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爲學校的生活條件實在太差,有些家長後來乾脆就在附近租房子住。
初中第二年,也就是一九九八年,蕭辰逸他們也搬出了學校,這裡與校園僅一牆之隔,房子離學校的正門後門都不遠,後門相對來說會稍微近那麼一點。
房東家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鄭向,蕭辰逸與他倒是能玩得來。一次去他屋裡玩,無意中看到桌子角落上有一本書,"咦,這是什麼?"蕭辰逸低喃了一聲,同時拿起書觀看。
"易筋經十二式,哇,是本武功秘籍啊,哈哈。"
一旁的鄭向湊過來,"我看看,我看看,額,這好像是以前我父親那時扔在這裡的。"鄭向有些不確定的回答道。
"這本書先借我看看,過幾天再還你啊!"蕭辰逸本來就對這些感興趣,頓時見獵心喜,馬上就開口了。
"好,拿去吧,放在那邊也沒用。"
"真奇怪,爲啥以前我都沒留意到這本書呢"鄭向一個人自語着。
蕭辰逸沒理他,拿着書就跑回了隔壁租的房間內,準備好好研究下這本書的內容。
看了下背面,是八十年代的書,那個時代蕭辰逸倒是有點耳聞,那是個氣功熱的大爆炸時代。對當時的現象各方褒貶不一,各路的牛鬼蛇神趁機都出來了,反正不是太好的事。
認真的看了看,發現沒有不妥的地方,蕭辰逸這才放下謹慎的心態。開始一篇篇的閱讀下來,越看越是欣喜,決定照着練練。
要說蕭辰逸最早在一同村的同學家裡見過一本氣功書籍,包括武當洗髓經什麼的,但那同學不借,他也就沒了辦法。
正思量着,"咚...咚...咚.."鄭向跑了過來。
"這本書不錯,你要不要一起練,健健身也好。"蕭辰逸直接說道。
"好,我們一起練練看。"鄭向一口答應了下來。
這本書主要有十二個練功姿勢,全部都是站式。每個姿勢三十腹式呼吸,都有嚴格的要求。
沿海只有到十月份天氣纔會慢慢冷下來,此時剛開學不久,天氣還是很炎熱的。
鄭向比蕭辰逸學得快,大概練了三天,他們在練功時就感覺麻麻的,漲漲的,有時如蟻爬,也有時候會冷,就會停練。
一般情況下練功一會兒後,全身大汗淋漓,特別是手掌,可以看到大量的汗珠冒出來,隱隱發亮,每次練着都會覺得神清氣爽,練完後好像力氣都大了許多。
十五歲的年紀正是少年鍛鍊身體的好時機,那時班裡流行伏臥撐,仰臥起坐等體育項目,男孩們個個都以練出肌肉爲榮。
蕭辰逸也不例外,也投入了這場熱潮,每天晚上都會拿兩條凳子,一個撐手,一個撐腳,凌空練伏臥撐。
每組四十五下到六十五下,共練三組,中間休息兩分鐘左右,因爲聽老師說過,休息太久就會沒有多少效果。仰臥起坐則是用腳勾住牀架,每次幾十幾十的練,練的是腹肌。
當時還開始站低位馬步,就是大腿與膝蓋成直九十度,膝蓋不能超出腳尖,一動不能動。從幾分鐘一直練到能站四十五分鐘,那時兩腿肌肉抖得厲害,跟電流一樣四處亂竄,收功後,會覺得特別舒服。
一天,蕭辰逸去樓上曬完衣服,無意中用手做下沉狀,結果發現手掌中有物牽扯,如水,如膠,如電流。蕭辰逸又試着把手掌繞空劃弧,果然手掌裡面傳來綿綿密密,麻麻的如電流般的感覺。
"這難道就是真氣?"蕭辰逸又好奇的學着電視裡太極拳的樣子,那電流果然能隨臂而使,也有脹扯的感覺。
這下蕭辰逸高興了,從幾米高的臺階上跳下來,汗,還好沒扭到腳。平常練功時倒是經常身上有密密麻麻的氣流似蟻爬,跟觸電流差不多,但能與水流一樣受自己控制,那可是第一次,不興奮纔怪。
來到租住的房間,蕭辰逸不由又把那本書拿起來,思咐着:"既然功效不錯,那就應該堅持下去,這本書不是自己的,乾脆把它抄錄下來吧!"
總共花費了十天的功夫,蕭辰逸才把裡面的文字圖畫抄錄臨摹下來,整整幾十頁滿滿的。期間,蕭辰逸也知道了不要一直去感受內氣的注意事項。
房東的大兒子雖然學得快,但沒練多久就開始隔三岔五的不怎麼來了,後來果然如蕭辰逸所料只是一時興趣,不練了。
要知道學武練功最重要的就是堅持,毅力,所以有要堅心,不要熱心之說,蓋因爲一時的興趣,只是當時心血一熱衝動罷了,沒有水滴石穿的耐力,堅定的信念,走的道路是不會長遠的。
練功如此,做人也應如此,只要目標明確,條件合適,就可以一步一腳印的走下去,實現自己的理想。
練一遍站式易筋經十二式大概三十分鐘左右,不會太長,以蕭辰逸現在的這種年齡段還是可以接受的。再長的話,估計也是不會堅持很久的,因爲青少年嘛,正是好動熱血叛逆的時節。
你叫他們一動不動練一個小時,那個很多都是受不了的,而且不是一天兩天。畢竟像李欽這樣偏孤僻內向的一個班級有兩三個算是很多的了。
蕭辰逸發現自己對這方面的興趣非常喜歡,鄭向的放棄絲毫影響不了他,仍然堅持着日復一日的練功。
有時在與班裡人衝突時,都很少再動用拳頭全力反擊了,因爲他怕誤傷,但他卻忘了他練得功夫還是不到家的,不會造成太大的傷害的。
武德是武術功夫的靈魂,崇尚武德是幾千年以來的優良傳統。古代智,仁,勇稱爲三大德,即"智者不惑,仁者不憂,勇者不懼",武德也是如此。
而那種只知好勇鬥狠,任性使氣的匹夫之勇是屬於小勇,是不被提倡的,是練武之人所忌,也會影響後續修爲更進一步的提高。
武德是在日常的演練中逐漸修行出來的,即育之以德。習武練功,掌握一技之長,可以健身自衛,可以競技搏擊,可以扶弱抑強,可以保國衛民,即教之以技。
武術功夫的訓練,常使人膽力倍增,具有戰鬥力和殺傷力,常在刀光劍影,格鬥擒拿中體現出來,無疑帶有一種性命相搏,你死我活的拼鬥色彩。
中華武術功夫始終倡導一種制止對手,主張化干戈爲玉帛,大義服人,先禮後兵的仁愛原則。
所以將武字拆開,爲"止戈",就是這個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