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九章 決斷

折可求、折彥質相對而坐,這兩個府州折家當下最是重要的主事人,此刻全都是一副愁眉苦臉模樣。

趙構集團正處在一個蓬勃發展的上升階段,手下一個個的文武重臣都在節節高升,然而他們折家卻已然望見了頭頂上的天花板,這對於折家而言如何不是一個沉重到極致的打擊?

當任職塵埃落定後,折家就隱隱感覺到了這一事實,接下的幾個月裡,不過是在被他們反覆確認。

“拖得越久,我折家在燕王眼中便越不得意。如今局面就要一個決舍,叔父做何決意?”

折彥質是折可適次子,折可求的族侄,但年紀卻比折可求還大出十歲。作爲折家的嫡支,仗着一代名將的父親的遺澤,早前是趙宋的地位遠非被侷限於府州一地的折可求可比。

只不過事隨時遷,折彥質所能依仗的大宋朝發生了劇變,而折可求手中卻握着折家的主力,還隱隱與燕王有着深深的隔閡,保持着一定的獨立性,這地位自然就一躍與折彥質肩並肩了。

哪怕府州折家作爲一個聚羣居住的超級大家族,二百年的繁衍裡,內部早就不知道分爲了幾支,折彥質與折可求甚至都要出五服了(折彥質的高祖是折可求是曾祖),但因爲折家的‘家風’,彼此間依然親近的很。

雙方都是折家的主事之人,在府州折家影響巨大,都關心折家的長遠將來和利益,那說話就根本無需一次次的試探,都直截了當的很。

拖得越久,燕王自然會看折家越不順眼,將來誰敢說不會給折家穿小鞋?

折可求很清楚折彥質話裡是意思,且更重要的是,折彥質這回回到府州還帶來了一個消息,一個關乎着未來天下大局的消息——燕王的宏圖大略。

宣和年間大宋爲什麼暴民蜂起?這百六十年來,大宋爲何頻頻爆出農民起義?

這不是一個貪官污吏和朝廷稅賦苛刻就能概述的了。

從本質上說,這是不斷增長的人口與無法再增加是生活資料間的矛盾。

土地作爲農耕社會最爲基礎是生產資料,那是無法隨着人口的增長而增長的。人多地少,隨着王朝的繁盛,富者田連阡陌,貧者無立錐之地,這是中國封建社會無可避免的結果。

現在是北宋,南方還有大片的土地可供開發,中國本身的潛力還沒有被髮掘到極致,然而明清兩朝,沒有走上向外擴張之路的中國,真就是在等死了。

有了明末時候的經驗,趙構故技重施,不要太輕鬆如意。在朝堂文武重臣眼中劃下一個大餅,當然不會涉及到海外封國之類的,現在還不是時候,甚至這政策都輪不到他來實施。可趙構只要把西夏與金人,以及西南的吐蕃和西北的西域,一股腦的通通納入自己的宏圖偉業之中,這在他手下的許多文武大臣看來就是驚天偉業了。

震天雷是秘密依舊紋絲不漏,這就給了趙構手下的文武重臣們莫大的信心。金人在自己最是擅長的平地野戰中都敗給了震天雷,那燕王日後剪滅金虜,蕩平党項,那還不是輕而易舉?

至於吐蕃和西域,不是趙宋文武看不起他們,那吐蕃早已經不是李唐時披甲數十萬的一大強國了,西域更是不堪,只有大軍能蕩平党項與金虜,鎮服吐蕃和掃平西域,重複漢唐雄風,那不在話下。

如此浩大的宏圖當中,你得不到燕王是信任,那一個個將來能名垂青史的名號裡,憑甚會有你?以後又怎麼能搏得榮華富貴?

更重要的是,折家在入宋後能執掌府州百六十年,那最大的原因不是先祖當初降宋時與朝廷的約定,而是府州身處前線,連年廝殺不絕。這是一邊州。可要是金人、党項悉數爲燕王蕩平,府州就從一邊州變爲腹地,朝廷又安能容忍折家繼續如此‘獨立’?

折可求與折彥質均不是甚絕世名將,他們倆鳥的大功勞都沒有。能坐上如今的位置憑的是他們父輩,一個折可適一個折克行,那纔是真正的名將。

折可求和折彥質現如今真正的資本就是折家人二百多年來在西北地界闖下的名號,就是府麟二州里的一兩萬折家軍。

這是折家的根基,是府州折家二百多年傳承不絕的依仗,可現在也同樣成爲了攔阻他們上前更進一步的擋路石。

折可求臉色黯然,折家爲大宋效力了一百多年,早就在自己身上打下了很深很深的烙印了。雖然某種意義上形同藩鎮,但大宋早就對他們信任有加,這從折彥質先做到了河東勾當公事,爲李綱太原之役的副手。太原之役大敗後也沒有被問罪,反而被擢升爲河北河東宣撫副使,就可見一番。之後更是與同知樞密院事李回領兵十二萬共守黃河。真可以說的上是洪恩浩蕩了。

只是結果不甚美妙。十二萬大軍不戰自潰,叫金人長驅直入,直殺到了汴梁城下,折彥質這才被貶官海州團練副使,赴永州安置。

可以說,要不是因爲折可求在太原之役裡的首鼠兩端,乃至自太原之役後又再沒有給金人半點牽制,燕王根本不會這般猜忌折家。依照折彥質在陳留一戰裡立下的功勳,還有一路向北的苦勞,如今怎可能只落得一個有名無實的副元帥?而他折可求也被死死的限制在府州?

可以說這都是折可求的錯!

雖然他自己並不覺得如此,他在太原之役裡偷懶耍滑,在太原之役後苟且一時,這總是保住了府麟二州,保住了折家軍的根基。

否則再跟金人死拼硬打一波,即便他們能守住府州,怕也會元氣大傷。

“折家現在還能做第二個選擇嗎?”折可求苦笑着。

當初先祖投降趙宋,爲折家某得如此不同尋常的地位,那最大的原因就是府麟二州的地理位置。

兩州地處遼宋邊界,而且府州折家當時還有麟州楊氏這個麼姻親盟友,可現在呢?

麟州楊氏早就沒落。選擇了一條跟折家全然不同的線路的楊氏,榮光只持續了四代人而已。出身大房是楊業一支,自楊文廣之後便就默默無名。而二房楊重訓這一支(楊業的親弟)墜落的更快。楊重訓傳位於次子楊光扆,楊光扆曾與折御卿共破遼軍隊於豐州,可惜年僅31歲便英年早逝。當時其長子楊琪年僅七歲,楊氏遂不專麟州之地。

故而,哪怕是手握府麟二州,但外無盟友的折家,如今的局勢也較之當年難了十倍不止。

更重要的是,那燕王野心勃勃,有傾吞金夏之意,又豈會放過府州?

“我自然不甘放手祖業。”折可求任府州知州多年,官位是比折彥質低,但他手握兵馬,儼然一個小諸侯,當然是這般更加自在。“但時到今日,不甘心又如何?”

或許,現在就罷手還真就不是壞事。總比有朝一日被燕王大軍重重圍困後再‘罷手’來的強!

第三百六十一章 踏陣第三百七十七章 局勢複雜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員培訓班第一百七十六章 當官的在“迴流”第五百七十六章 使團北上第一百零二章 萬勝!第一百七十六章 當官的在“迴流”第三百三十八章 身後事第四百八十三章 皇子第三百五十八章 詔書第三百三十五章 豪格授首第四百七十七章 餘波第五百五十八章 下毒第二百九十章 保定已先敗第四百三十章 首輔賜教第十一章 去遼東打醬油嗎?第五百零七章 嘴強王者第十七章 國之棟樑!第二百七十四章 大清危險了第三十七章 巴牙喇兵第五百三十八章 我拿今天換明天第五十章 是非成敗功與過第四百三十八章 無題第七十六章 清軍南下第二百七十六章 忠孝節義,無一不缺第二百六十二章 朕要揮師北上,重興大明第二百七十二章 漢奸沒人權第五百七十五章 濃郁的挫敗感第九章 閩地來的海蠻子第四十二章 洪承疇的一線生機(新書求收藏)第四百八十四章 過年第三百一十三章 熱刀子插進豬油裡,輕鬆的很!第三百四十一章 后妃第十六章 小弟這就去辦!第九十七章 戰事酣第三百七十八章 埋下釘子第九十七章 戰事酣第四十四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求收藏)第二百章 協議是用來撕毀的,韃子是用來做朋友的第三百六十章 大戰來臨第四百零九章 新鮮的挑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攬軍心,趙構親上陣第四百九十九章 錢不值錢啊第一百八十五章 武英殿上話東虜第三百二十九章 大青果不做崇禎第二第一百零二章 萬勝!第三百零三章 我鄭森絕不做左夢庚第二第一百九十九章 韃子購炮(求訂閱)第四百三十章 首輔賜教第五百三十三章 君臣第五章 尋找退路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四百三十五章 《乾坤地輿圖》第四百三十九章 遺老遺少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三百二十七章 大家都是旗人第三百八十四章 太上皇選錯了皇帝啊第一百一十四章 ‘項少龍’第二十三章 義勇第四十一章 借刀殺人(新書求收藏)第四百二十九章 官員培訓班第三百四十四章 空頭王爺第一百三十九章 意外之驚喜第一百五十二章 李自成第二十章 調兵遣將第六章 避害趨利,人之本性第五百五十九章 太子與太上皇第三百四十五章 有點不一樣的宗爺爺第一百五十四章 朕非亡國之君,諸臣盡亡國之臣耳!第二十六章 有個鳥用?第五百七十三章 別無選擇!第二百八十六章 圖窮匕首見第九十六章 殺聲起第三百零二章 魯南對決第一百六十二章 出城費·續(求訂閱,4/10)第一百零四章 天佑大明,吾皇真洪福齊天第一百八十五章 武英殿上話東虜第二百六十六章 中原有此帝王,真我大清之福第四百零四章 最是倉皇辭廟日第三百零七章 是滿萬不可敵,還是撼山易,撼鄭家軍難?第二百三十七章 老子又救了老李一遭第一百九十八章 啥是壕無人性(求訂閱)第四百九十一章 所圖更大第二百五十五章 士紳之敵,士林之敵第四百三十四章 國債三千萬貫第一百七十七章 不打勤,不打懶,專打不長眼第五百零一章 銅臭第三百五十一章 金鵬展翅,再露鋒芒第一百六十五章 現在死一個,日後死一家(求訂閱,7/10)第三百九十章 寧爲太平犬,不爲亂世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遲到的金手指?(求訂閱)第三百五十九章 趙構的槍桿子第五百二十七章 他還需要學習第二百六十七章 倉惶不安曲阜孔第三百二十五章 八旗剋星,大清勁敵第五百九十章 西遼的幸福第二百八十九章 大明危矣第三百一十一章 山海關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