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放出風聲

回到灤州之後,袁肅又在灤州這邊設下宴席,算是正式迎娶張涵玲的婚宴。

不僅灤州本地的官僚士紳紛紛趕來祝賀,保定、天津、北京等地的一些認識的或不認識的有頭有臉的人物,也都大老遠來到灤州赴宴。袁世凱特別吩咐長子袁克定、次子袁克文以及袁克良等人做爲袁家的代表趕赴灤州,在北京的張伯駒以及幾位中央政府的部長、次長,全都在應邀之列。

宴席接連擺在了三天,整個婚禮的進程這才慢慢告一段落。

在送袁克定等人返回北京時,於火車站月臺之上,袁克定倒是告訴了袁肅一些消息,並且還是關於袁肅之前申報成立中央陸軍第一兵團的進站。總統府軍事參議處已經進行了初步討論,對於成立兵團一級的作戰單位是有很好的意向,在大前天的時候剛剛報到陸軍部那邊,如果一切順利的話,月底之前便會有答覆。

袁克定的這番話顯然是袁世凱特意吩咐的,袁肅相信這同樣是一種暗示,其實袁世凱如果真的希望成立兵團作戰單位,根本不需要拖延那麼長的時間。

即便如此,袁肅也沒有感到失望,相反還對袁克定說了一些好話,表示一切聽憑中央政府的決定,哪怕最終不能通過自己的申報也無妨。

袁肅原本打算在婚禮結束之後好好休息一段時間,只可惜前前後後在開封、項城、灤州折騰的太久,他着實沒料到前來捧場的賓客會有那麼多,單單百桌宴席就擺了十天。就在送走灤州這邊賓客的第二天,司令部便收到了歐洲發回的最新消息,德軍與英法聯軍在馬恩河爆發了大型會戰,戰爭至今只進行了十多天,雙方傷亡情況已經超過五萬。

他當然不會在乎歐洲戰場上的傷亡情況,馬恩河戰役的爆發意味着歐洲正式進入大規模交戰階段,而用不了多久日本就青島德軍基地也會發起進攻。不得不說,他從兩年前在灤州立足之初便已經在思考青島問題。

不僅如此,在對袁世凱稱帝一事上面,他也認爲與青島問題有很多交叉的地方。

於是在九月三日這天,袁肅專程邀見了英國外交代表雷諾森。前幾日的婚禮上,雷諾森同樣是有到場參加,他當時與雷諾森也暗示了接下來會有重要事情單獨約見的意思。

wωw ttKan ¢○

這次見面的地點就在雷諾森居住的西城花園,經過這幾年的發展,西城花園漸漸成爲了灤州的一個社區代名詞,就像是北京的東交民巷一樣,這裡居住着的全部都是金髮碧眼的洋人。西城花園的建築風格各式各樣,有中國傳統的大宅,也有新建立起來的西洋別墅。除了雷諾森之外,還包括袁肅的軍事顧問團,前來投資的英國商人、傳教士、學者和一些旅居到此的普通西方人家。

雷諾森的宅院是古樸的中國式大宅,不過卻在院子中單獨修建了一棟兩層高的小洋樓。他便在將袁肅迎接到這棟小洋樓,於一樓落地窗前的小廳裡準備了英國的紅茶。

喝了半杯紅茶,又與雷諾森閒聊了一些關於洋河水庫工期的話題,隨即袁肅便切入了正題。他不動聲色的轉移話題問道:“雷諾森先生,聽說最近你們英國駐華公使與日本方面有密切的聯繫,似乎是在針對駐青島的德軍密謀一些計劃,對嗎?”

事實上英日針對青島德軍的問題早在去年便已經開始謀劃了,當然,去年是正式開始謀劃軍事行動,而在英日形成同盟之初,原本就是爲了警惕德國在遠東地區的勢力。

雷諾森並沒有顯得很詫異,英日聯盟在遠東地區早已不是什麼秘密,而協約國和同盟國之間的矛盾更因爲戰爭的爆發而再也不需要任何遮掩。他聳了聳肩膀,笑着說道:“袁將軍爲何對這件事很感興趣?這似乎不算是什麼秘密了,這段時間日本公使也在頻頻與貴國大總統接觸。我們大英帝國駐紮在威海的部隊早已經正裝待發,相信遠東地區戰事很快也會有進一步的發展了。”

袁肅表情嚴正,語氣漸漸顯得認真起來,他說道:“我想你們英國政府應該很清楚一點,青島畢竟是我們中國的領土,你們英國和日本接下來的行動將會是對我們中國主權極大的挑釁。今天我來與雷諾森先生你見面,就是希望能夠保證中英雙方的友好能夠維持下去,不希望因爲一些外交上的誤會而導致不好的情況發生。”

雷諾森呵呵笑了一陣,然後端起茶壺給袁肅的茶杯倒滿,他微微嘆了一口氣,說道:“袁將軍,如果今天您是來與我談這個問題的話,實在是很抱歉,我只能說這完完全全不在我的職責範圍之內,而且外交部也絕對不會允許我這邊插手。此外,我想,即便現在袁將軍親自去找我們的公使先生,相信也是不可能有所改變。”

袁肅盯着雷諾森,用一種威嚴的口吻說道:“雷諾森先生,你難道沒有聽明白我的話?”

雷諾森微微皺了皺眉頭,他注意到袁肅臉色和語氣的變化,回想到剛纔的對話似乎確實是有一些不妥。即便大英帝國的外交力量要遠遠高於中國,可當着中國官員的面多多少少還是應該有一些最基本的禮貌,不管會不會因爲言辭不當而鬧出大矛盾,眼下歐洲戰事已經拉開帷幕,在任何對外政策上自然要各國爲小心一些纔是。

“我的朋友,你看,這件事是整個協約國與同盟國之間的矛盾。更何況我們若是能幫貴國趕走德國人,這難道不算是一件好事嗎?”

“雷諾森先生,我希望你不是在把我當傻子來看待,又或者是根本還沒看清楚遠東這邊的局勢。根據我叔父發來的消息,日本公使最近與我叔父直接會談,是在打主意在趕走德國人之後,把青島佔爲己有。在我們中國有一句俗話,叫做引狼驅虎,難道雷諾森先生認爲這是一件好事?”袁肅冷冰冰的說道。

第10章 ,學堂過審第111章 ,孝感硬戰第36章 ,廣佈施恩第82章 ,北京調整第85章 ,扔白手套第36章 ,官辦銀行第57章 ,華中綢繆第37章 ,京城春節第70章 ,梟雄末路第22章 ,落井下石第97章 ,開始進攻第37章 ,逼上梁山第62章 ,準備北上第49章 ,並不簡單第11章 ,起事前夕第51章 ,謀將加盟第87章 ,旅順日軍第79章 ,外內異乎第49章 ,別開生面第19章 ,見宋教仁第23章 ,新的任命第100章 ,豺狼在側第83章 ,着手行動第49章 ,疑雷諾森第12章 ,初談青島第54章 ,購置軍火第99章 ,加強鋪墊第17章 ,兩邊準備第100章 ,大公子言第10章 ,學堂過審第10章 ,轉危爲安第16章 ,善後之計第12章 ,初談青島第37章 ,曉以大義第14章 ,少壯北洋第81章 ,兩淮擴軍第76章 ,淮安打探第6章 ,暗藏勢力第102章 ,麻城摩擦第22章 ,落井下石第9章 ,緊鑼密鼓第16章 ,知難而退第82章 ,營中出事第56章 ,見林伯深第86章 ,三旅番號第29章 ,洋河水庫第51章 ,妖媚妖嬈第75章 ,各自爲政第95章 ,預備巷戰第24章 ,別有用心第40章 ,新的編制第51章 ,剖心之言第86章 ,三旅番號第111章 ,孝感硬戰第10章 ,小年宴會第90章 ,第一回合第24章 ,另有一手第80章 ,共和成立第59章 ,安山喪禮第20章 ,越鬧越大第55章 ,車站送行第81章 ,崛起之路第74章 ,先聲奪人第53章 ,一戰陰影第67章 ,國會危機第105章 ,會戰序幕第39章 ,袁氏家宴第23章 ,新的任命第89章 ,先入鋪墊第49章 ,別開生面第5章 ,意在古物第100章 ,大公子言第7章 ,階段總結第38章 ,逐步善後第79章 ,決心一博第27章 ,京城風聲第68章 ,軍火事故第6章 ,暗藏勢力第17章 ,遇孫連仲第9章 ,玄機暗喻第28章 ,兩頭態度第105章 ,會戰序幕第35章 ,制訂政策第24章 ,另有一手第29章 ,五月六月第99章 ,中方態勢第76章 ,宮中對談55章 突發事件第25章 ,幾番折騰第98章 ,新的線索第49章 ,並不簡單第3章 ,輿論手段第88章 ,另有算盤第59章 ,約定與會第53章 ,籌備工作第88章 ,聲名漸顯第58章 ,分開進貨第36章 ,俘周寶林第76章 ,慈善宴會第29章 ,軍紀之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