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小人初見天威,惶恐難言!

嬴將閭這一刻確信,叔父無心匈奴地,此次來就是爲了幫他爲王。

“來就跟在王公身邊,有什麼不懂的就問,多看多學,聽明白了?”

“唯!”

嬴將閭大聲應道。

走到老將身前,謙遜拱手低頭。

“小子愚笨,還請王公多多指教。”

王齮嗯了一聲,就算是應下了。

要不是看在嬴成𫊸面上,他連應都懶得應。

他對始皇帝嬴政就沒什麼好感,更別說嬴政兒子了。

他王齮在咸陽的府邸都被嬴政抄了,王齮這個人快死一年了。

嬴成𫊸暗歎口氣。

和武將交流,要那麼文縐縐幹嘛?不知道他們最看不慣書生了嘛?粗魯一下才容易博得好感啊。

我記得以前這小子挺機靈的,怎麼這次看着這麼蠢笨。剛纔說話也是,點到爲止就好,囉嗦一大堆,像在顯擺。

這小子,離獨擋一面還早得很啊……

“伍長、什長都選出來了,讓他們去挑戰百夫長、營長去。這就不要讓士卒參與了,連伍長、什長都不敢競,沒有資格。

“百夫長還是比老三樣,馬戰、馬術、箭術。營長不比這些,把沙盤拿出來讓他們對陣演練,一次定勝負。”

王齮連連應着,跟着嬴成𫊸走了十步,看將軍沒有繼續說話的意思,忍不住道:

“前將軍,後將軍,中將軍,左將軍,右將軍怎麼選?從營長中選嘛?”

嬴成𫊸沉默地走了一段路,還是搖了搖頭,面有難色。

營長統率五百人,從五百人到萬人,人數相差二十倍,這數量差太多了,幾乎沒有營長能將萬人。

萬人是一個分水嶺。

一萬人,不管在什麼戰役,都有扭轉幹坤的能力,需要極爲高明的眼光,和對戰機的把握。

能走到這一步的,說是萬里挑一絕不過分,不是天賦異稟,幸運點滿,就是將門子弟。

別說五個萬夫長,想在饕餮軍中通過比賽選出一個合格的都不太可能。

原本有蒙家一系的將領,這根本不成問題。

蒙家這些將領都是經過戰場考驗,有過將萬人的經歷的不在少數,別說五個萬夫長,十個都能找出來。

蒙恬突然撤資,饕餮軍中堅骨幹填充上了,領頭的仍舊是一個難題。

“今日看了一天,我卻沒找到自己位置,你把我放在哪了?”

嬴成𫊸略有詫異。

“武叔?你不是……”

蒙武望着北方天空。

“狼居胥山在極北之地,是匈奴人的聖山,就如中原的泰山一般,從未有秦人踏足,我也想去看看。”

扭回頭,佯怒道:

“怎麼?嫌你武叔老了?不愛跟你武叔玩了?看不起你武叔是不是?”

嬴成𫊸展顏一笑。

“哪的話,武叔肯來,我做前將軍衝鋒去,將軍這個位置你來!”

蒙武還未說話,老將威脅的眼神先探過來了——你應一個試試?

他王齮自成名後,就心甘情願做過兩個人的副將,一個是武安君白起,一個是長安君嬴成𫊸。

你阿父當年都是乃公手下的兵,你個小鳥人敢讓乃公給你做副將,要反啊你!

“伯父你別這麼看着武,武哪裡能做將軍,武又不知道怎麼孤軍深入打匈奴,做個偏將軍就成。”

王齮哼了一聲。

“在家備好酒菜,等老夫上門喝酒。你阿父這十年還常來老夫府上,你倒一次不來。當初你阿父要打你,老夫替你攔下你多少次,都記不住了?小鳥人一個!”

那是我不上門嘛?那不是我上門你讓六子給我趕出來了嘛!伯父你講不講理?

蒙武心中吐槽,面上樂呵呵。

“唯!”

嬴成𫊸聽出蒙武話中隱含的勸誡。

“武叔放心,此仗必勝,成𫊸最是惜命,什麼時候打過沒把握的仗。”

“嗯,我信。”

蒙武仰首望天。

先王在上,莫怪蒙武攔不住小秦王,此次唯死而已,到時再與先王謝罪!

“你家小子比蒙驁還不爽利。”

蒙恬腳步漸行漸慢,與嬴成𫊸的距離逐漸拉大。

雙方相距五步之後,轉身向另一個方向,大步離開。

他拳頭緊握,面色極爲難看。

“阿父……”

蒙家有蒙恬,蒙毅兩兄弟,一武一文,一外一內,已是大秦帝國第一等家族。

蒙武是死是活,並不影響蒙家,但會影響蒙恬。

那是他的阿父。

“武叔肯來,便只差三位偏將了……”

嬴成𫊸並沒有在意蒙恬離去,掐着手指頭,細細盤算。

“將軍,還有一位偏將已定?”

王齮探頭,他怎麼不記得將軍麾下還有萬人將?

“嗯,過幾日就跟我的門客們一起到了。”

嬴成𫊸笑道。

沒有三千武藝高強,精通戰陣的門客防護,他極度缺乏安全感。

“這,𫊸兒,你不自領一軍嘛?”

蒙武有些遲疑。

按秦軍規制,五萬人分爲五個軍,中軍是不設偏將的,歸爲將軍指揮,將軍必然要有一軍能隨時聽命。

怎麼他剛纔聽的意思,好像小秦王一軍都不領,這是什麼戰法?

嬴成𫊸點頭。

“我不領軍。”

“那你的安全怎麼辦?”

“我有親衛營。”

“這怎麼行!一營不過五百人!”

“武叔,我的親衛營人數是三千。”

“三千也不行!大戰一起,敵軍要是湊巧衝到你這裡,三千人連讓你撤退的機會都沒有!”

王齮白了侄子一眼。

“你這小鳥人沒問過你阿父,跟着將軍怎麼打的仗?”

“……問過,阿父不說。”

王齮神色柔和許多,嘟噥一句。

“老傢伙口還挺緊。”

擺手道:

“哪裡需要敵軍找過來?將軍向來都是帶頭衝鋒!突到敵軍中軍,去找敵軍主帥!”

蒙武嘴巴張老大,無法理解,不可置信。

這麼打仗,小秦王是怎麼活到現在的?

他突然對接下來的大漠之戰有些信心了,他不理解的戰法能在趙國大獲全勝,或許在大漠也行呢? 數日後。

九原郡前,又有數千騎叩關。

城門頭上,李由麻木地看着身前的長安君,他被嬴成𫊸從蒙恬身邊暫借。

這數日以來,他聽他的好兄弟講了好多長安君往事,知道了長安君自詡最擅殺人。

但以他這些時日的觀察以來,擅殺人沒看出來,倒是看出了擅搖人。

這怎麼又來一波?還都是騎兵!

人倒是好說,馬哪來的啊?全秦國小一半的戰馬都在這了罷!關山馬場是長安君開的?

嬴成𫊸自不知道身後李由的想法,他笑看城樓下一馬當先之人,扶着城牆高聲喝道:

“別跑了!再跑射死你!

“九原邊郡重鎮,長臂猿安敢擅闖?”

東海郡,郡治爲郯縣,共領十二縣。

郯縣,襄賁、蘭陵、繒縣、朐縣、下邳、凌縣、淮陰、盱眙、東陽、廣陵、堂邑。

東海郡大部分原是齊國之地,常居人口多爲齊人,緊鄰東海。

泗水郡雖與東海郡相鄰,但一個是楚地,一個是齊地,二郡不論是居民、風俗、文化都本應大不相同。

但當郎中令章邯稟報已入東海郡,始皇帝下車觀察民情,愣是沒看出和泗水郡有什麼不同。

時間會抹平差異。

始皇帝叫來家鄉是楚國蔡縣的左丞相李斯聊了幾句,打探了一下東海郡往昔模樣,便命令車隊繼續出發。

沒有了某豎子在這當中繞路收門客,車隊一路敲鑼打鼓,很快便到達蘭陵城外。

刻着“始皇帝死而地分”七個大字的隕石,正落於此。

一塊二尺長,一丈高,一尺寬的焦黑色巨石就置在太陽底下,上面七個大字熠熠生輝,照的當前守衛甲卒甲冑上一片豔紅。

這七個字是大紅色,也可稱爲血紅。

在其旁邊,則是一個深足有三丈的大坑!大坑中間深而四周淺,呈漏斗型,是隕石發現的第一地點。

和被挖出來的隕石一樣待遇,也被帶甲守衛圍了起來。

在得知隕石天降一事後,始皇帝便立刻命御史獨自趕赴蘭陵縣,調查清楚原因,控制現場。

東海郡郡守景差親自帶千餘名甲士,在第一時間抵達蘭陵,挖出隕石。

又從鄰近蘭陵抽調千餘人,和自郯縣帶來的千餘甲士晝夜輪換,看守隕石和隕石坑,就地調查此事究竟。

“拜見陛下!”

景差雙膝跪地,以額觸地,恭敬叩首,瑟瑟發抖。

嬴政走至其身前,眯起雙眼。

“你很怕朕,爲什麼,齊國是唯一一個沒有遭受戰亂的國家。朕沒有破壞你的家,還封你爲郡守,你爲何害怕朕。”

“回,回,回陛下。”

景差牙齒髮顫,說話斷斷續續。

“小人初,初見天威,惶恐難言!”

始皇帝皺眉。

初見是真的,惶恐也是真的,但表現得如此害怕,絕不是天威二字能解釋的。

這不應該,齊國人不該如此害怕他。

齊秦二國向來是友好之邦,縱橫家張儀以連橫破五國合縱,連得就是齊秦二國,從西到東,在中原畫了一條橫線。

大秦虎狼之師滅掉五國之時,齊王仍舊以爲秦國不會攻過來,以致王賁兵臨城下之際,還不敢相信這是真的。

齊王投降,王賁滅齊,兵不血刃。

齊國是距離秦國最遠的國家,咸陽的政令傳到齊,經過千山萬水,已是微乎其微,齊地是始皇帝統治力最薄弱的地方。

這裡一些偏遠山村的人,甚至不知道世上已沒有齊國。

從齊滅而至今,齊人的生活大多沒有受到什麼影響,對始皇帝自然也就不應該有這麼深的恐懼。

“陛下,蘭陵原屬楚國。”

李斯湊前一步。

原來如此……

嬴政眼中閃過一絲瞭然。

楚地,楚人,就說得通了,大秦帝國打楚國可是下了狠手。

大秦兩代軍神——白起、王翦,前者打的楚國遷都,後者乾脆滅了楚國,楚人對他恐懼是理所當然的。

始皇帝負手從景差身邊走過,徑直向着隕石而去。

不說實話,那就跪着罷。

他沒叫景差起來,景差在沙土上跪的腿麻也不敢擅動,連頭都不敢擡。

始皇帝帶着左丞相李斯、沛公王詡、上卿趙公明、郎中令章邯等一衆人在隕石下看了不過盞茶時間,便要郎官將景差帶了過來。

始皇帝面對着隕石,隨口道:

“朕讓你配合御史,查這塊隕石怎麼回事,你查出什麼了?”

景差跪在始皇帝身後,顫抖不已。

“隕,隕石乃天降,前,前些日,日子,熒惑守心,二者對應,此是天神發怒”

始皇帝輕笑一聲,從中卻聽不出一絲歡喜。

“天神用殷文?”

殷文,後世又稱甲骨文,是殷商用的文字。

東海郡郡守大駭,頭顱重重磕在地上,一個年已中年的男人,嚎啕大哭。

“小人不知天神爲何用殷文。

“小人遍搜方圓二十里也沒找到可疑人士,這塊石頭真的就像是從天上掉下來的。裡有人能搬得動這麼大石頭,砸出這麼大一個坑!”

始皇帝蹙眉,似是覺得這聲音太吵太厭煩。

“殺了。”

秦劍出鞘必染血!

聲音戛然而止,景差口吐鮮血,低頭看向胸口。那裡有一把沾血的秦劍,傳過了他的心臟,把他定在了土裡。

天下只有三十六個郡,只有三十六個郡守。

三十六郡守之一的東海郡郡守景差,就這麼輕易死了。

帶甲守衛們盡皆掌心中生出汗水,他們不是秦人,是楚人。

雖然他們是秦國正規軍,但每個人都是景差就地找的。他們從沒有爲秦國打過仗,並不認爲自己是秦軍。

這是沒辦法的事,始皇帝打下的地盤太多,多到老秦人鋪不過來。距關中越遠的地方,始皇帝的掌控力越弱。

直到最近始皇帝大封功臣,封地在楚、齊兩地的功臣家族才讓二地開始染上黑色,烙印上秦國印記。

這些自認爲是楚人的甲士心中憤怒、驚懼、恐慌,卻沒有多少人想爲景差報仇。

大楚都亡了,被秦王所滅,他們哪裡能殺得死秦王呢?

章邯還劍歸鞘,面無表情,就像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除了趙公明眉頭緊皺,似乎有些不滿外。

其他羣臣,如李斯、馮去疾之流,盡皆神色如常,就像他們早就知道景差會死。

第268章 要我收手?(八千字大章)第192章 那豎子開什麼玩笑?(求月票)第322章 重瞳之威第39章 陛下,你還要裝幾次?(推薦票加更)第233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261章 我與夫君說個事第375章 王舍人,你沒有和朕說實話第244章 你說得對第317章 辯墨第123章 大秦皇后,阿房第37章 被忽悠徹底的贏扶蘇!第233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41章 我就沒想把你放出來第46章 你是想造反嗎?第480章 長安君爲王,那太子怎麼辦?第126章 有什麼話不能分完後再說?第382章 我身雖死,儒道永存第425章 他利用你,你恨他嘛?第10章 怎麼,說委屈你了?第267章 現在你們還願作商君這樣的人?(加第344章 一入墨家,終身墨者第435章 咸陽,我可是敗在長安君之手?第489章 你是怕我遭遇刺殺?第472章 兵敗如山倒第350章 失禮的儒家,還是儒家否?第477章 囂張跋扈的長安君第551章 殺張良,收韓信第337章 嬴政,你怎麼就不能消停點!第387章 禍源,君上讓我向你問好第105章 李廷尉能言善辯也!第475章 他要做的事,太多了第134章 李斯,天下非議朝堂者甚多,此事怎第184章 越女一人,抵過三千第555章 此戰,我有萬全勝算!三月總結以及四月更新計劃!第132章 這是敬酒?不,這是站隊!月總結第416章 我是受過專業訓練的,無論多好笑,第364章 我收拾了你,皇兄就該收拾我了!第436章 叔父!彼可取而代也!第87章 今日所書,皆乃長安君所言第294章 荀子,新的馭民手段第384章 什麼意思?沒完了是罷?第330章 天算不如人算第289章 他有把握拿下嬴成蟜第489章 你是怕我遭遇刺殺?第40章 無形腦補最爲致命!第236章 你,你,你這豎子,你……第18章 陛下還惦念着你呢第182章 你們有真憑實據?第264章 老賊!你也有今天!第83章 酒鬼能打碎桌子嗎?第563章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第432章 先王曾言,你所圖甚大。不願爲王,第492章 記下來的,才叫歷史!第495章 先帝剛入帝陵,你爲其弟不守孝就算第175章 今日可弒殺長安君(二合一)第5章 前倨後恭,小人行爲第2章 扶蘇請辭第291章 長安君大才第119章 書同文車同軌第388章 這個天下,姓嬴,嬴政的嬴第176章 這怎麼可能!(二合一)第299章 這種惡劣行徑,必須死!第272章 做好事不留名,與錦衣夜行何異?第162章 不去。爲何?不想!第443章 助你霸大漠,望中原,成王業!第2章 扶蘇請辭第500章 臣就怕叛逆太少,陛下殺不盡興第二卷總結第174章 老爺!有進展了!第424章 他扣你兵馬糧草,不還送你一個好兄第64章 再嘮個十金的?第303章 始皇帝解心結,呂不韋拜相邦第6章 醉生夢死第196章 公子,蒙公來了!第326章 身份第16章 我想吃火鍋第479章 你聽誰說,太后與甘羅要殺我?第44章 誰都影響不到長公子(加更)第8章 二十一武將第424章 他扣你兵馬糧草,不還送你一個好兄第69章 自殺的原因第254章 命令我下的,你自責個什麼勁?第53章 地都分沒了,那我們分什麼?第223章 這消息不能等朕回章臺宮再報?(七第272章 做好事不留名,與錦衣夜行何異?第23章 父子爭辯第73章 鐵鷹劍士十萬人出八百第497章 李斯:昏君,你待如何?改變主意,第279章 一劍一人命第14章 論語新解第101章 陳年往事【求月票】第239章 這豎子一定是在詐我!第257章 做大做強,再創輝煌第504章 可他的出身布衣,又怎麼解決呢?第478章 我的蟜兒是蟲子乎?第375章 王舍人,你沒有和朕說實話第178章 聲如雷,快如電!(新年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