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t48 三害化形神思疑
因爲在臨終之前,倉頡預見到了未來:人類保不住聖魔元史,人類將因爲聖魔元史而被魔族奴役!
所以倉頡做出了應對。
倉頡悄悄的從聖魔元史中取出七情,託體與幽厲之中生成的五神卵石。他把這人類最最珍貴的祈願,放諸未知的境界,讓他們有成長的機會。因爲七情,纔是人類的根本。
之後,在三害和六慾之間,必須要做出取捨。
即然無論如何,都要失去聖魔元史,那麼聖魔元史中不能空無一物。
否則,空殼一般的聖魔元史就會失去意義:無論是被獲取的意義、還是被失去的意義。在聖魔元史中沒有得到滿足的閻王,便不會停止其對人族的索取、亦不會停下其探尋人族族羣意識的腳步!
閻王身具魔念與神思,若不能讓其視線從聖魔元史上移開,任何遮掩都只是白費心機。
想要將三害六慾與七情全部保住,反而會讓它們全部落入閻王的掌握。
考慮到三害和六慾,之於人類的意義。倉頡暫時放棄的,是三害。
把蘊含了七情的五神卵石歸還幽厲,將六慾也藏於幽厲之中,倉頡了無了牽掛。
……後來,六慾化形而出,正是六慾之主玄貘、及其座下五神……
……以幽厲和七情爲依託,玄貘開創了另外的一重境界,正是識界……
……待到七情衍變爲識界,人族的族羣意識才算是真正的成形!而等到素還真趁棄天帝將臨之時,把握時機誅殺了玄貘及另外五神,苦境的人族纔算是真正掌握了自己的命運!
……
六慾與七情,因此踏上了另外的故事線,暫且不提。
與聖魔大戰相干的,還是聖魔元史,及聖魔元史之中出現的三害。
倉頡臨終前,在聖魔元史之中留下了伏筆。
他以最後的力量將三害粉碎重組,以此來斷絕三害與七情六慾之間的聯繫。以免閻王得到聖魔元史後順着感應按圖索驥,依託這些聯繫探查到被隱藏起來的七情和六慾。
還在聖魔元史中,留下了牽引先天之靈的詭秘陣法。一旦聖魔元史因外力的侵蝕發生丕變,陣法便會發動,不只是吸收侵蝕進來的力量,還會從無盡虛空之中,牽引先天之靈。
做完這些後,本就爲造字寫書而燈盡油枯的倉頡,因妄動天數在隨之而來的天劫中隕落。
閻王也很快就從人族的繼承者中強取了聖魔元史。
然後閻王自然要以其魔念,如同魔化神思一般的,魔化聖魔元史。
這時候,倉頡埋下的後手爆發,讓閻王在一時不察下,吃了一個暗虧。
首先,倉頡不會容忍閻王通過聖魔元史,直接的干涉人族未來!那樣的話,閻王對人族的掌握,將如同其對魔族的掌握一般,如使臂指!而人類,也將再無翻身之機!
所以聖魔元史中的伏筆爆發。
深藏的牽引之陣,從虛空之中牽扯先天之靈!
何爲先天之靈?
嗯,人死之後,靈魂進入冥界,返本還原再重組後迴歸現世重新投胎,這樣的過程中總會有損耗。
把收上來的一堆碎銀子熔鍊成銀錠,融化後的銀子總會增發一些,這樣的損耗就稱爲火耗,封建時代的稅吏和地方官就是利用這個現象中飽私囊……
……所謂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通常情況下這十萬之中就有個五六七八萬是出自火耗……
近代物理學中,這樣的現象稱爲煽。
煽什麼的,必須要補足,否則世界便會萎縮。
輪迴中的靈魂之煽若是無視,世間生靈的數量便會越來越少,到最後世界化爲死域。
爲了補足靈魂在輪迴中產生的煽,世界在轉化混沌之力維繫自身的時候,同時也會有靈魂之力不斷的出產,聚集起來投放入世界中去。在這個體系下產生的靈魂,被稱作是先天之靈。
用來產生先天之靈的機制,無疑要優先於世界運作的一般體系。那誕生先天之靈的未知地界,雖然存在於世界的空間之中,卻獨立於世界的時間之外,都未有介入世界的時空體系!
在嚴格意義上來說,先天之靈誕生於並不存在的時辰。
世界,也自然無法、亦不會爲其安排命運。大多數天地間存在的至理,都無法加諸於他們身上。
更有甚者,因爲不曾墮入輪迴、未曾被輪迴之力粉粹重組,於是先天之靈較著輪迴之靈,在先天上要來得完善。先天之靈降生後,根骨福緣這些暫且不論,其先天天資上往往得天獨厚。
就這樣,先天之靈一旦甦醒,便成爲命外之人,超脫於天地萬物。
唯一能夠侷限他們進境的因素,也就剩下了連世界本身都無法超脫的桎梏,壽限!
……若是三害也如同神思一般,因爲沾染先天之靈化形而出,只怕是連閻王也要手忙腳亂吧!
……畢竟先天之靈的根基在那裡。直接滅殺,雖然可能,卻肯定麻煩,還不划算:之後聖魔元史變成毫無意義的空殼,閻王苦心積慮謀取聖魔元史究竟爲那般?
……也只好放任了……
就這樣,先天之靈汲取了魔念,與三害融合,讓三害也如同神思一般,化形而出。
那三害,正是元史天宰、倉頡天邪、和謬思童子。
神思化形而出,令閻王只能依靠神思,去間接隱晦的影響妖族的命運。
閻王並不知道,三害化形,對其計劃造成的影響更甚!
……因爲並非直接的被閻王魔化,所以閻王並不清楚三害的意義。他更不清楚三害本就是針對妖魔二族而生!但這意義已經被化形而出的先天之靈,完美的繼承……
……
但養虎爲患,始終是患,患的爆發在未來。
之於當下,聖魔元史之於閻王,最大的損害,並非是三害本身,而是消失的六慾和七情。
閻王得到的聖魔元史,其中的三害三位一體、且不完全,爲何?
自然是因爲被取走隱藏的七情和六慾。
三害與七情六慾,都因爲人類對未來的祈願和渴求而出現。即便是後來將那十六個屬性分門別類,彼此之間也要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繫。
爲了隱瞞七情、六慾這十三個意識集合體的存在,倉頡在臨死前將三害單獨打散然後重組,可不就是爲了徹底破壞這些聯繫?
於是三害與七情六慾相干涉牽扯的地方,就成爲空洞。
當閻王以本身魔念魔化聖魔元史的時候,雖然是被先天之靈截留。但先天之靈沾染三害要化形而出之時,確不同了。那些空洞,生出異變,開始從閻王的身上吸引相同的要素,來成就自身。
只是先天之靈再怎麼得天獨厚,懵懂未生下又如何與閻王搶奪控制權?
從閻王體內被吸引來的,與七情六慾相關魔念,以各自的空洞爲依託凝結起來變成種子,生長!
他們,依舊屬於閻王,而非是三害。
若非如此,或許閻王已經知道聖魔元史的危害。
但那些魔念依舊屬於閻王,反而讓閻王放下了可能的懷疑,只是隱隱約約覺得有些地方不對。
所以,閻王就要就這些不對的地方,詢問聖魔元史、詢問聖魔元史中化形而出的三害。
聖魔元史中化形的,是元史天宰、倉頡天邪、和謬思童子。
倉頡發現了人族思想中那以假亂真的力量後,就開始不斷的告訴族人,人族其實最強,人族強大到足以消滅一切非人然後君臨天下,並且不斷的逼迫族人們去相信這個說法。
只要相信這兩點的人類足夠多,潛藏於思想中的力量就會發作,會扭曲世界的真實,讓世界的走向以此爲方向。而要將之實現,需要的是宣傳,需要的是文字,需要的是書本,需要人們相信宣傳相信文字以及相信書本中所描述知識的正確性!而這些,倉頡都已經做到。
所以纔有了聖魔元史。
人類最強的思想中誕生了六慾,人類足以消滅一切非人的思想中誕生了三害,在蓄意引導後依舊保持本色不變的思想中誕生了七情……
當聖魔元史及其中的三害,被魔王魔化,乃至因先天之靈的關係化形時,這些意義被凸顯。
人們因字與書的描述,而出現的“以非人爲敵、並終究將之消滅”的思想中,出現了元史天宰。元史天宰,對非人種族的能力,擁有奇特的壓制能力。
人們因倉頡的努力,而出現的對字、對書本、對知識的盲目迷信中,出現了倉頡天邪。倉頡天邪,擁有蠱惑人心的力量,能讓人族的思想在某個時間段達成極度的統一,讓思想中的力量發揮到極致!
而一切的一切,在思想與現實的差距之間,出現了謬思童子。謬思童子有歪曲事實的能力:當思想中的虛假以假亂真、扭曲現實的時候,謬思童子能夠讓這扭曲變得合理、被世界承認……
這三種力量,便是三害,只屬於人族的專署武裝。
之於人族,之於人族思想之中潛藏的特異力量,它們可謂是無上的利器。
但是之於魔族嘛,吶,……
……
所以閻王被坑了。
雖驚異於人類族羣意識的弱小,但考慮到人族的弱小,閻王他沒有多慮,沒有在此事上多做糾纏。他只是想調查下,在其魔化聖魔元史時,先天之靈出現並牽扯其魔念、令魔念發生異變的事情。
聖魔元史所化出的本體,以元史天宰爲主。
秉承其“壓制非人種族”的出現理念,其自然是不會告訴閻王真相。
爲閻王釋疑的任務,元史天宰交給了謬思童子。
謬思童子歪曲事實,他告訴閻王,會有這樣的異變,歸根結底是因爲人魔疏途:而閻王身上正在成長的東西,其實就是人族與魔族兩族之間,最大的區別!
謬思童子繼續告訴閻王說,因爲閻王承接了聖魔元史,掌控了人族族羣意識,自然要發生人化的變異,變得半魔半人:而導引着變化的八顆種子,分別名爲惡、本、雲、悅、毅、恨、愛、以及、絕,都是人族特有的心靈力量……
妥妥的,這“惡、本、雲、悅、毅、恨、愛、絕”,無疑就是後來把閻王坑成精神分裂的特殊功法,閻王八相……其中“惡,本,雲,悅,毅,恨,愛”的說法,就是七情“喜、怒、哀、懼、愛、惡、欲”在謬思童子口中顛倒次序、改變表象後的說法,只爲了引閻王入坑……
至於“絕”,這本是六慾的集合體。
六慾,並非與三害直接的發生聯繫,而是以七情爲中轉。
……從三害的角度,在看到七情後,所看到的六慾,無疑只是一個隱隱約約的混合體!
在謬思童子的說法中,就和神思因爲被魔王魔化而變得半魔半妖一般道理,這是好事……
嗯,乍一聽,還真是好事!
據說,那成長中的東西一旦完成,就可以賦予閻王人族的力量。
據說,就連聖魔元史中的三害之力,也要以那人族的力量爲驅使,才能發揮完滿的威力。閻王身上發生的變化,已然被描述成爲了人族王者直接傳承的天命之力!
“那爲何魔化神龕,本王就沒有妖化?”這是在謬思童子一番天花亂墜後,閻王最後的疑惑。
謬思童子當時是這樣回答的:“陛下已經是掌握了聖魔元史,臣等的一切陛下都瞭若指掌。敢問陛下對神龕以及神思的掌握,可是如此?”
魔族的權利核心上,這閻王與謬思童子的一問一答,可以說是那在幕後潛藏了一萬年的黑手,在其將近完美的陰謀生涯中,最接近暴露的一次。
可惜借聖魔元史化形而出的元史天宰,因爲其先天定義的原因,只是將目光放在瞭如何誘閻王入坑上!不然順勢而爲,說不得苦境世界的未來走向,將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
元史天宰的眼中暫時只有閻王這座要推倒的大山,閻王的眼中暫時亦只有聖魔元史與神龕,這讓陰影中的某人,暗自鬆了一口氣。
“半妖半魔的神思,與朕一般,嗯!?”閻王因爲謬思童子的誘導,而對神思產生的懷疑,也爲日後神思與聖魔元史的勢不兩立、不惜化身天機懺也要覆滅聖魔元史的動機,埋下伏筆:“你是說,若是神思的魔體得以完全,也會有資格,如朕以半魔半人之驅掌握魔人兩族一般,掌握妖魔兩族!?”
閻王當然不會初來乍到,就直接對謬思童子的說法,給予完全的信任。
但無論如何,哪怕神思被魔化,神思就是不讓閻王完全將其掌握,這是事實。
所以閻王也不清楚,完全掌握神思的話,是否會發生謬思童子口中“真正的王者海納百川,若陛下真的完全掌握神思,就應當是陛下妖化、而非神思魔化”的情景。
閻王本就多疑。
如今疑心一起,便再也無法收拾!
所以閻王當即以更加絕對的手法,封印了神龕,交由左先知、右預事看管。作爲神思最終被膜拜的源頭,只要神龕在握,閻王就不擔心神思做出什麼令仇者快的大事!
至於曾經許諾的妖界大總管一職,更是再未提起!
之後,閻王更是蓄意設計,讓神思在一次戰鬥中意外失去肉身僅存靈思,絕了其完全魔化之路……
更有甚者……
不過那些,都是很久以後的事情。
魔化聖魔元史之後,閻王的下一步,還是要驗證謬思童子的說法,是否屬實。
但是閻王,卻沒有那樣的機會。
神思,爲何不肯讓閻王完全的將之掌握?
不是不肯,而是不能,真正完全掌握神思的,另有其人。神思,正是那幕後的黑手,暗自佈置在魔族的暗手。其最終的目的,是爲了三陽裂界的大計。
神思失去信賴,讓黑手看到了變數,被迫提前發動了三陽裂界的大計。
以至於,只是大致的完成任務。
本來,黑手潛藏在人族中。自從倉頡造字後,人族三教已見雛形,自然包括西方沙門!陰謀者本打算在三陽裂界後,作爲人族的大英雄,將妖魔二族盡數驅逐入天疆和黑海,到時候自己也能夠……
可惜倉促而發,因爲手上還沒有掌握足夠的力量,只能暗中挑起妖魔二族大戰,借雙方的戰火因勢利導。其結果,自然不能如本來的計劃那麼完美,並沒有如同預想般,將妖魔二族的主力,盡數驅趕至天疆與黑海,雙方都有大量高手因意外遺留人間界!
這倉促發動的計劃,卻也讓閻王借了一趟順風。
幕後之人如何挑起戰火?妖族方面好說,一句“奪回神龕”足以,那畢竟是曾經的妖族鎮族之物。
而魔族呢?
在謬思童子的引誘下,閻王開始修行“惡、本、雲、悅、毅、恨、愛、絕”的閻王八相。魔化的七情六慾開始成長,讓閻王變得完全不同,不只是容貌、還有氣息。
閻王正愁如何解釋這個現象呢,正好聽說妖族要開戰……
所以閻王就死了。
無疑是假死。
之後改頭換面的閻王,以閻王之子的繼承人身份,理所當然的通過了所有考驗,即位二代閻王。
之後,閻王突然被刺客轟殺成渣屍骨無存,兇手還能是誰?
所以魔界衆人自然是嗷嗷叫着就殺向妖族,那一戰直打倒天昏地暗洪荒破碎。
戰至激烈處,三陽裂界之局,成矣!
從此苦境三分:遺留人間的,是妖魔人三族之間,亙古流傳的恩恩怨怨!
時爲,霹靂布袋戲正式劇情開始的四千年前,同時也是某聖魔大戰劇情的三千年前!
當聖魔大戰的號角嗚嗚響起,某幕後的陰謀家發現局面有向着失控的方向發展之時,他不由得想起了三千年前就埋藏在黑海森獄的這顆,可以利用的棋子!
而要不漏痕跡的動用這顆棋子,也只需要一個餌食,一個能讓閻王主動去做這件事的餌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