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當了匈奴王,不是起點,而是終點

秦國,咸陽城,咸陽宮,咸陽殿。

高臺王位之上,坐着的是代爲監國的皇后阿房。

其頭戴一定華貴鳳冠,上有十餘種禽鳥,整體以黃金打造的冠身熠熠生輝。

шωш ☢Tтkan ☢¢ ○

金光四射的鳳冠襯得她臉色白皙異常,就像是患了一場大病似的。

在其身下的朝堂上,一個個跺跺腳,秦國都要抖動一下的秦國重臣們站在丹墀之上,眼珠子瞪得溜圓。

互相指着鼻子,唾沫星子亂飄,像是鄉人罵街一般,吵個不停。

一個年老頭白的秦臣道:

“太子乃長公子扶蘇!陛下薨,自該太子繼位,怎能由長安君進之?”

新爲廷尉正的灰上大喝相對。

“昔武先王離世,繼位者乃昭襄先王,武先王沒有子嗣嘛?兄終弟及,乃應有之義,話又是陛下親口所說,在場二百餘位臣工皆親耳聽之,當請長安君歸咸陽也!”

甘羅大怒。

“放肆!爾等密謀造反,想要簒國乎?太子乃陛下在朝堂之上,兗兗諸公之前,親口定下!今陛下殯天,又怎會說出留下這等荒唐言語自相矛盾!”

李斯出列。

“二百餘人之言,還比不得上卿一人所說乎?”

又一個身世顯赫的上卿站了出來。

“呵,左相以爲織的這張網萬無一失?需知只要是網,那便有洞!大田令已然承認,陛下未說過這些言語,皆乃你李斯逼迫衆人也!”

親耳聽到始皇帝遺言,身在泰山現場的大田令,對上李斯的陰冷目光毫不退讓,冷笑道:

”左相這是要殺了我?來啊!這一路上左相殺得人還少嘛!你這楚國小吏,受陛下洪恩不思報之,還意圖幫長安君篡位,當誅!”

郎中令章邯未佩秦劍,身着官服站在朝堂之上。

聞言望向大田令,目光中的殺意比李斯的陰冷要沁人心脾。

“爾敢篡改陛下遺言?好膽!邯在路上就該斬了你這豬狗不如的畜生!”

一個博士長身而立,走到大田令身旁,冷笑連連。

“好大的殺性,郎中令且要我血濺五步看看?”

“……”

紛紛擾擾的騷亂聲音,要阿房覺得頭痛欲裂。

後宮那些嬪妃再如何嘰嘰喳喳,也沒有這些男人吵鬧。

她用力抓了抓王座上的扶手,一雙略顯空洞的眸子剎那間充滿了壓迫感。

她要爲她的王,她的夫,她的主,守住這偌大的天下!

“聒噪!”

極其尖銳的叫喊,刺破人耳膜那種。

殿上衆人武功稍弱者,皆是頭腦一嗡鳴。

手快的扶住殷紅丹墀地,手慢的就東倒西歪栽在了地上。

而那些站着大吵大鬧的人,好些都摔了跤,一時間朝堂上百態畢現。

喊完了這一聲的阿房一言不發,靜靜看着下面羣臣,身子向後靠在王位之上,像極了始皇帝在位時的樣子。

除了站在其身邊的貼身侍女外,無人知道她汗流浹背。此時不是不想說話,而是不能。

她又用了驪龍,積攢了不到一年的驪龍。

現在的她,虛弱得很。

上一次,二十多年的驪龍,能一招打的武功絕世的趙高瀕死。

而這一次,不到一年的驪龍,僅能將她的聲音大而尖銳,讓羣臣安靜下來聽她說話罷了。

她不是始皇帝,無論多麼地多麼淡的聲音,都能讓朝堂鴉雀無聲。

她想要短暫震懾住這些天縱之才,她能想到的方法,只有驪龍。

羣臣晃晃腦袋,驚奇地看着高臺上的皇后,直視。

皇后武功,竟如此高深?

他們沒有畏懼,陛下死了,一個出身卑微的皇后算得了什麼?什麼都不算!

你當你是華陽太后,宣太后啊?

小幅度急促呼吸,阿房終是積攢出了能夠說話的力量,壓低着嗓音,盡力不透出虛弱。

“廷尉何在?”

廷尉張圖起身,拱手俯首。

“臣在。”

“陛下如何身故?”

依據秦律,廷尉對所有的王公大臣有勘定死因之職責。對於始皇帝之死,有最終的認定權。

在所有大臣中,對任何人都可以在特定時日保持始皇帝病逝之機密,唯獨對廷尉不可以保密。

“墜崖而亡,臣已與太醫令夏無且一同驗明正身,確是陛下無疑。”

阿房,張圖這一問一答,已是在法理上將這整件事蓋棺定論。

底下秦臣先前吵的如此兇,都是爲了影響阿房判斷。

他們再厲害,也終究是臣。

他們無論對阿房如何不上心,如何看不上。

可監國之人是阿房,阿房的態度,有決定性作用。

往日溫柔的聲音顯得異常清冷,阿房微點頭,道:

“御史大夫中空,你暫代其職,發喪事宜,盡由你張圖牽頭。”

“唯。”

在張圖應聲的一瞬間,朝堂內不少秦臣臉色大變。

發喪,就是經御史大夫與廷尉府會同太醫署做最終認定後所發佈的文告。

御史大夫通常是虛領會商,廷尉府則是完成實際程式的軸心權力。

從發喪開始的所有的國喪事宜,事實上都離不開廷尉府的操持。任何國喪,都是廷尉府介入得越早越好。

而一旦國喪開始,整件事情就再也不可回頭,沒有轉圜餘地。

好些人的目光都移到了先前吵的最兇的甘羅身上。

大田令就是聽甘羅號令,才跳的反。

甘羅一臉陰沉,冷汗涔涔,短短一瞬,卻像是過了一輩子之久。

自從始皇帝親自爲某豎子站臺,他就已然不再搞任何小動作。

秦國姓嬴,不姓甘。

在始皇帝表達了對某豎子的全盤信任後,他再敢鬧事就是找死。

他像某豎子希望的那樣,管制一衆世家子弟,咸陽從始皇帝離開之後沒出過任何亂子,上卿甘羅功不可沒。 他一直在內心告誡自己,要等到太子嬴扶蘇繼位。仁義的秦二世會體會世家不易,到時一切就都會好起來。

可現在呢?

陛下死了,繼位的是他甘羅的大哥,嬴成𫊸。

甘羅,不能接受!

他比任何人都知道他的這位兄長要做什麼,那是世家末日。

不,應該說,再也沒有世家了……

眼下,是最後的機會。

陛下已逝,那些只服氣陛下的秦臣大都處於觀望狀態。

眼下的咸陽城,身爲世家之首的他,掌握着絕對朝堂話語權!

甘羅的功業雄心便驟然勃勃燃燒了起來。

只要他願意,他便可以帶衆世家駁斥,質疑陛下遺言真實性。

擁立太子嬴扶蘇,堅實地維護帝國新文明。

王死,太子繼位,哪國不是如此呢?

甚或,在秦二世時期,他完全可以登上週公攝政一般的功業最巔峰。

什麼上卿,說得好聽,說到底就是個沒實權的虛職。

他十二歲就當上了上卿,是榮耀。

現在還是上卿,就是恥辱!

十二歲封侯拜相,他人言談此處皆是頌讚,但甘羅每次聽到都覺得臉上火辣辣的疼。

他可從來沒當過丞相,最差的左相都沒有!

高臺上的那個女人,雖然是皇后,但不過是卑賤侍女出身。

卑賤之人,懂得什麼呢?

這朝堂大半臣工盡皆反對,她敢不從嘛?

那一瞬間,千般念頭,想法都從甘羅心間劃了過去。

他終是下定決心,站了起來!

他暫時忘記了死在他面前的孟、西、白三家家主,不去想被滅了滿門的三大世家。

“臣甘羅,有異議!

“臣以爲,陛下之死,甚爲蹊蹺!

“恕臣無禮,臣想知道,陛下自懸崖墜落,聖體可還完好?

“若是完好,臣請親往一觀。若是不完好……那就請廷尉大人給羅解釋解釋,是如何認出那是陛下的。”

甘羅冷冷地剜了張圖一樣,不待張圖回答,雙膝下跪,以頭搶地。

“有章邯貼身保護,陛下爲何能讓王詡近身?爲何會站在懸崖邊上?爲何會在已確立太子的情況下以長安君爲二世?若是早就有此想法,爲何不直接立長安君爲太子?這種種蹊蹺之事,皇后能視而不見,甘羅不能!羅以死諫,請皇后嚴查李斯,章邯!”

一人隨之跪倒在地。

“太子賢德,朝野皆聞。長安君狼藉,響徹朝野。陛下聖明無錯,焉能立長安而廢太子?此絕無可能也!”

又有一人跪倒在地。

“昔尉子爲國尉時,曾乘駟馬王車於長安君府門前,大罵不止。李斯自長安君府而出,爲長安君辯駁之。臣不以惡意揣測二人造反,但臣想說,憑李斯之言,發喪國葬,此不妥,大大不妥!”

一個又一個人跪倒在地,把頭磕在了地上。

阿房喘息越來越急促,已是有些難以爲繼。

她好像不是衆人跪拜的監國之君,而是她跪在羣臣面前似的!

每當有一個人下跪磕頭,她就又跪一次,又磕了一次頭……

“放肆!爾等安敢逼迫皇后!”

化名姜商,本不打算幹理朝政的呂不韋忍不住了。

再不起身,不爲皇后分擔壓力,事情或許就會向着他最不願看到的方向而去。

魏家家主,爲呂不韋所累,遭始皇帝降爵五等的魏章冷聲道:

“此話從何說起?甘上卿、趙大人所言皆發自肺腑,是老成謀國之論,怎麼就成了逼迫皇后了?是不是涉及到你的主君嬴成𫊸,姜相邦,你急了?莫忘了,你這相邦之位是陛下予之。長安君府,亦在大秦國土境內!”

呂不韋自不甘示弱,張口暢言。

其嘴上言語輸出,心間卻是一陣無奈。

他是長安君府門客這件事,曾經爲嬴成𫊸造勢,是一大助力。

可當初的助力有多大,現在的阻力就有多大。

他說的再多,也對事態沒有決定性扭轉了。

國尉廉頗見呂不韋下場,也不再安坐,擺明車馬擁護陛下遺言——長安君爲秦二世。

一直緘默的荀子門生也是仗義執言,以道理說不通,就開始擼袖子露胳膊打算以武力來說通。

自從荀子得知蘭陵被屠後,就病倒了,今時仍然久病在牀。

早就憋了一肚子火的荀子門生,遇到這羣不講理的亂臣賊子,撲上去打了一個痛痛快快。

朝堂徹底亂了……

皇后阿房望着下面亂象,喊出的幾聲肅靜根本無濟於事,沒人聽得到——她沒有第二聲驪龍了。

這些往日對她畢恭畢敬的臣子,在始皇帝死後,對她的尊敬就開始留於表面……

她緘默了。

目光清冷,就像是一個觀衆,看着場中這些伶優表演。

她可以殺了甘羅立威,遵照始皇帝遺言,立長安君爲秦二世。

但是後果呢?

失去了諸多世家的支持,秦國,還是秦國嘛?

關中始皇帝的死還秘而不宣,其他地區已然傳遍了始皇帝死訊,那些六國餘孽蓄謀已久,蠢蠢欲動啊!

不,應該是已經動了!

章臺宮桌案上的那封自韓地而來的奏章,寫着陳勝,吳廣喊着“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造反了,國號定爲張楚。

阿房對這兩個小丑並不在意,連國號都取不明白,能成大事?

楚就楚,還張楚,還解釋爲張大楚國之意。

定國號是爲了拉攏遺民,招兵秣馬,不是想一出是一出。

這兩人不足爲慮,但,後來者呢?

鎮壓六國餘孽,秦國需要秦貴族的力量。

況且,陛下的死,確實很是蹊蹺啊。

自呂不韋站出來的那一瞬間,就意味着不再是正統與臣子之爭,而是兩派臣子爭。

阿房望着爭權奪利的兩派臣子,終是沒有一語定乾坤,她現在看誰像奸臣!

………

“當了匈奴王,不是起點,而是終點。

“大漠之上不只有匈奴,還有東胡,月氏,烏孫等胡人。你總說沒有天地供你施展,如今這片曠野可是夠了?

“等我下次再來看你的時候,守住地盤不算本事,再打下來點纔是厲害。你要是能讓他們都生活過得更好,那就更厲害了……”

嬴將閭正襟危坐,聽着叔父的叮囑,他從來沒聽叔父說過這麼多話,像是要把所有沒對他說過的叮囑都一口氣說完一樣。

天明,變黑,又復明。

嬴成𫊸給嬴將閭留下了三百門客,皆各有所長,其中之一就是易容特別厲害的那個。

然後騎乘快馬,南下,踏上歸途。

第55章 朕那天打的巴掌,還是打的太少!第85章 你也不過如此第154章 呂不韋的疑惑!第69章 自殺的原因第371章 越女劍的傳說是假的?第266章 綱成君蔡澤,應運而出第77章 雍地來客,殺之否?第134章 李斯,天下非議朝堂者甚多,此事怎第111章 蓋聶!你有了新人忘舊人是不是?【第144章 賭約破了!第472章 兵敗如山倒請假條第56章 郡縣制的提出!第304章 朕當諸君爲肱骨,諸君以朕爲金庫第204章 君上小看牧了第208章 君上,你又在玩甚?第44章 誰都影響不到長公子(加更)第163章 抱怨的始皇帝第511章 丞相大人要做什麼,哪裡是他這小小第363章 大多時候,人都更相信自己的分析第492章 記下來的,才叫歷史!第85章 你也不過如此第539章 二皇帝解決事情用的手段,他們做夢第172章 聶不會保護你這樣的人第288章 我最擅長的,就是殺人第360章 公子,聶知道你爲何不做王了第491章 五錢,這和白給有什麼區別?第524章 拿下此女,就等於拿下巴蜀,陛下三第302章 呂不韋逞兇第224章 氣急敗壞的趙姬(七千字大章求月票第481章 豎子酒夠烈,阿母敬你爲王!第240章 命若在,一切皆在第201章 朝堂巨震(八千字可求月票乎?)第233章 誰贊成?誰反對?嘮叨兩句,關於上一章!番外【一】第43章 決定儒家未來的走向第484章 你連王位都讓的出去,糧草爲甚不說第95章 一家人就應該整整齊齊的!第343章 墨家執政,科學家的騷操作第424章 他扣你兵馬糧草,不還送你一個好兄第321章 天命第5章 前倨後恭,小人行爲第346章 昨日,一定發生了什麼事第468章 真想見到武安,遇長安!第174章 老爺!有進展了!第422章 大丈夫受一些挫折,便自暴自棄乎?第303章 始皇帝解心結,呂不韋拜相邦第503章 陳平,他控制得住嘛?第496章 癡兒,我不聽,又能活多久呢?第516章 迴歸的劍聖第231章 我叫嬴成蟜,我想和這個天下談談第524章 拿下此女,就等於拿下巴蜀,陛下三第459章 有破陛下大計之嫌疑者!皆斬!第516章 迴歸的劍聖第92章 法家術之爭(下)第130章 一身白衣盡赤,斜提染血寶劍第458章 朕弟嬴成蟜!繼二世之位!第346章 昨日,一定發生了什麼事第353章 胡亥想父皇殺趙高第227章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八千字大章第444章 走罷,別看了,讓子彈飛一會!第425章 他利用你,你恨他嘛?第207章 皇兄爲何不同意?第102章 始皇帝:這豎子簡直放肆!第161章 因果循環,息息相關第419章 那我不管,日後的事就日後再說第168章 黃口小兒!無知豎子!(二合一)第14章 論語新解第344章 一入墨家,終身墨者第91章 法家術之爭(上)第80章 大父真的老了第517章 李白哪是浪漫派,完全是寫實派!第100章 傻眼震驚的蒙恬!【求月票】第410章 天子忘民則滅,諸侯忘民則亡!第223章 這消息不能等朕回章臺宮再報?(七第344章 一入墨家,終身墨者第26章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第438章 吾識人不看相,而看命第142章 朕對你這麼好,朕就不是你親哥了?第404章 不必試探朕了,朕沒殺他第453章 黑色的鋼鐵洪流第500章 臣就怕叛逆太少,陛下殺不盡興第59章 分封制和郡縣制之爭,開始了第96章 始皇帝的想法!第112章 我,秦始皇,打錢!第469章 不差這一碗酒的時間第65章 長安君,我什麼都沒幹!(加更)第397章 馭千百人可,萬萬人不可第394章 長安君,真是誠實啊第428章 男人至死是少年!第348章 父母所願,方是人道中的孝道第494章 陛下焉敢如此欺辱我等?第163章 抱怨的始皇帝第22章 二世而亡?君上說的是真的?第137章 爲惡不罰提倡天下爲惡?第552章 這仗你是怎麼打輸的?第222章 一萬人足矣第135章 焚書,大家都別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