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怎麼不想,做夢都想。”高文喃喃道:“可爲了這事將命搭進去,我卻是不願意的。高文死不足惜,可我若是死了,留下老孃一人孤零零活在這事上,於心何忍?況且,我朝的戶口黃冊和魚鱗冊已極盡完善。若是有心人一查,須瞞不過去。”
“小畜生,枉你還是公門中人,連這事都看不透。”石廩生冷笑:“不過是兩本圖冊而已,改一下名字又有何難,休說你一個小民壯,就算是府學生的名字也有人敢冒頂。只需銀子足夠,還不簡單。況且,你家遷移到韓城已經三代,幾十年前的事情,還有誰記的。”
石廩生所說的冒頂府學生名字一事在明朝也算是一個獨特的現象,尤其是在江浙文教興盛之地。因爲有功名的讀書人實在太多,人人都想科舉入仕,可每年朝廷的錄取名額有限。因此,很多時候在正式科舉考試之前,當地政府需加試一場,中式者才能去省城參加鄉試。如此一來,不少飽學士子活生生地被這一關刷了下去。
但如果你是府學生,卻不用參加預考,直接就能進考試考場。於是,這就催生了冒名頂替的現象。也就是說,你可以花錢從府學生手頭買個名額,國家也不追究。當然,想追究沒沒辦法。
至於爲什麼如此,那是因爲讀書人在考取秀才之後纔能有學籍,建立起擋案。如果能夠從建檔開始就冒名頂替,國家根本就無從查起。反正填寫檔案的時候動筆的是你自己,大可將自己的所有資料都填上去,甚至連名字都改成自己,最多在上面寫上一句:“榜姓x。”榜姓就是買的名額,也叫借姓。
這種現象造成了明清許多名人都有榜姓,比如大文學家金聖嘆的榜姓就姓張,再比如清朝康熙年翰林院編修蘇州長州人徐葆光的榜姓就姓潘。
明朝萬曆年間,有個蘇州秀才因爲家貧,父親去世之後無錢下葬,就將自己府學生的名額賣給他人,換錢換錢買墳地將家裡久停未葬的棺材給葬掉了。可見,買名額得的錢還真不少。
當然,這事也只能發生在江、浙、江西這種文化發達的省份。陝西這邊,因爲是邊遠貧窮省份,每次科舉有的地方甚至連名都報不滿。你能去考試,地方官就要叫一聲阿彌陀佛,更別說借姓去參加科舉考試了?
由此可見,在沒有身份證沒有照片的明朝,看似嚴密的戶籍檔案其實是四面漏風,到處都是破綻。
高文前世本就是研究國學和歷史的,頓時記起此事,喃喃道:“石老先生你說得對啊,我怎麼就沒想到這一點……”是啊,自己現在也算是有幾千兩身家,大把銀子撒出去,還有什麼事情做不成。改個戶籍,不就是在戶籍黃冊上抹上幾筆的事情。
“你也別說這事容易,換你一個小小的衙役成嗎?端着豬頭,也找不到廟門。”石廩生冷冷道:“此事說大不大,可說小也不小。首先你得認識人,我且問你,在你老家,你認得要緊的人嗎?”
шшш◆ttκǎ n◆c○
高文:“還真不認識。”
石廩生喝了一口熱茶,悠悠道:“說來也巧了,老夫還真認識你們老家莊浪縣的知縣。那人乃是老夫的同年,一道進了西安府學的。只可惜,老夫人讀書可趕不上他。他就是個能讀書的,一氣兒中舉人,中進士,又在京城做了多年官。前年回了陝西,出任莊浪縣知縣。此人就是個書呆子,不會做人,這麼多年了,還是個小小的正七品。偏生家中有窮得厲害,老夫……”
高文的眼睛亮了:“老先生的意思是送一筆錢給莊浪知縣,就說我是方孝孺一案的後人,然後改回良籍?”
“對,是這樣。我那老同年呆氣重得很,當官多年,偏偏不知道該如何撈錢,眼見着就要退休,就尋思着最後掙一筆養老錢。他那裡,送兩千兩過去應該沒有問題。另外,這改戶籍按照制度,得禮部尚書籤字。他那邊,就由莊浪知縣送兩千兩過去,問題應該不大。”石廩生這麼說,心中也是這麼認爲的。
石老頭做了幾十年府學生,場面上認識的人海了去,官場規矩門清。一般來說,每省每年夏東兩季都會送一筆錢給內閣閣老做成例銀子,稱之爲冰敬和炭敬。每筆都是白銀三千兩,可見,明朝的白銀還是很值錢的,四千兩銀子爲高文改個戶籍當不在話下。
“而且,我不是跟你說了嗎,我那老同年就是個書呆子,碰到好文章,就如同老饕見到美食,日夜頌讀。你所作的那篇《孔子見東山而小魯》老夫已經派人送去莊浪,見到如此好文,如此人才,他若是收了你這個門生,卻不知道高興成什麼樣子?高文,你實話告訴老夫,那篇文章是不是你寫的?”
高文:“此事事關緊要,我騙你做甚?”
“那就好,那就好,這可是舉人,不,進士文章啊!想不到我韓城竟然出了你這麼一個人才,可嘆啊,我韓城的文脈卻着落到你這個衙役身上?”石廩生激動起來:“若是你能夠改回良籍,可在莊浪參加下個月的縣試,五月參加平涼府試,六月參加院試,一口氣給老夫考個秀才功名。說不好,秋闈你也可以爭取一下!”
說到這裡,他哈哈大笑起來:“若你中了舉人,明年春闈再中了,那可就是進士了。哈哈,老夫被人趕出府學,遭受世人嘲笑。如今,老夫的女婿卻中了進士,那纔是一舉成名天下知。想我陝西一省,三年纔出幾個進士。哈哈,嘿嘿,咯咯,到時候,老夫倒要看看往日那些羞辱我、損害我的人究竟又是什麼嘴臉!”
老頭子已經陷入了瘋狂的想象,高文也被他形容的光明前景激得氣血翻騰,五內都在燃燒。心蓬蓬地跳,渾身都是熱汗,喃喃道:“是啊,我怎麼沒想到這一點。我要科舉,我要做官。不,我要點翰林,我要做我大明朝的閣老……大丈夫,當醒掌天下權,施展胸中抱負!”
可是,這石老頭的話可信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