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3章 錢從哪裡來?

對長市的發展而言,一個開發區就能解決全部問題嗎?

很顯然是不夠的。

廖宏才嫌不夠,吳小正也嫌不夠。

吳小正之前跟廖宏才說,自己準備找個地方躲起來,其實這並不是鬧着玩的。

因爲一心想出國,吳小正希望在出去之前,能儘可能地多幫廖宏才一些。

其實現在的廖宏纔是非常滿足的。

他早就預料到,吳小正這裡會有大好處,可還是沒預料到好處竟然這麼大,幾家國際知名品牌的落地投資意向,隨便抓·住一兩家,對長市經濟發展的帶動作用就非常巨大。

他自然知道,一旦有某品牌的加工廠在長市落戶,就會有無數配套企業圍繞着它來服務。

就好比說吳氏企業的食品加工廠和酒廠,這兩個廠一興旺起來,整個湘南地區的經濟都被帶起來了。

而從規模上相比,那些國際大品牌可不是現在的吳氏企業能比的。

可他還是不滿足。

在落實了幾家國際大品牌的聯繫方式,並得到吳小正讓沈默全力配合的保證後,他又打起了別的方面的主意。

“小正,你經常跟我說想致富先修路,這方面你是不是也投點資啊?”

事實上,廖宏纔在來找吳小正之前,是做足了準備工作的,他雖然還沒上任,卻知道長市的問題在哪裡。

總體來說,長市要想發展,除了經濟建設方面得提速以外,還有四大難題要解決,那就是缺水、缺電、缺路、缺房這四大制約長市發展的難題。

在這四大難題裡,缺水的問題經過前幾年的處理,已初見成效。

隨着第三、第四水廠的擴容,第五水廠的新建,缺水的問題有望暫時緩解。

而缺電的問題,這既跟整個國家電網的供電分配有關,也跟國家及省裡的扶持力度有關,廖宏才並不覺得自己一下就有能力改變這種局面。

而缺房的問題,則更不是一時能解決的。

別看現在全國很多城市都已開始房地產熱,可這不包括長市。

這其中的原因,主要在於體制問題。

整個長市現在有非農業人口130萬,可國有、集體經濟單位職工就有90萬人,佔非農業人口的69.9%。

由於這部分職工的住宅基本靠單位實行分配,住宅市場失去大半人口的潛在消費者,而剩下的那部分人,雖然有買房的需求,但因爲經濟的原因,支付能力卻不足。

因此,商品房在長市暫時並沒有太大的市場。

最後剩下的就是道路的問題。

這纔是制約長市發展最大的難題。

想致富,先修路。

這話可不是說說就行的,得有錢才行。

長市的道路問題真的很嚴重。

據數據統計,長市擁有道路總面積約400萬平方米,人平道路面積只有3.5平方米,遠不及國家標準人平8至12平方米的一半。

就算是市區的道路,現在既沒有成環成網,也沒有形成立交橋體系,而且還堵頭卡口多。

這個問題不解決的話,廖宏才覺得自己的主政之路十有八·九就會變得碌碌無爲。

可問題是修路的錢從哪裡來呢?

無奈之下,他只能到處打主意,而關係比較好的吳小正及他的吳氏企業就又被他先瞄上了。

他這算是嚐到了甜頭。

要知道,在半年多前,當時的吳氏企業纔剛起步時,吳小正就大手筆地做下了投資建設響水新村的計劃。

而現在的吳氏企業跟半年多前相比,境況已經大不一樣了。

很可惜,他打錯主意了。

吳小正直接回道:“沒錢。”

廖宏才卻嬉皮笑臉地說道:“別啊,現在你們吳氏企業越來越能賺了,你多少贊助點唄。”

吳小正:“……”

他真的有點服這個厚臉皮的官員了。

在某種程度上,他是欣賞這個一心想幹實事的官員的,但他卻不喜歡廖宏才這種帶點賴皮式的壓榨方式。

在他看來,主政者最忌諱的地方,就是隨便向企業亂伸手。

這樣真的要不得。

他覺得自己有必要提醒一下這位父母官。

“廖老闆,你這麼做可不行啊!你這樣會把想來長市紮根的企業都給嚇跑的!”

“你別忘了,吳氏企業是民企,賺多賺少是我們自己的事,只要我們依法納稅,就已經盡了我們企業的職責和義務。”

“再說,我們吳氏企業現在正在發展壯大的關鍵階段,到處要花錢,我自己錢都不夠花,哪有錢來幫你搞市政建設?”

廖宏才一下就被吳小正說得很尷尬。

在這個政府到處都缺錢的年代,他之所以向吳小正伸手,確實有點病急亂投醫的意味。

他也知道,吳小正所說的是對的,可他又能有什麼辦法呢?

他嘆了一口氣說:“唉,我也是沒辦法啊,家底實在是太窮了。”

這倒讓吳小正又有點於心不忍。

一個廳級、很可能很快就能升副省級的高官,竟然在他面前倒起苦水來,估計這樣的事情他以後都可能難碰上。

那就再給他一點希望吧!

“錢的事情你其實不用太擔心,大概到了明後年,地方政府很快就有錢了。”

廖宏才驚訝地問道:“錢從哪裡來?”

錢從哪裡來?

熟知歷史走向的吳小正知道,很多地方政府真的很快就會有錢了。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從明年起,國家就會開始實行分稅制,將稅收一分爲二,形成國稅和地稅兩個體系,其中國稅上繳國家財政,地稅歸地方所有。

從表面上來看,分稅制的實施,只能會讓地方財政越來越窘迫,可實際上,分稅制卻會讓地方政府很快就變得富有起來。

原因在於,分稅制改革雖然使得“財權上移”,但隨之而來的還有一個“事權下放”,其中最重要的一點,就是中央政府不再參與土地出讓權益的分配,土地出讓金全部納入地方政府收入。

這使得很多地方政府開始向土地要收入,後世把這種模式稱之爲土地財政。

這也意味着,風靡全國的土地拍賣即將開始,這也正是後世的房價越來越高的原因之一。

從內心來說,吳小正其實並不贊成這種土地財政制度,因爲這是後世老百姓住不起房的根源。

可是,他有辦法改變這種情況的出現嗎?

他無奈地搖了搖頭,開始泄露天機:“你把長市的土地好好規劃一下,準備賣地換錢吧!”

第652章 地標性建築第965章 樣板村第468章 轉學第620章 下馬威第506章 什麼叫狠?第106章 暖心(1/3)第714章 冒充銷售第123章 有陰謀(3/3)第515章 爲馬麗鋪路第717章 價格翻倍第208章 越俎代庖當老師(3/5)第362章 更大的挑戰(4/4)第639章 一唱而紅第960章 要開業了第616章 新概念服人第412章 是兒子還是爹?第318章 楊正義的機會也來了第877章 聚會的消息第549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155章 包湯圓,送團圓第796章 全權代表第524章 玩得就是心跳第151章 洗心革面第418章 喜事連連(1/4)第331章 聲名的困惑第365章 下金蛋的地方?第399章 吳小正的大棋第196章 三駕馬車的煩惱(1/5)第573章 馬麗那個瘋子第709章 三個女人一臺戲第958章 一見就好第938章 翁晉君的條件第218章 又陰了一個(3/5)第165章 豪邁的冤大頭第279章 眼藥開始奏效第4章 大廚的手藝第397章 生態的意識第238章 崛起從銷售開始第229章 又要玩大動作第966章 最美鄉村第783章 懲罰第29章 棋逢對手第890章 防患於未然第177章 丟了魂的談公子(5/5)第935章 爲友誼而來第218章 又陰了一個(3/5)第348章 啥叫膽大包天(開的奔馳沒汽油萬賞加更)第313章 張穎的正太養成計劃第264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385章 劉建剛的消息第716章 另闢蹊徑第507章 元兇出水第575章 送上門的人才第331章 聲名的困惑第852章 又見老倪第13章 久違的兄弟第628章 這就是個笑話第426章 細節決定成敗第355章 他會讀心術第877章 聚會的消息第600章 真正的大計劃第654章 又有賺錢門路第688章 無妄之災第231章 銷售是重頭戲第373章 天使還是魔鬼?(謝閱讀者聯盟萬賞)第750章 又遇到寶了第271章 不可預知的發展第107章 國企的悲哀(2/3)第811章 那個暴發戶第531章 得罪就得罪吧!第51章 刷存在感第835章 釋疑第844章 通貨要膨脹第202章 這妞欠調教(2/5)第272章 又一顆石子砸下水第268章 真是空手套白狼?第504章 吃白食的第214章 拉虎皮扯大旗(4/5)第958章 一見就好第176章 書的世界(4/5)第858章 正佳的錢途第819章 香餑餑第53章 裝逼第323章 父子間的權力戰爭(2/4)第305章 該如何脫身?第242章 又準備使壞第340章 到底誰坑誰?第658章 大愛無疆第725章 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第449章 怪人米清河第451章 聯手幹票大的第638章 特別的出場方式第244章 那小子太狡猾第625章 只要你過得比我好第817章 預言者第232章 真正的大手筆第754章 橄欖枝第758章 走出去的決定第543章 媒體的良心第295章 被揭破的擋箭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