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韓國俯首

當張平帶着蒯徹進入王宮之後,蒯徹向韓王尋常性的拜見一番之後便拉着張平走出王宮道:“不知張相邦以爲韓國還能支撐多久?”

張平納悶道:“蒯先生這話是什麼意思?”

蒯徹笑道:“沒其他意思,只是見到現今韓國的狀況有感而發罷了!現今的韓國新鄭西面的土地全部都丟失在秦國手中,只剩下新鄭附近的方圓百里之地,將士更是不足五萬之數,張相邦您父子兩人輔佐了三代韓王,就沒有想過韓國的未來不成?”

張平聞此不由感慨道:“怎麼沒想過?可韓國本來就國小民竭,現在更是如黃昏的落日,身爲臣子,老夫也只能說盡心竭力來報答三代君王對我張氏的知遇之恩罷了!”

聽此蒯徹不由哂笑道:“張相邦這話在下聽着端是感覺有些可笑。不說其他,難道張相邦願意眼睜睜的看着韓國社稷被毀,宗廟被焚?”

張平苦笑道:“即便不願意又能如何?”

蒯徹道:“如果不願意的話,在下倒是有辦法幫韓國解除現在的困局!”

張平一聽便急忙問道:“蒯先生且趕快道來。”

蒯徹幽幽一笑道:“其實辦法很簡單,就是割地、稱臣!”

張平聞言不由低頭沉默起來,身爲在朝堂混了數十年的老油條,張平當然知道蒯徹言語中的意思:向魏國割地稱臣。

見張平沉默不語,蒯徹接着勸道:“以眼下韓國的局勢來看,秦國只要派一支偏師就能迅速掃滅韓國。而新鄭所在的地理位置對我魏國來說至關重要,魏國對此不會坐視不理。可魏國可以因爲這個原因救韓國一次、兩次,甚至三次、五次,可魏國的忍耐畢竟是有限的,一旦魏國覺得救援韓國所要付出的代價太大的話,我國便會毫不猶豫的如同秦國一樣掃滅韓國,不知張相邦可曾想過這些?”

沉默良機的張平苦笑道:“如今韓國地不足百里,又有幾座城池可以割讓給魏國?”

蒯徹笑道:“華陽、市丘、長社、馬陵等地均可割讓給魏國,即便是把新鄭割給魏國也是可以的,只要韓國國祚不滅不就行了?

張相邦您想想衛國,衛國只是一個弱的不能再弱的小國。可自百年前衛國向魏國稱臣以來可曾經受過戰火?想想宋國滅了,齊國滅國,現在連大國之一的韓國也快要被滅了,可衛國因爲有魏國的保護,仍舊安然無恙的存在於這個世界,難道張相邦就不想讓韓國成爲這樣的國家嗎?”

“蒯先生先讓老夫想想,容後再給你答覆如何?”

“那在下就恭候佳音了!”說完蒯徹便告辭回到驛館。

等辭別蒯徹,張平再次回到王宮之中將蒯徹剛纔的話並自己的分析告訴韓王。

韓王聽後頓時如泄了氣的皮球一般,而後道:“要不寡人修書一封與韓非,讓韓非在信陵君面前求求情如何?韓非怎麼說也是寡人的兄弟,又貴爲魏國九卿之一,如果他出面求情的話,寡人相信信陵君肯定會聽從的!”

張平卻搖頭道:“老臣以爲不然!剛纔蒯徹那番話老臣以爲十有八九是來自信陵君的授意。蒯徹即便貴爲魏國九卿之一,假如沒有來自上面的授意的話,剛纔那話他是連提都不敢提的。在魏國比九卿更加尊貴並使得蒯徹言聽計從的無非是信陵君、龐癝、尉繚三人而已,但魏國如今的執政者非信陵君莫屬。故而老臣以爲無論無論大王採取什麼辦法,魏國都不會聽從的!”

“難道寡人真的要把那些城邑拱手相讓?可現在韓國只有百里之地,如果把魏國索要的城邑拱手相讓的話,那我韓國就只剩下四、五座城邑了,那不是連衛國還不如嗎?”韓王悲哀的發現如果真的按照蒯徹的話做的話,韓國就真的連衛國也不如了。

張平嘆息道:“這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誰讓咱們韓國弱小不堪呢?要麼向魏國割地稱臣,要麼被秦國所滅,眼下襬在韓國面前的就只有這兩條路而已。且老臣以爲大王乾脆在割地之後把新鄭在內的所有剩餘的駐兵權力都交給魏國得了。”

韓王聽此就不幹了:“韓國怎麼說之前也是大國,如果真如相邦所說的那樣把所有城池的駐兵權力都交給了魏國,那寡人成什麼了?韓國又成什麼了?此事相邦不用多說,寡人是萬萬不會答應的。”

張平不管不顧的勸道:“大王,割給魏國土地之後韓國就只剩下這僅有的四、五座城邑了,那大王又準備徵發多少兵甲呢?老臣以爲最多三萬便已經是極限了。可只憑這區區三萬兵馬大王又能做什麼?韓國又能做什麼呢?不如大王把連同新鄭城在內的所有城池的駐兵權都交給魏國,王宮只需要保留五千護衛即可,這樣一來大王便可看魏國和秦國打生打死。如果韓國還有三萬人馬的話,一旦秦、魏之間再次開戰,魏國要求大王出兵的話,大王又該如何?”

“這······”韓王一時語頓,而後垂頭喪氣道:“罷了!罷了!一切都按照相邦的意思去辦吧!”

張平欲開口勸解,可見韓王連連揮手,張平只能告退而去。

出宮之後張平來到驛館將韓王的答應了割地稱臣並把新鄭等城池駐兵權拱手相讓的事情告知蒯徹,蒯徹很是高興,便拉着張平欲要和其飲酒。

張平苦笑道:“蒯先生,你看老夫現在還有心思飲酒嗎?”說完之後便告別蒯徹回家去了。

張平家中,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年正端坐子啊大堂上神情自若的看着案上的竹簡。

少年見張平歸來,急忙起身向張平一拜:“父親!”

張平嘆息一聲:“良兒,事情果然如同你之前所說的那般,魏國要求韓國割地稱臣了!”

“那大王可曾答應?”張良問道。

張平痛苦的點了點頭:“答應了,還是在爲父的勸說下答應的!”

張良見父親一臉的沉痛,便勸解道:“這樣一來起碼未來韓國的國祚能夠得以保存啊!”

張平搖頭道:“你不懂,爲父一把年紀了卻出賣自己國家的利益,不知道等以後魂歸之後爲父又有何面目去見你祖父和韓國的歷代君王!”

“父親且待其餘國家均被魏國掃蕩而韓國卻能保存國祚,到那時父親會爲今天的決定而高興的。”

三十六、裂痕七、龐癝說魏王(一)一百七十八、戰國策一百九十、司馬尚的決心二百三十五、巴、蜀歸屬一百三十八、欣欣三十五、趙國求和二百五十、設伏一百六十三、君臣一百五十一、替罪羊三十八、泛舟一百七十四、放權四十九、昌平君繼位,楚國遷都二十二、荀況入魏二百零五、反思二百零一、君臣危機二百一十五、亂局一百零四、各自謀劃一百五十一、替罪羊一百一十三、沉重一百三十、迴歸一百三十、迴歸五十八、張良看魏國一百九十九、援軍到來三十五、範睢看魏國二百一十九、劉季南下六、戰國四公子九十、對陣十、龐癝薦李園五十五、秦王之宴十三、爲國謀劃,戰神遲暮二百二十、博弈背後二十五、魏王之殤七十二、意想不到的結果三十六、裂痕二百四十三、蒙恬自刎一百三十三、妥協九十四、羣臣諫二十、天門關之戰(三)七十四、楚人李斯八十二、信陵薨四十三、落幕二百三十八。大軍西進二十三、上黨歸屬(收藏、推薦)三十六、明哲保身二、道統二百零一、君臣危機十六、互換質子九十三、王翦評劉季六十五、朝議二百四十一、嬴政西逃一百八十一、引發矛盾五十三、魏趙秘盟六十九、秦國的打算八、迅雷攻勢二百四十六、俘獲嬴政三十九、交鋒一百九十四、武卒勝九十二、國士之才一百七十九、魏、趙戰序一百零六、論趙一百零三、銳士二百四十九、楚軍潰敗一百七十三、名將一百九十七、司馬尚戰亡一百零二、三國伐齊一百五十二、秦策二百三十、伐蜀前夕二百二十七、講和三十六、明哲保身二百一十八、身份道明六十一、習慣了六十、虎父犬子二百零九、流言三十一、老實的李園?勇猛的朱亥!一百五十四、王賁對劉季一百五十八、龐癝教魏王十五、虛張聲勢七十五、通天大火一百一十三、沉重二十七、秦軍投降(求收藏、求推薦)八、龐癝說魏王(二)二百二十三、捉拿劉季七、龐癝說魏王(一)二十、龐癝見趙王(求收藏、求推薦)一百八十五、逃出生天二百一十七、扣押龐癝五十七、張良論勢一百六十三、君臣一百九十七、司馬尚戰亡一百四十五、籌謀八十三、蠶食計劃五十四、暗涌一百七十六、離間計一百六十五、東海郡六十八、秦國動員二百零五、反思五十、韓國求救二百零六、困頓的楚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