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節一入佛堂深似海

原神山一戰後,一十二位蓮臺護法退入涅槃佛國休養生息,契染亦百餘年不曾現身。瑞法界的局勢發生翻天覆地的劇變,擎羊王、金鵬王、屠獅王、地劫王、鬼烏王各歸領地,全力供奉佛門,興修寺廟,頂禮膜拜,魔物轉而修持涅槃之力,戰力不降反升,彼此合縱連橫,隱隱鉗制羅睺王與赤梟王。

佛門信徒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血氣爲涅槃之力所排斥,無處可去,盡歸於羅睺、赤梟二王,餘澤不絕,悍將悍卒層出不窮,與五王對峙,絲毫不落下風。

羅睺王與赤梟王地盤接壤處,有一座原神山,山腰有一座廟,名爲“半山寺”,那是佛門在瑞法界最初的發源地,萬衆矚目,前來朝拜者絡繹不絕。二王對一十二蓮臺護法心有餘悸,不約而同退兵百里,聽憑修行者朝拜半山寺,固守地界,絕不主動啓釁。

有的人不在江湖,江湖卻一直有他的傳說。

這一日,羅睺王閉關修持,吐納血氣,毛孔開合,血霧氤氳而出,如烈焰飛騰,在頭頂結成一團血雲,翻滾許久,又從滷門鑽入體內。如此吐納一百零八個周天,羅睺王驀地睜開雙眼,神采奕奕,渾身骨節發出輕微的聲響,愈來愈響,如焦雷滾動,氣力百倍。

道行突飛猛進,羅睺王心中隱隱一動,似乎觸摸到什麼關鍵,正待細思,忽然心血來潮,臉色頓爲之一變。他當即長身而起,破關而出,足踏一團血雲,冉冉升空。彤雲遮天蔽日,壓得極低,一眼望不到頭,羅睺王不覺皺起眉頭,向東疾馳數百里,立於雲端極目望去,卻見海潮如聚,波濤如怒注,似有異物興風作浪,從海底進逼。

瑞法界三分陸地七分海,淵海之中,不知藏了多少血氣魔物,其中不乏堪比八王的強敵。不過海陸素不相通,井水不犯河水,彼輩與八王向來相安無事,怎地在這節骨眼上掀起大戰入侵陸地?羅睺王百思不得其解。

原神山另一端,赤梟王亦察覺到海中異動,匆匆趕到海邊,心中猶疑不定。過了片刻,卻聽濤聲隆隆如擂鼓,巨浪層層壓上,越卷越高,頃刻間掀起百丈高一堵水牆,影影綽綽無數海中魔物探出頭來,千奇百怪,窮形惡狀。

羅睺王與赤梟王遙遙對視一眼,目光閃爍,雙雙感到莫大的壓力,海陸一旦開戰,他二人的領地首當其衝,與一場惡戰難以迴避,就算將彼輩逐回海去,兩敗俱傷,又怎麼抵擋佛門的步步緊逼?罷罷罷,頭疼醫頭腳疼醫腳,只能先應付了眼前的禍患再說!

眼看水牆不斷逼近,濤生濤滅,一柄三股叉探將出來,輕輕一撥,無聲無息張開一個大漩渦,緊接着一頭龍首人身的魔物踏浪而出,神目如電,四下裡一掃,早將二王看了個分明。羅睺王被他目光一掃,不由自主打了個寒顫,下意識向後退去,體內血氣勃然而作,頭頂騰起一團血雲,千變萬化,焦雷隱隱滾動,暗伏殺機。赤梟王伸手在後腦一摸,一道血氣沖天而起,如孔雀開屏,幻化出千百劍刃,血光閃動,呼之欲出。

那魔物收回目光,凝神望向半山寺方向,肅立片刻,三股叉一劃,海水蒸騰,化作漫天水霧,驀地收攏,載起黑壓壓麾下兵將,騰雲駕霧馳向原神山。羅睺、赤梟二王見狀心中一鬆,禍水東引,最好海中魔物與半山寺打個兩敗俱傷,無論誰勝誰負,他們都樂見其成,好坐收漁翁之利。

坐收漁翁之利,也須得做好準備,羅睺王與赤梟王各自迴轉領地,駕血光立於雲端,一邊監視海中魔物的動向,一邊調集麾下將領,厲兵秣馬,枕戈以待。

天昏地暗,密雲不雨,那龍首人身的魔物只顧推動水霧朝原神山壓去,對羅睺、赤梟二王的小動作視若無睹,這反令他們心裡有些打鼓,血氣魔主豈有愚昧之輩,對方如此託大,定然有恃無恐。正當疑神疑鬼之際,彤雲鬆開一隙,一道金光從天而降,照亮山門,佛堂,方丈,精舍,僧寮,齋堂,塔林,原神山半山寺熠熠生輝,虛空蕩漾,隱隱現出涅槃佛國。

那龍首人身的魔物壓下水霧,率衆落於半山寺前,雙手合十,深深一禮,沉聲道:“孽龍生前來參拜上師,還請諸位法師引見。”

此言一出,羅睺王與赤梟王面面相覷,原來海中魔物並非與半山寺爲敵,而是收斂兇性,拜伏於金身大佛座下,甘心淪爲鷹犬,讓他們情何以堪?一丈水頓時退了八尺,羅睺王暗暗下令,命麾下兵將徐徐後撤,以免爲屑小所趁,挑起事端。那些海中魔物都是殺人不眨眼的兇徒,周身煞氣纏繞,暴戾嗜血,委實不是好惹的。

雖說海里的兇獸到了陸上,一身本事大打折扣,但彼輩不無翻江倒海之能,尤其是那龍首人身的孽龍生,發起狠來引海水倒灌,誰佔地利還是兩說。羅睺王一動,赤梟王亦收攏兵力靜觀其變,遠遠望去,只見瘦木與狄陵雙雙迎出山門,與孽龍生寒暄一二,客客氣氣請他入寺隨喜。

二王不敢越雷池半步,運足目力望去,隱隱望見佛堂訇然中開,一團佛光耀眼奪目,孽龍生稍一猶豫,整了整衣冠,合十爲禮,舉步踏上前,消失在佛光中。瘦木與狄陵一左一右侍立於佛堂外,耐心等待,彷彿過了許久,又彷彿過了一瞬,孽龍生從佛光中退將出來,感慨萬千,請二人覓一僧寮,閉關修持。

羅睺王與赤梟王覺得興味闌珊,但半山寺發生這等大事,又怎可置之不理,孽龍生如懸在頭頂的利劍,令他們坐立不安,只得耐着性子繼續等下來。

孽龍生原是海中血氣魔主,坐擁十萬精兵強將,稱霸一方,日子過得逍遙自在。誰知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一人殺上門來,自稱藏兵護法,奉上師之命特來降服他,要他在海中建立一座大寺廟,弘揚佛法。孽龍生生性兇悍,哪裡將他放在眼裡,雙方一場大戰,從海底打到海面,從海面打到半空,藏兵憑藉一雙鐵拳,一柄八棱破甲槊,說服孽龍生即刻動身,去往半山寺拜見上師,皈依佛門。

上師麾下一護法,便有這等通天手段,再犟頭犟腦不聽話,只怕要被他抽筋剝皮,死無葬身之地。孽龍生無奈之下,硬着頭皮出海登陸,滿腹心事,引了一干手下來到半山寺。

一入佛堂深似海,孽龍生從此死心塌地,拜契染爲師,孜孜不倦修持涅槃之力。

第一百九十九節 且做壁上觀第七十節 真是寂寞呀第十一節 劫當由己開第三十九節 跟對了人有湯喝第四十一節 侍奉上師左右第五十四節 屠之如同一狗第六十節 回輦三重天第五十五節 血色劫雷第四十四節 轉輪王常言第二十三節 瘟神終於走了第三十節 了卻恩仇第四十九節 鎮妖塔下不知年第四十二節 五印十勢第六十一節 擇日不如撞日第五十一節 一芥洞天第一百二十四節 人心隔肚皮第一節 帝子沉寂第十節 俎上魚肉口中食第四十八節 懷璧其罪第二十一節 給點陽光就燦爛第一百零九節 局中棋子第十四節 拋頭顱灑熱血第六十五節 氣運加身第三十四節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二十五節 飛將軍從天降第六十九節 堪比上品法寶第九十六節 空積山過境第四十節 熱得不大對勁第六十五節 汪洋中的一滴水第四十九節 我要這天下太平第九十二節 雲漿殿主第九節 滑天下之大稽第五十三節 孫二狗是你嗎第三十節 了卻恩仇第八十六節 富貴冷灰第四十一節 吃一塹長一智第七節 渾水才能摸魚第七十八節 不急於一時第四十五節 救命稻草第十四節 渺小如螻蟻第五十五節 錯過就錯過了第二十二節 一切往前看第二十節 十妖將窩裡鬥第八十三節 鎖不住意馬心猿第一百五十九節 翻臉不認主第七十五節 不着魔何以成佛第九十八節 淤泥也可化紅蓮第二十節 翻雲覆雨手第三十二節 積年的老妖第八十節 私相授受第五十四節 陰陽相隔第二十四節 不失爲良策第九節 一個人的城池第二百四十七節 佛度有緣人第二十七節 化身九天魔神第四十三節 安排香餌釣鰲魚第三十五節 天意弄人第九十六節 有心算無心第三節 伏虎山沙妖王第三十一節 師傅領進門第四十八節 何樂而不爲第八十一節 藝高人膽大第一節 別擔心待會見第九十八節 淤泥也可化紅蓮第三十四節 竊以爲不妥第一節 孤峰撐拄天地間第六節 魚大心眼小第四十三節 吾輩身處其中第六十一節 殺人如割草第五節 惡客來犯第一百二十一節 甕中之鱉第六十一節 不怨也不悔第二百二十五節 強枝弱幹第四十節 你一棒我一拳第三十節 六棱赤玉柱第二百零二節 成敗繫於一身第八十六節 富貴冷灰第三十一節 捲土重來第四十一節 最大的仁慈第七十九節 一寸山河一寸血第一百十七節 另闢道門一脈第十八節 胳膊扭不過大腿第五節 要出大事了第九十二節 可憐可悲可嘆第五節 如果我死了第二十一節 一口救命氣第四十五節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二十九節 劍修的巔峰第三十六節 事如春夢了無痕第八節 喪家狗漏網魚第六十三節 一清道人第十三節 一步一個腳印第一百九十八節 可曾參與其中第二節 天無二日第二百節 十忿本尊第一百六十二節 惑界第一人第七十三節 翻來覆去不踏實第十八節 興許是舊相識第六十二節 現割現烤現吃第十五節 染缸裡落白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