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說明之二

這本書真正的完成,應該是筆者進入道境之後,預計大約......還是不要預計的好。

寫【解清靜經】一節,提振了信心,原來我提出來的修仙理論,是“老君曰”了上千年了。

我一直很注意修仙的科學性,避免妖言惑衆,所以所有的理論,一定要實際可行,最好在實踐中印證。

看破很容易,隨着閱歷增長都能做到,但修煉越往下越難。

很少人可以看懂,不是因爲理解能力,而是因爲一個普通正常人,很難體驗到不同的境界,這是很微妙的時空感,人的一生基本都是恆定的。而有時會在境遇巨大變化下,曇花一現,仍然會重歸固定的軌道。

我自己也很難捕捉到這其中細微的差別,更遑論將其確切地描述出來。

本人的文字功底一般般,雖然寫的內容很膚淺,也要儘量避免老生常談,以及令人厭倦的說教。但是很多時候情不由己,而且很多自以爲很珍稀,說不定盡人皆知,也在所難免。

通過文字完成一段精神洗禮,大文豪現在也很難做到了。

紅樓夢批閱十載,增刪五回,擱到現在二天沒更新就該打入冷宮了。

好在咱寫的是修仙,修的就是逍遙,所以慢慢改,不着急。

人家100W字,咱就10W字,還寫不好麼?

我要寫的跟道德經一樣,一個字都不能改。

然後纔敢叫仙人經。

對了,就是要創出一條仙人大道。

如果我修仙修成了,我的書不用推薦票也會成爲經典。

如果沒人修仙成功,那本書再寫的花團錦簇,也是狗P。

遺憾的是,書寫完了,目前還只是停留在理論階段,原來的設想沒有實現。

就怕的是,能使我看穿一切的特質,卻正好是我做到實現的阻礙,上帝則始終可以控盤。

狀態似乎有些改變,但並沒有脫胎換骨,再來捋一下思路:

開始快樂修仙,看破世間萬象,道德經中取經,凡人境界劃分,修行修道解釋,認清元神識神,搞懂完成安全,擺脫抑鬱焦慮,去除煩惱無名,繼續健身修心,發動無慾之情,常保靜坐狀態......

等等,現在就卡在無慾上,到底是常有欲,還是常無慾,還不確定。

前面的極樂世界,是否就是清涼世界,哪有定論?

如果僅僅是超脫生死的漠然,看透世情的淡然,如此清靜,並非極樂呀!

極樂是完全不依賴外物的快樂,完全無慾,不現實啊。

修仙之路似乎進入了一條死路。

如果要突破,需要打破常規,身體和靈魂再往前進化一步。

即不失原始人的質樸,也擁有現代人的靈動。

庸常之外,別有洞天。

仙是一個願望,先要腳踏實地地做人。

做人之餘,修一修仙,豈不快哉!

完成與安全(中)修道的一點認識解讀【心經】修道的一點認識睡眠與靜坐(中)清氣上升、濁氣下降十二、道與理想國(上)十四、死亡與遊戲(上)十四、死亡與遊戲(上)抑鬱與焦慮(下)元神與識神(下)道與理想國(中)新解【陰符經】安全與完成(下)清氣上升、濁氣下降修道的一點認識九、健身與修心(上)煩惱與無名(中)十四、死亡與遊戲(上)七、抑鬱與焦慮(上)死亡與遊戲(下)十二、道與理想國(上)死亡與遊戲(中)健身與修心(下)十三、道與節奏感(上)四、修道與修行(上)抑鬱與焦慮(下)後記(從仙到人)相關說明之二十、慾望與情感(上)十四、死亡與遊戲(上)靜坐與睡眠(下)六、完成與安全(上)道與理想國(中)九、健身與修心(上)道與理想國(中)修道的一點認識三、道境與凡境(上)道境與凡境(中)前言(從人到仙)修道的一點認識修道的一點認識二、亂解道德經(上)相關說明之二修道與修行(下)新解【陰符經】抑鬱與焦慮(下)煩惱與無名(下)探究一下“煉氣”修道與修行(中)五、元神與識神(上)新解【陰符經】情感與慾望(中)前言(從人到仙)情感與慾望(中)自助者,天助之道與節奏感(下)煩惱與無名(中)道與節奏感(下)十三、道與節奏感(上)亂解道德經(下)亂解道德經(下)安全與完成(下)情感與慾望(中)五、元神與識神(上)道與理想國(中)元神和識神(中)靜坐與睡眠(下)死亡與遊戲(中)二、亂解道德經(上)導航之導航三修道與修行(下)靜坐與睡眠(下)八、煩惱與無名(上)新解【陰符經】三、道境與凡境(上)道與理想國(中)十一、睡眠與靜坐(夢)煩惱與無名(下)亂解道德經(中)睡眠與靜坐(上)清氣上升、濁氣下降八、煩惱與無名(上)道與理想國(下)亂解道德經(下)道與理想國(中)自助者,天助之七、抑鬱與焦慮(上)死亡與遊戲(中)道與節奏感(中)情感與慾望(下)道與節奏感(下)亂解道德經(下)自助者,天助之元神與識神(下)亂解道德經(中)修道與修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