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調派入豫

袁世凱連連搖手說道:“無非只是一個稱謂而已,容後再議。如今還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這等小事就不需要再多言了。”

於是衆人沒有再提及新式步槍命名的事情,不過雖然袁世凱嘴巴上這麼說,可在場這些北洋老臣們還是心知肚明,很多時候大總統總會以退爲進,嘴巴上不答應,未必心裡面不樂意。等過一段時間以一種低調的方式再來呈遞此事,十之八九就會答應下來了。

隨後,衆人沒有退場,而是繼續安排士兵試驗新式步槍的射擊性能。包括段祺瑞、蔡鍔、班志超等人都一一親自上前去操作,就連袁克端也一時興起的跑過去試射。德國人貝爾則趁着這個機會單獨找袁肅談了一些關於新式步槍的問題。

貝爾並不是專業的軍事顧問,說到底還是一個軍火商人。做爲軍火商人,按理說他是不希望中國這麼快推行制式步槍,即便要推行制式步槍最好也是採購外國的軍火。如果像現在這樣,莫名其妙從國外購買了一支全新步槍的版權,帶回來自己生產並裝備,這對他這個軍火商人來說可是事業上的一次大沖擊。

然而,他之所以當着袁世凱的面讚美這支新式步槍性能卓越,很適合目前中國陸軍的配備,最關鍵的一點還是聽說這支新式步槍的零件全部是採用德國進口。也就是說,即便做不成成品軍火的買賣,但是同樣可以做原材料的買賣。

他找袁肅單獨所談的事情,自然就是希望能從袁肅這邊套取一些有用的商業信息,比如這支步槍的原廠是哪裡、設計師是什麼人、今後生產的規模情況等等。

一開始袁肅還不弄明白貝爾究竟想了解什麼,不過隨着二人談話漸漸深入,他立刻意識到貝爾的用意。於是,索性也不必轉彎抹角,他用很淺顯的語言來暗示貝爾,只要價格合理或者能提供更多的服務,自己一定會盡可能撮合代工生產新式步槍的工廠,向貝爾這邊訂購製造的原材料。

貝爾則表示這件事完全可以詳細討論,隨即便與袁肅約定了下次見面的時間。

等到貝爾這邊說完話,袁肅又在原地站了一會兒,只等着衆人對新式步槍試射完畢,然後打道返回總統府,說不定時間尚早的話還能趕到張伯駒那邊去。

不過只過了一會兒,李彬忽然走到袁肅這邊,告知袁肅大總統找他。

袁肅仔細一想,這才意識到應該還有一些事情沒有解決,單單新式步槍之後的投產問題都需要仔細過問,更別說還有之前關於調兵入豫支持鎮壓白朗起義這檔子事。他跟着李彬向靶場外圍走了幾步,袁世凱就在靶場外的道路旁邊與班志超聊着什麼。

在看到袁肅過來後,袁世凱轉過目光看了過來,同時還向這邊迎了兩步。

“克禮啊,剛剛我正與班志超談到河南那邊的情況,忽然記起來你年前有一個呈請,索性現在找你來談一談這件事。”袁世凱先一步說道。

“原來是這樣事,小侄之前與張表兄偶爾談及此事,只是隨意迎合了幾句,沒料到張表兄卻把這件事信以爲真,還專門發了電文到開封。前幾天張伯伯也爲了這件事回了電文,以至於小侄有些騎虎難下。”袁肅故意這麼說道。

他自然不想在袁世凱面前表現的太積極,正所謂喧賓奪主,若是自己拓展勢力太快,難免會一不小心踩進一些雷區。就算他的發展不可能危及到叔父袁世凱的統治地位,但若是影響到“太子”袁克定的地位同樣不是好事。歷史上這種兄弟鬩於牆的典故多不勝數,從第一次進京過年開始,他便在心中牢牢記住了這一點。

“這麼說,你並沒有打算去河南了?”袁世凱露出幾分奇怪的表情,進一步問道。

“倒是有打算過去,畢竟張伯伯是長輩,當初張伯伯在直隸省時對小侄多有照顧,正所謂受人恩惠銘記於心,小侄也希望能幫上張伯伯的忙。”袁肅正色的說道。他說這番話不僅僅是來做解釋,同時也是在給袁世凱暗示,自己能記得張鎮芳的恩情,自然而然也會記得袁世凱的恩情。

“若是私事,那就是你自己決定去否便可以了。不過既然你答應馨庵要調兵援豫,那這件事就不是私事了。不得不說,馨庵之前處理平亂之事實在是讓人失望,堂堂政府軍居然讓一些山村野民耍得團團轉,成何體統?”袁世凱十分嚴肅的說道,說到後半句話時,語氣明顯帶着幾分慍怒。

“關於河南發生的民亂,小侄是有所耳聞的。賊軍聚衆而起,聲勢浩大,來勢突然,又加之有革命黨人從中活動,確實是一件棘手之事。張伯伯那邊只是一時失手,亂賊終歸是烏合之衆,待到官府認真起來,這些亂賊勢必會做鳥獸散。”袁肅勸慰的說道。

“若真是這麼簡單,年輕就應該有結果了。如今這些亂民聲勢越來越大,不僅在河南有人鬧,在山峽同樣有人鬧。若還不能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只怕國內國外都會質疑我中央政府的能力了。”袁世凱意味深遠的說道。

“小侄不才,願請纓出戰河南,粉身碎骨也要爲叔父解決此等憂患。”聽完袁世凱的這番感慨,袁肅挺直身子,一副大無畏的姿態鄭重其事的說道。

“你倒不必有這麼大的口氣,畢竟你初出茅廬,一點實戰經驗都沒有。我的想法是讓你去一趟河南,倒不是指望你能幫上什麼忙,只是要把氣勢打出來。一方面是要讓地方知道,咱們中央軍該管的時候是絕不含糊,另外一方面也是要給那些亂民一點威懾。不過,你可一定要記住,要是連你都出了差池,那丟的可就是中央軍的臉面了。”袁世凱不疾不徐的說道。

“叔父放心,小侄一定不負所托。”袁肅斬金截鐵的說道。

“我告訴你,你去了河南要麼不要亂動,要麼就動出個樣子來。總之,心裡一定要有分寸,拿捏的好。”袁世凱提醒的說道。

袁肅意識到袁世凱是讓自己做一個“面子工程”,而這個“面子工程”交給別人做不合適,交給大總統的侄子來做才能彰顯出中央軍的地位。當然,他也很清楚既然是“面子工程”,那麼無論如何都要先把面子做足,若是連面子都搞砸了,那纔是真正的丟人。

他相信袁世凱並沒有打算讓自己這路人馬去跟白朗叛軍正面交戰,負責鎮壓白朗起義的當還是陸建章、陳樹藩這些人來辦。

說實在的,這倒真是一件好事。他的目的原本就是希望能在河南佔據一塊地盤,做爲向華中腹地滲透的前沿支撐點。至於是否與白朗作戰,那是次要的事情。如果不打仗還能佔據一塊地盤,那當然是最好的選擇。更何況如今白朗正在向陝西轉移,等他出兵那會兒,只怕白朗早已經跑的無影無蹤了。

“叔父的意思,小侄心中十分了然,小侄不再說什麼託大的話,一定完成叔父交代的任務,絕不辱沒我中央軍的名譽。”袁肅鏗鏘有力的說道。

“你明白就好了。那麼,你自行安排一下援豫之事,到時候再以電報聯絡即可。”袁世凱微微點了點頭說道。

“叔父,小侄另外還有一事相求。”袁肅緊接着又說道。

“哦?什麼事,說說看。”袁世凱問道。

“小侄希望此次帶兵入豫能讓蔣百里一同前往。”袁肅正經的說道。他自然是希望藉着這個機會把蔣百里徹底拉攏到自己這邊來,反正之前與蔣百里很談的來,對方也是有這樣的心思,現在就只差一個契機了。

“蔣百里?”袁世凱聽到這裡,專門擡起眼睛向靶場方向看了一眼,此時蔣百里和蔡鍔站在一起討論着新式步槍。

“是這樣的,前不久小侄與蔣百里專程談過一些關於軍事改革的問題,小侄認爲蔣百里確實很有見解。此次既然要動身前往河南,而且又需要慎重的處理一些軍務,若是能得到蔣百里在身旁提點,相信小侄能更得心應手一些。”袁肅沒有太多的藉口,幾乎是實話實說。

“此事你還是徵詢一下他個人的意見,蔣百里剛從日本回來,如今是跟在蔡松坡將軍身邊處理一些軍務。假使他個人沒有什麼異議的話,那就讓他陪你一同去也行。”袁世凱不反對的說道。

他對蔣百里的印象並不深,只知道此人是蔡鍔的同學,之前擔任保定軍校校長還企圖自殺,雖說是一個奇怪的人,但想來有過自殺經歷的人都未必有什麼出息,索性就讓其跟着袁肅一同去河南得了。

當然,從另外一個方面來說,他是意識到蔡鍔最近的大變化,就怕這個蔡鍔會一改往日的態度做出什麼不明智的舉動。儘管很是可惜了這樣一個人才,但大局面前不得不多一個心思。所以現如今能夠分化蔡鍔那就儘可能的分化,省的讓此人有所羽翼。

袁肅離開之後,袁世凱在原地沉思了片刻,隨即這才吩咐李彬準備好馬車打道返回總統府去。靶場上的衆人已經沒有什麼興致在繼續試驗新式步槍的性能,段祺瑞託人向袁世凱打了一聲招呼之後,便先行告退離去。蔡鍔、蔣百里以及其他陸軍部、軍械司的官僚們則陸續開始收拾,接二連三的移步到靶場的路邊。

幾分鐘後,衆人陸續乘上馬車返回。

袁世凱與班志超同坐在一輛馬車上,趁着這個時候班志超把一直隱藏着的一些話向袁世凱說道:“大總統閣下,關於您派遣袁都督前往河南的事情,我不得不發表一些意見。”

“哦?”

“既然您希望在河南民亂一事中體現中央軍的重要地位,那完全可以調派一名其他的更有經驗的將領前往河南,爲何偏偏要選擇年輕的袁都督?而且就袁都督之前的表態來看,他未必是那種可以沉得住的人,萬一因爲一時衝動而操之過急,以至於重蹈之前鎮壓的覆轍,豈不是得不償失?”班志超用一口流利的漢語說道。

“呵呵,原來是因爲這件事。”袁世凱露出一個深意的笑容。

“看來,大總統閣下似乎是早有一番打算,不是嗎?”看到袁世凱如此氣定神閒,班志超不禁有幾分疑惑起來。

“袁肅終歸是一個有進取心的年輕人,有進取心是好事,但是如果進取心變成野心,那可就不是一樁好事了。我這次讓之所以讓他去河南,就是要看看他到底聽不聽得進去我的話,倘若他老老實實按照我的吩咐來辦,那一切都好說。如果他一意孤行,惹出什麼亂子來,我必然也有理由讓他好看。”袁世凱不動聲色的說道。

“原來如此,說到底,這次是大總統再試探袁都督了?”班志超笑着問道。

“我能走到今天,就是對任何人都不會盡信。”袁世凱似是而非的說道,他說完這番話之後,還十分有目的的看了一眼班志超。

班志超臉色微微變動了一下,隨即還是跟着袁世凱一起笑了一陣。

第33章 ,散播謠言第66章 ,帝制進言第80章 ,緊急行動第96章 ,新式步槍第74章 ,先聲奪人第15章 ,順利突圍第41章 ,再訪張府第4章 ,劫掠銀行第100章 ,深夜突襲第50章 ,約談合作第39章 ,急收緩放第4章 ,出水芙蓉第35章 ,上海線索第107章 ,保存名義第53章 ,豫南對策第70章 ,梟雄末路第52章 ,商丘發展第27章 ,逐步展開第85章 ,雙重密謀第54章 ,重慶變勢第59章 ,組建情報第112章 ,突破孝感第61章 ,汽車公司第50章 ,叔父認侄第85章 ,見何其鞏第2章 ,進攻丹東第19章 ,最終試探第51章 ,妖媚妖嬈第46章 ,灤州諮議第34章 ,香港分部第76章 ,各有活動第13章 ,深夜變故第16章 ,兩頭行動第34章 ,另有目的第20章 ,獨立事宜第60章 ,北洋新星第96章 ,打探消息第69章 ,上門討要第35章 ,制訂政策第45章 ,書房夜談第57章 ,對簿一談第47章 ,護國帷幕第99章 ,加強鋪墊第32章 ,新官上任第106章 ,又有野心第109章 ,暴力事件第35章 ,制訂政策第48章 ,南北駁火第78章 ,曉之大義第86章 ,偏遠事故第25章 ,作戰計劃第26章 ,統制試探第10章 ,小年宴會第33章 ,不容忽視第27章 ,開始進攻第55章 ,戰火轉移第65章 ,轄內發展第17章 ,獲其消息第65章 ,聯誼會上第39章 ,急收緩放第56章 ,見林伯深第6章 ,制式步槍第44章 ,信到京城第84章 ,趁勢發展第97章 ,制式武器第8章 ,不做不休第24章 ,別有用心第89章 ,先入鋪墊第45章 ,書房夜談第60章 ,車站槍擊第9章 ,玄機暗喻第79章 ,建近衛軍第7章 ,針鋒相對第80章 ,灤州會議第97章 ,開始進攻第56章第31章 ,遠在昌黎第72章 ,開營訓練第27章 ,驗證關係第42章 ,府院巧遇第54章 ,見宋教仁第40章 ,改變心思第3章 ,保境軍資第27章 ,迎王懷慶第102章 ,麻城摩擦第30章 ,唐氏雲南第73章 ,南北交鋒第31章 ,安山善後第33章 ,不容忽視第74章 ,兩淮之想第108章 ,信陽之亂第50章 ,遇段祺瑞第38章 ,戰後善後第93章 ,鄭州事變第52章 ,商丘發展第2章 ,安山張府第46章 ,榮升護軍第85章 ,初露野心第58章 ,錦衣回校第34章 ,另有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