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開誠招降

周寶林深深的嘆了一口氣,臉色陷入一種很是爲難的憂愁之中。他與他的部下都是第一批追隨白朗發動起義的,這一路走過來與官軍大大小小數十戰,不可不謂都是性命相托的好兄弟。他們這些闖江湖的最是講究義氣,如果說真像袁肅所說的那樣,有這麼一批兄弟不願意拋下自己,這完全是有可能的。

正所謂患難見真情,對於他手下的這支民軍隊伍來說,過去整整一年的時間裡全部都是在經歷“患難”。他還記得當初拉着本鄉的一些青壯參加起義時的誓言,這次起義不爲別的,就是希望能給掌權者當頭一棒,要還老百姓的血汗膏脂,要把共和民主的大義進行到底,要讓所有參與起義的兄弟有飯吃、有房住、有路可走。

可是現在重新想一想,當初的誓言又有多少兌現了?常年奔波遊走,沒日沒夜的提心吊膽,除了那段佔據商丘城的一小段日子讓兄弟們吃好、喝好、睡好之外,大部分時候除了戰鬥就是奔跑、除了奔波就是躲藏。

一年來了,這樣的日子什麼時候才能到一個頭?當初的誓言什麼時候才能實現……又或者當初的誓言還能原封不動的繼續堅持下去嗎?

袁肅等了一陣,見周寶林依然沒有說話,於是進一步的說道:“其實我今天找你,不爲別的,我相信你也應該猜出了一些大概。還是上次與你說過的事情,你是一個人才,你也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人,如今你陷於階下之囚,只能說明你走的這條路不對。爲什麼不試試換一條路來走?我與你一樣,同樣是希望能有一番好的作爲。哪有中國人不希望中國人好的?只是我可以實話實說,我現在力量還遠不夠達到影響國家大局的地步,所以我才希望能積蓄更多的力量。”

周寶林擡頭看了袁肅一眼,心中很有感悟。他知道自己沒必要再固執下去,即便自己依然不能完全相信袁肅,但是也不能眼睜睜的看着那些還被拘押的兄弟們受苦。拋開什麼革命大義、什麼民主共和的理想、什麼百姓謀幸福的誓言,單單眼前這些兄弟們都是自己無法放下的心結。

“這麼說,你是不打算放了我?”過了一會兒,他很是嚴肅的問道。

“我不會殺你,不代表我一定要放你。不放你有很多原因,誠實的說如果你堅持不肯投誠,我個人還是不可能信任你,一旦放走你,你繼續召集舊部興風作浪,豈不是又要掀起血雨腥風?再者,縱然你不再作亂,我也敢斷定只要你走出商丘,很快就會被十七師的人抓住。到時候絕對難逃一死。”袁肅毫不做作的說道。

“這麼說,你還是在爲我着想了?”周寶林似是而非的笑了一笑。

“坦白的說,我認爲殺了你並不一定會讓河南目前的形勢有所好轉,相反,如果能成功說服你投誠,化干戈爲玉帛,爲其他民軍展現另外一條出路,從根本上化解官府和民軍之間的矛盾,豈不是更好?”袁肅很誠懇的說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的想法之前已經跟我說過了,這段時間我也有認真的考慮。正如你所說的那樣,你其實並不信任我,事實上我也不信任你,所以直至今日都不願意答應你的條件。我並非是在乎氣節,這些年東奔西走,有過種種經歷,即便是我們扶漢討袁革命軍內部也都是矛盾重重,所以氣節對我來說根本不重要。”周寶林同樣開誠的說道,他這個時候說話的語氣和姿態更像是在隨心而談。

“你能相通這一點,我感到很欣慰。至於你所說的信任問題,其實就算你不說,這件事我也是心知肚明。不過信任這個事是需要時間來證明,即便現在你我說的再多、說的再好,終歸只是片面之詞。我不會奢求讓你現在就信任我,因爲說實在的,我也沒辦法信任你。人的一生沒有什麼是絕對的,有時候就應該有豁出去、賭一把的決心。更何況我自詡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爲有目共睹,反而你的所做所爲我卻知之甚少。”袁肅義正詞嚴的說道。

周寶林微微的點了點頭,儘管袁肅的這番話很傷人,但是卻是說的很實在。

彼此都不信任這是前提,然而明明佔據着優勢地位的袁肅卻肯率先來邁出這一步,這已經算得上是一種魄力。他之前已經說過自己不會在乎所謂的氣結,這段時間裡業已經歷了許多思想上的變化,此時此刻面對袁肅如此敞開心懷的言談,確實應該做出一些決斷了。

“袁大人,既然你不信任我,你還會對我委以重任嗎?”周寶林正色的問道。

“今日來找你,就是有一項重任需要借你之力。或者說,如果你能辦好這件事,袁某便會拋開以前對你的所有成見,真正認爲你我是可以走到一路的人。”袁肅不動聲色的說道。不過他心中卻是有了幾分喜動,聽周寶林的意思,顯然是已經打算做出決斷了。

“聽你這麼說,我幾乎已經猜出你今天找我的是什麼目的了。正如你從一開始就再三重申的那些話,你希望利用招降我這個民軍重要人物,來誘使其他更多的民軍棄械投降或者接受招安。這次你要我幫忙的事情,不外乎如此,對嗎?”周寶林很敏捷的就想通了袁肅的話,他沒有絲毫遮掩,直截了當的便說出了這層意思。

“呵呵,”袁肅忍不住笑了起來,笑容中有幾分很明顯的佩服,他不可否認的說道,“沒錯。昨天下午我部剛剛接到從南陽發來的一封電文,據情報稱目前活躍在豫南山區的幾支民軍隊伍出現動搖,上面希望我們能不戰而降人之兵。我想,再沒有什麼能比你更適合完成這個任務了。”

昨天下午確實有這樣一份電文,發電報的正是駐紮在南陽周邊的何豐林部。

整件事是從前天何豐林接到南陽郊區一個村鎮巡警報告,該村鎮有一戶人家的兒子突然返回村子,這個兒子之前一直在外務工,但是也有知情人稱是參加民軍去了。

巡警將這個兒子帶回來問話,經過一番拷問之後才得知原因豫南山區活躍的幾支民軍出現內亂,有許多民軍聽說白朗本部人馬轉戰陝西之後便感到大勢已去,想要脫離民軍返回故里過普通的日子,省得到時候兵敗被俘會遭到官府的嚴懲。

第28章 ,繼任賑災第4章 ,劫掠銀行第11章 ,別有用心第92章 ,宴會過後第30章 ,執掌大權第67章 ,國會危機第44章 ,信到京城第91章 ,募工募役第30章 ,雙面處理第81章 ,王磷同憂第18章 ,大學拜訪第49章 ,疑雷諾森第120章 ,突然南下第62章 ,張謇試探第54章 ,購置軍火第51章 ,英人扶持第39章 ,袁氏家宴第73章 ,南北交鋒第66章 ,突來冷言第31章 ,遠在昌黎第60章 ,酒樓遭遇第23章 ,暗中行動第10章 ,談判決心第94章 ,奇正虛實第4章 ,借力打力第54章第87章 ,以身涉險第81章 ,大轉折點第43章 ,返回灤州第13章 ,不合時宜第42章 ,分配防區第39章 ,結交豪紳第92章 ,提前預手第69章 ,上門討要第60章 ,車站槍擊第17章 ,獲其消息第50章 ,上海晚會第6章 ,制式步槍第18章 ,大學拜訪第55章 ,戰火轉移第38章 ,逐步善後第91章 ,唐海重工第9章 ,停火談判第1章 ,太子一黨第60章 ,北洋新星第66章 ,所謂顧慮第24章 ,其人之道第102章 ,麻城摩擦第81章 ,兩淮擴軍第31章 ,安山善後第41章 ,瀛臺大會第54章第7章 ,收受利益第58章 ,似是而非第86章 ,給下馬威第37章 ,京城春節第90章 ,拉攏進退第72章 ,整軍欲動第19章 ,見宋教仁第60章 ,訓練方案第67章 ,保定信函第35章 ,合擊圍堵第42章 ,分配防區第47章 ,護國帷幕第44章 ,下有對策第83章 ,親去隆莊第56章第8章 ,不做不休第61章 ,鄭家大少第66章 ,一營爲庫第70章 ,堂上之爭第83章 ,陷義帝制第13章 ,深夜變故第8章 ,不做不休第25章 ,作戰計劃第77章 ,神秘來賓第21章 ,軍事部署第66章 ,一營爲庫第58章 ,鄂州對話第52章 ,西南事變第64章 ,楊度試探第32章 ,另有想法第56章第24章 ,別有用心第12章 ,栽贓嫁禍第118章 ,臨別之談第50章 ,遇段祺瑞第2章 ,進攻丹東第13章 ,深夜變故第58章 ,分開進貨第100章 ,深夜突襲第99章 ,中方態勢第38章 ,加緊提防第46章 ,輿論攻勢第50章 ,叔父認侄第68章 ,行將開戰第37章 ,京城春節第99章 ,中方態勢第36章 ,俘周寶林第86章 ,不待而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