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雙雄(四)

徐州,朐城。

曹操看着拜服在地上的李通和曹純兩人,一臉的陰晴不定。此時,他已經知道了事情的大概,更明白了自己的處境。

驀地,曹操喟然長嘆一聲道:“李通、曹純,你們起來,今次的失敗全在我曹操一人身上,因爲決策失敗,才導致了現在進退兩難的地步,與你等全無半點關係,更可惜了夏侯恩和夏侯傑這兩位將軍。”李通和曹純聞言,眼淚再一次忍不住地流了下來,只覺得自己的頭腦一片漲熱,唯唯諾諾地站起身來,根本就是泣不成聲。

夏侯惇卻叫了出來道:“天殺的兗州軍,我定要把他們殺個乾乾淨淨,爲兩位兄弟報仇!”

夏侯淵則咬着牙對夏侯惇說道:“兄長所言極是,不過這件事情還要孟德爲我們做主,不可輕舉妄動。”生性冷靜的曹仁則沉聲對兩人道:“兩位兄弟的仇我們當然要報,只是現在形勢不容樂觀,我們還人從長計議。”

夏侯惇悶哼一聲,他雖然勇猛過人,但是卻並非沒有才智的魯莽之輩,當然知道現在曹操正處於危險之中,兗州軍實際上已經把己方包圍了,現在的問題是曹軍何去何從,而決不是逞匹夫之勇去報仇。

此時,大廳之中因爲李通和曹純的話而弄得氣氛沉悶,衆人無不心事重重。良久,謀士魯肅對曹操淡然道:“丞想也不必自責,要知道這次計劃我們每個人都推算了好久,均覺得天衣無縫,方纔實行,自從主公起兵以來,主公就一直把徐濟當成是最大的敵人。這些年來更對徐濟和兗州進行了細緻的觀察,若是說到了解徐濟可以說天底下沒有人可以與主公相比。我們定下的計策更是萬無一失。徐濟絕對沒有識破的可能,但是現在徐濟居然開始反擊了。這隻能說明我們的計劃在某個環節的施展上出現了我們不知道的意外,被徐濟發現了。這應該是運氣問題,非謀之罪也。”曹操搖頭道:“子敬你不必安慰我,我豈能不知運氣也是謀略的一種,何所謂意外?那隻能說明我們在計劃方面還是百密一疏,沒有做到算無遺略。我這麼說並不是說喪氣話。而是希望找到我們地疏忽之處,以免下一次遇見徐濟的時候再犯同樣的錯誤。”

長着三倃鬚髯的謀士毛階眯起眼睛冷然道:“主公言之有理,不過問題是我們現在不知道長安出了什麼狀況,也就無法指導我們的計策到底哪裡出現了問題。”此時。站在毛階一側的一名文士用沙啞的嗓子出聲道:“會不會是王子服他們走漏了什麼消息?”

衆人用厭煩的眼光看着這名文士,毛階則不動聲色道:“蔣幹先生說得有一定道理,但是我們在長安城內的主要計策又豈會告訴王子服等人?王子服等人知道地不過是些皮毛,再者說我們有于吉先生在,王子服等人當然不會知道我們的計策。”生性直爽的曹洪在一旁忍不住諷刺道:“蔣幹先生在荊州與江東互通有無方面是專家。若是說到徐州攻略和天下全局的走向,蔣幹先生只怕是知之甚少,說出這等話來也屬正常。”

曹操瞪了曹洪一眼,怪他多嘴,要知道這個蔣幹原本在曹軍中沒有多少地位。不過因爲此人和孫策手下的頭號軍師周瑜乃是昔日的同窗好友,在和孫策聯盟的過程中這個蔣幹還有很多用處。故此曹操才把他提拔起來。不過曹操看人極準,知道這個蔣平就是個蠢貨,現在用他只不過是用在一時。日後和荊州關係穩定後。曹操自然會讓蔣幹站到他應該有的位置上。

至於說周瑜會不會因爲這件事情而對曹操不滿。曹操則完全沒有放在心上。像蔣幹這樣的人物,周瑜又豈會放在心上?不過現在的曹操並不想在現在便疏遠蔣幹。要知道自己這次在中原和長安兩地地攻略均一敗塗地,回到江東後,內部的敵人就會趁勢而起,而荊州的孫策也會蠢蠢欲動,在這種關鍵的時刻,蔣幹還有一定的作用,不可以棄之不用。

現在曹洪這般諷刺蔣幹,曹操當然怕蔣幹這心胸狹窄之輩將來對自己進行制肘。豈料蔣幹居然一本正經道:“還是曹洪將軍知我。讓在下大起知己之感。”

曹洪張了張嘴巴,看着眼前的蔣幹說不出話來了。這人實在太不要臉了,又或者是太愚蠢。難道聽不出自己的意思嗎?

大廳中的人一個個面容古怪,想笑又不敢笑,生怕蔣幹反應過來,這些人當然知道蔣幹對曹操的重要作用。曹操看着蔣幹,又好氣又好笑,沒有想到自己還是把蔣幹高估了。

不過也因爲蔣幹小丑一般的表演,弄得大廳之中的緊張壓抑地氣氛爲之一空,大家地心情輕鬆起來,頭腦也便跟着活絡起來。

曹操的頭號軍師魯肅想得都是如何解脫眼前的困境,哪有時間看蔣幹在那裡表演,沉聲道:“現在我們唯一可以懷疑的漏洞就是張繡和張濟兩人,很有可能是他們出了問題。”曹操苦笑道:“你何必說的那般委婉,這件事情說到底還是我的錯誤,實在是看錯了賈詡的爲人,誤認爲這人的眼裡只有自己的利益,所以絕對不會和徐濟合作,卻沒有想到賈詡根本就是徐濟的手下。從現在看來,賈詡和張繡一開始就是徐濟放在長安的誘餌。我現在就是擔心毛階會不會有危險。”毛階沉聲道:“說他們是誘餌並沒有錯誤,可是這誘餌一開始並非是用來對付我們的,徐濟到了長安之後爲了穩定局勢不得已向聖上妥協,而聖上則爲了自身的權力,所以趁機提拔別的勢力和徐濟相抗衡,王子服一黨就是在那個時候開始日漸強大起來的,更大肆擴張西園八校尉的編制,徐濟出於穩定局勢的目的,幫此沒有辦法對王子服一黨大開殺戒。所以纔會有張繡這支奇兵出現,目的就是爲了蒐羅對付王子服地證據。至於我們。只不是過是誤打誤着一般,根本不是徐濟的主要目的。至於毛階兄,他的才智不在賈詡之下。定然有脫身的方法,我們不必爲他擔心。”

夏侯淵聞言沉聲道:“說到底我們是誤中副車。不過我們這支副車未免太過巨大,跟王子服那種一碟小菜相比實在是讓徐濟賺着了。”魯肅搖頭道:“張繡確實會壞了我們的大事。但是我們和張繡聯繫不過是最近一段的事情,而且張繡對我們的策略知道得並不多,徐濟不可能比張繡身上得到多少我們的底細。可是現在看來,兗州軍對我們的策略明明是策劃已久,所以我們的謀略失敗和張繡關係不大。充其量不過是我們沒有辦法控制長安,話又說回來,其實張濟對我們的影響反而更大。正是因爲我們錯估了形勢,這才導致了劉繇大人的被俘,按照劉繇大人的威望看,下蔡的張英大軍定然放棄抵抗,歸順了徐濟,否則我們現在的局勢也不至於如此的不利。”頓了一頓。魯肅用一種肯定地語氣道:“從現在的形勢看,徐庶不過是假投降,那麼我們就可以推斷出來,自徐庶進到長安城司空府那一天之前,徐濟就已經識破了我們的圖謀。而在那之前,我們所作的事情只有兩件,第一件便是刺殺丁斐。免得這小子泄密;第二件事情便是要尹夫人進司空府。若是徐濟在此時識破我們的計策。定然是這兩件事情出了問題。但問題是徐濟當時不可能識破我們地這兩條計策啊,因爲他完全不具備這個條件,他的視線當時根本不可能放在這些看起來與大局無關的人物的身上。真是不明白徐濟到底是怎麼看穿我們的圖謀的,更何況當時在執行這幾項計策地前後,我們反覆地核實過所有地細節,根本全無問題,徐濟也沒有什麼不對勁的地方,真是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來。”

衆人也被魯肅說得頭痛起來,他們哪裡想地到徐濟乃是後來人的身份。因爲知道尹夫人在歷史上的地位所以纔會輕易的識破曹操的計策。這一點完全是鬼使神差的運氣問題,曹操等人當然想破腦袋也向不出來了。

魯肅苦思良久。才長嘆道:“這些事情我們都不需要考慮,只要我們回到江東。早晚會知道這些事情的答案的。”

夏侯惇悶哼道:“那就讓我們大開殺戒吧,沒想到今次出征徐州竟有這麼多惡戰可以打,真是大快我心。”衆戰將聞言立刻被夏侯惇的神采飛揚所感染,紛紛摩拳擦掌,連連冷笑,顯然是對兗州軍很不服氣。

曹操看着眼前的場景,知道夏侯惇其實是故意這麼說,目的就是鼓舞士氣,誰都知道和兗州軍作戰是件很不愉快的事情,但是被夏侯惇這麼一說,的而令衆人鬥志滔天,曹操當然不會阻擋。一直不說話猶如凶神惡煞一般站在曹操身邊保護曹操的許褚聞言冷然道:“若是主公和夏侯元讓將軍允許,請讓我許褚打頭陣,讓他們知道我這曹軍中的熊虎之將決非是浪得虛名。即便是徐濟麾下的陳到親來,我也要他付出代價!”

衆人敬畏地看着宛若天神一般的許褚,心中更充滿了豪情,這可是個連徐濟都無法必勝的無敵悍將,這些年更是武功大進,就算是碰上徐濟,他也未必是有敗無勝。當然遇上陳到卻是凶多吉少,畢竟陳到已經接近呂布那個層次了。只見魯肅微笑道:“兩位將軍說得好,大戰肯定是有的打,而且依我看來,這場好戲徐濟定然會參與,畢竟敵人是主公,徐濟還不敢如此託大,更對這場戰爭充滿期待,許褚將軍會有機會與徐濟再大戰一場的。只不過我們和兗州軍之間的戰爭並非是硬碰硬那般簡單,我們還要好好謀劃,只要計劃得當,我們未必沒有從徐濟身上取得利息的機會。”

許褚爽快地一咧嘴笑道:“先生說什麼都有道理,我只要有仗打,先生說什麼是什麼。”夏侯淳這戰爭狂人卻在一旁嘟囔道:“爲什麼每次一說到對付徐濟。你們總是在說許褚那小子,我的武功也是很高的,這些年進步很多,徐濟有什麼了不起?我照樣能夠對付。”

衆人爲之莞爾,均被這粗豪之人的小孩子模樣所逗樂。而他的胞弟夏候淵卻皺眉道:“先生的意思我不明白。其實我們現在已經無法在長江北岸立足,我軍回軍之時只要一鼓作氣,通過江北。回到江東。徐濟又能奈我何?莫忘記我軍的主力部隊還在,徐濟爲了駐守城市。兵力必然分散,我們呆要不去攻擊城市,回江東還不是一如反掌地事情?”

魯肅微微一笑道:“事情沒有那麼簡單,兗州軍定然會想盡所有的辦法來逼迫我軍和他們作戰的。比如說他們慣用的計策圍戰打援。”曹仁忍不住道:“先生,圍點打援應該是兗州大軍的攻城戰術,我們現在已經放棄了長江以北的全部城市,兗州軍如何來逼迫我們作戰,實現圍點打援呢?”

夏侯淵看向曹仁道:“子孝忘了嗎?現在還有彭城一地與我互爲犄角。兗州軍可以在這裡實現圍點打援。其他的城市,兗州軍都是一戰而下,可是鵬程卻堅持了這許多時候,趙昱、薛禮等人又不是將才,哪有這個本領?分明是兗州軍故意爲之。”說到這裡,轉過頭來請教魯肅道:“軍師,我說的沒有錯誤吧?”魯肅微微一笑,卻不作聲。

曹仁搖頭道:“妙才,你纔是糊塗,莫要忘記。彭城的那三個人並非是我軍的心腹。我們不過是利用他們。當然,這也是因爲薛禮師徒兩人一開始便在利用我們,敵人之所以把彭城留在最後。並非是想要用彭澤城圍點打援,他們不過是怕彭城破城之後封鎖不住消息。畢竟軍隊一亂,便會難以控制,若是在兗州軍未完成對我軍的全線包圍之前便破城的話,說不定會打草驚蛇,相反,薛禮等人膽小如鼠而且鼠目寸光,他們只能看見眼前的利益,只要兗州軍不破城。他們就會認爲彭城是安全的,當然就會在那裡老老實實的龜縮不出。如此一來。反而間接地幫助了兗州軍對我軍的消息封鎖。”

衆人這才恍然,曹仁繼續分析道:“按照李通的說法。現在兗州軍應該已經完成了對我們的包圍,現在兗州軍肯定對彭城展開了猛攻,因爲兗州軍一向謀定而後動,必定猜得出來主公絕對不會去救援彭城,現在彭城說不準已經是兗州軍地囊中之物了。”毛階啞然失笑道:“子孝將軍見解高明,不過圍困彭城的兗州軍將領若是高明的話,那定然可以兵不血刃的拿下彭城,趙昱等三人只可同富貴,不可共患難,在這種情況下兗州軍只要略施小計,三人之間必起內鬨。”

魯肅淡然道:“我看兗州軍圍困彭城的人應該是徐庶,他當然會想到這個問題,不過只怕三人連同富貴都做不到。”

毛階聞言略一思索,立時明白過來,佩服道:“還是先生眼光更爲長遠些。不說別人,薛禮師徒之間便情形微妙。”

衆人聽得不明所以,但若是此刻知道彭城的風雲突變,定然會對魯肅佩服得五體投地。

夏侯惇卻糊塗了,疑問道:“若不是彭城,兗州軍還有什麼憑藉可以吸引我軍與之強行開戰?”魯肅還是不說話,反而把頭深深地垂了下去。

曹操此時看着魯肅,輕輕嘆氣道:“魯肅你做人實在太過謹慎了,你的意思我明白,說出來又何妨?這裡不會有人會想多的。”

衆人聽得莫名其妙,毛階卻代爲解釋道:“魯肅先生的意思是說兗州軍定然以滿寵先生爲誘餌,吸引我軍與之大戰,但是魯肅先生卻無法請求主公出兵救援滿寵先生,因爲滿寵先生被困必然是兗州軍的陽謀,若是想要保存主公的實力自然是不救爲妙,但魯肅先說說出這話卻不免有些……。”衆人這才恍然,暗中都在讚歎魯肅,身遭這種不幸卻一直沉着冷靜的爲曹操出謀劃策,實在是不世出的絕頂軍師。

蔣幹這個萬人嫌卻看不出門道來,出聲道:“主公,必要的時候棄卒保車是十分正常的,主公不可有婦人之仁。”

轉過身來居然在衆人的一片怒色中對魯肅正容道:“魯肅先生,請不要生氣,我說的沒有什麼錯誤吧。”魯肅木無表情地看着他道:“先生說得沒錯,不過正如和昱先生所說,我之所以要主公出兵救援實則是爲主公的將來着想,並非是單純的出於一已私心,若是這麼做對主公有害的話,我魯肅根本不會提出。”

蔣幹纔要說話,卻被曹操伸手攔住。

而此時毛階也在一旁冷然道:“主公,爲了日後在江東的事業,請務必救出滿寵先生。”

第338章 諸侯之盟(下)第295章 坡地之路(七)第430章 鬥(九)第67章 計劃第117章 鬥將第239章 亂長安(五)第十六章第248章 亂長安(十四)第99章 迴歸於郭嘉的信第224章 我得高子和,勝百萬雄師!第389章 蹊徑第421章 入府第十七章第115章 初戰第79章 己吾之行(六)第三十六章第426章 鬥(五)第70章 準備第377章 混戰(五)第378章 混戰(六)第304章 無題第283章 安敢耳?(上)第138章 刁難第358章 邊關禍事(上)第64章 奉孝第360章 西行第251章 亂長安(十七)第226章 遺命第203章 奪冀(二)第七章第78章 己吾之行(五)第390章 分權第180章 甄氏(四)第350章 幽州之事(四)第409章 色誘第383章 混戰(十一)第46章 百密一疏第74章 己吾之行(一)第443章 下邳之戰(三)第193章 飛燕第393章 大放異彩(下)第233章 種子第194章 陷陣!陷陣!(一)第281章 於扶羅第十三章第137章 檢閱之時第336章 諸侯之盟(上)第452章 雙雄(三)第350章 幽州之事(四)第422章 鬥(一)第148章 知心第409章 色誘第83章 隱患第三章第362章 幼主(下)第138章 刁難第136章 對局第164章 奉遺旨,起兵(下)第406章 陰謀(上)第106章 襄邑雜記(二)第298章 破敵之路(十)第四百一十八 掌無題第380章 混戰(八)第179章 甄氏(三)第414章 會客第四百一十八 掌無題第217章 破局第343章 禍水(中)第232章 寥寥數年第74章 己吾之行(一)第285章 荊襄多險第429章 鬥(八)第265章 局(上)第363 新的消息第99章 迴歸於郭嘉的信第357章 幽州之事(十一)第174章 冀州(五)第276章 口舌第249章 亂長安(十五)第282章 大敗而回第162章 曹操軼事第281章 於扶羅第242章 亂長安(八)第109章 襄邑雜記(五)第344章 禍水(下)第三十章第453章 雙雄(四)第117章 鬥將第281章 於扶羅第183章 甄氏(七)第277章 熟勝熟負?第329章 甘興霸第200章 張合(上)第二百一十八 掌好大的算盤第87章 黃濬第360章 西行第448章 下邳之戰(八)第五章第362章 幼主(下)第106章 襄邑雜記(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