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額不足
隨着遼東的戰事一天比一天激烈,北京做爲中華民國的首都,理所當然成爲了全國輿論趨勢的代表。再加上以北洋政府爲首的許多官方喉舌,從宣佈取回青島主權開始,便一刻未停的開始擂鼓吶喊,煽動全國上下一致來針對日本。
各大報紙對遼東戰事每天都在追蹤報道,許多大報館派出許多記者奔赴前線,實況記錄中日作戰的情況。不過現如今的戰況還沒有到達無限制的對外開放,不僅是考慮安全的因素,同時也是對作戰本身需要一些政治上的掩護。因此大部分派到前線的記者,實際上都在鞍山、奉天一帶,極少數人才能到達營口。
中國方面的報道自然要將戰況加以渲染。這種渲染不一定是弄虛作假,而是適時的報道出對中國有利的新聞。哪怕蓋州戰線打得不可開交,甚至在開戰纔剛剛兩天的時間,就讓日軍奪取了側翼陣地,但這也不算是什麼丟人的事情。
在蔣百里特意安排之下,幾份傾向北洋政府的大報紙很快撰寫了好幾篇副文,一方面強調目前中日雙方作戰傷亡的比率近乎一比一,中國守軍付出了數千人傷亡的代價,日本方面也不見得好到哪裡去。再一方面則是大肆抨擊日軍作戰的野蠻行徑,比如在強徵遼東地區的普通中國老百姓爲民夫,並且掠奪這些老百姓的家產、糧食以充軍資,再比如任意迫害反抗的中國老百姓,甚至在攻佔中國陣地後屠殺俘虜和傷員。
這些內容有的是事實,也有的是故意誇大,倒是隻有少數是妄加捏造出來的假消息。
其實對於徵用民夫,營口總司令在開戰之前同樣是下達過諸如此類的命令,也有一些民夫是不情願的,但是迫於威脅和壓力不得不參加。但是相對於日本而言,中國軍方的動員自然更爲名正言順,而且大部分老百姓依然是滿懷報國之心積極相應號召。
不管怎麼說,這一系列針對日本軍隊的負面新聞報道,就是要將日本軍隊渲染成殘暴不仁的野蠻軍隊。不少報紙還很合時宜的翻起舊賬,將十多年前日軍佔領旅順時屠殺中國百姓將近兩萬人的惡跡再次給了沉重的筆墨。
也就在這開戰之後的短短几天時間裡,中國上下的情緒一天比一天激動。
人們不在乎前線作戰的失利,也不在乎日軍攻勢的兇猛,只在乎中國捍衛本國主權的正道之舉,絕不能因爲強權主義野蠻的行徑而感到沮喪和失望。與其沮喪、失望,還不如化爲更多的憤怒情緒,從各種渠道用各種方式來支持政府作戰。
江浙一帶拒絕日貨的行動早已開展了大半個月,日本商人在華利益的損失每天都在翻倍。不僅如此,林伯深更是號召所以爲日本工作的工人、僱員堅持罷工到底,至於在罷工期間所生產的生活困境,他則以每天提供免費的大米和津貼,來緩解這些中國工人、僱員的難處。此舉在江浙一帶引起了極大的反響,也爲林伯深極其麾下的企業帶來極大的名聲。
很快這種做如同洶涌波濤一樣,跨江越河一路北上。
先是在江漢地區引起了相同的做法,不少地方商人甚至官府出面,號召拒絕日貨、停罷日企,並且由商人和官府爲罷工者提供生活上的補助。隨後則是京津等北方地區鬧起了巨大的反日浪潮,學生上街遊行示威,爲日本工作的工人集體罷工,東交民巷的日本使館區更是圍堵了將近十多天的時間。
就連日本駐華公使日置義都有些沉不住氣了,他原本以爲遭到圍堵反而能給遼東戰線提供一些時間,好讓第五師團、第十八師團能進行的更順利一些。可是開戰到今天已經五天了,第五師團還被困在蓋州,完全是看不到任何進展的希望。
反而公使館最基本的生活情況都出現了問題,停水又停電,物資供應十分窘迫。也只有在深更半夜的時候才能偷偷摸摸的派人進行供給。
相比之下,新華門總統府內的氣氛要顯得更爲輕鬆一些。
然而這份輕鬆也僅僅只是出自那些基層的官員,面對眼下國內上下團結一致的呼聲,每個人多多少少會有一些自豪和熱血。
不過對於內閣和袁世凱本人來說,眼下遼東局勢的每一步發展,都對中國今後的走向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尤其是掌握着一手真實戰況消息,對遼東戰事的進站哪裡能有不堪憂?
此時已經是入夜時分,然而國政辦公廳大總統辦公室裡依然燈火通明、形影不絕。
袁世凱連續十多天在國政辦公廳忙碌到這麼晚,時時刻刻都要盯着營口、奉天發回來的電報,要麼是擔心突然會發生什麼大變故,要麼又會對遼東戰事逐步擴大感到憂愁。有時候他不禁捫心自問,會不會當初答應日本人的要求,這檔子事要比現在簡單的多?
在這十多天時間裡,他不止一次、兩次的開始質疑苦心栽培的侄子袁肅,究竟這個年輕人有多大的能耐?到底也只不過是一個黃口小兒,將遼東這麼重大的擔子交到一個缺乏實戰經驗的年輕人身上,會不會太過草率、兒戲了?
只是事已至此,總不能又突然下令撤回袁肅。不止臨陣換將是大忌,更重要的是袁肅現在正處於國內風頭浪尖的最頂端,任何舉動都會引起國內一連串的反應。
“大總統,”秘書長張一鏖邁着疾步穿過辦公室前廳的人羣,來到袁世凱的面前,“奉天剛剛發來的電文,截止於今天晚上六點鐘時統計出來的最新傷亡情況。要念嗎?”
“念。”袁世凱很關心前線的傷亡,一部分是身爲北洋領袖對北洋軍的體惜,另外一部分則是傷亡數字直接表明目前戰況鬆緊的程度。
“第一兵團合計陣亡七百九十五人,重傷者五百五十人,受傷不能戰者一千三百餘人,其餘輕傷者超過三千人。第二師合計陣亡六百八十人,受傷不能戰者兩千餘人。其餘民衆誤傷誤亡者,合計大約也有三四千人。”張一鏖語氣沉重的念道。
“比起昨天又增加了一成多的傷亡。袁肅第一兵團在前線的合計兵力還不到八千人,這一下子已經傷亡過半,後面還在怎麼打?”袁世凱擰着眉頭嘆息的說道。
“聽說蔣司令已經下令從直隸、熱河、奉天三地開始徵召補充兵力。袁司令在直隸那邊原本就有訓練民兵,如今動員民兵參戰不算什麼難事,後續兵力也應該能及時支援到前線。”張一鏖聽完袁世凱的憂慮,立刻補充的說道。
“打了六天不到,日本人還幹勁十足,我們這邊卻要開始緊急徵召後續兵力。說出去都丟人。”袁世凱頗有幾分懊惱的說道。
張一鏖原本還想多勸說幾句,哪怕現在遼東那邊傷亡很嚴重,但中國軍隊英勇作戰也算是打出了樣子,好歹不像甲午戰爭時的陸戰那樣一潰千里。論起中日雙方的軍事質素,任誰都很清楚之間的差距,何必還要計較那麼多!
不過連他這個秘書都知道這一點,身爲軍人出身的大總統又怎麼會不知道。可想而知袁世凱現在只是憂心忡忡的牢騷,而不是真正在埋怨什麼。
就在這時,外交部部長陸徵祥和陸軍部代次長傅良佐匆匆忙忙的推門而入。
二人各自帶着一些文件,繞開在辦公室裡走來走去的衆人,來到大總統辦公桌前。他們先向張一鏖點頭示意,如今已經可以經常在辦公室裡遇見,所以沒有必要還要那麼客氣。
袁世凱在見到陸徵祥和傅良佐二人到來,立刻就知道是有關什麼方面的事情,他先行開口問道:“山東那邊處理的怎麼樣了?”
陸徵祥略顯出幾分興奮的臉色,說道:“一切條文方面的事情都已經辦妥了。德國人正在確定撤離的日期,他們答應會在一個月之內給出具體方案,而且已經確定下個月月初的時候會先組織一部分高級文官撤到上海。”
【推薦沈忱寫的關於三國方面的書籍,不可不爲是骨灰級的三國研究者,很值得推薦。另,前天膝蓋被金屬擦傷,最近害怕的要死,會不會得破傷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