不計其數。

而梁山軍自身的傷亡只有一百多一些。

毫無疑問,梁山軍取得了一場前所未有的大捷。

見首戰打出這樣的戰果,江鴻飛不禁暗鬆了一口氣,他對左右說:“大名府無憂矣!”

江鴻飛早就派人調查清楚了,大名府一共有禁軍、廂軍三萬多,一半由李成統制、一半由聞達統制。

這一戰就消滅了大名府近半人馬,江鴻飛又派了兩支步軍和走報機密特種營在大名府城中準備裡應外合,大名府確實不足爲慮了。

但就事論事,能打出這樣的戰果,梁山軍佔了不少運氣。

首先,當然是劉慧孃的計策奏效了。

其次,仗着梁山軍有公孫勝、吳角、史谷恭這三個法師,梁山軍纔可以在故佈疑陣的同時,還能藏兵和藏地形,埋伏宋軍。

當然,最關鍵的還是,李成太過輕敵冒進了。

不然,若是沒讓梁山軍在山谷中的一戰幾乎消滅了李成部的絕大部分騎兵,然後又用梁山軍的馬軍欺負宋軍的步軍,此仗不可能打得這麼順利。

說穿了,這就是一場沒有多少難度的順風戰。

可話又說回來,這可是梁山軍打得第一場真正意義上的大戰(之前包括打祝家莊,其實都只是小打小鬧),能打出這樣的戰果,江鴻飛做夢都能笑醒了。

但話還得再說回來,梁山軍是沒打過大仗,可定戰略的孫靜和劉慧娘都是熟讀兵書戰策且擁有極強指揮能力的人,而具體打這一戰的杜壆、石寶、卞祥都是統帥級的人才,魯智深、林沖、唐斌、楊志、孫立都是正規軍官出身,就是那些不是統帥和軍官出身的將領,也都有點東西,所以梁山軍打出來這樣的戰果也實屬正常……

……

第86章 你們加一起也抵不過一個武松(加更到144.第144章 九天玄女給江衍的好處149.第149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六十七章 恭迎寨主回山第260章 夫憑妻貴第469章 傾國之戰143.第143章 江衍見九天玄女第375章 重用混江龍和鐵叫子第423章 江衍見趙構第367章 真明君也第80章 誰敢惹水泊梁山?!(月票加更!)第386章 如今的大元帝國第410章 先定日本,再定高麗第492章 斬草除根137.第137章 天大的大事(求訂閱!求月票!第477章 金國美人盡入吾後宮中第318章 王對王第221章 準備攤牌第345章 江衍:這可是你先動手的188.第188章 超極品小蘿莉瓊英第232章 江衍的正妻第34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340章 皇后也不想朕殺光契丹皇族罷第一十七章 蓋神佛,天大聖第310章 黃袍加身?第252章 都頭武松第三十二章 送上門的大姨姐第496章 大元宰相王倫123.第123章 如此入洞房(求訂閱!求月票!第十章 只因胸有凌雲志,致使羣雄聚義來第346章 高太尉,你的報應來了第215章 江衍:寶甲送我?!第291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201章 惡之花(必要的過度章節,慎訂)106.第106章 只爲跟你做朋友(求月票!)第340章 皇后也不想朕殺光契丹皇族罷151.第151章 程婉兒:求天大聖救我們性命!第362章 主動的鄭太后152.第152章 江衍:我真是蒙的!第三十二章 送上門的大姨姐第428章 趙桓安慰趙構第461章 飛艇第四十四章 超一流煉氣士第388章 天不佑王慶 佑江衍第三章 江衍也太不要臉了第440章 送兒子上戰場第448章 契丹人的報復第208章 得不到的在騷動第256章 高俅的百萬大軍第479章 金國皇后第308章 大局已定第73章 潘金蓮的危機感(求訂閱!求月票!)190.第190章 跟我回房間149.第149章 金鱗豈是池中物第410章 先定日本,再定高麗第445章 金人的措手不及106.第106章 只爲跟你做朋友(求月票!)147.第147章 登州派梁山好漢前來報道第332章 死道友不死貧道103.第103章 三碗不過岡(求訂閱!求月票!第262章 難得糊塗第415章 天罡地煞功臣榜第228章 斬草除根第93章 好漢時遷(求訂閱!求月票!)第453章 遼寧路130.第130章 假戲真做(求訂閱!求月票!)第325章 牛頭人來了第89章 四大寇田虎(盟主加更!)115.第115章 計賺清風山(求訂閱!求月票!第二十三章 完全就是一道送分題第四十六章 軟玉入懷第471章 大決戰第464章 撕毀和約第四十九章 逆風翻盤191.第191章 朝野震盪172.第172章 準備攻打北京第五十八章 最好的修煉功法第287章 岳飛:水泊梁山沒讓我失望!第208章 得不到的在騷動第一十四章 三阮顯神威,江衍收朱貴第405章 日本皇后157.第157章 唯江衍一人耳第85章 一日三餐(求訂閱!求月票!)第343章 哭着登基的皇帝第376章 高麗都城破第493章 天龍八部第406章 大元帝國的日本193.第193章 江衍:你我鬥將如何?第460章 東北抗金聯軍第339章 索要皇后112.第112章 巔峰對決(求月票!)第311章 未亡人第265章 九陽神鍾大展神威第429章 和平時光第251章 王者歸來第二十六章 林沖:寨主早知我要來?!103.第103章 三碗不過岡(求訂閱!求月票!第298章 半老徐娘蕭太后142.第142章 晁蓋的選擇第347章 江衍:朕不是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