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節 一碗水端平

龍芻山中,狐三笠漸漸掩飾不住頹態,莫說龜族族長九千歲,連狐眠月、狐履江等長老也看出了端倪。柱天峰一戰,狐三笠現出十尾天狐真身,冒險接引天狐老祖一縷意識降臨此界,被魏十七一刀斬破,種下禍根,傷勢久久不愈,每況愈下,修爲雖維持在“九尾境”,肉身卻急劇衰老,如車輪滾下懸崖,一發不可收拾。

魏十七那石破天驚的一刀,斬斷了他的退路,狐三笠的肉身像一口破缸,一條漏船,服食再多的靈丹妙藥,也無法挽回崩壞之勢,柱天峰一戰,他輸得乾乾淨淨,再也沒有機會捲土重來,只有立刻閉關延壽,才能多存活些時日。

狐三笠急須卸下族長之位,隨之而來的問題是,誰人能接任族長?狐族舊例,族長鬚有“九尾境”的修爲,否則不足以服衆,狐三笠以下七位長老,狐千烹、狐尋涯、狐履江俱被魏十七殺成重傷,修爲大跌,狐支節只剩魂魄,尚未尋到合適的肉身奪舍重生,龍芻山中只剩狐眠月,另有狐秋潭和狐丸子留在妖域,鎮守狐穴。

狐三笠斟酌再三,召來狐眠月,坦然相告,下一任族長人選,他原本看中狐將軍,只可惜他受阻於“六尾境”,遲遲不得突破,族長之位只能請狐眠月暫領,日後再從長計議。狐眠月性子疏懶,不願被俗務束縛手腳,婉言謝絕,提議讓給狐秋潭或狐丸子,狐三笠並不認可,此二子遠在妖域,鞭長莫及,況且狐穴要地不容有失,龍芻山只須維持現狀,慢慢交給九千歲即可,無須大動干戈。

狐眠月想了想,只得勉強答應下來,狐族以舉族之力將他推上“九尾境”,事到臨頭也須有所擔當,爲族人出力。二人商議定當,狐三笠當機立斷,將諸位長老頭領召至身前,道明緣由,將族長之位讓與狐眠月,衆人雖覺倉促,卻也沒有異議,畢竟狐眠月的修爲擺在那裡,縱有微詞,也要先掂量一下自己的分量。

狐眠月不情不願接任狐族族長,狐三笠卸任後一身輕

鬆,親自去拜訪龜族族長九千歲,與他知會一聲,順便告辭而去,他要回轉妖域,入狐穴閉關療傷,恐怕從此後不會再回轉外域了。九千歲道行深厚,早看出狐三笠傷勢惡化,肉身不穩,他將龍芻山託付給狐眠月,急流勇退,亦在意料之中。龜族狐族向來交好,九千歲許諾只要他在龍芻山,一碗水端平,定不會虧待狐族,讓狐三笠放心自去,不須有後顧之憂。

得了九千歲的承諾,狐三笠如釋重負,慢慢喝完杯中茶,這才告辭而去。他沒有再回轉狐族,而是駕一團妖雲,離了龍芻山,來到千里之外一處荒山野地,按落雲頭,立於高崖之上靜靜等候。風起雲涌,白衣蒼狗,該來的總會來,該去的總要去,極目眺望外域風物,他從未如此刻這麼悠閒過。

過得片刻,蒼穹忽然一暗,無數星屑簌簌墜落,勾勒出一道門戶,浮生子挾滿身星光,神采飛揚,飄然落於山崖之上。狐三笠上前見過浮生子,神情淡然,似乎下定了決心,浮生子伸手托出一顆殷紅似血的妖丹,血氣蒸騰,凝結爲天狐之形,缺胳膊少腿,殘破不全。這是一顆上古天狐的妖丹,來自天狐老祖的直系後裔,汲取妖丹中殘存血脈之力,透支肉身潛力,能在短時間內將修爲推至飛昇化境,但付出的代價也極其沉重,事後將淪爲廢人,永訣大道。

對狐三笠來說,這具肉身已成雞肋,即使不作最後一搏,也撐不了多久,苟延殘喘非他所願,他寧可與浮生子合作,拔除大敵,爲狐族贏得一個得力大援。浮生子親口向他承諾,只要除去那人,他便以客卿身份迴歸狐族,輔佐新一任族長,爲狐族坐鎮五百年。

狐三笠心中的大敵,與浮生子意欲除去之人,是同一人,是爲仙城彌羅宗宗主魏十七。

既然不可戰勝,那就拖着他一同下陰曹地府吧!狐三笠緊握妖丹,足底妖雲滾滾而起,將身一縱,風馳電掣撲向馬芝溝。浮生子身影一晃,化作一道迷離星光,緊隨其後,這一

回他不再隱身於幕後,而是決定直面平生強敵,各顯神通,寸步不讓。連施手段,連遭挫敗,他心中隱約有所察覺,神物有靈,自擇其主,若不能正面擊敗魏十七,是無法真正贏下這一仗的。

既然選擇了星力,天狐妖丹在他手中亦無用,浮生子說動狐三笠捨身一搏,卻不認爲他能一舉擊潰魏十七,只要能耗去他小半元氣,就不枉費他動這點心機。

馬芝溝石竅柱洞府之中,魏十七心有所動,驀地睜開雙眼,毫不猶豫長身而起,化作一道血光飛,瞬息橫掠百里,迎上狐三笠與浮生子。狐三笠見對方鼓風而至,勢如奔雷,兩道白眉倒豎而起,擡手將天狐妖丹納入口中,含在舌下,周身血脈瞬息沸騰,現出天狐真身,尾尻揚起一十二條狐尾,緩緩擡起右手,指間捏一根“天狐輪迴針”,身影由實轉虛,一化千百,齊齊舉起母針,刺向魏十七。

魏十七眸中血光明滅,但狐三笠此刻修爲直逼飛昇化境,百千身影虛實難辨,他不覺皺起眉頭,提起“虎兕出柙刀”,左手按在刀背上,雙肩如有千鈞重,平平推出一道血弧,形同彎月,首尾勾連,瞬息漲至十餘丈,天狐虛影頓如雪獅子向火,逐一潰散,頃刻間只剩三十三具。

狐三笠屈指一探,三十三根“天狐輪迴針”沒入虛空,下一刻出現在魏十七身前,近在咫尺,依舊虛實難辨。十二尾天狐真身,果然神通了得,魏十七腦後忽然騰起一盞“雁足銅豆燈”,光暈層層漾開,將“天狐輪迴針”釘住一瞬,燈焰隨即熄滅。燈火一明一滅,魏十七雙眸已凝成七個血符,左三右四,輪轉不息,一道道血影電射而出,將“天狐輪迴針”一一撲滅,只剩最後一根母針,距離他左眼不足三寸。

左眼中三個血符融爲一體,化作一條血蛇竄出,將“天狐輪迴針”緊緊纏住,扭頭張口將其吞下,狐三笠只覺心中一空,本命法寶已失去羈絆,再也感應不到氣機。

第五十節 人模人樣第一百零三節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十三節 靈渠真人第三節 一念起一念滅第三十一節 說時遲那時快第十二節 師兄救我第四十節 井底之蛙眼界淺第三十四節 磨刀霍霍向豬羊第八十七節 一朝打落凡塵第一百三十二節 勝者爲王第二十四節 爲誰風露立中宵第十節 一而再再而三第九十五節 福兮禍之所倚第十三節 大運數大機緣第二節 瑤池宮柱石殿第五十七節 禦敵於仙城外第二百六十四節 擇日不如撞日第二十一節 先知先覺第一百二十一節 甕中之鱉第九十六節 隔行如隔山第四十二節 滄海一粟第九十九節 陰陽相隔爲無物第四十四節 縱然郎心似鐵第六十四節 求人不如求己第十九節 遠道而來第二十七節 前後兩個主人第十五節 竹籃打水一場空第六十一節 擇日不如撞日第四十七節 堵不如疏第三十二節 坐山觀虎鬥第三十六節 如同炮製雞犬第六十四節 親手煉一傀儡第三十七節 揚州韓府第三十七節 何時迴轉上界第四節 病急亂投醫第二十節 遠遁千里第五十節 千頭萬緒第二百四十一節 還惑界以舊顏色第八節 生不如死的痛苦第三十五節 山水輪流轉第五十五節 十鼓點將令第二十八節 劍修不御劍第四十五節 救命稻草第一百十一節 大廈將傾第七十節 黑甲鬼將第十五節 屍山血海第一百零九節 局中棋子第二百二十三節 只能進不能退第五十二節 無主之地第一百三十五節 他日種下的因第三十六節 洞天真人第一百三十二節 大漠浩瀚如海第三十一節 送他最後一程第二十三節 人力有時窮盡第一百二十節 地脈石髓釘第六十八節 掘了道門的根第一百零九節 想到一齣是一齣第二十六節 身大力不虧第二十五節 一番心血付東流第七節 死神的鐮刀第一百零六節 陰陽雙照第一百二十六節 不無針對之意第九十二節 可憐可悲可嘆第一百七十三節 一根繩上的蚱蜢第二百二十九節 遠水不解近渴第九十八節 來無影去無蹤第六十節 雪精蛇魂第九十四節 西上蓮花山第一百三十四節 移形換影第四節 機緣就在眼前第二百三十四節 螻蟻尚且偷生第三十一節 一縷青冥劍絲第九節 二十四顆定海珠第三十七節 不忘初心第四十二節 不是小的偷懶第一節 多思亦無益第一百零一節 三分天下第二十七節 暗合大道至理第五十七節 樹欲靜風不止第二百零七節 窺一斑而知全豹第十五節 事不諧矣第二百五十九節 釘頭碰鐵頭第六十一節 殺人如割草第九節 這死人妖第四十八節 不如自己來選第三十八節 掘地人猿第四十八節 不如自己來選第九十節 越看越解恨第三十節 數十年如一瞬第二節 誰在鎮妖塔裡第二十一節 富貴險中求第四十三節 深淵破碎又何懼第六十四節 勿謂言之不預第四十五節 強中自有強中手第十三節 山澤如一第五十七節 仙家結爲道侶第一百節 千不甘萬不願第一百十七節 另闢道門一脈第六十九節 八百里黃庭山第三節 先下手爲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