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2回 夷人得困惑

關羽等人的困惑,不在於軍事。關羽、張飛、趙雲等人都是上將,又有黃月英這麼一個出色的軍師幫襯。軍事上的問題,他們是無所畏懼的。

可是,如今不是打了就跑。而是要佔領漢中。這除了軍事問題之外,很多民事問題,地方問題等等,還是有很多。

而這瑣事,關羽他們也不能不管。千里之堤,潰於蟻穴。任何小事,如果不處理好了,都有可能引起滔天的大禍。

故此,打下一個地方,就要穩定一個地方。乃是行動首要。而安撫地方百姓之心,整頓地方官吏,雖然都是相當繁瑣的事。但對於訓練有素的關羽軍隊來說,那還不是什麼大問題的。何況關羽的軍中,又有張魯隨行。憑着張魯在漢中的威望,安撫漢中的百姓,那還是輕而易舉的。

但是,巴蜀之地。漢夷雜居之所。漢中自然也不例外。而先前,無論是原先的張魯,還是後來篡奪了漢中的諸葛亮,他們對於這些少數民族的政策,都是採取寬惠的尖撫策略進行治理。任其畫地自治。謂之:“民夷便樂。”

然而,這種策略與幽州對待外族的策略卻是格格不入。幽州主張:

“漢夷一家。”雖然平等對待少救民族。可是卻也絕對不會優待。更不會任其自治。這就像是一個家庭中的幾個孩子,當家長的都要公平對待。不能偏了一個,向了一個。更不能因爲某個孩子桀驁不馴,就不對其進行管制和教育,反而是任其發展。

可如今困惑也就在此。如今漢中的各族夷人,因爲漢室政權的衰落。諸侯各自爲政。張魯和諸葛亮等人,都不想節外生枚。引起這些夷人的不滿對抗。這些夷人就像是被寵壞的孩子。沒帶過僵繩的野馬。根本就不服管教,王法。幽州推行地法度,他們根本就置之不理。

而王法這東西,如果在一開始就執行不下去,日後約定成俗,形成了習慣,那就更推行不下去了。若是挨照幽州軍的往日對策,那就應孩大軍鎮壓。以政權的強迫性。直接進行。

可如今漢中未穩。孫權的兵馬還沒徹底敗退。實在不易節外生枝。而且,漢中夷人的數量也相當多。冒然引動外紛,動了干戈。也很容易引起當地人的不滿。更容易被諸葛亮藉機挑撥事端。如今對於關羽他們來說。佔領漢中,打通既定的通道。完成天下一統的戰略部署。纔是關羽等人此行地根本目標。

故此。這種左方爲難地事情,相當讓關羽等人困感。

而就在關羽他們爲漢中的夷人。不服王化所困感的時候。戰報傳來。敗退到巴中的吳軍,再次地退兵了。而且,直接就退到劍閣去關羽等人都是一楞,不解一直頗有戰意的諸葛亮,這回因何不戰而退。而且還退得這麼遠。

唯有張飛和黃月英都是笑了起來。只不過,黃月英那是笑而不語。

一派成竹在心地樣子。而那張飛則是哈哈的狂笑不已。

關羽知道張飛地脾性,也不去理他。可顏良卻不解其意的問道:

“三將軍,那諸葛村夫,不戰而退,其意不明。而我軍此時瑣事纏身,也不便追擊。三將軍何以大笑?”

張飛哈哈笑道:“那諸葛村夫,甚得我家大哥的吹捧。傳聞之中,更是厲害元比。如今卻不禁打。輸了那麼幾仗,就被咱們給嚇跑了。

也不管咱們有沒有工夫去打他了。如此膽小之人,焉何不笑。”

顏良有些愕然,那諸葛亮真相張飛說得那樣嗎?

關羽也被張飛說得有了一些笑意。不過,關羽還是忍住了沒有笑出來。保住了自己主帥的形象。關羽也不理睬張飛,直接向黃月英詢問道:“軍師。你看那諸葛亮領軍撤退會漢中,又是何意?”

黃月英微笑道:“回將軍,諸葛亮領軍會劍閣。正是其高明所在。

巴中雖有城防,不過一彈丸小城。容乃不下諸葛亮那麼多的軍隊。而諸葛亮與我軍野戰,更是自取滅亡。那諸葛亮能用張任如此將才。可見其軍略不低。必能曉得此點。而那劍閣,山高險阻,比之祁山山口,陽平關隘,那也是不差分毫。更勝一籌。而且,蜀中羣山環繞,除了劍閣,也只有蜀中棧道一備小路。而那棧道又不便於大軍通行故此,這劍閣也就成了咱們通住蜀中的唯一咽喉要道。而今,諸葛亮領軍退守劍閣。如此可見那諸葛亮是準備要藉助地利,與咱們一決雌雄關羽等人聽後都覺得有利。就連張飛也尷尬的傻笑幾聲。算是認可了黃月英的推斷。

關羽再次詢問黃月英道:“軍師,既如此,我軍亦當如何?”

“此次漢中之戰,已是咱們計劃外的戰爭了。而且漢中之軍糧,又已經全被焚燬,此時全靠涼州軍糧供應。而涼州本身囤積的軍糧也不是很充裕,還需要幷州和冀州進行支援。故此,我認爲,我軍易固守、穩固,而後徐進。反正此時戰爭的主動權在咱們,咱們大可從容安排。

而且,那些夷人此時還不服王化,咱們也正好騰出軍馬,一一降伏,一勞永逸。免了咱們的心腹之患。”黃月英從容的說道。

“無量天尊。不可,不可。那些夷人所居之地,盡是窮山惡水。

林木茂密之所。以軍剿之,少不能勝。多則,夷人遷移,躲入深山,勞而無功。那羣山之中,別說是咱們如今的幾十萬軍馬了。就是百萬大軍,那也是填不滿的。只能被他們牽着鼻子走。還是懷柔安撫的好。軍師三四啊。”還沒等關羽尋思黃月英的建言,一旁熟悉當地狀況的張魯已經提出了具體的難點。顯然當初張魯也在這方面吃過虧,故此纔會這麼的深有感觸。

黃月英說得很有道理,而曲州也向來是這麼做的。幽州從來都是奉行“漢夷一家。”實行的同化外族的策略,不可能爲某幾個小民族開創先例的。可張魯所說得也全都是實情。錦延千里的羣山之間,幽州軍這幾十萬的兵馬,實在算不了什麼。而且也更不可能浪費那麼多的兵力不去一統天下,反而去剿滅幾個小氏族。可這些夷人的部落雖小,可若不能確實掌控,在今後己軍與吳軍對戰之時,這些氏族受敵軍誘感,在內裡鬧了起來,那也是腹中劍,肉中釘啊。

一時間,關羽又轉回到先前的困惑當中。

看着關羽久久不能下達決策。張魯再次建言道:“無量天尊。關將軍。巴夷之地,化外之民,向以杜淮、樸胡、袁約等人爲首。此等人,素與本尊頗有交情。將軍若行懷柔之道。本尊願爲從中說項。管保此等人,無有二心。”

關羽以目巡視黃月英。黃月英點了點頭,贊同地說道:“有張真人從中說項。此事也有可行。若那些夷人通情達理,當知漢夷一家,王法平等。只要他們尊了我們的法紀,日後自然也會曉得其中的好處。

大家也就安然無事。如若不然。也先安撫住他們,待咱們知曉了他們的藏匿之處,發雷霍之兵,一舉可擒之。”

關羽看黃月英對此也是認可。遂點了點頭,交待張魯請杜淮、樸胡、袁約等氏族昔領前來面談。隨後,關羽又命顏良領兵五萬,前往巴中接管。雖然諸葛亮不要了。可關羽卻不能任其荒廢。而且,那也靠是通往劍閣的一個前哨。如今諸葛亮領着大軍撒了沒什麼,可卻也不能由着諸葛亮隨意出入。若是那諸葛亮再從劍閣出來,潛入漢中的其他地方,那也是一個麻煩。

兩日後,張魯發書信把杜淮、樸胡、袁約等人全都約了來。別說,杜淮、樸胡、袁約等人倒也都對張魯很是信任,竟然一個沒少的全都來了。這些人,每個人少帶一二十的護衛,多帶一二百的親隨。上千人雲集漢寧,很是讓關羽吃了一驚。這些人在不是炫耀的情況下,還能帶這麼多的親隨,可見這些夷人的潛勢力還是很大的嘛。往少了說,這些夷人的可戰兵力也不會少於五六萬的兵馬,多了的話,一二十萬,也是大有可能的。

待衆人齊聚一堂。關羽率先說道:“列位。在下關羽,關雲長。

乃是奉了太尉大人之命。驅逐賊寇,解救漢中而來。而後,還要列位多多的支持。”

“哪裡,哪裡。關將軍客氣了。我等今後都要仰仗關將軍照顧纔是。”一羣老油條,哈哈奉承的聲音,當即羣起。

然而,就在這麼一片阿訣奉承的聲音中,一道陰陽怪氣的聲音,顯得格外刺耳。“我等各族,世居此地。你們漢人沒來的時候,我們的祖先就已經在這裡。沒有你們,哪來的賊寇。有何來的解救一說!”

第318回 他人死活奈我何第571回 曹操使臣第304回 竊笑第134回 燕雀焉知鴻鵠志第155回 立誓第83回 心性的考驗第236回 進攻第38回 狠狠地打之匣弩無雙第31回 空兵第633回 司馬懿和曹操第407回 直指本心第562回 魯肅心虛第58回 名揚天下第632回 神嘴劉明第55回 關羽讀《春秋》得來歷第127回 子龍出山第307回 坑不死你不姓李(三)第470回 程昱薦諸葛第392回 遍地的張遼第51回 風雲變色第273回 官渡之戰(中)第334回 單槍赴會第381回 舌辯無雙第219回 李儒奇謀第333回 無奈的變故第196 擎天柱第393回 變地二百五十八回 雙雄聚首第73回 你可知罪第229回 鬥魚傳說第410回 南北書院第517回 僧道鬥法第194回 奴隸商人的萌芽第36回 狠狠地打之書房定策第94回 人口的優勢第593回 盡在山人掌握中地三百一十六回 德才之爭第7回 神仙是整樣練成的第50回 重整旗鼓第615回 陰陽五行八卦陣第48回 險勝第14回 法墨傳人第335回 闖聯營(上)第555回 黃月英裝神定漢中第402回 鬼老精第524回 羣衆力量第165回 兵權第431回 諸葛亮是誰第290回 傭兵(下)第536回 漢寧驚變第422回 真的亂了第38回 狠狠地打之匣弩無雙第526回 張飛奇襲諸葛亮第70回 禮節(上)第138回 破關第121回 槍手第41回 神秘人之黃巾隱患第562回 魯肅心虛第495回 諸葛亮頭疼第一事第65回 劉明遇刺第278回 高第508回 信仰第168回 吃主第278回 高第376回 兵制第231回 幽州陰謀論第59回 天不絕曹操第616回 黃月英生擒諸葛亮第193 海軍的構想第217回 曹操的收穫第400回 敏感第126回 天下勢第580回 酒後真言第547回 勸降第359回 曹操的老毛病第532回 攻心爲上第517回 僧道鬥法第562回 魯肅心虛第405回 一串好事第37回 狠狠的打之鋼鐵堡壘第149回 叫屈第210回 對決第2回 賣酒遇惡霸第3回 行賄的脫身第243回 袁紹覆滅第495回 諸葛亮頭疼第一事第330回 屠龍手第386回 奇襲第230回 勤快第125回 變態剋星第201回 攻破渝關第203回 父親的感情第80回 高人華佗第18回 狂徒大鬧聚英樓第57回 快速部隊的好處第510回 毒蛇第123回 圖謀幷州第253回 劫駕第492回 巧銼左賢王第123回 圖謀幷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