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第二天一早,張懷芝專程派來一名侍從官員,帶着幾封電文急急忙忙到第一混成旅臨時行營找到袁肅。旅部上上下下起初還以爲是什麼突發的噩耗,然而讀完電文之後才知道,原來是武漢、南昌方面齊齊傳來捷報,此次南下鎮壓革命軍的第一軍已經在湖北、江西兩省佔據絕對優勢。
不僅如此,電文裡還順帶提及了廣東方面的情況,廣西都督陸榮廷接受中央政府的命令,夥同廣東宣撫使龍濟光合兵攻入廣州。
李烈鈞發起湖口起義只比上海起義遲了半天時間。事實上早在中央政府下令解除李烈鈞江西都督之職的通電下來那天,江西陸軍第一師師長歐陽武便已經陳兵南昌周邊。袁世凱給歐陽武的命令是出任江西護軍使兼代都督事,並要求其迅速控制南昌並逮捕李烈鈞。
然而歐陽武當初是與李烈鈞一起由江西武備學堂選派留日學生,不僅是李烈鈞的同窗同學,也是大革命時期擁護南京臨時政府的革命軍人。只不過他在此次“二次革命”的立場上有所持疑,再加上也希望能取代李烈鈞執掌江西大權,所以沒有選擇響應孫中山的號召。
但畢竟顧念昔日同窗兼革命戰友的情誼,歐陽武沒有即刻下令向南昌發動進攻,而是發電催促李烈鈞下野。
李烈鈞深知他個人在南昌根基不穩,於是當晚便撤退到湖口,又另行聯絡江西陸軍第二師師長劉世均,希望能策動其響應革命號召。
湖口雖然暫時遠離北洋軍威懾範圍,但此地並沒有多少兵士。李烈鈞前前後後籌備了許多天,又從江浙一帶資產家那裡緊急調取了一筆經費,這才勉強組織起了“討袁革命軍”。因爲時間倉促,“討袁革命軍”除了少部分地方正規軍之外,大部分還是臨時動員起來的民夫。而在所謂的“地方正規軍”當中,最“精銳的中堅力量”卻還是前清時的鄱陽湖水師,民國成立後改編爲水上警察。
湖口宣佈起義之後,由於歐陽武和劉世均皆是消極的態度,既沒有響應“討袁”,也沒有遵奉北洋政府的命令執行鎮壓。因此才一開始的兩天,討袁革命軍進展還很順利,甚至還反攻南昌,迫使歐陽武撤退到吳城。
整個江西省的討袁革命軍一共有兩支,除了李烈鈞所組織的這一隊人馬之外,另外還有昔日李烈鈞的部下林虎。比起李烈鈞倉促整隊的討袁軍,林虎一部原本就是大革命時期的一直新軍部隊,民國成立之後規劃在李烈鈞麾下,率領三個營人馬駐紮在餘江縣。
李烈鈞開始反攻南昌之際,林虎也隨即從餘江縣起兵,並一路高歌猛進的沿着官道快速進軍,意圖從南方進逼南昌。
到了二十日,北洋第一軍兩師三旅的兵力分別開抵湖北和江西與安徽交界地區。
第一軍總指揮段芝貴調派王佔元第七師攻湖北,李純兩旅進攻江西,後又調派張敬堯第八師進攻湖南。並且還聯絡駐紮九江的長江艦隊,由湯恩銘率領艦隊沿長江協助第一軍發起進攻。長江艦隊先在九江江面炮擊李烈鈞部,在遏止住李烈鈞進攻南昌的勢頭,並等到李純進入江西境內之後,這才又沿江而上來到湖北境內。
李純兩旅約五千人的兵力,雖然人數不算很多,卻大多裝備精良,陸軍炮兵掩護,江面又有艦隊支援。單單二十日這天中午,其部將飛快的奪佔南昌西北城鎮,進而向東南方向李烈鈞部發起強攻。
到二十日晚間,整個江西的形勢立刻扭轉過來。
在強烈炮火壓制之下,李烈鈞部甚至連還手的餘力都沒有,防線徹底崩盤,一路向贛南方向撤退。從南昌南部撤出之後,正好與趕到的林虎部會合。李烈鈞與林虎商議,南昌地理不利於討袁軍作戰,既沒有重火力支援,又要遭受艦艇的壓制,最好往南方轉移再做打算。
爲了避免兩路討袁軍遭到北洋軍合圍,李烈鈞與林虎依舊兵分兩路,一路經吉安到贛州,另一路則向東南方向轉移到撫州。
就在南昌失利的這一天,武漢同樣宣告失守。王佔元幾乎不費吹灰之力便擊潰武昌守軍,在沒有艦艇掩護的情況下又緊接着強渡長江,攻克漢口和漢陽。湖北討袁軍一路連續撤退,一直退入陽夏才勉強穩住陣勢。
放眼整個南中國,之前一直風風火火的革命聲勢,前前後後才經歷了五、六天的交鋒,頹弱之勢頓時顯露出來。
在看完王佔元送來的這些電文消息之後,袁肅也沒有做過多的表態。他相信這些電報是上面故意要求拿出來大肆宣傳,以彰顯北洋軍作戰勇猛,以及戰事彈指可定。可實際上距離“二次革命”徹底結束還有一段時間,眼下僅僅是大局上佔了優勢,面對化整爲零繼續負隅頑抗的革命軍,多少還是要有一番費神費力。
當天下午,袁肅與陳文年按照昨晚制訂的計劃,一人率領一個團分開南下。
袁肅與三團先行出發,徒步沿着官道向港城前進,預計需要三天的路程。不過相對這邊來說,他本來就不需要太過着急,哪怕剛到港城整場戰爭已經結束,到時候大可直接改道前往淮安,反而還省下不少麻煩。
陳文年則與趙繼時一直等到傍晚五點鐘,這才帶領第二團登上津浦線準備好的火車前往宿縣。他們會在宿縣下車,然後開始逐步佈置轉移到淮北的行程,當然也會調派一部分士兵繼續搭乘火車南下,直到與第一團南下的一個營會合。
五月底,華東地區普遍降下大雨,溼熱的天氣愈發明顯。
趙山河是在接到袁肅從濟南發來的命令第二天深夜時,帶領一營人馬由徐州到達淮安。
當然,在出發之前,他提前發到淮北的電文還是按照總鎮下達的指示,表示自己是途徑淮安前往鹽城。如今南京方面的戰事已經進入試探進攻階段,最終熬不住性子的張勳率領武衛前軍幾個江防營率先發動進攻。眼下江蘇境內的北洋軍都聚焦在南京,留守在淮安的第三旅也沒有太在乎趙山河這一營的人馬。
由於天色已晚,趙山河沒能進入淮安城內,不過卻在第三旅派來指引的一支後勤支隊帶領之下,先轉移到西南邊一個小鎮子上入駐下來。
第三旅旅長王金鏡,字耀庭,是與鮑貴卿同期北洋武備學堂畢業的老將。不過比起鮑貴卿,王金鏡還算是很客氣,沒有對第一混成旅這支雜牌部隊有太多的偏見,甚至還專門吩咐負責接應的軍官,但凡趙山河有什麼需要,則儘可能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
在安頓好營務之後,趙山河按照早先想好的計劃,盛情邀請這些前來接應的第三旅軍官留下來喝一頓酒。他取出在徐州時專程購買的兩瓶上好陳釀,推說一直找不到好機會喝酒,今日與幾位大人投緣,索性就開瓶解解饞。
第三旅的幾名軍官軍銜不高,面對趙山河這樣中層軍官的邀請,一個個都很是感動。考慮到現在又是凌晨時分,外面還下着淅淅瀝瀝的大雨,索性就留在這裡喝一點酒,明天一早再返回城內去。反正城內現在也沒什麼要緊事,他們這些基層軍官並無需要操心的地方。
趙山河請這些人喝酒,自然不是單純的爲了討好或者客套。早先在從灤州動身時,袁肅已經決定趁着此次南下佔據淮安和淮北,那從現在開始勢必要做好前期的鋪墊工作。
他主要的目的是希望能夠從這些人口中套取淮安的地方信息,以及第三旅留駐部隊近期的動向,這些都對自己接下來的行動有莫大的幫助。
就在營地臨時搭建的一座帳篷裡,吩咐炊事班做了一些小菜和乾肉,趙山河與第三旅的這些人圍坐在一起。一開始大家都還很客氣,畢竟官職有別,又是初次見面,理所當然會有所拘謹。可是酒過三巡之後,大家酒勁上頭,頓時便推心置腹起來。
從這些軍官口中透露的消息來看,淮安此處雖然沒有鐵路,不過卻是京杭運河的四大交點之一。地理位置處在江淮平原,又有長江三角洲的水源氣候,不可不謂是蘇北地區富庶的地區,經濟農業和商業的發展僅次於徐州。
淮安還是蘇北地區最大的岩鹽產出地,縣政府百分之六十的稅收全部來自於鹽稅。根據前清時期光緒年間的統計,淮安的鹽稅佔江蘇全省鹽稅的五分之一。也就是說,只要能夠控制淮安,就能掌握江蘇全省五分之一以及蘇北絕大部分的經濟來源。任誰都知道,江蘇省內的富庶大部分皆是來自鹽利。
做爲京杭運河重要的漕運交點,淮安的商貿發展同樣是十分發達,尤其是糧業。
這裡沿河的城鎮多處都有大型糧倉,儲備的糧食量近乎可以以國家級來統計。第二鎮之所以在這裡設立後勤支撐點,除了交通之外,看重的就是這裡有現成的儲備糧,價廉物美,必要時還能省去勞師動衆從後方調運的麻煩,直接從地方採購。
至於第三旅留守在淮安的部隊,除了輜重營、工程營以及總鎮直屬的後勤營務處這些部隊會一直留下來之外,其餘的部隊將會在未來五天之內全部南下鎮江,與第三旅旅部會合。而旅長王金鏡明天下午便會啓程南下,到時候淮安這邊軍銜最高的便是總鎮直屬後勤營務處調度長。當然,這名調度處也僅僅只是一名營級軍官。
抿了一口酒之後,趙山河順勢問道:“這調度長是什麼來頭?”
一個侍從官夾了一口菜胡亂的吞了下去,酒氣熏熏的說道:“哦,此人正是咱們第二軍後勤總長章老總的表弟,據說還是馮都督的親戚,名叫陳祿衫。說句私底下的話,趙哥哥你可千萬別到處聲張,這姓陳的……隔兒……也不什麼正經人。”
趙山河湊近了一些問道:“此話怎講?”
那侍從官說道:“這不咱們纔到淮安也沒多久,六天……呃,不對,五天都沒到。這姓陳的把濟南發下的軍用物資倒賣了不少,然後又低價收購本地的精糧。上報到前線那邊,就說物資派發遲緩,只能本地收購。最後就把低價收購上來的精糧以高價報到上頭去。這小子,嘖嘖,就從中謀了不少油水。”
對方滿是酒氣的說話,趙山河一時沒聽懂,不過他沒仔細理會這投機倒把,反正只要摸清楚陳祿衫是個不乾淨的人就是了。
這時,另外一面軍官也跟着附和說道:“還不止,這小子還利用職務便利經營私鹽,也就這幾天的光景,販了不少私鹽到北邊去了。”
之前那名侍從官彷佛又想到了什麼,連忙又補充的說道:“哦,我記起來了。這陳祿衫與南京第二十一旅旅長陳叔亮是同族。”
立刻又有人說道:“那陳叔亮不就是馮都督的女婿嗎?”
趙山河有一些奇怪,連忙問道:“怎麼,馮都督的女婿現在竟然在南京?”
“可不是嗎?馮都督爲這件事可惱火的不行。老丈人授命南下鎮壓革命,這做女婿的一點也不開竅,居然還明目張膽的支持革命,支持孫逸仙。這不,如今在南京參與佈防阻擊咱們第二軍的,就有陳叔亮的這一支人馬。”
“原來如此!”趙山河沒有再多說什麼,只是若有所思的緩緩點了點頭。過了片刻之後,他再次端起酒杯,與衆人推杯置盞起來。
【歐陽武(1881-1976)字南雷,江西省吉水縣楓江鎮林橋村人。光緒七年生。自幼在吉安當學徒,從小習武,精通南拳、刀術和劍術,曾中清朝武舉人,爲江西武術界培養了大批人。1913年6月9日,袁世凱撤掉江西都督李烈鈞,任命歐陽武爲江西護軍使兼代都督事,同時授陸軍中將,兼江西第一師師長、軍事參議,所有江西陸軍各營均歸節制;6月20日暫代領江西都督,7月12日加陸軍上將銜,13日江西省議會開會,推舉李烈鈞爲討袁軍總司令,歐陽武爲都督,賀國昌爲省長,唯歐陽武稱病不出,因受袁世凱拉攏,對反袁鬥爭態度消極,31日被北洋政府褫職;8月9日歐陽武聞吳城失守,即棄職潛逃,兩營護兵被憲兵司令廖伯琅控制,15日“二次革命”失敗,歐陽武和李烈鈞共赴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