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9章 替代官員的人(上)
姚廣孝的舍利子,被安葬在房山縣,朱棣命人在那裡建造了一座墓塔,同時修建了一座寺廟,用於祭祀和保護姚廣孝的陵墓,免得被人打擾。
朱瞻壑在京城休息了幾天,見一些親戚朋友,還特意去陪了常思寧一天,說起來他們兩人早就訂婚了,但朱瞻基是老大,他不成婚,朱瞻壑這個老二也不方便搶先成婚。
通過和張忠的交談,朱瞻壑對朱高煦那邊的情況也有了更深的瞭解,現在朱高煦和他當初剛打下九州一樣,手下都嚴重缺人。
於是朱瞻壑這天下午,再次乘車進宮,打算和朱棣好好聊一下這件事。
路上朱瞻壑打開車窗,看着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羣,也不禁露出幾分懷念,他東征日本,一走就是大半年,而在這大半年中,北京城的變化也很大。
畢竟當初剛遷都時,北京還顯得有些蕭條,可是現在隨着人流的涌入,北京城的人口增加了一倍還多,城中的建築更是如同雨後春筍一般,一條本來熟悉的街道,只要幾個月不去,再去時幾乎都要認不出了。
更別說朱瞻壑離開這麼久,現在再次回到京城,許多地方都是大變樣,如果現在讓他下車自己走,恐怕很快就會迷路,連自己家在哪都找不到。
“怎麼這麼多讀書人?”
朱瞻壑打量着街頭的人羣,忽然低聲自語道。
只見街道上的行人中,有不少都是穿着儒衫的讀書人,這些人或年輕或老邁,三五成羣呼朋喚友,操着各色口音欣賞着北京城的景色,顯然許多都是外地人。
這讓朱瞻壑心中一動,暗自算了一下時間,這才猛然明白過來,原來又是科舉的日子要到了,難怪這些讀書人全都匯聚到京城。
很快馬車來到皇城,朱瞻壑邁步來到武英殿,只見朱棣正在喝茶休息。
他之所以選在下午,就是朱瞻壑知道,朱棣上午都在處理政務,下午一般都沒什麼事情。
“拜見皇爺爺!”
朱瞻壑邁步上前行禮道。
“不必多禮,這幾天休息的怎麼樣?”
朱棣笑着向朱瞻壑招了招手,並且指了指身邊的位置。
朱瞻壑也不客氣,上前坐到朱棣身邊,並且給自己倒了杯茶,這纔回答道:“還好,就是偶爾會想起以前和少師相聚的日子。”
朱棣聞言神情一黯,他又何嘗不是經常想起姚廣孝?
“皇爺爺,我這幾天見了不少親朋好友,也見了張忠,通過他了解了許多我爹在天竺的情況。”
朱瞻壑忽然再次開口道。
“你是不是想讓我幫你爹調集一些官吏,去天竺幫他?”
朱棣一聽就知道朱瞻壑要說什麼,當即向他問道。
“皇爺爺英明,我就是想說這件事,當初我在日本行省時,也深受人手不足之苦,現在我爹在天竺打下的地盤更大,需要的人手也更多,甚至他把各家勳貴派去的管事都徵用了,但依然還有很大的缺口。”
朱瞻壑點頭說道,這件事也只有朱棣能幫朱高煦解決了。
沒想到朱棣聽後卻嘆了口氣,隨後這才解釋道:“瞻壑,我雖是皇帝,但也不能隨心所欲,比如徵調官員這件事,之前日本行省畢竟是咱們大明的領土,因此我可以調集一批官吏,讓他們管理地方。”
朱棣說到這裡頓了一下,接着又道:“但天竺那邊雖然是你爹打下來的,可畢竟不再屬於大明的領土,而且距離又太過遙遠,我就算想要徵調官員,也找不到合適的理由啊。”
朱棣在這件事上的確很爲難,朱高煦雖是他的兒子,但卻遠走海外,相當於和大明分家了,打下的土地也不再屬於大明,因此大明的官員也沒義務去那麼遙遠的地方。
當然朱棣也可以強行徵調,但這肯定會引發官員的強烈反對,對於這些官員來說,自己在大明好端端的做着官,結果一紙聖旨要他去遙遠的天竺,可能一輩子都無法回來,這換誰恐怕都不會答應。
朱瞻壑聞言也明白過來,這個時代的人都講究落葉歸根,大明雖然有規定,官員不能在自己的家鄉爲官,但只要還在大明,日後年紀大了,同樣可以告老還鄉。
可若是去了天竺,那可就完全不一樣了,說不定一走就是一輩子,死後也可能要安葬在異國他鄉,而且相比大明,天竺各方面的條件肯定要差上許多,甚至可能連人身安全都無法保障,因此官員們不願意去也實屬正常。
“皇爺爺,我覺得您想岔了,其實不一定非要派官員去。”
朱瞻壑忽然笑着說道。
“不派官員派什麼,總不能派幾個商人去吧,他們哪懂得治理地方?”
朱棣一愣,隨即反問道。
“皇爺爺您想啊,我爹缺人手,甚至把各家勳貴派去的管事都徵用了,據張忠說,那些管事的表現還相當不錯,有幾個能力強的,甚至得到了楊士奇的大力栽培。”
朱瞻壑說着頓了一下,接着又道。
“官員們地位高,不願意輕易離開大明,對此我們也不必勉強,但完全可以找一些能夠替代他們的人前去,畢竟這天下間想要做官的人還是有很多的!”
“替代官員的人?我大明的官員都是經過千挑萬選才選拔出來的,怎麼可能輕易替代?”
朱棣卻還是不明白朱瞻壑的意思。
“皇爺爺有所不知,我覺得有兩種人都可以替代官員!”
朱瞻壑信心滿滿的說道。
“哪兩種人?”
朱棣好奇的追問道。
“今天又是科舉之年,全國各地的舉子都匯聚京城,準備參加科舉,但每年能考中進士的只是少數,剩下的大部分都只能落榜,而這些落榜的舉子,可能在才學或運氣上差一些,但如果進入仕途爲官,表現也並不會比那些進士差多少,他們就是第一種人。”
朱瞻壑笑着回答道。
“不可能,就算舉子落榜了,大不了下次再考就是了,怎麼會輕易的放棄科舉的機會,跑去天竺爲官?”
朱棣卻搖了搖頭道,覺得朱瞻壑有點異想天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