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整軍欲動

餘額不足

袁肅在看完手中的電報之後,先是陷入了一陣漫長的沉默。

事實上這會兒他腦海中一直在尋思着一些事情,必須把這些事情全部都理清楚,方纔下定決心來進行下一步的行動。

送來電報的杜預站在袁肅身旁不遠,耐着性子等着袁肅看完電報,過了一會兒之後他才認爲到了開口的時機,於是問道:“大人,是不是應該給灤州那邊發去電報,提前做好準備?”

袁肅把電報放了下來,慢慢在書房的小廳裡踱起步來,若有所思的說道:“歸根結底,我們現在還不清楚段芝泉到底是什麼心思。沒錯,他確實忠於我叔父,也忠於北洋,更是一個能夠高瞻遠慮重視大局的人。只是關鍵的一點是,他到底是反對帝制又或者是支持帝制?”

他剛剛看完的那封電報,是在北京的情報機構發來的最新消息,其中除了告知目前新華宮內的情況和城內反對帝制的局勢之外,同時還透露了前天下午袁世凱派人趕赴天津,秘密的與一直寓居在天津的段祺瑞會面。

不難推測,如今袁世凱縱然不到孤立無援也足以算得上是四面楚歌,也是時候要考慮之前那些北洋元老對挽回局勢的影響力了。有鑑於袁肅之前與段祺瑞之間達成的口頭協定,不難想象段祺瑞很快會接受袁世凱的說辭,重新返回政壇。而到那個時候也就距離自己東山再起不會有太久的時日。

可擺在眼前的問題是,如今國家動亂的根本口實就在於“帝制”一事上。

不管是南方護國軍政府還是曹錕在漢口大張旗鼓的叫囂,所有反對北洋政府的理由都是帝制。而無論是在歷史上,又或者是在目前這個已經改變歷史軌跡的現實生活中,段祺瑞同樣是堅定不移的反對帝制。

在這個時候段祺瑞接受袁世凱的邀請重新返回政壇,那麼他到底又會抱着什麼樣子的立場和態度呢?既然是支持袁世凱,那必然要相應的支持帝制,可既然要支持帝制,那爲何不索性從一開始就挑明立場呢?

相反,如果段祺瑞同樣是打着反帝制的立場,哪怕既然是又反對帝制又支持袁世凱,在個人思想觀念以及是非價值觀上依然可以找到解釋的理由,可到頭來段祺瑞究竟該如何平息目前的風波?難道就天真的以爲憑藉自己宿老的身份地位,就能化解曹錕的攻勢?

袁肅自然不是懷疑段祺瑞,如果段祺瑞真的天真到如此地步,當初也不會特意來找自己談話,並且鼓勵自己到時候也站出來出一份力。

杜預是明白袁肅爲什麼有這樣一問,不過他卻說道:“大人,這會兒我們根本不必計較段大人他究竟有什麼打算。既然是大皇帝陛下派人邀請他出山,他如果接受邀請出山,那肯定是向着大皇帝陛下。當務之急,我們更應該做好準備,大人隨時都要把握機會重新站出來。”

袁肅不動聲色的說道:“話雖然是這麼說,不過事情未必這麼簡單。畢竟,就算段芝泉他不考慮立場的問題,我卻是要好好考慮立場的問題。”

杜預猶豫了一下,禁不住的問道:“說來,大人您到底是怎麼打算的?如今反帝制的聲音一浪高過一浪,這變向在是太快了。照此下去,我們也應該稍微更改一下原先的計劃纔是。”

袁肅打斷了杜預的話,他鄭重其事的說道:“你還是沒有明白我佈置這次計劃真正的目的,我不是爲了東山再起,而是爲了我們少壯派能夠奪權。”

杜預沉默了一下,隨即點了點頭說道:“是,是在下多慮了。在下也是希望這次事情都更穩妥一些,更何況段大人從始至終都不贊成帝制,若是大人與段大人之間都發生了矛盾,就怕接下來的情況會越來越惡劣。”

袁肅知道杜預的打算,不過自己心意已決,沒有必要再在這件事上多爭執。他改變話題的說道:“稍後等到段芝泉那邊有了動靜,我會跟他一起進京一趟。在此之前我這邊要向灤州做一些交代,你待會兒安排好電報。”

杜預想了想,說道:“依我看,我們這會兒不應該再有所保留了。連新華宮裡都出了岔子,中央師那邊也跟着傳出了一些不好的言論。大人如今正是應該體現自己的號召力纔是。”

袁肅點了點頭,欣然的說道:“你說的對。待會兒就不需要再跟電報加密,咱們公開來跟灤州那邊建立聯繫。既然如此,過幾日你安排一個時間,讓蔣百里、陳文臺二人到天津來見上一面。如此,咱們這邊的動靜也能鬧的更大一些。”

杜預笑道:“是,這樣再好不過了。”

到了第二天下午,沒等袁肅收到最新的情報,段祺瑞專門派來一名親信侍從到旦賞莊與袁肅見面,告知今日其本人已經在晌午的時候搭乘北京方面安排的專車赴京。除此之外,這位親信侍從還捎帶了段祺瑞的話,希望袁肅能儘快整頓軍備,隨時等候進一步消息然後進京。

即便沒有段祺瑞的交代,袁肅已經着手開始干涉灤州的軍政大事。

昨天到今天的這兩天時間裡,他與灤州之間往來的電文已經超過了三十餘封,所有電文全部都是通過公開線路傳遞,無論是袁肅自己還是灤州那邊的舊部官僚,彼此之間都直言不諱的表示近期即將採取行動的意思。

蔣百里、陳文年二人也將目前灤州這邊的情況做了詳細彙總報告,包括從遼東撤回直隸省之後的整頓,以及麾下各路部隊對目前反對帝制的看法,以及在應對田文烈、朱泮藻二人的一些摩擦事件等等。

第十師和第一兵團如今依然牢牢的掌握在灤州軍事集團手裡,田文烈、朱泮藻二人在過去一年多的時間裡雖然佔了一些便宜,比如挪用了一些公款,分化了軍隊基層編制,大肆收受賄賂等等。但這些終歸是九牛一毛、不足影響任何事情的小便宜。

當然,這僅僅是指軍事上的一些權力方面。

畢竟田文烈現在是直隸省軍務會辦,他手中所有的權力範疇不單單是軍事上,同時也還有針對民政方面的決策。不得不說,在這一年時間蔣百里、陳文年、何其鞏等人把注意力和精力都放在了保護軍權上面,雖然做的很好,但是卻忽略了民政方面的衆多變動。

【求點紅票,求點收藏!!!好熱啊,快融化了!!】

第1章 ,灤州郊外第109章 ,暴力事件第66章 ,帝制進言第63章 ,制式產業第92章 ,宴會過後第2章 ,昭然若揭第46章 ,輿論攻勢第52章 ,單見高順第89章 ,先入鋪墊第89章 ,前線準備第9章 ,玄機暗喻第93章 ,酒後之言第81章 ,崛起之路第58章 ,鄂州對話第48章 ,異人異志第9章 ,緊鑼密鼓第23章 ,新的任命第62章 ,準備北上第76章 ,各有活動第55章第76章 ,淮安打探第68章 ,着手鋪墊第103章 ,獨斷專行第41章 ,除夕夜宴第59章 ,少壯聲勢第89章 ,步步落實第97章 ,日軍困境第17章 ,強化民兵第39章 ,過河拆橋第53章 ,暫定行程第96章 ,保定催電第10章 ,小年宴會第13章 ,會蔣百里第84章 ,趁勢發展第38章 ,收買人心第87章 ,着手解決第101章 ,漢口矛盾第35章 ,合擊圍堵第62章 ,青年北洋第62章 ,神秘女子第28章 ,繼任賑災第63章 ,北京夜談第81章 ,行營佈置第2章 ,昭然若揭第85章 ,中央命令第76章 ,各有活動第81章 ,行營佈置第27章 ,逐步展開第69章 ,實業之想第87章 ,林氏合作第85章 ,見何其鞏第12章 ,初談青島第40章 ,問題所在第54章 ,重慶變勢第20章 ,鄭州軍事第91章 ,唐海重工第77章 ,洋商企第35章 ,羣策羣力第95章 ,預備巷戰第6章 ,標部會談第58章 ,分開進貨第62章 ,青年北洋第7章 ,階段總結第23章 ,新的任命第46章 ,集權之見第100章 ,深夜突襲第24章 ,別有用心第22章 ,進取商丘第88章 ,聲名漸顯第21章 ,正式軍官第93章 ,藉機而入第51章 ,謀將加盟第97章 ,另有剖析第109章 ,暴力事件第84章 ,趁勢發展第67章 ,撮合婚事第6章 ,日本妥協第87章 ,林氏合作第72章 ,新婚春宵第16章 ,兩頭行動第64章 ,楊度試探第81章 ,崛起之路第95章 ,藉口生事第51章 ,剖心之言第88章 ,聲名漸顯第22章 ,進取商丘第84章 ,最後談判第20章 ,明升實降第26章 ,高順消息第75章 ,各自爲政第43章 ,返回灤州第49章 ,疑雷諾森第54章 ,見宋教仁第73章 ,放出風聲第85章 ,扔白手套第18章 ,大學拜訪第71章 ,重新聚力第14章 ,少壯北洋第100章 ,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