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奉遺旨,起兵(上)

曹操已經是抱着不成功便成仁的決心去見衛茲的,對他來說目前也只有這一個辦法了,雖然徐濟表示他可以相助但曹操清楚徐濟即便真心相助也絕不會有太多,別忘了徐濟自己麾下還有一大幫士卒需要供養,這就足以限制徐濟的支援了,而且曹操也並不認爲徐濟是真心實意的會全力相助,雙方都明白對方的訴求,所以曹操已經將自己的未來賭在這一次上了。

對於衛茲曹操並不瞭解,惟獨之從父親曹嵩哪裡得知此人乃是陳留孝廉,除此之外曹操對他的瞭解是一片空白,如此一來曹操着實沒辦法投其所好,所以只能是走一步看一步了。既然有求於人曹操自然是要表現出相應的態度的,於是便在家中設宴宴請衛茲,爲了以應萬全曹操便沒有邀請徐濟一道前來,畢竟徐濟自己說與陳留的世族關係並不好,難保徐濟會不會讓衛茲有所不悅。

待衛茲到時曹操便細看衛茲,只見此人一臉方正,但卻並無士子之氣,曹操料定必然絕非世族,因而也就斷了拉關係的念頭。酒菜已然齊備,二人落座之後便相互敬酒,待幾杯黃湯下肚之後曹操便舉杯對衛茲道:“聽聞子許乃是本地孝廉,果然是氣度不凡。”衛茲哪裡聽不出這句恭維,隨即便拱手還禮道:“孟德過譽了,孟德刺殺董卓國賊方爲義士之舉,奈何衛茲不能同爲!”聽到這話曹操心中卻是一定,雖然未必衛茲就會相幫自己,但就這話來看此人倒確實是個忠臣。於是曹操便轉而正色道:“如今漢室無主,皇帝年少不能主事使得董卓專權。欺君害民,天下皆爲之切齒。我本欲力扶社稷。奈何有心無力。子許乃是忠義之士,敢求相助!”

衛茲聞言似有所避諱的皺眉不語,曹操也不再多言,自己想要說的已經說出來了,如今便只等衛茲的決定了,而且曹操也確實做不了更多的事情。而此時衛茲忽然擡起頭道:“孟德可有必勝之心?”曹操聞言苦笑回答道:“何來自信必勝?如今董卓身居高位,麾下更有西涼健卒,本是以卵擊石,然曹操身爲大漢臣子豈能坐視社稷爲人褻瀆?”當然曹操實際上沒有這麼高尚。說白了就是刺殺董卓不成自己身上背了通緝令,若是不能擊敗董卓曹操只怕這一生都得東躲西藏了。

但衛茲也就是年近而立,正是熱血將冷而未冷之時,本來心中還有些許憂慮,但曹操這番其實壯闊的話一說出來他心中那點小心思立刻便再無半點,只有一腔熱血如戰火般燃燒起來:“孟德所言極是,我有匡扶大漢之心久矣,奈何未遇明主,如今孟德既有大志。衛茲願傾家資相助孟德!”

曹操聞言當真是又驚又喜,喜的是自己的目的達到了,驚的是自己竟沒花什麼力氣就說服了衛茲,這頗有些不現實的感覺。看着曹操一臉的驚愕衛茲再次開口道:“孟德何故如此驚訝?”曹操聞言纔回過神來道:“子許如此氣度頗爲震撼而已。”衛茲聞言大笑道:“孟德便去忙罷,一應用度可自去我府上領取。但願孟德此次能一展所願!”曹操搖搖頭笑道:“豈是孟德一人之志乎?子許既然如此信任曹操,自然也有子許一份功勞!”說完二人相視大笑。

旦日曹操便於襄邑貼出佈告徵募義軍。有了徐濟的支持自然是一切都沒有任何的阻礙,曹操更是豎起一面白旗上書“忠義”二字。不到數日便有近千人應召而至,而得知曹操在陳留募兵自然便有親屬來投。其中便有沛國譙人夏侯惇,字元讓,傳聞乃是夏侯嬰之後。其自小習槍棒,年僅十四歲便已然從師學武,後有人辱罵其師,夏侯惇便將其殺之,而後便逃亡在外。此時得知曹操起兵,便攜其族弟夏侯淵各引壯士千人一道前來投奔曹操。

說起曹操和夏后氏的關係就極有淵源了,曹操的父親曹嵩原先是夏侯氏之子,其後便因故過房與曹家,因此其實曹操與夏侯惇兄弟本是同族。如今更是關係緊密了。

又過了幾日又有個頗有本事的人來投,其乃是山陽鉅鹿人,姓李,名典,字曼成,曹操令夏侯惇想試見其弓馬嫺熟,而且治軍頗有章法,曹操便與其校尉之職留在帳下。同日曹操族弟曹仁也自徐州左近募得千餘而來,而徐州慣是出精兵之處,曹操更是大喜。但驚喜還不止於此,另有族弟曹洪也率領近千人而來,問之方知曹洪本在行商歸途之中,聞聽曹操出事便變賣了貨物招募了這些士卒以爲防身。

於是曹操麾下俱得五千餘人,甚至不亞於徐濟麾下的士卒人數,衛茲於是變賣了家中產業置辦兵器衣甲,而旌旗等一應物件俱由徐濟提供。曹操見此便與襄邑之外設立大營每日操練兵馬,一邊又從將徐濟手中聖旨復克之後發往各處。曹操當然不蠢,所以他其實打的主意是別人出頭,而先行練兵,這無疑是最明智之選。徐濟自然也樂於見到這樣的情況,若是隻憑着他與曹操手裡這點兵力恐怕還不夠董卓塞牙縫的,何況曹操的打算原本就是召集天下豪傑共同討伐董卓呢。

而首先得到消息的便是身在渤海的袁紹,曹操當然不會蠢到在消息上說明聖旨來自於徐濟,袁紹便以爲曹操是以矯詔召集,於是便率領麾下兵馬離開渤海前往與曹操會和,但袁紹是留了個心眼的,他並沒有帶上麾下最得力的將領,甚至連謀臣也並未隨軍,袁紹的打算也很簡單,他只想藉着曹操召集的這些人爲工具來達到他的目的,所以自然是不肯將自己的實力搭進去的,所以他帶領的這所謂的三萬士卒自然只不過是個虛數而已,而且以老弱爲多。不過這些心思就不足爲外人道了。

而曹操深感一道聖旨或許未必能夠召來多少助力,於是又起草了一道檄文傳與各地。檄文上書:“操等謹以大義佈告天下:董卓欺天罔地,滅國弒君;穢亂宮禁。殘害生靈;狼戾不仁,罪惡充積!今奉天子密詔,大集義兵,誓欲掃清華夏,剿戮羣兇。望興義師,共泄公憤;扶持王室,拯救黎民。檄文到日,可速奉行!”這道檄文與之前的聖旨一道抵達各鎮之後自然是激起了巨大的反響便是原本並不願參與其中的諸侯在民情之下也不得不參與其中了,於是諸侯便皆起兵相應。共有十七路兵馬,第一鎮,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第二鎮,冀州刺史韓馥。第三鎮,豫州刺史孔伷。第四鎮,兗州刺史劉岱。第五鎮,河內郡太守王匡。第六鎮,陳留太守張邈。第七鎮,東郡太守喬瑁。第八鎮。山陽太守袁遺。第九鎮,濟北相鮑信。第十鎮,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鎮,廣陵太守張超。第十二鎮。徐州刺史陶謙。第十三鎮,西涼太守馬騰。第十四鎮,北平太守公孫瓚。第十五鎮。上黨太守張楊。第十六鎮,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第十七鎮。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

不過張邈也就是起個名號而已,實際上代爲出兵和代表的就是徐濟。算上曹操共有十八路兵馬,但唯一令徐濟擔憂的是儘管看起來人多勢衆,但各路諸侯的軍馬多少不等,多者有近三萬的,少的卻只有數千人,而且十八路兵馬號令不一,一旦戰事開啓恐怕就不是這麼美好的情況了。曹操對此自然也是心有憂慮,只是此時卻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了,一切事情都必須等到諸侯會盟之時纔能有應對之法,現在說什麼都還是爲時尚早了。

曹操定下的集結之處便在酸棗,所以便與徐濟一道先行抵達酸棗紮營以待諸路諸侯的到達,而在徐濟與曹操駐紮數日之後便相繼有諸侯前來,於是曹操便告知諸侯再次等候匯合,於是諸侯便各自安營下寨,一時間竟連接二百餘里,氣勢蔚爲壯觀。待諸侯皆至,曹操便令麾下宰牛殺馬,大會諸侯,商議進兵之策。

而此時袁紹也終於見到了之前並不在預期裡的徐濟,不過此時已然是大局爲重之時,袁紹自然也不會因爲之前的些許小事亂了大局,而徐濟自然也是因爲知道這些所以才毫不避諱的出現在袁紹面前。當然此時的首要問題便是爲十八路諸侯缺了一個主事之人。這也是正常的,畢竟都是一方諸侯,誰又能對誰心服呢?這也正是徐濟和曹操之前一直都擔憂着的問題,一旦這個問題無法得到解決那麼這個聯盟甚至無法成立就已然土崩瓦解,這絕不是曹操和徐濟想要看到的結果。

而諸侯之中自然也不是沒有人在意這個問題,諸人在帳中議事之時河內太后王匡便說道:“如今我等既奉大義,必立盟主,衆人皆聽約束,然後再議進兵之事。諸位以爲如何?”徐濟聞言便偷眼看向袁紹,王匡在這一衆諸侯之後實力其實算是末等,而他卻挑起這個話頭,顯然是有人推波助瀾,而這十八路諸侯之中唯有袁紹有這樣的動機。

因爲從地位上來說徐濟是駙馬,是國戚,而首倡義舉的是曹操,名望上自然是他佔據了上風,而袁紹唯一有的就是身家帶給他的名望,所以他纔有理由去搶佔這個先機。至於說袁紹的目的這時候其實已經不重要了,不論袁紹的目的是什麼,他這個作爲就已經是飽含私心了,徐濟可不認爲袁紹想要這個主事人之位是沒有所求的。

徐濟不清楚曹操是否也意識到了這些,但他也並不打算此時揭穿袁紹,這於聯軍的成立並無好處,而曹操的回答也確實是順水推舟了:“袁本初四世三公,門多故吏,漢朝名相之裔,可爲盟主。”聽到曹操這話徐濟也曉得曹操必然也已經猜到了袁紹的居心的,所以便也順理成章的賣了個人情給他。而袁紹卻故作姿態的拒絕道:“今日有駙馬再次,本初安能如此僭越?盟主當由徐文烈擔任纔是。”

徐濟本想着坐山觀虎鬥誰料袁紹還打算禍水東引,這顯然是打算要讓徐濟吃個悶虧,若是徐濟就此應承下來便是與在座的諸侯爲難。但一旦拒絕便又是不敬袁紹,這便是所謂的進退兩難了。徐濟倒也不是沒有辦法應對。只是不免有些難受,頗像是生吞活蒼蠅一般的感覺。但爲了顧全大局徐濟也別無選擇,於是只得拱手道:“本初說的哪裡話?文烈年紀尚不足以服衆,何況論名望與資歷都是本初遠勝於我,盟主當是以本初擔任爲好。”

不過即便是說了這樣的話徐濟還是沒有承認自己不如袁紹,他惟獨說的只是名望和資歷,這些東西全靠身家和時間所得,也即是說袁紹勝於徐濟的不過是虛假之物,袁紹自然也是知道的,但徐濟這一手玩的漂亮。已經把皮球提了回來他總不能再無賴的踢回去於是也只得放過徐濟轉而對曹操道:“孟德首倡義舉當爲盟主。”

曹操哪裡會接這個燙手山芋立刻拱手道:“本初萬毋推拒,盟主之位非本初不可。諸位,請盟主下令。”於是諸人皆高呼盟主,袁紹見再無異議也便接受了,而後便下令明日歃血爲盟再行進軍,衆人於是各自歸營。而徐濟此時卻不慌回營,他見到了熟人,如今身爲長沙太守的孫堅。孫堅原本是昨日纔到,是以並不曉得徐濟此時亦在酸棗。而今日方纔見到,但之前大帳諸人皆在議事一時間他也不好打攪,如今事罷自然是要找徐濟敘舊的。

隨孫堅至他營中大帳坐定之後孫堅便仔細的端詳了徐濟一番道:“文烈許久不見,又長個子了。”徐濟原以爲這位曾經生死與共的同僚有什麼重要的事情要與自己說。卻死活沒料到是這麼一句話。其實當年孫堅、曹操、徐濟三人都是宛城一戰的老朋友,但唯有徐濟與孫堅關係甚好,反倒是兩人與曹操的關係都是一般。這倒不是說曹操這人如何,而是徐濟與孫堅出身相似。自然更爲投緣。聽聞孫堅說了這話徐濟也便只得無奈的苦笑說道:“文臺兄邀我來此莫非盡爲這一句話不成?”

孫堅也不過是一時玩笑,當然並沒有那麼無聊。他尋徐濟前來是確實有事:“文烈,爲兄前來酸棗路上依然擊殺了兩名朝廷官員了。”雖然孫堅語氣平淡如常,但徐濟卻很敏銳的感覺到孫堅眼眸中一絲淡淡的殺氣,顯然孫堅並不認爲自己有錯,否則他絕不可能有這般表情,於是徐濟便問道:“哦?不知是何人竟惹得兄長痛下殺手?”孫堅淡然回答道:“荊州刺史,王睿,南陽太守張諮。”

聽到孫堅這話徐濟不禁倒吸一口涼氣,這哪裡是什麼小事?刺史那是一方大員,孫堅此舉已然是足以誅九族之罪了,但看孫堅之色似乎並無悔意於是便皺眉問道:“竟是爲何?”孫堅淡然解釋道:“我與王睿曾一道平定零陵與桂陽文烈想必是曉得的,自那時起王睿便對我極爲輕視,我心中早有不滿,而待曹孟德發了檄文之後我便預備起兵,時王睿預備藉此機會除掉與他一向不合的曹寅。曹寅情知不敵便與我商議搶在王睿之前將他斬殺,於是他便假冒案行使者光祿大夫溫毅與我一道檄文,其中盡數寫了王睿罪狀,我便藉此將其殺了。”徐濟算是明白了,這根本就是遊俠兒的風格,但是確實這也不怪孫堅,王睿此人自己不知死活又能怪的誰來?

於是徐濟再次開口道:“張諮之事又是爲何?”說到這裡徐濟便瞧見孫堅忽然面有怒氣道:“後來我引軍到達南陽,便下了公文給張諮,請他供應軍糧。當時我部下已有數萬人,所帶軍糧已然盡皆用罄,而袁術也已上表,奏請以我爲假中郎將。誰料張諮竟然不予理睬,我便喚人攜禮物去拜見張諮逼他出城還禮,這傢伙文人做派自然便來了,我便以貽誤軍機之名將其斬了。”

徐濟聞言更是哭笑不得,自己這位兄長的脾氣的確是有些過於暴躁了,雖然王睿與張諮確實當罪,但也罪不至死,如今事態緊張所以孫堅得以無事,若是放在太平之時孫堅已然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想到這裡徐濟又想起這似乎並不幹孫堅找自己前來的事情,於是便問道:“這與文臺兄邀我前來何干啊?”

孫堅聞言笑了笑道:“我瞧那袁紹似乎頗不敬文烈,若是文烈有心抱負,兄長絕無二話!”徐濟一聽就知道孫堅這是還人情來了,之前在宛城一戰孫堅的確算得上是徐濟救回一命的,估摸這個人情欠着孫堅心中也是難受,所以便要爲自己出氣來着。

不過,徐濟卻另有個讓孫堅還人情的方法,當然,這還得看明日袁紹的安排再做決定。

•тTk ān•C〇

第310章 安鎮兗州(四)第56章 變數第54章 瑣屑的後事第二十五章第二十五章第151章 大局已定第454章 雙雄(五)第359章 邊關禍事(下)第48章 圉縣(一)第217章 破局第45章 安置第229章 意外(下)第184章 甄氏(八)第429章 鬥(八)第377章 混戰(五)第十四章第174章 冀州(五)第340章 威勢(中)第195章 陷陣!陷陣!(二)第393章 大放異彩(下)第235章 亂長安(一)第129章 大事第139章 小勝第191章 震懾第214章 擊袁(一)第125章 後續的麻煩第89章 會面與應對之策第115章 初戰第278章 步步緊逼第398章 峰會(二)第222章 兗州二三事第51章 圉縣(四)第449章 下邳之戰(九)第38章 高順?第296章 破敵之路(八)第337章 諸侯之盟(中)第76章 己吾之行(三)第177章 甄氏(一)第268章 暗潮(下)第76章 己吾之行(三)第226章 遺命第217章 破局第432章 鬥(十一)第408章 捷報第386章 雙贏第269章 一觸即發(上)第287章 長安多事第303章 江東局定第266章 局(下)第140章 成婚第300章 得勝!第367章 會面第244章 亂長安(十)第404章 宗教第452章 雙雄(三)第62章 終第405章 破綻第112章 離開與戰爭第404章 宗教第38章 高順?第383章 混戰(十一)第67章 計劃第163章 奉遺旨,起兵(上)第329章 甘興霸第145章 破第277章 熟勝熟負?第434章 命運(上)第401章 峰會(五)第241章 亂長安(七)第100章 洛陽來客第348章 幽州之事(二)第414章 會客第257章 後事處置第291章 破敵之路(三)第342章 禍水(上)第379章 混戰(七)第383章 混戰(十一)第395章 勾心鬥角第344章 禍水(下)第200章 張合(上)第125章 後續的麻煩第359章 邊關禍事(下)第100章 洛陽來客第392章 大放異彩(上)第230章 疑惑第367章 會面第82章 己吾之行(完)第159章 董卓之計第308章 安鎮兗州(二)第373章 混戰(一)第254章 亂長安(二十)第220章 對手第255章 文和堪破第235章 亂長安(一)第184章 甄氏(八)第368章 暗懷鬼胎第271章 開戰(上)第379章 混戰(七)第196章 陷陣!陷陣!(三)第149章 驚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