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節 玄妙論道

上尊大德修持的根本,在於壯大己身所執根本法則,掌控地界愈多,神通手段自然水漲船高,當日秀禾道人與魏天帝對峙,抽取一十三處地界本源之力,或一分,或二分,合而爲一,化作一團焚天之火,有破滅一界之威。魏天帝機緣湊巧,從通海殿中得了這一片“元年隕星”,若能將其徹底煉化,等同於多掌一處地界,絕非區區丹藥法寶可比。

玄妙論道在即,這是第一次與天域外同道鬥法,無論如何慎重都不爲過。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魏天帝早已向袖海、大孚二位道友打聽清楚,“妙元天”無妄子把持幽冥之力,麾下大德多半作鬼形,神通手段截然不同,所拿法則走陰損一路,防不勝防,好在論道重在一個“論”字,並非捋起袖子殊死拼鬥,只分高下,無礙生死,最多不過折損些道行罷了。

魏天帝不願將希望寄託於此,之前第一次玄妙論道或許只分高下,世易時移,今番玄渾老祖與無妄子要定下“陷空境”歸屬,未必會如此平和,老祖以“補償”爲名,打開通海殿贈衆人以重寶,這是隱晦的暗示,如以爲平白佔了便宜,沾沾自喜,只怕未必能全身而退。

一念及此,危機感從心底騰起,魏天帝向舌尖點下一滴醍醐醁,恢復損耗的元氣,毫不猶豫着手祭煉“元年隕星”。

星辰亦非長存不滅,當其殞滅之時,由外向內收縮坍塌,乃至於猛烈爆發,焚燬一空,最終僥倖留下一片殘片,是爲“元年隕星”。殘片雖小,分量卻極重,其中蘊含最純粹的星力本源,是修持星力最上品的資糧。魏天帝蜻蜓點水,粗粗祭煉一番,察覺要將“元年隕星”徹底煉化,曠日持久,所得好處雖多,耗費的元氣亦不遜於祭煉一界。

魏天帝於神念中推衍許久,思得一法,先將“元年隕星”收入體內,借論道之機點滴抽取星力,化爲己用,比起隔了無數時空,量入爲出,小心抽取本源之力,生怕涸澤而漁摧毀一界,無有許多顧忌,更不知便捷了多少。只是這一片“元年隕星”如此沉重,安置於哪一處,哪一處便大受拖累,卻須仔細思量。

魏天帝低頭看看右手,又看看左手,五指屈張數下,將“元年隕星”往手背一按,沒入膚下,血肉筋骨將其緊緊纏繞,法則之線如蛛網蔓延,沿着胳膊一路向上,佔據了小半邊身軀。

“元年隕星”入體,右臂頓時一重,垂落於身旁,從肘到指僵硬如石,莫說動一下,連知覺都蕩然無存。同出一源,星軀本身並不排斥“元年隕星”,但一界星力本源,對這具身軀而言負擔太過沉重,倉促間拿捏不起。魏天帝不爲所動,向舌尖又點下一滴醍醐醁,推動星力法則,將“元年隕星”與己身融爲一體。

這是一場相互妥協,彼此改變的嘗試,魏天帝錨定自我,將身軀視同外物,任憑星力法則一點點重塑存世之軀,以契合“元年隕星”,不至成爲無法克服的累贅。忽忽百日過去,魏天帝心血來潮,左臂微微一顫,手指一根根彎曲,雖不能緊握成拳,勉強可以活動一二。他長身而起,歪歪扭扭走了幾步,如同蹣跚學步的嬰兒,低頭望去,左手手背上多了一團銀灰的印記,大小模樣與“元年隕星”一般無二。

醍醐醁已涓滴不剩,魏天帝將空空如也的玉瓶收入袖中,隨手接引星屑,編織因緣,化作一條布帶,頭尾打了個結,掛在頸後,將左臂纏縛吊起,有如折了一條臂膀,動彈不得。來回走了幾句,步履雖沉重,卻穩健了許多,玄妙論道在即,暫時也只能如此了,魏天帝仰頭望去,腳下漾起層層星光,託着他騰空飛起,晃晃悠悠回到蒼穹之下。

天地間晦暗無光,唯有雙星閃耀,遙相應和。一顆是十惡命星,一顆是大陵五兇星,魏天帝立於荒山之上,仰望屬於自己的兩顆星,心中平安喜樂,對即將到來的玄妙論道,充滿了莫名的信心。他動了動左手五指,心下了然,神物自有靈性,藉助“元年隕星”的力量,他踏出至關要緊的一步,開始觸摸到天域真正的力量。

靜靜等了片刻,鐘聲悠悠響起,魏天帝循聲而去,與秀禾道人等同道相會合,彼此見禮。衆人見他這副狼狽模樣,都有些詫異,不過魏天帝渾不在意,旁人也沒多說什麼,倒是袖海道人上前問候,魏天帝輕描淡寫,只道祭煉寶物時出了點岔子,沒有深談下去。袖海道人肚子裡轉着念頭,渾天老祖眼界何其高,收入通海殿之物豈同尋常,魏道友畢竟初來乍到,道行尚淺,此番得個教訓也是好事。

碧蟾子看了魏天帝幾眼,心情有些複雜,他親手開啓通海殿,點燃安神香,對彼輩所取之物瞭如指掌,“元年隕星”原不是授予之物,不知何故,竟感應到星力法則的召喚,不顧一切主動相投,令他措手不及。不過此物雖難得,也只有落在魏天帝手裡纔有用,故此渾天老祖坐視其成,並未出手阻攔,如今看來,他太性急了些,未必消受得起“元年隕星”。

渾天老祖對魏天帝視若無睹,見衆人俱已到齊,道:“無妄子一行業已到來,諸位道友隨貧道動身,前往‘陷空境’內,輪番出題,坐而論道。”

秀禾道人聞言神情微微一動,入“陷空境”論道,卻是與之前大不相同,“陷空境”乃“虛元天”天主瞿魚龍開闢的一處域中之域,時空破碎,法則扭曲,內藏一宗鎮道之寶,顯化入世,道行猶在尋常大德之上,論道之時若爲其所趁,只怕頗有風險。他忍不住看了渾天老祖一眼,心道,老祖與無妄子莫不是打算以論道爲餌,誘那鎮道之寶現身,趁機拿下?

渾天老祖又道:“‘陷空境’於法則頗有妨礙,神通手段大打折扣,諸位道友須謹慎行事,切莫迷了心性,折損根基。貧道與無妄子道友亦會在旁看顧,如有不妥,當及時叫停。”

第一節 多思亦無益第十三節 赤龍鏢局第七十八節 不急於一時第一百三十七節 非不爲實不能第六十二節 不禁有些幽怨第二節 人的名樹的影第二百二十五節 強枝弱幹第五十六節 一日爲師第四節 天和雲和風第一百三十五節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五十三節 鬼氣反噬肉身第三十九節 先有吾黨後有天第十五節 最後的獨裁者第四十九節 海嬰法相第十二節 不分青紅皁白第五十節 法相九品第七十二節 固所願也第七十節 不看僧面看佛面第三十一節 蟠桃盛會第十四節 看天看雲看草第一百十二節 有苦說不出第六十三節 一顆曉珠明又定第一百六十三節 釋出一道神通第六十六節 萬事俱備第二十七節 招子放亮些第七十七節 終於燈枯油盡第三十四節 跨過天人之隔第二十五節 落井下石第四十九節 海嬰法相第八十三節 打出火氣來第十九節 偷雞不着蝕把米第七十八節 亂拳打死老師傅第一百三十三節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二百十三節 只在一念間第一百零三節 鈍刀子割肉第一百零一節 人算不及天算第五十節 見見往日的同僚第八十五節 各人的緣法第三十二節 稍遣愁悶第二百二十四節 道窮則變第六節 還在一方天地第十七節 人算不如天算第五十五節 早夭的三子第五十一節 深淵血神丹第二十五節 三小關一瓶頸第七十六節 瞻馬首附驥尾第四十三節 吾輩身處其中第六十二節 知之甚深第五十七節 逃得過一時第六十六節 淵海三洲第一人第一百二十七節 禍從天上來第八十一節 六陽魁首落地第七十節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一節 貴精不貴多第九十八節 置於死地而後生第十五節 六指頭幫忙第六節 真正的獨狼第三十六節 意料之中的變數第二十七節 興師問罪第二十四節 不打不相識第一百三十二節 如墮冰窟第二十二節 字面上的意思第三十五節 讓她情何以堪第二十九節 天庭可有天帝第二十一節 陰陽燮變鼓第十二節 深淵乙木之力第五十一節 引刀成一快第二百四十一節 還惑界以舊顏色第四十節 拉大旗作虎皮第四十九節 良禽擇木而棲第一百三十八節 黃鶴一去不復返第九十五節 弓開如滿月第二十六節 分開八片頂陽骨第六十節 萬事皆有可能第四十二節 六月債還得快第十節 射人先射馬第七十六節 僥倖逃過一劫第二十九節 久違了七禽劍第八十六節 八千陷陣營第六十七節 脆弱如蘆葦第一百三十二節 無不岌岌自危第五十二節 自家事自家知第七十四節 方不方圓不圓第十三節 籠中鳥俎上肉第二十五節 暗流涌動第一百十四節 一線之隔第八十三節 沒有退路可言第五十八節 遊子迴歸故里第三十八節 血灑鎮妖塔第五十節 居然活到現在第五十節 欲速而不達第七十三節 如入無人之境第四十一節 天魔亂舞第五節 兵者兇器也第一百七十節 語不驚人死不休第三十五節 給你找個對手第七十三節 東方蒼龍七宿第二十六節 陰溝裡翻船第二十二節 青衣妖女第二十二節 各安其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