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第335章

章臺宮外,郎官掄起來的廷杖沉重有力,沒有打絲毫折扣。趙高衣衫下襬爲血浸染,屁股被打爛。

趙高咬着牙,頭破血流,臀開肉綻。但他嘴角卻是上挑,他在笑。

砸的他頭破血流的那顆大紅琉璃珠,他在胡姬的藏寶匣中見過,是胡姬的遺物。但他沒有拿走,他裝作沒有搜查到藏寶匣。

這顆琉璃珠這本就是他交給胡姬的。

當他在始皇帝桌案上看到這顆大紅琉璃珠的時候,便知道事情成了大半。無論將琉璃珠拿給始皇帝的是誰,只要不經過他手,這顆珠子便更有說服力。

唯有嬴成𫊸才能鑄造的完美琉璃珠,被始皇帝嬪妃胡姬珍而重之地放在藏寶匣,和已故去的楚王畫像放在一起。

“長安君,高知道此舉扳不倒你。不着急,慢慢來……”

趙高用自己都無法聽到的聲音說道:

“這個天下姓什麼都好,就是不能姓嬴。”

身爲趙國公子的他,自宮其身來到始皇帝身邊,十年如一日地豁出性命去保護始皇帝。沒有人能看透他的僞裝,因爲他連自己都騙了過去。

屁股的劇痛有所減弱,這不是掄廷杖的郎官減弱了力度,而是他的屁股已經被打的麻木了。

他趴在庭院間的石桌上,目中所及,是青石板的縫隙中長出來的雜草。

如此狹小的空間,依舊關不死向陽而生的雜草。就像戒備森嚴的咸陽宮內,依舊不能發現他趙高心繫復仇。

趙高不想復國,復那個爛到骨子裡的趙國,復那個子餓死父,臣賣掉君,君捨棄帥的趙國。

那個胡服騎射,深受胡人文化影響,拋棄禮儀,捨棄倫理。女不以淫蕩爲恥,而以爲真性情。男不以私鬥爲戒,而以爲真漢子的趙國。

不管重來多少次,只要不扭轉思想,不興變法,都註定失敗。都是崇武,以野蠻而帶來武力強盛的趙國,和以嚴令而帶來武力強盛的秦國,結局截然不同。

燕趙之地多慷慨悲歌之士。

這既是說燕趙兩地俠義之風盛行,也是在說燕趙兩地的上位者管制不力。

若是有冤必申,沒有不公,便不存在俠義。若是私鬥嚴罰,違法必究,便沒有以武犯禁的俠客。

趙國不缺武將,不缺少能征善戰的銳士,但缺少能將這一切整合在一起的文化。上位者不思一統天下而思享福縱慾,大事何以成?

趙高自己知道自己有幾斤幾兩,知道自己復不了趙,復了也是白費,無非再崩塌一次。但身爲趙國公子,復不了國,總要能復的了仇。

他只有一個女兒,在沒有留下兒子繼承血脈姓氏的情況下毅然選擇自宮,沒有給自己留下任何退路。

他有無數次能殺了始皇帝,但那不是他想要的。殺了始皇帝,秦國依舊崩不了。

有那麼一幫平定六國的老臣在,有那麼一位在野不在朝的長安君在,始皇帝死,秦國無非是換一任秦王,秦國依舊屹立不倒。

就如同當年秦武王舉鼎猝死,天下都以爲秦國失王局勢動盪,是最好的進攻機會,是秦國由盛轉衰的起點。

先前名不見經傳,倉促繼任的秦昭襄王以白起爲帥,殺得天下莫敢言語。讓五國國君齊聚秦國,號爲西帝無人言不妥。

王,秦國向來不缺。

趙高很早的時候就明白,想要秦國崩塌,單純的刺王殺駕沒有用。

在保證不了下一任秦王是個草包笨蛋,能夠聽從己令,昏招跌出。就像是秦國用離間計讓趙王自斬李牧,自毀長城,自毀自國的情況下,他趙高會比任何人都忠心。

他視始皇帝爲君。

他視始皇帝爲父。

待時機一到,他視始皇帝爲仇寇!

咸陽城外的一處荒地下,有一牀錦被。錦被外是兩個死不瞑目陪葬的太監,錦被裡是細腰不足一握,被趙高勾起嘴角,含笑而亡的胡姬。

這塊荒地上沒有標識,要不了多久,土壤就會腐蝕掉那迷人外貌,讓紅粉變骷髏。

大楚的亡國公主胡姬埋得簡單,死的輕巧。這樣默默無聞的死去,不是爲了趙高,而是爲了崩塌大秦帝國。

對於親子嬴胡亥,胡姬但凡有一點感情,也不會讓嬴胡亥放縱到這個年歲,啓蒙都沒有啓過。

要不是怕始皇帝盛怒牽連到六王宮中的楚王宮,大秦帝國十八公子早就被其生母親手掐死了。

有些人想要親子繼承王位,繼承這個大一統的帝國,成爲天下之主。管他是秦還是楚趙鄭魏的,坐天下的是我兒子就行。

大楚亡國公主不是如此想。

她想念“既含睇兮又宜笑,予慕予兮善窈窕”描述中巧笑嫣然,熱情奔放的楚女。

她想念“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描述忠心繫楚人,敬神愛人的大巫覡。

她想念“指九天以爲正兮,夫惟靈脩之故也”的尊神禮巫,

她想念楚國,想念楚國的一切。

這個天下,沒有哪個國家比楚國好,沒有哪裡的人比楚人強。

她是驕傲的,楚人也是驕傲的。

這份驕傲不是憑空而來,是打出來的,是在被排擠中燃起來的烈火!

楚人祖先是黃帝的孫子顓頊帝高陽,高陽的孫子重黎是一名火正,負責處理國家政事。

重黎得到帝嚳的賞識,被賜予祝融的稱號,這也是楚國圖騰的由來。

楚國的祖先是正兒八經的華夏後裔,自稱蠻夷的楚國,比大多數諸侯國都根正苗紅。

商周大戰,楚人跟隨周武王姬發伐紂有功。但是因爲楚人曾和苗人通婚,導致中原各諸侯國一直對楚人有偏見,認爲其不是華夏正統,楚人遂遲遲不被封國。

一直到周昭王時期,楚人才勉強立國,國土面積只有方圓五十里。周昭王邀請各諸侯國參加盟會,盟會上安排楚國國君與真正的蠻夷國君鮮卑一起燒火。

楚國國君又羞又怒,驕傲的楚人怎能嚥下去這口惡氣,回去後就斷了周天子的朝貢。

周昭王命令諸侯攻打楚國,只有區區五十里彈丸之地的楚國,讓周朝各國看到了楚人的頑強與不屈,兩次攻打楚國的軍隊都大敗而歸。

周昭王發佈詔書,稱楚國不上貢之大罪。

楚國回覆道:“周天子視我爲蠻夷,蠻夷哪有給周天子上貢的。”

這是楚國第一次自稱蠻夷。

既然爾等都說我是蠻夷,那我便是蠻夷,爾等不願與我楚人爲伍,當我楚人稀罕與你們共事?

周昭王聽後氣急,再次召集軍隊。這次他御駕親征,勢必要滅亡楚國。這次戰爭的結果是周天子的軍隊全軍覆沒,楚國沒亡,而瞧不起楚國的周昭王戰死沙場。

楚國以五十里彈丸之地,將坐擁天下的周天子斬落王位,這是周王朝由盛轉衰的伊始。

此戰過後,不再納貢的楚國只信奉自身,乘機吞併了許多地盤。驕傲的楚人不需要周天子賞賜封地,想要什麼,他們自己來!

從此,周天子威信大失。

周夷王時,鄂國境內有許多銅礦。

在周朝,祭祀用品、士兵武器、流通錢幣都是青銅用品,銅礦就是固定資產,就是錢。周夷王爲了奪取礦產資源,悍然出兵進攻鄂國。爲了獨吞鄂國,周夷王下詔書命令各諸侯國不得參戰。

在周王朝的餘威下,諸侯國無人動,唯有楚國動了。

楚國國君熊渠再次以吾乃蠻夷,拒不奉周天子詔書爲由攻打鄂國。

這時候鄂國正與周夷王打得不可開交,楚國趁火打劫,佔領了鄂國大部分地盤。自此之後,楚國變爲了大楚。

周夷王損兵折將,還給楚國做了嫁衣,本就很是氣憤。

而從鄂國退兵以後,熊渠又做了一件震驚天下的事情。

熊渠聲稱:我蠻夷也,不與中國之號溢,將三個兒子封王。

天下只有一個王,就是周天子。

熊渠將自己的三個兒子封王,與周天子平起平坐。

什麼狗屁周天子,就和我兒子一個級別,我嫩爹!

周夷王一氣之下臥牀不起,鬱鬱而終。

兩任周天子,皆亡在驕傲的楚國手上。

胡姬本姓熊,全名熊胡姬,繼承了楚人自稱蠻夷的驕傲。

這個天下若不是楚國,便是她熊胡姬的兒子爲天下之主,她也不稀罕!

身爲楚國王族,信奉神明,自小學習巫術的她臨死之前動用巫術,試圖溝通那庇佑楚人的至高神東皇太一。

然後,她以手指做筆,在錦被上寫下了沒有形,留不下痕,只有她自己知道的五個楚國文字。

亡秦者,胡也。

趙高會騙她,神不會。

於是,在始皇帝冰冷地離開她的寢殿後。

熊胡姬抽出寶劍,哼唱着歌謠。

“吉日兮辰良,穆將愉兮上皇。撫長劍兮玉珥,璆鏘鳴兮琳琅……”

在這良辰吉日,她終於解脫了,她將帶着愉悅的心情,死去見東皇。

她拿鋒銳長劍的時候碰到了衣物上的玉石飾品,叮噹,琳琅……

橫劍自刎。

鮮血潑灑。

祝融之火。

永不熄滅。

…………

天生重瞳的項羽,眼瞳轉動間滿是妖異。

這不滿的眼神,令爲其叔父的項梁都有些心驚膽戰。

[這只是一個十四歲的稚童,是你的侄子!]

胖乎乎,腆着大肚,富態的項梁慣常是一副笑臉示人。

哪怕面對曾爲大秦帝國國尉的尉繚,和始皇帝心腹中的心腹,中車府令趙高也依舊是笑呵呵。

他心靈強大,不管面對什麼事都笑得出來,不需要去做出其他表情來表露情感。

面對大哥留下的骨血,他笑不出來了。

他必須板起臉拿出長輩的架勢,才能在年幼的項羽面前不露怯。

“自今日起,我教伱劍法。配合上你這一身蠻力,將再無敵手。”

“不學。”

重瞳子扭過腦袋,很是不屑。

項梁以爲自家侄子愛文不愛武,雖然心中有些可惜侄子一身蠻力。但想到學文不上戰場更加安全,卻又有一絲寬慰,遂道:

“那便讀書,明事理,知馭人。”

“不學。”

項羽絲毫不給不讓其去郢都的叔父面子。

項梁生氣了。

“這也不學,那也不學,你要做甚?”

其抓着項羽結實膨脹,足有同齡者大腿粗的大臂,怒聲道:

“郢都,郢都,你去了能做甚?靠着你這天生蠻力就能復國?你以爲就你這兩下子能打下郢都乎?”

項羽見自幼對其照顧有加,對其甚好的叔父真的生氣了,收斂了自己的一點小性子,認真道:

“學習劍法再優秀,哪怕成爲蓋聶那樣的天下第一劍客,也不過就是能夠抵擋一個人的匹夫罷了。

“至於讀書,羽能夠寫下自己的名字就夠了。想要復楚,文人不得行。

“羽要學,就學能夠抵擋千軍萬馬的事物,非如此不足以光復楚國矣。”

項梁怒氣頓消,面上依舊冷着臉,抓住侄子大臂的手卻是鬆了力。

“既如此,叔父便教你兵法,身爲武安君的孫兒,莫要辱沒了你大父的名望!”

“唯!”

十四歲的少年鄭重點頭,想要學好兵法,日後光復大楚。

八日後。

一棟外表破爛,內裡奢華的房屋內。

項梁站起身,看着坐在板凳上的自家侄子滿是寒意。

“你再說一遍。”

“我不學兵法了。”

“你到底要做甚!”

項梁額頭上青筋暴起,都要炸開了。

圓木桌案上,一本本兵家書籍散亂擺放着。

平民百姓難見一本的《孫子兵法》,《吳子兵法》,《孫臏兵法》等全部散開,看上去好像都被讀過的模樣。

“羽已看過這些兵書,再看下去也是無用。”

項梁胖乎乎,常年微笑的臉都要氣扭曲了。

“才八天你便看完了?你如何看的?”

天生重瞳的少年用滿是奇怪的眼神,看着自家叔父。

“叔父你八天了還看不完這幾本書?敢問你如何看的?”

砰~

項梁一巴掌拍在圓桌上,桌上的珍貴兵家典籍亂蹦亂跳。

“豎子安敢如此戲我!”

項羽不知道叔父爲何生氣,奇怪無比。

這幾本書就這麼多字,他還是邊玩邊看的,看完有什麼值得生氣的?看太快了?

“我哪裡戲弄叔父?”

(本章完)

第368章 乃公就不信射不死你!第447章 將軍,出事了!第501章 韓地的張楚動向如何,你知不知道?第217章 恭喜君上,又收一得力門客第104章 成蟜藏鋒,蒙家發力!【求月票】第555章 此戰,我有萬全勝算!第120章 皇兄,時代變了(1/4)第246章 拿上它,跟我走,我送你一個廷尉第86章 朕還沒想好,你覺得呢?第547章 一件事,不能念一輩子第419章 那我不管,日後的事就日後再說第483章 反賊盡小覷我大秦!狼子野心,滋生第105章 李廷尉能言善辯也!第548章 不戰即可屈人之兵第562章 二皇帝元年,五月四日,張楚滅亡第204章 君上小看牧了第205章 陛下,滅了匈奴吧!第310章 樓臺之變,馬列之變第460章 陛下就不怕玩火自焚,被捲土而來的第27章 樓臺風波第385章 史官秉筆直書,一字不改第151章 以你之力,能殺那豎子乎?第319章 信則有!不信則無!(五千字!)第485章 知道王爲何要稱孤道寡嘛?第337章 嬴政,你怎麼就不能消停點!第221章 先生既執意如此,便莫怪良做小人了第529章 你說武安君怕你?可笑!第282章 術叔,成蟜再求你件事第138章 王賁:反悔是鳥人第348章 父母所願,方是人道中的孝道第96章 始皇帝的想法!第162章 不去。爲何?不想!第313章 給這個天下一個新的答案第302章 呂不韋逞兇第352章 已能出頭,趙高盡佔!第231章 我叫嬴成蟜,我想和這個天下談談第417章 做了沛公,拿了沛縣就能亡秦?搞笑第230章 皇天后土,佑我大秦!皇天后土,佑第473章 匈奴大敗,死傷慘重,傷筋動骨!第307章 嬴子第404章 不必試探朕了,朕沒殺他第239章 這豎子一定是在詐我!第471章 君上!你還沒生白髮呢!第120章 皇兄,時代變了(1/4)第189章 秦律問跡不問心(二合一)下一章稍微晚點第125章 我只想看個樂子而已!第549章 僅止於此,大局已定第89章 君上你不能只針對我啊?(求訂閱)第3章 兄弟相談第248章 豎子嘛,說話不算數很正常第249章 按秦律,處以梟首第277章 兩邊下注,那麼總有一邊是贏的第149章 都到秦朝還要被逼婚?第529章 你說武安君怕你?可笑!第498章 呂叔,你相信我嘛?第193章 他願爲王,我讓位便是第550章 這份浩蕩皇恩,他將用一輩子來還!第131章 扶蘇之‘立’!第20章 師兄知道蓋聶嗎?第283章 始皇帝很生氣(六千字大章)第24章 找什麼藉口理由,全是屁話!第241章 就三個字——朕不管第442章 請先生救我!第102章 始皇帝:這豎子簡直放肆!第148章 我在想怎麼建長樂宮第453章 黑色的鋼鐵洪流第71章 一體雙魂(加更!)第354章 長安君對陛下自是赤膽忠心第453章 黑色的鋼鐵洪流第456章 今日所見的一切,盡皆透着古怪,荒第513章 陳平:荊軻,我的匕首,比你的好罷第337章 嬴政,你怎麼就不能消停點!第450章 從今日起,誰再欺負你,就報我嬴成被審覈了第301章 車同軌,行同倫,大名姚賈失上卿第431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557章 趙國亡,悟空死第201章 朝堂巨震(八千字可求月票乎?)第13章 那我就指點指點你第172章 聶不會保護你這樣的人第178章 聲如雷,快如電!(新年快樂!)第151章 以你之力,能殺那豎子乎?第402章 一人如此,何天下乎?蒼生何辜第457章 今日有天地爲你加持,是你最好的機第469章 不差這一碗酒的時間第321章 天命第492章 記下來的,才叫歷史!第218章 良已成大勢,先生要不要聽聽?第325章 有些事,總要有人來做第456章 今日所見的一切,盡皆透着古怪,荒第132章 這是敬酒?不,這是站隊!第16章 我想吃火鍋第123章 大秦皇后,阿房第336章 項羽戰法,魏地驚變第341章 賭對了,生賭對了!第158章 我認爲,不如何!第18章 陛下還惦念着你呢第137章 爲惡不罰提倡天下爲惡?第80章 大父真的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