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桑的部落背山而建,左邊是淚湖,右邊是通向祭神臺的平原。
從地形上說,洛桑的部落可謂把該地的地理優勢佔盡,因爲部落的主要防禦方向其實就是左邊,進可攻退可守。
而他還專門在這方圓唯一一座大山的山頂上建立了一個瞭望哨,藉助望遠鏡,可把方圓十公里盡收眼底。
在大山的背面,就是水草地。
張青山聽說過水草地的各種兇險和風光,也曾在腦海裡想象出了足夠多的惡劣畫面,仔細想想,就沒有一副場景是正面的。可是,當他站在山頂上,舉目望去的時候,他震驚了,因爲絕對沒想到,水草地看上去是如此的美麗,完全顛覆了他對水草地的想象:比平原要豐盛得多的水草,那坑坑窪窪中展露出來的水灘是如天上的繁星,格外兩眼,二者相容相加,延伸到極遠處,形成一條綠色的線條,白綠分明,美不勝收……
“大哥,你怎麼了?”見張青山發了老半天的愣,周寶玉不解的問。雖然他也被這美景給震驚了一下,但他很快就適應了。所以說,簡單的活着是一種幸福。
還沒等張青山回答,一旁的達旺就笑道:“每一個第一次從這兒見到水草地的人,都會被它的美麗外面所震撼。但是,當我們走進它的懷抱後,就會被她內心的惡魔所吞噬。”
周寶玉扭頭看着他,問道:“這話是誰說的?”
“是我家老主人說的。”達旺不愧是大管家,這份眼力勁很不錯,從周寶玉那不服氣的臉色上,就如同看到了周寶玉下一句會問什麼。趕緊補充道:“當然,這話對英勇的紅軍無效。”
周寶玉滿意了,達旺也滿意的達到了提醒的目的——總不能老讓這三人在這裡發呆而耽誤了正事吧?
作爲貴客和大管家,自然用不着幾人親自動手——那三個學徒在部族中顯然也有一定的身份,他們同樣沒有下去動手。事實上達旺帶來的人一聽說去挖香土,不用吩咐和指點,就輕車熟路的找到地方——幾人站的地方的半山腰處。
很快,就見一個漢子用木盆裝着大半盆泥土上來。
張青山一看就知道是觀音土,用手捏了捏泥土,品質很高。心頭有些興奮的對達旺笑道:“不錯,是上好的觀音土,也就是你們說的香土。”
“張大人,不知道能不能用它糊牆?”
“用它加上糯米和一些稻草……忘記了,你們這裡沒有稻草,那就用乾草也行。再加上水,按照一定的比例,用我的方法,絕對可以。”
“實在是太好了。”達旺也激動起來,搓着手,張了張嘴,正想說“那塊動手”,卻立馬想起,眼前三位是貴客,不能得罪,只得硬生生地把這話吞了回去,卻又不知道該說什麼才能達到催促的目的,一時間笑的有些訕訕——這裡的天氣怪,天知道什麼時候又回來一場昨晚那種等級的狂風暴雨,還是越快動手越好。
張青山比他還急,一見他訕訕一笑和那搓手的動作,哪有不明白的道理。
“達旺,咱們這就下山去,我不僅要教你們如何按比例搭配,還得教你們如何燒地磚,這樣,住起來才舒服。”
“那太好了,實在是太感謝了……請!三位大人快這邊請……小心,下山的路有點滑……你們三個蠢牛,還不快上去扶住三位大人,要是三位大人有事,看我不活剮了你們……”
雖然明知達旺這是討好自己,可真要讓那三個學徒來扶着下山,張青山實在是做不出來。雖然先前他有意要跟達旺裝裝老爺範,雖然按照學徒的規矩,學徒就應該無條件的伺候師傅,可那也僅僅是想想而已——也許以前他認爲這是天經地義的事,畢竟他自己就是這麼伺候着師傅才學到的手藝。可現在在紅軍呆了這麼久,潛移默化下,他早已看不慣這種貴族似的享受。
走到半山腰,張青山想起了什麼,毫不客氣的吩咐達旺馬上派人去族裡找三口大鍋和鋤頭、鏟子之類的工具,在離淚湖最近的那個蔵包邊,找個地勢相對高的地方,用幹牛糞燒水。再從湖裡選些鵝卵石,洗刷乾淨……
達旺自然無不應允,並馬上派一個學徒跑步下山。
等張青山一行人來到部落裡,整個部落的人都知道了,張青山要做什麼,紛紛圍過來,要不是達旺下令不許他們發問,只需跟着看,否則,光是給這些七嘴八舌發問,但又偏偏語言不通的人解釋清楚,估計他這輩子也別想繼續長征了。
帶着大家來到離淚湖最近的那座蔵包邊,見三口大鍋已經架好,正有人在給漸漸饒紹起來的幹牛糞上繼續添加牛糞。
張青山走過去,檢查了一下鍋裡的水量,覺得多了點,轉身叫來那三個學徒和達旺,讓三人把水量控制在一定程度。等觀音土被肩挑人臺的陸續搬運到這兒後……在達旺的翻譯下,在衆人的註釋下,開始正式指點他們。
煮觀音土,是爲了提高其粘合性,火勢一開始必須是適中,等水開始沸騰,觀音土開始融合進水中,就必須是猛火,最後,卻的用小火慢慢熬……煮糯米,因爲糯米本來用水浸泡一夜後再煮才能最好的發揮其沾性,但因爲時間關係,現在只能用火煮來催發,而且必須是一路猛火,爲了防止煮糊,煮一段時間就必須攪動一下鍋裡的糯米……以前張青山用的是野草,而且都是切成一小節,可現在用野草來代替,他也是第一次這麼幹,也只能憑藉經驗,把野草用鍘刀切成一節一節的……這些看似簡單易學,可實際上裡面有很多竅門,一時間也說不清楚,只能儘可能的先說明白,再示範一次,最後在一旁指點,讓他們自己實戰,如此,纔是最快學會的手段。
等這三樣幹好後,把煮好的糯米和觀音土放冷,但爲了最大限度的發揮這兩樣的黏性,又不能徹底放冷,只有在要冷不冷時,將三樣按一定的比例混合搭配,加上少量的冷水——張青山學到的竅門中,要往這裡面加點鹽效果更好,可在這兒鹽比金子還貴,就只能作罷(我不知道這個竅門是真是假,沒試驗過)。揉在一起爲最佳……如此,就能達到水泥的作用,冷卻後,硬如磐石。
之所以選離蔵包近一點,爲的就是節約時間和體力。
接下來如何用這土水泥加鵝卵石給蔵包就簡單多了……就不一一敘述了,免得說我灌水。
這一趟下來,足足用了五、六個小時,其中,光是邊示範邊教三個徒弟如何掌握燒觀音土和糯米以及按比例搭配的時間就花去了四、五個小時——還得應付觀衆們時不時提出的問題。倒是他們用土水泥加鵝卵石給蔵包外圍加固,這三個聰明的徒弟一學就會,雖然一開始難免有點手生。
這個時代對於手藝的重視程度,用一句老話來形容就是“要想學得會,先陪師傅睡”,足見大家是如何的保守。見到張青山如此細心且毫無保留的傳授技藝,別說達旺,就是洛桑也不好再‘躲避’,幾乎是從頭看到尾。
不過,讓張青山高興的是,洛桑沒跟他見外,直接叫人把酒肉端到這兒,幾人席地而坐的直接開吃。更讓張青山感動的是,族人們也知道機會難得——沒拜師就能在一旁觀看揣摩,提出問題還能得到答覆,平日裡哪個師傅會這樣做?更體會到了張青山的良苦用心,感動之餘,紛紛拿出自家最好的東西,羊毛毯、茶葉、青稞酒等等,放在張青山身邊,以示感激。
張青山琢磨着正好沒錢去改善一下那四個流浪漢的生活條件,也就直接道謝,而不是婉言拒絕。
心情激動,張青山教的就更熱情了。
吃過午飯後,他讓三個徒弟親自上陣煮觀音土和糯米。期間,有聰明點的族人在一旁就進架起了小鍋子煮觀音土——糯米對於他們來說有些貴重,不敢拿來實驗。不懂的地方就直接來討教……藏族人是爽直的,覺得這有點偷師學藝,對不起張青山。但相對可愛的是,正是這種爽直,讓他們又無比直接的詢問。因爲在他們看來,張青山接受了他們奉獻的東西,等於認同了他們這些徒弟,跟着師傅學藝,不懂的地方自然要直接問清楚,沒什麼好害羞的。
到了最後,全族百姓今天別的沒幹成,全都用小鍋煮觀音土:小孩子和老人負責挖、運觀音土,婦女和漢子則學着煮,還不時的來來回回地看或者是請教……那場面,真是熱鬧非凡。
由於張青山毫無保留又有問必答的傳授,族人們爽直的討教和實踐,加上這幾道程序其實也不是特別難懂,因而,到了天麻麻黑的時候,絕大部分族人都學會了,各個興高采烈的回家,不少人又給張青山送來很多東西,其中就包括熟食……當然,想要精通,甚至熟能生巧到變通的地步,他們還的努力。但目前來說,足夠了。
而張青山也興高采烈的在百姓的自發幫助下,帶着大家送給他的那一大堆禮物,回到了自己的蔵包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