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叔父!彼可取而代也!

“原來隗相是爲此事,若我說此事與我無關,本君的後將軍是否便繼續空缺?”

碧眼胡人微微俯身。

“偏將隗狀,拜見將軍。”

嬴成𫊸伸手扶住,一臉的糾結,最終化爲深深一嘆。

“若是隗相,我便再做一回豎子,把這功勞冒領下來。日後你若見到李斯,頂聰明的新晉左相也絕不會說此事非真。相反,爲我作證倒是有八九分可能。

“但眼下是後將軍當面,這臉皮倒是真有些難以捨棄。君以誠待我,我以誠待君。沒有我,李斯仍舊會提出郡縣制。陛下依舊會捨棄千年分封,採用郡縣。

“後將軍此刻是不是有些失望,後悔答應的太早了?”

碧眼胡人順勢點點頭,試探道:

“有點,我現在後悔還來得及嘛?”

嬴成𫊸一本正經。

“咸陽你就是敗在本君的手上,和李斯沒有一錢關係。”

老左相笑眯了眼,微微俯身,二拜。

“偏將隗狀,拜見將軍。”

嬴成𫊸單手虛扶。

“後將軍請起。”

饕餮軍五位偏將,僅缺一左。

三日後,數只鴿子落在雁門,鴿子腿上的信箋不多時後,盡皆落在了嬴成𫊸的手中。

第一封來自荀子。

【君上在,卿無礙。】

嬴成𫊸不明所以,打開了第二封。

第二封來自呂不韋。

【陛下誅蘭陵全縣。】

嬴成𫊸瞳孔驟然收縮,手中紙張失手脫落,飄飄忽忽。

沒等落在地上,嬴成𫊸已是探手撈回,一共就七個字,他卻看了半盞茶時間。

他再次捉起荀子的親筆信,那六個先前看不懂的字,這次卻沉重得讓嬴成𫊸難以呼吸。

荀子,名況,字卿,曾爲蘭陵縣令。

若說天下間有哪一座縣城讓荀子最爲看重,那必然是蘭陵無疑,荀子做了蘭陵縣十三年的父母官啊!

嬴成𫊸迎荀子入秦就是在蘭陵縣,若沒有嬴成𫊸,荀子會一直當着他的蘭陵縣令,直到死去,葬在蘭陵。

嬴成𫊸完全能夠想象,當這則消息傳到荀子耳中時,這位倔強的老人會生出怎樣深沉的哀傷和洶涌的怒火。

而在這個換做他定然連天都要捅破的時候,這個老人卻選擇了給他寄信,告訴他有他在,便無礙。

無礙,便是一切照舊。

呂不韋的信,與荀子的信一天同到。

證明這位重新定義儒家,自覺繼承了孔子一脈的老人,在經過了知悉消息的憤怒悲傷後,第一時間便想到要他安心。

老人本來就不信任始皇帝,信任的是他這個長安君。

當初正是在他的請求下,纔有自五湖四海而匯聚的稷下學子,纔有當今朝堂的荀子時代。

荀子門生入秦爲官,消弭了孟西白盡逝的隱患。

之後其門生遍佈朝中上下,各個官府,成爲朝中不可或缺,最大的一股勢力,繼續扶持着大秦帝國這個新生巨人穩步行走。

荀子的無私奉獻,換來的卻是蘭陵城滅。

罪魁禍首,正是嬴成𫊸打包票的始皇帝。

“皇兄爲何會屠蘭陵縣,我走的時候明明告訴過他了,這是人爲啊!皇兄不可能不知道蘭陵與荀子關係,怎麼還會到這一步!”

嬴成𫊸面色難看至極,他明確與皇兄說過不要濫殺無辜,親耳聽見皇兄答應,還再三確認了好幾遍。

他的皇兄雖然霸道,但也最是聽勸,且一諾千金,怎麼還會幹出這種事?此大不應該!

拆開第三封信,這次信的主人,正是始皇帝,這也是最後一封信了。

【朕命李斯追查隕石一事,蘭陵縣無有一人知悉。】

這便是信的全部內容,是始皇帝給他的答覆。

鴿子腿能綁的信紙大小有限,載不下太多文字。

內容如此簡練,若是他人定是一頭霧水,不知究竟。

但熟知皇兄脾氣秉性的嬴成𫊸卻是第一時間就明白了此件慘事爲何發生。

東海郡天降隕石,降落地點就在蘭陵縣旁邊。

那麼大一塊隕石,不管反賊是怎麼弄到降落地點的,都必然會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如果沒有,那就是有人幫兇,暗中抹去。

抹去痕跡的人或許是蘭陵縣人,或許不是。

但不論是與不是,蘭陵縣一縣之人,不可能連一個看到反賊、幫兇的都沒有。

蘭陵縣內,一定有知悉些許情況者,不可能一個人都沒有。

而李斯搜查蘭陵全縣,卻沒有一個蘭陵人站出來提供線索,這就是包庇。

叛亂死罪。

包庇等罪。

蘭陵縣在始皇帝眼中並不無辜,殺之不算違背諾言。

嬴成𫊸臉色煞白,心有絞痛,悶哼一聲坐了下來。

他的眼前劃過當年去往蘭陵,看到的青樓美人倚窗攬客,巫覡當街做法。

以及與秦國樓臺齊名的楚館,和極有楚國特色的神龕。

秦樓楚館。

秦樓已逝,楚館仍在。

蘭陵城人。

城依舊在,人已盡亡。

若是嬴成𫊸沒有到過蘭陵,若蘭陵不是荀子處事之所,嬴成𫊸都不會有如此深的感受。

災難降臨在一個從未停過的地方,一羣從未接觸過的人身上。和降臨在一個去過的地方,和熟知的人身上,感觸完全不同。

人有親疏之別。

嬴成𫊸趴在桌案上,攥爛了手中信紙。

“爲何要如此爲之!爲何非要如此爲之啊!”

蘭陵原屬於楚國城池,蘭陵人不配合李斯,嬴成𫊸完全可以理解。

但李斯無法在蘭陵縣找到一星半點的線索,只可能是沒出全力!

都不需要多麼嚴峻的酷刑,僅是在滿是刑具的房中坐着,與陰惻惻的獄卒對視。那種心理壓力就完全不是升斗小民能扛得住的,稍加逼迫就全說了。

若是用上一些簡單刑罰,最簡單的夾手指,打板子。任他是江湖硬漢,還是豪氣大俠,大多都是有什麼說什麼。

能抗住酷刑的人,必定有難以想象的堅定信仰,一萬個裡面都挑不出來一個。

一個小小的蘭陵城,城中人全是萬里挑一?

抓過紙筆,嬴成𫊸修書一封。

【上天好欺,下民難戮!皇兄繼續如此爲之,大秦亡矣!】

要下人綁在信鴿腿上,放飛信鴿。 信鴿飛往咸陽,嬴成𫊸不知道始皇帝如今身在何處,只能要呂不韋代爲轉送。

他知道送信規勸意義不大,但這已是他此刻唯一能做的事。

如今他在帝國極西北,始皇帝在帝國極東。

從泗水郡趕到雁門郡的他,難道還能棄大漠這些大事於不顧,跨越萬里再趕回去不成?

來的時候他用了一月有餘,趕回去時間大差不差,等他找到始皇帝,已是一個月之後了。

再加上信鴿從東海郡飛到雁門用的半個月,就是一個半月。

一個半月,始皇帝要做什麼早就做了,他過去除了接收結果,什麼也改變不了,白白浪費了戰機。

當今已是鄰近八月,再磨蹭下去到了冬季,就根本不用想打仗的事了。

冬日扎進北方大漠打野戰,必然要發生非戰鬥減員。

等找到胡人,五萬人能剩多少人不好說,且這些士兵有原來一半戰鬥力就算不錯了。

又半月過去,雁門演武場。

點將臺上,有人昂首站立,身穿銀甲,未戴頭盔,劍眉倒豎,其目有若羣星璀璨。

饕餮軍主將,嬴成𫊸。

嬴成𫊸身後,一員老將落後半步,一頭白髮,隨風激盪。

饕餮軍副將,王齮。

臺下,最前方站着五位偏將。

一者年輕至極,容貌稚嫩,滿臉興奮,頷下脣上盡無須。

饕餮軍前將軍,嬴將閭。

一者雙臂過膝,揹負的牛角大弓駭人至極,不似人力能拉動。

饕餮軍中將軍,羋隨。

一者眼瞳碧綠,相貌與秦人迥異,極具大漠異域特色。

饕餮軍後將軍,隗狀。

一者中年面貌英武不凡,眉宇滿是凝重嚴肅,眼瞳深處藏有憂慮。

饕餮軍右將軍,蒙武。

一者嘴角帶笑,天生痞子模樣,在這等場合也難以嚴肅,倒是雙腿並齊,站得筆直。

饕餮軍左將軍,劉邦。

五人身後,五萬饕餮軍站在愛馬下,望着臺上那道看不見面貌,但甲冑格外閃亮的身影,盡皆一臉迫不及待。

那渾身散發銀光的身影,在衆目睽睽之下踏前一步,唱起了秦軍人人都會唱的《無衣》。

“豈曰無衣……”

聲音不大,卻傳遍四野。

歌聲中沒有什麼鐵血殺伐意,也沒有戰場百戰心,僅是清晰,就像在每個甲士身邊唱起似的。

起初四字,只有主將一人之聲。

“……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日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日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到第五個字,在沒有人下令跟唱的情形下,所有甲士盡皆紅着臉,用最大的聲音跟着他們的將軍,吼着唱完了《無衣》。

五萬人齊唱,聲破高空之雲,聲傳全郡之地,聲入雁門一郡人耳!

金戈鐵馬,老兵熱血,少年意氣,功名利祿,盡在一首《無衣》中!

三遍《無衣》過,那恢宏龐大,震耳欲聾,比九天上的神雷還要響亮的歌聲戛然而止。

演武場上,衆人盡皆面紅耳赤,粗重的呼吸聲連成一片,就像是演武場有了生命,在呼吸一般!

甲士身邊,披上甲冑的戰馬感受到場中越來越熱的氛圍,唱不出《無衣》的它們,呼吸好似也粗重起來,與身邊牽着他們繮繩的主人共鳴。

“出征!”

起頭唱《無衣》的聲音依舊是那麼清晰,稍微帶有幾分沙啞。

“諾!”

五萬秦軍嘶喊應喝,嗓音比將軍要沙啞的多。

雁門北城門大開。

煙塵滾滾,兩條黃龍綿延十里。

黑甲崢嶸,五萬饕餮飢渴數月。

北城門樓上,蒙恬攥拳,掌心爲指甲刺入,鮮血滲出,但手的殷紅卻比不上他的眼紅,他心甚痛!

在這位中原第一勇士眼中,這場仗就是兒戲,就是送死。

孤軍深入是兵家大忌。

攜母出征更是荒唐到無法形容的舉措,罵豎子都不足以泄憤。

“五萬大好男兒,吾父,王祖父,三公子……皆因豎子一意孤行而送命,秦國趙括!”

北城牆上,一千二百三十一名因身殘而不能隨將軍出征的老兵們,或是互相扶持,或是攀着城牆垛口,眼巴巴地望着大軍遠去,眼中滿是羨慕。

無論他們的將軍做什麼,他們都支持,他們都認爲他們的將軍做得對。

這不是盲目崇拜,是嬴成𫊸一場場身先士卒,所率軍隊一場場圍追堵截,前後奔波數百里,大小遭遇戰數十而一敗,盡全殲敵軍的輝煌戰績所奠定的信念。

將軍必勝!

八月初九,秋分,秋過半。

長安君率饕餮軍出雁門,入大漠,伐胡。

其實按照嬴成𫊸以往性情,這一仗會再等個半個月,饕餮軍磨合到無法精進,五位偏將盡數到齊而不是找劉邦湊數。

他不是追求完美,而是追求穩妥,他近三十年都這麼過來的。

然而,最近事發生的太多,有些是他推動的,但更多的不是。

應接不暇的突發事件是不斷累積的火藥,韓姬的一夜白髮是導火索,蘭陵被屠是火星,引爆了嬴成𫊸的危機感。

追求穩妥,必然貽誤時間。

而貽誤時間,似乎是當今天下最大的不穩妥。

有些人,不想等。

巡行天下的車隊到了會稽。

五千人馬,旗幡招展,浩浩蕩蕩毫無遮掩,盡情給會稽人展示何爲天下之主,何爲始皇帝。

車隊渡浙江之時,江邊圍滿了人,盡在駐守江邊的秦兵身前三米處,伸長脖子看的熱切,臉上隱有畏色。

齊人天下最富,但卻也從來沒看過這麼大聲勢,奢華的車隊,這就不應該是人間能有的車隊,應該是天帝車輦。

眼前這支車隊的擁有者,果真是天子。

畏德者少,畏威者衆。

江面上,本能容納百人的浙江最大遊船上,僅載有一輛車,就已是沒有多餘空地。

遊船吃水極深,上有三什郎官持劍而立。

車非普通車,駟馬王車,始皇帝御用。

這樣的遊船共有五個,因爲駟馬王車有五個。

人羣中有一少年,站在一滿臉笑容,大腹便便,好似一個富家翁的男人身邊,伸手指着一個駟馬王車,轉首大呼。

“叔父!彼可取而代也!”

第452章 秦人,匈奴人,一視同仁第383章 皇兄什麼意思?你不是嗜殺之人?第79章 三香之墓嘮叨兩句,關於上一章!第218章 良已成大勢,先生要不要聽聽?第498章 呂叔,你相信我嘛?第280章 來人,擺駕廷尉府第116章 陛下去長安君府可與我無關第506章 日行晝,月見夜,毒蟲陰影下做事,第299章 這種惡劣行徑,必須死!第61章 請陛下明鑑!第225章 魚越多,水越渾!(八千字大章求訂第246章 拿上它,跟我走,我送你一個廷尉第390章 終南山練氣士趙公明!求見秦國皇帝第489章 你是怕我遭遇刺殺?第426章 蒙公的孫子?就這個鳥樣?第357章 驪龍只有一次騰飛機會第143章 三年血賺,死刑不虧!第244章 你說得對第41章 我就沒想把你放出來第388章 這個天下,姓嬴,嬴政的嬴第444章 走罷,別看了,讓子彈飛一會!第33章 即將暴躁的李斯!第378章 陳勝出生地是在陽城第331章 “不管事”的始皇帝第18章 陛下還惦念着你呢第259章 原來死的是僕役!第561章 殺人破軍者!楚人項羽!第355章 走,去殺趙高!第396章 唯有大秦的始皇帝,是他們的神!第140章 我不想過只有樓臺能逛的苦日子了!第249章 按秦律,處以梟首第512章 陛下請告訴老夫,屠城夷三族,《秦第304章 朕當諸君爲肱骨,諸君以朕爲金庫第537章 朕說不行,這是軍令,也是王令!(第355章 走,去殺趙高!第540章 此戰!臣願爲將!請大王允之!第209章 這個攤子,你自己說,夠不夠爛?第89章 君上你不能只針對我啊?(求訂閱)第118章 賭約?什麼賭約?第279章 一劍一人命第159章 一國丞相,爲他人走狗第119章 書同文車同軌第313章 給這個天下一個新的答案第234章 百鳥朝鳳,送天死,迎民生,只帝歸第351章 前賢經典不爲惑,人人習之皆可得第260章 殺人,栽贓,嫁禍第175章 今日可弒殺長安君(二合一)第441章 造勢,好一個蒙恬第535章 不愧是鐵鷹劍士,乃公到底沒爭來這第85章 你也不過如此第114章 物資也是錢的一種第121章 皇兄不會是要坑儒?第500章 臣就怕叛逆太少,陛下殺不盡興第496章 癡兒,我不聽,又能活多久呢?第146章 什麼是紈絝第414章 長安君府只有叫錯的名,沒有起錯的第71章 一體雙魂(加更!)第3章 兄弟相談第57章 陛下你開小號是吧?第444章 走罷,別看了,讓子彈飛一會!第560章 天下失其好,人力終不及,未來已定第518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第142章 朕對你這麼好,朕就不是你親哥了?第365章 陛下說笑第187章 欺人太甚!取我戰甲!(二合一)卷(月)總結第41章 我就沒想把你放出來第12章 你說你圖什麼呢?第235章 八百里加急,請陛下御覽!第133章 手中無劍,心中無劍乎?第379章 老師,你和長安君,纔是天下動亂之第222章 一萬人足矣第201章 朝堂巨震(八千字可求月票乎?)第363章 大多時候,人都更相信自己的分析第35章 朕非要劈了這豎子不可!第261章 我與夫君說個事第503章 陳平,他控制得住嘛?第412章 這次沛縣之行,圓滿了第182章 你們有真憑實據?第549章 僅止於此,大局已定第172章 聶不會保護你這樣的人第107章 我不是覲見,我是問罪!【求月票】第552章 這仗你是怎麼打輸的?第24章 找什麼藉口理由,全是屁話!第100章 傻眼震驚的蒙恬!【求月票】第438章 吾識人不看相,而看命第372章 你們都不是鳥人,只有大父是鳥人第426章 蒙公的孫子?就這個鳥樣?第546章 德水?他選了一條死路?第329章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第137章 爲惡不罰提倡天下爲惡?第143章 三年血賺,死刑不虧!第474章 武安君,齮來請罪了第497章 李斯:昏君,你待如何?改變主意,第10章 怎麼,說委屈你了?第561章 殺人破軍者!楚人項羽!第513章 陳平:荊軻,我的匕首,比你的好罷第216章 敢讓老子加班,統統去死!第85章 你也不過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