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回 劉明當官

黃巾各路人馬節節勝利,唯有幽州程遠志這一路敗於劉明之手。

而這會兒青州的太守龔景正急得象熱鍋上的螞蟻一般。那龔景與劉焉一樣皆是兵微將寡,黃龍率黃巾大軍前來攻打青州之時,龔景是毫無還手之力,只能不斷地退縮,而且此時龔景看到各地的戰報,別說是指望朝廷救援了,就是其它各地,也是危在旦夕,是無論如何也幫不了自己的,可就在龔景決心殉城,以報漢室之恩,以全忠臣之名的時候,突然得報幽州太守劉焉大勝黃巾賊黨,斬首十餘萬,俘獲萬餘人,幽州地面黃巾賊寇已是一掃而空。龔景大喜,旁邊參贊之人見龔景自黃巾攻打青州以來,一直愁眉不展,烏雲蓋頂,此時接得戰報竟如此興高采烈,真是不明其所,連忙細問龔景因由。龔景笑道:“汝等哪裡知道,吾與那君郎交往多年,雖不是好似兄弟一般,卻也是交情非淺,此時他那裡大勝黃巾賊黨,由其俘虜萬餘人之事,可見其斬首十餘萬黃巾賊子,絕非空話!現在他那裡太平了,而我這裡不過才五六萬的黃巾賊子,平吾與他的交情,再加上我們同爲漢室朝臣,都有守土之責,君郎必不會見死不救,以其可以斬殺十幾萬黃巾賊子的實力,解吾青州之圍,易爾!”龔景說完之後,仰天長笑,大呼:“天不絕我漢室,我青州安矣!”笑後,吩咐左右取紙筆,(這紙還是劉明出產的正宗產品)揮毫給劉焉寫了一封,言辭懇切,聲情並茂的求救書。寫好後命軍校,貼身攜帶,騎快馬,晝夜趕往幽州求助, 臨行龔景還給那個軍校倒了杯酒,告訴他青州所有的老幼的命運皆放在他的身上,此信關係重大,萬不可失。那軍校感激涕零,賭咒發誓,決不辜負太守大人厚望。還別說這個軍校也真是盡力,青州臨淄到幽州范陽十餘日的路程竟被他在三晝夜趕到,一路之上除了給馬喂一些食水,就是玩命的趕路。在見到劉焉後,那個軍校的馬差點累死不說,那個軍校本人都脫形了。

劉焉感那軍校的忠義,命人領他好生將養,自己展開龔景的牒文細觀,只見文中言道黃巾賊圍城將陷,乞賜救援。同時細說自己與他的交情,和共爲朝廷效力的責任。言語懇切、卑恭。劉焉看後倒是萬分的想救援龔景,可是自己的有多少斤兩,自己知道,這回要不是有劉明,自己現在這會兒,還不是和龔景一個樣。可是要是不派人去,事後黃巾平定了,朝廷萬一追究起來,自己也說不過去,而且龔景怎麼說也算是自己的好友,如果真的不救,自己良心上也過不去。劉焉無奈之下,命人請劉明前來商議。

劉明來到劉焉屋內,二人行禮已畢,分賓主坐下,劉明問道:“不知伯父大人何事召見小侄?”

劉焉答道:“今日青州龔太守發牒文前來求助。吾等皆是朝廷重臣,本應守望相助,況且此次都是爲了朝廷盡力,共度危難。吾如何可以不救?奈何我守土有責,不便離開此地前去他地,是爲苦惱,特請賢侄前來商議,爲吾分憂。不知賢侄可有何妙策?”

劉明聽了,心裡暗罵:這個老狐狸,什麼問我拿主意。分明就是惦着讓我去嗎。要說劉明剛經完一場巨大損失,心裡是萬分的不想去,龔景和自己又有什麼關係?可是此時自己的人馬已經站了出來,如果不去,恐怕朝廷平了黃巾之後,第一個要收拾的就是自己,而且自己還答應手下,要帶着他們建功立業,這建功立業能幹什麼,還不就是要打仗。因此劉明稍加思索,就對劉焉說道:“伯父大人,但放寬心,小侄不才,原領一哨人馬前去解救青州之危。還請伯父大人恩准。”

劉焉拈顏笑道:“賢侄果然豪氣,如此甚好,不過賢侄現在,只是掛了一個冀州主薄的名頭,率兵前去解救青州,恐怕師出無名,而且龔太守是向我幽州求助,賢侄卻掛了個冀州主薄的名頭前去營救,也與我臉上無光。不如吾現在任命你爲幽州別駕,爲我參贊軍機,如吾不再之時,可以代我行幽州太守之權。你看可好?”

劉明好說也來到漢朝兩年了,尤其是平日裡還有一個楊軍,沒事就找他嘮嗑。而且那楊軍還老是有意無意的把話題往軍政方面領。弄得劉明現在,可不象剛來那會兒,對漢制是完全的不明白,雖然此時劉明談不上對漢制研究的多透徹,可是劉明還是知道,別駕這個官可不小了,別駕全稱是別駕從事史,省稱別駕,爲州郡太守的佐吏。因太守出巡轄境時,別乘驛車隨行,故名之。可以說是一個州郡裡的實權人物。現在劉焉把這個官位給了自己,雖然說劉焉是爲了在救援青州的行動中分一杯的功勞,可如此一來,自己的部隊可就再也不是私軍了,也算是有了一個堂堂正正的名頭。劉明連忙謝過劉焉,嘴上還謙讓幾句:“小侄才疏學淺,哪任得了如此高位。”劉明心中明白,這是劉焉爲了借自己,立功勞。到也不怕把這個官位謙讓飛了。

劉焉自是不許,最後劉明還是任了這個官職。同時劉焉還給了劉明五千兵丁,並讓鄒靖帶隊,說是以壯劉明的行色。劉明也就愧領了。

這劉明回到自己的住處,連忙召集衆人議事。當衆人聽完劉明敘說的事情經過,都爲劉明得此重任,歡欣鼓舞,同時摩拳搓掌,惦着再破黃巾,建功立業。不過這裡還是張飛最爲憨直,對這劉明說道:“哥哥現今已是別駕,不知爲我等討得何等官職?”劉明一聽大感羞愧:是呀,自己是成了別駕,可使自己的兄弟,部下卻還沒有官職在身,卻是不好。劉明只得慚愧的道:“哥哥初領此職。還未安排你等,待我們衆人一起商議該如何安排這些職位。”

旁邊關羽言道:“三弟休要心急,大哥哪裡會忘了大夥,如若大哥統軍出征,你我自是軍中的校尉,哪裡還需問得,難道你還惦着離開大哥,另謀高就不成?”

第290回 傭兵(下)第122回 盜版的鼻祖第184回 兩難第274回 官渡之戰(下)第245回 恐懼的反應第338回 胡漢之分第517回 僧道鬥法第433回 雛也要第347回 狼騎兵的覆滅第224 軍事化管理地三百二十二回 怎麼辦第122回 盜版的鼻祖第615回 陰陽五行八卦陣第403回 神槍,槍神第462回 砸倒一切全無敵第533回 肯薩第401回 我錯了第159回 神算第70回 禮節(上)第89回 軍紀第235回 千萬不能死第537回 二喬第392回 遍地的張遼第104回 天下英雄榜第158回 鬼神無雙第389回 橫掃司隸第590回 鏖戰江心第11回 腐敗地主的幸福生活第40回 神秘人之黃巾霸第510回 毒蛇第235回 千萬不能死第602回 國有企業要佔主流第400回 敏感第25回 回扣第178回 郭嘉對賈詡第411回 出兵挹婁第389回 橫掃司隸第107回 劫掠天下第61回 玄德弟第410回 南北書院第505回 喜第383回 同牀、父兄、在旁第162回 怕第347回 狼騎兵的覆滅第44回 劉備的抉擇第238回 恐怖第440回 永遠笑着的曹操第114回 幽州整風第280回 形勢嚴峻第190回 想上調,進軍校第42回 誰是誰非第494回 老鼠拖木楔地二百五十八回 雙雄聚首第309回 二虎竟食第171回 風生水起第119回 呂布的報應第533回 肯薩第73回 你可知罪第22回 張飛用蛇矛前用什麼第110回 歸屬第318回 他人死活奈我何第312回 意外第282回 縱橫第479回 可憐人第475回 瀛州試驗島第633回 司馬懿和曹操第399回 把柄第420回 威壓高句驪第625回 甘寧突圍第9回 虎嘯山莊第330回 屠龍手第147回 談笑間第44回 劉備的抉擇第295回 傭兵工會第287回 請戰書第624回 張昭和呂蒙第390回 見解總是不同的第331回 無奈馬超第530回 黃月英怒斥諸葛亮第97回 完婚第236回 進攻第174回 一線生機第517回 僧道鬥法第343回 神秘第409回 智慧第243回 袁紹覆滅第219回 李儒奇謀第180回 涵養高第84回 郭嘉的忠告第300回 各懷鬼胎第345回 屠殺第42回 誰是誰非第118回 遊說第40回 神秘人之黃巾霸第98回 現代人的適應性第68回 民族融合和地方主義第370回 曹操與劉明的人才鬥爭第364回 遭綁架的劉明第223回 添人進口第129回 劉備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