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名劍士出師,羅長風將此事彙報給了勾踐,勾踐自是大喜過望,立馬召來那五十名劍士,要當場考較他們的本領。
勾踐又另召來五十名未學羅長風劍法的劍士,命他們以木劍相鬥。
羅長風隨意點了一名一代劍士,命他出戰,勾踐也點了一名看上去高大健壯的劍士。
誰知那一代劍士請命,要以一敵五,勾踐自無不允,見那劍士有如此底氣,勾踐心下歡喜無限。
一場拼鬥,僅十餘息,五名劍士完敗,第二名劍士又上,他要打八個,依舊得勝。
第三個勾踐命他打十個,雖然自身也中了幾劍,最終卻依舊勝了。
不過到此,勾踐也大概瞭解了劍士們的實力,以一當八便是極限,若是以真劍相拼,那劍士定然早已死在對手劍下,也就不存在以一敵十了。
不過羅長風解釋,他訓練出來的劍士,單獨一個僅能以一當八,但他們的劍法可形成劍陣之勢,配合之間施展,威力更強。
勾踐頓時又來了興趣,命一代劍士以四敵四十,果然完勝,如此一來,越國五千劍士,便可抵吳國五萬大軍。
范蠡也給羅長風幫言,說羅長風之劍法,乃是苦修十餘年得來,這些劍士不過學劍年餘,便有如此戰力,若多給他們數年時間,越國劍士定能無敵於天下。
勾踐一聽正是此理,不由大悅,當場給羅長風賜金五十斤,五十名劍士,一人賜金五斤。
勾踐勉勵了幾句,便讓劍士們退下,隨即召來一衆心腹,宣佈了一個消息。
原來是吳王夫差調集了吳國九郡兵馬,準備大舉攻伐齊國,命勾踐派兵相助。
“諸君以爲,我等該派兵多少爲好?”
范蠡上前一步,道:“大王,臣下以爲,三千甲士足矣,我國一向示之以弱,在夫差心目中,我越國兵不過萬,若派兵太多,不免教他存疑,若太少,又不顯我越國誠意,三千之數正合適。”
勾踐聞言緩緩點頭,贊同道:“範大夫所言極是,卻不知,何人願率兵前往?”
一名相貌威嚴,頜下有一縷長鬚的中年官員上前,抱拳道:“稟大王,臣下願往,由臣下率兵前往,夫差定以爲我越國無將可用,可令他更加放鬆警惕。”
羅長風識得他是大夫諸稽郢,官拜司馬,執掌全國兵馬,羅長風都在他的管轄範圍,放在後世,便等同於國防部長。
越國有五大夫,分別爲范蠡、文種、諸稽郢、逢同、皋如,有三中軍將(亦稱元帥),分別爲羅長風、疇無餘、泄庸。
而除了諸稽郢這個司馬與三中軍將,范蠡文武雙全,也是久經沙場的宿將,換言之,越國光是帥才便有四員。
至於羅長風,衆人雖未見過他的統兵之能,但就憑他那一手天下無雙的神劍,便可堪稱將才。
勾踐聽了諸稽郢的話,欣然道:“此言大善,準。”
安排好出兵事宜,衆文武便即散去,諸稽郢自率三千甲士奔赴吳國,其他人亦各司其職,緊鑼密鼓的發展越國,爲日後攻吳做準備。
羅長風每日上完早朝,前往劍士大營點卯過後,便將一應事務安排給手下將領,自己卻與阿青牧羊唱歌,琴瑟和鳴,好不快活。
也有人看不慣羅長風那一副“尸位素餐”的模樣,私底下向勾踐彈劾了幾次羅長風。
勾踐派人查了查,發現羅長風雖大部分時間不在大營,但軍中事務卻安排得井井有條。
且如今所有劍士都在跟隨五十名一代劍士練劍,並無什麼需要羅長風特別關注的,也就聽之任之了。
那些彈劾羅長風的官員卻不知道,羅長風此舉正合勾踐心意,不勤于軍務,表示他沒有野心,得過且過。
若羅長風當真是勤于軍務,與劍士們同甘共苦,打成一片,他心裡反而要犯嘀咕。
羅長風這樣胸無大志,不思進取……挺好。
那些自以爲兢兢業業,勞苦功高的官員不懂揣摩君王心理,見勾踐絲毫沒有問責的意思,只道是羅長風深得大王寵信,哪怕是毫無作爲,大王也不予怪責。
不過他們也只是出於好心,希望羅長風在其位,謀其政,爲越國發展出力。
反正羅長風每日陪夫人牧羊遊玩,與他們也無礙,又沒得罪他們,他們見大王都不怪責,也就不再去自討沒趣了。
而在羅長風每日陪阿青牧羊遊玩,給她講故事,悠閒度過了大半年時,夫差已大勝齊國,凱旋班師。
諸稽郢率領着殘餘的千餘甲士,帶着夫差的賞賜歸來,勾踐詢問此戰過程。
諸稽郢將此戰鉅細無遺的向勾踐稟報,原來諸稽郢到吳國後,夫差便令他與自己留在中軍督戰,使吳將率領三千越甲,作爲誘敵之軍,前往送死。
一戰下來,由於越甲死傷慘重,齊軍不知其是誘餌,全力追殺,結果遭了夫差埋伏,大敗虧輸。
勾踐與衆越國文武俱是聽得義憤填膺,但暫時又只能忍下這一口氣。
шшш●T Tκan●¢ ○
勾踐哀嘆道:“夫差視我越國人如豬狗,不將我越國兒郎性命放在眼中,然寡人不僅無法爲兒郎們報仇,反而要帶上賀禮,前往恭賀吳國大勝,寡人……寡人……”
范蠡安慰道:“大王莫悲,將士們的血終究不會白流,待得滅吳之日,再來祭奠將士們英靈不遲。”
羅長風此時想的是,若他現在就去殺了夫差,劇情改變度定然低不了,當下上前一步,沉聲道:“大王,末將願往吳國,取夫差項上人頭,以慰將士們在天之靈,以末將之劍法,吳宮當無可阻末將之人。”
以羅長風與阿青的武功,雖不可能是千人斬、萬人敵,能以一己之力,殺傷千軍萬馬,但千軍萬馬,卻也攔他們不住。
勾踐苦笑着擺擺手,道:“羅將軍其心可嘉,但事不可取,如今我越國尚未做好萬全準備,若被人知道是我越國人刺殺了夫差,吳國定然盡起大軍攻越,屆時我等焉能抵擋?”
“即便吳國不知夫差死於我手,但吳國有一個伍子胥,吳國太子以之爲良師,若太子繼位,定然聽從伍子胥之策,剷除寡人這個心腹大患。”
羅長風無言以對,看來他還是有些想當然了,若夫差真的能殺,恐怕自己出現那年勾踐就已如此做,哪裡還會等到今日?
其實吳國的有識之士,都是希望夫差先滅越國的,只是因爲夫差感念當年勾踐爲他嘗糞斷病,一力壓制,勾踐這才“苟”到了如今,否則,越國早就不知道被滅了多少次。
不過話說回來,越國若被吳國滅了,那劇情改變度會更大吧?
可惜,羅長風並不願這麼做,因爲越國有阿青母女,她們是他在這個世上唯一的親人,他不願她們背上亡國奴的身份。
還有范蠡這個唯一的朋友,更有雅魚這個他唯一欽佩之人,他們都在爲了越國的崛起而拼搏,滅亡吳國,更是雅魚活着的唯一意義。
他不願親手去破壞這一切,說到底,他還是不夠冷血,做不到自私自利,六親不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