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越鬧越大

餘額不足

當天中午,羅伯遜帶領英商會的幾名幹事來到鎮守使署衙,向吳承祿表示強烈的不滿。他不僅指出袁肅是高級長官,同時還是全權負責賑災事宜的主官,不管發生什麼事,吳承祿都必須遵照合法的程序來辦理。現在吳承祿突然逮捕了袁肅,不僅是以下犯上,而且還導致賑災工作出現紕漏,從而加重影響京奉線鐵路的恢復,實在是不可容忍。

對洋人指着鼻子吆三喝四,吳承祿只恨的牙癢癢,他最看不順眼的就是這些耀武揚威的洋人,平日裡不去理會反倒縱容了這些金髮碧眼人的氣焰。他強硬的回覆這是中國人的事情,輪不到洋人來插手,順便還敷衍推搪的表示會繼續穩定難民情緒。

面對吳承祿這樣的態度,羅伯遜心中本來就憋了很多怨氣,頓時一時上火,擺出更爲強硬的態度來威嚇吳承祿。他強調除非有正當的理據,否則必須釋放袁肅,如果沒有袁肅來主持賑災工作,難民的暴X動繼續破壞各國商人的利益,自己必然會與其他國家的商人聯合起來,採取必要的措施。

“我會將這件事如實的上報到北京,要求總司令聯絡駐華公使館,以外交途徑舉報吳將軍你的非法行爲。京奉線鐵路是我們英國衆多商人投資所建,它纔剛剛開通不到半年的時間,現在卻要停運超過兩個月,這其中的損失,你擔當的起嗎?”

“我再說一遍,這是我們中國人的事情,我怎麼辦事你們英國人無權過問。逮捕袁肅是中央政府的命令,我沒必要跟你做交代。”吳承祿氣呼呼的反駁道。

“既然如此,多說無益,你反正是拿不出所謂的命令,而我一定會向北京申報此事。”羅伯遜威脅的說完這番話,轉身邁步向外走去。

吳承祿雖然無比氣憤,但說到底還是有幾分心虛,可是不管是爲了面子還是現在的處境,他絕不可能向羅伯遜表示任何妥協和退讓,只是在心中求着能儘快調查清楚趙方毓的蹤跡。

羅伯遜剛剛走到門檻處,忽然又轉過身來,冷冷的補充了一句:“還有,吳將軍,您在火車站附近集結的兵力嚴重影響到附近的秩序,我來之前已經與幾位軍官討論過,我奉勸您千萬不要讓您的手下做出越軌的行爲,否則後果自負。”

說完,他昂首挺胸的揚長而去。

吳承祿怔了怔,他當然明白羅伯遜這句話的意思,雙手不由自主捏緊了拳頭。他愈發相信袁肅與洋人的關係不簡單,可即便如此也沒有實質的證據。洋人現在步步緊逼,已經挑明瞭是站在袁肅這邊。

一想到袁肅在短短兩個月的時間裡,不僅深得本地老百姓的口碑稱讚,更是獲得了洋人勢力的支持,只怕他這鎮守使的位子當真是岌岌可危了。

呆愣了半晌之後,吳承祿低沉的開口喚了一聲:“來人!”

一名僕從快步從門外進來,在吳承祿面前躬身問道:“老爺,有什麼吩咐?”

吳承祿嚥了一口口水,很不容易的說道:“發一封電文到北京,給段總長……不,不,還是發到段總長的官邸,給吳夫人。”

他很不願意驚動段祺瑞,畢竟這件事不光彩,而且段祺瑞又是大總統的心腹親信,怎麼可能輕易的摻和到對付大總統侄子的事情裡來?不過事到如今,他也不奢求段祺瑞能站在自己這邊對付袁肅,只不過先預留一條後路,倘若事情鬧大了,也不至於萬劫不復。

他很快交代好電文的內容,然後催促僕從立刻把電文發出去。

北京收到灤州發去的電文是九月二十二日下午,電報經陸軍部轉發到新華門總統府秘書處,之後這份電文沒有立刻交到袁世凱手裡。總統府秘書處秘書長張一鏖看過電文後,臉色頓時陷入凝重,他抽了一個空閒帶着這份電文去了一趟政務堂,親自面見了內閣總理趙秉鈞。

趙秉鈞聽完張一鏖簡單的描述之後,同樣意識到這件事非同小可,當即屏退左右其他人,然後從張一鏖手中接過電文仔細過目了一遍。看完電文之後,他臉色漸漸凝重起來,深沉的嘆了一口氣,一時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唉,豈料這事怎麼會鬧到如此地步?”過了一會兒,張一鏖先行打破了這份沉默。

“張先生,你應該是知道的,當初可是大總統親自下令簽發特別調查命令的,顯然這袁梓鏡在山海關一定是做出什麼越軌之舉,所以纔會招致吳鎮守的逮捕。按理說,這一切都是合情合理,也是大總統擔心所在呀。”趙秉鈞憂心忡忡的說道,他說這番話的目的,自然是要理清楚自己的責任。

“趙大人,不管這袁梓鏡是否做出越軌之舉,吳承祿是十一天前逮捕的此人,可爲何這十一天裡吳承祿沒有向北京做出任何交代,也不見其把人押送到北京來接受審問呢?這難道不是一個疑點?”張一鏖意味深遠的說道。儘管他並沒有參與到山海關賑災的工作,但還是聽說過袁世凱簽發調查密令的消息,所以自己纔會第一時間來找趙秉鈞商議此事。

“這……唉,我是說不上來。”趙秉鈞嘆了一口氣,搖着頭說道。若是換做其他人,他當然可以隨便編一個藉口,可能是吳承祿一時疏忽,又或者調查還在進行當中等等。但張一鏖可是精明的人,這些搪塞的理由根本站不住腳。

“再有,電文裡還提到賑災物資遭到貪污和剋扣,這事也總得有一個說法吧。我倒是很相信袁梓鏡的人品,他從灤州赴任主持賑災時還帶去了十一萬賑災款項,要是說他貪污剋扣,顯然是沒這個必要。至於我們北京派下去的七萬賑災款項,送到臨榆縣時卻只有兩千五百石的糧食,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其中必有貓膩。”張一鏖進一步說道。

他同樣很清楚這次北京派下去負責調配賑災物資的人,不是別人,就是趙秉鈞的侄子趙方毓。他也完全明白中國官場許許多多不成文的規矩,所謂中央撥款層層剋扣,真正落到實處的少之又少,這確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但倘若有人一定要追究此事,那此事也難逃法紀。尤其追究此事的人還是有一定身份*和勢力的人。

第12章 ,各有部署第109章 ,暴力事件第16章 ,定製式化第45章 ,北京覆電第6章 ,討價還價第36章 ,廣佈施恩第67章 ,保定信函第69章 ,驚天變故第7章 ,階段總結第20章 ,越鬧越大第15章 ,挑明來幹第18章 ,京城氣象第59章 ,意外事件第91章 ,唐海重工第7章 ,收受利益第31章 ,安山善後第15章 ,戰後狂熱第18章 ,京城氣象第92章 ,強猛攻勢第49章 ,並不簡單第13章 ,深夜變故第69章 ,一戰前夕第87章 ,隨營學堂第47章 ,會衆豪紳第30章 ,雙面處理第87章 ,旅順日軍第52章 ,各有意外第2章 ,昭然若揭第73章 ,事前籌劃第29章 ,軍紀之亂第94章 ,防線告急第43章 ,返回灤州第64章 ,楊度試探第10章 ,轉危爲安第71章 ,重新聚力第18章 ,局勢變故第94章 ,綁架之案第10章 ,學堂過審第64章 ,兒女情長第45章 ,蕭牆之內第98章 ,培植政府第47章 ,南下上海第15章 ,順利突圍第9章 ,緊鑼密鼓第90章 ,第一回合第89章 ,先入鋪墊第39章 ,過河拆橋第84章 ,以理服人第45章 ,一念之間第6章 ,討價還價第41章 ,稅收分配第62章 ,張謇試探第55章 ,車站送行第35章 ,上海線索第38章 ,會袁克定第36章 ,俘周寶林第75章 ,各自爲政第112章 ,突破孝感第96章 ,保定催電第18章 ,一時衝突第30章 ,執掌大權第17章 ,強化民兵第38章 ,加緊提防第61章 ,審餘小魚第70章 ,堂上之爭第113章 ,逐步事變第80章 ,三方保舉第46章 ,北洋暗流第38章 ,戰後善後第97章 ,另有剖析第38章 ,戰後善後第60章 ,北洋新星第47章 ,陸軍部令第47章 ,會衆豪紳第77章 ,洋商企第117章 ,西南預示第65章 ,轄內發展第9章 ,緊鑼密鼓第98章 ,三方度勢第8章 ,會見蔡鍔第73章 ,南北交鋒第82章 ,雪中送炭第67章 ,撮合婚事第67章 ,推心置腹第33章 ,不容忽視第71章 ,炮兵計劃第34章 ,民軍奇部第35章 ,上海線索第64章 ,臨時告誡第52章 ,單見高順第57章 ,誘敵之策第77章 ,洋商企第2章 ,似有察覺第10章 ,小年宴會第54章 ,藉機靠攏第71章 ,炮兵計劃第39章 ,過河拆橋第42章 ,分配防區第41章 ,除夕夜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