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車同軌,行同倫,大名姚賈失上卿

第301章 車同軌,行同倫,大名姚賈失上卿

咸陽殿的呼聲漸聞漸稀,始皇帝被周圍的安靜驚醒。

通天冠掛着的珍珠輕撞輕響,清脆又響亮。

在分封羣臣之後,往日朝會至少能剩下小半數場地,稍顯空曠的咸陽殿,今日險些被填滿。

這些面孔始皇帝都能叫得上名字,但好些都已經陌生了,好像經年未見。

[當初這些人都是那豎子的班底,現在想致那豎子於死地的也是這些人,呵。]

[朕不過是想以郡縣取代分封,要這些人自此再無封地,要天下只有秦國。]

[要這些人再不能自立爲王與嬴氏一族比肩,奪我大秦基業。]

[朕本以爲朕做的已是狂勷,那豎子竟想要將這些人絕種,享榮華富貴於當代。]

[父皇當初言這豎子心有猛虎,其心之狂天下無人能及,朕還不信,誠不假也。]

“伏生。”

始皇帝沉喚。

“臣在。”

剛順着大勢道了聲“陛下聖明”的儒家領袖,博士伏生應聲起身。

“上次你言,朕應統一整合秦國車軌,朕陳利弊。未知今日,汝可還堅持汝念。”

實現儒家思想報復,是伏生畢生心願,爲此不惜揹負千秋罵名。

而書同軌這三字,最早乃是出現在儒家經典裡。

《禮記·中庸》:今天下車同軌,書同文。

伏生大喜過望,上手在身前交叉兜圈,彎腰下拜到一半,驚醒始皇帝不喜周禮,慌忙直起腰拱手低頭。

“陛下若要一統天下,不僅要整合車軌,更要統一裝束。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方是盛世也。

“太康之中,天下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牛馬被野,餘糧棲畝,行旅草舍,外閭不閉,民相遇者如親。

“其匱乏者取資於道路,故於時有‘天下無窮人’之語。望陛下以今作古,再創輝煌大世。”

伏生話音方落,席間一無官有爵的小世家主起身指着伏生破口大罵。

“無知腐儒,太子救爾等性命,陛下放爾等性命不思感恩,仍舊妖言惑衆矣。左相早言,周禮不適秦,周制不適秦,汝不聽左相之言乎!”

[呵,以斯做盾,你也配?]

李斯大腿發力,正要二次起身。

聽聞伏生言語驟響,腿部放鬆。

“吾聽聞有人得封地時縱聲大笑,言千年分封制好。藏於左相身後,假借左相之名言說周秦異也。虞夏商周秦,朝代更五,而天下可有更?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爾面目可憎,僞心向秦,仁較巧言令色者甚少也!《論語》有言:《詩》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無邪。汝不讀《詩》乎?不唱《無衣》乎?勸君每日三百遍,以正思也!”

從分封,郡縣制的爭論中,單純的伏生總結了一個道理。

將事物說透徹直達根源,不去思考淳于越教其的審時度勢,便是取勝之道。

小世家主這場辯論還沒開始就結束了,論講道理,他怎麼講的過二十數年低首窮經的伏生?

不講道理講勢力,其萬沒想到伏生如此不合規矩。一點都不遵循規則,直接把他拿李斯做槍這件事擺在了檯面。

本來想挑起法,儒兩家對立,坐山觀虎鬥的小世家主惱羞成怒。

“就該將你們盡數坑殺活埋纔是!”

伏生並不知悉淳于越還活着這件事,被小世家主二揭傷疤,言不論道而侮人,大怒。

“爾可要見吾劍之利!”

蒙恬,李信這種在戰場廝殺的將軍最喜歡這種叫板。

但自矜身份尊貴,不少都自詡是秦國血統最爲純正老秦人的世家,貴族,卻早就沒有了秦國那份血性。

扔下一句陛下面前不可失儀,儒生無用的話便坐回席位。

但這個小世家主言論不濟,不代表世家盡皆言論不濟,其只是拋出去試探始皇帝和重臣反應的磚而已。

見始皇帝坐於其上不言不語,不偏不倚。

時任上卿,一代成貴族的名家姚賈起身,先對着始皇帝行了一個周朝拜禮。

然後道:“請陛下恢復周禮,以禮代法,用以治人。”

伏生望着姚賈的眼神中有三分不解,七分欣喜。

只要想恢復周禮,那就是我儒家的朋友。

隨拜道:“臣附議。”

[學問甚越不知幾多,世故差越卻是極多。]

李斯暗思,剛剛對伏生生起的些微欣賞消失的無影無蹤。

王綰,馮去疾對視一眼。

王綰搖搖頭表示陛下此刻心情不佳,此事不宜摻和,我等不要多言。

馮去疾點點頭,審時度勢是一把好手的御史大夫今日哪邊都不想站。

始皇帝治國向來唯法而已,當下自然不會給予好臉色。

微怒道:“荒謬至極!”

姚賈輕笑道:“賈以爲陛下所言是極,周禮早應作古。”

伏生才反應過來姚賈是以退爲進,臉色一變就要言說。

但以一張嘴贏來了上卿之位,贏來了貴族身份的大名姚賈可不是剛纔嘴笨地小世界主。一口氣沒歇完便繼續言說,不給伏生留半點說話餘地。

“周禮周制不適秦,與何人所說無關,乃事實也。周以禮治國而亡,秦以法治國而亡周。書同文,車同軌,行同倫,此三者以賈觀之皆不適秦……”

大名的長篇大論剛起個頭。

始皇帝出言斷之。

“蓋聶。”

“臣在。”

姚賈心有不詳之感,對視着始皇帝那存有戲謔的眼神,涼意驟生。

“草詔:罷姚賈上卿之位。”

姚賈打了一個哆嗦,腿腳退後一步,險些摔倒。

羣臣俱驚!

看着始皇帝那沒什麼感情的眼眸,他們這纔想起來,始皇帝的外號,叫做暴君!

能在咸陽殿外斬朝臣,剁四肢暴曬於庭院,讓羣臣盡覽之的暴君!

秦國除了廷尉,奉常九個上卿有實職以外,其餘上卿皆是每年績效沒有考覈的虛職。

但在待遇方面,上卿和九卿,兩相相比分毫不差,年俸兩千石,拿的是秦國最高俸祿。

能做到上卿之位的,都是對秦有大功,於秦國絕對的高層人選。

姚賈這上卿之位,是離間六國不使其合縱攻秦,帶韓非自韓歸秦等數次大功,捨生忘死得來的。

但被罷免的卻是如此容易,容易到姚賈覺得如在夢中。大名一時之間想不通,自己到底哪裡說錯!

“怎麼不說了?”

始皇帝疑惑問道,虛手輕擡。

“繼續。”

伏案,執筆,草詔的蓋聶行筆不停,完全按照始皇帝言語所述寫下詔書,一字不改。

[公子走後,陛下殺氣忽然重了許多……]

“臣,臣。”

姚賈說了兩個“臣”字,額頭冒出的細汗讓這位當世名家最有名的大名言語磕磕絆絆,難以成句。

在不知道始皇帝到底爲何發怒,爲何會罷了自己上卿位之前,姚賈再不敢亂說話。

[還好吾不善言辭。]

方纔站起來的小世家主,忽然萬分慶幸說不過伏生。埋着腦袋,隱藏自身存在感。

[反對伏生非我先言,爲何前人無事獨我被罷位!不是此事,定有他事,吾所言與那人所言到底哪裡不同?到底何處惹怒陛下?]

[書同文,車同歸,行同倫……是書同文!時書同文!此乃已下詔令!陛下惡吾言其令!二十八名秦臣也是如此死之!吾怎忘之!]

心思剔透,最善觀察的大名終究不是浪得虛名,很快便反應過來。

跪下俯首道:“臣失言也!唯車同軌,行同倫不合秦也!”

腦袋低下看不到始皇帝表情,姚賈便言語稍有停頓,以試猜測是否屬實。

剛還想要反駁姚賈的伏生,等到了姚賈喘息契機,卻是忘記了言說——這位大儒不怕被罷博士,怕儒家被禁儒生被坑。

沒聽到始皇帝言語,也沒聽到其他人打斷。除了蓋聶寫字的沙沙聲,便只有胸膛間的怦怦心跳。

姚賈知曉其猜測屬實,急忙言道:“四方天下車不同,爾來已有五百年,其國間軌道早便定矣。使其盡仿秦車,其軌要盡數抹之,耗費人力物力甚巨,大秦無有餘力也。

“行同倫亦是此理。各地民風不盡相同,秦人至齊多有身體潮溼,雨落季節於子時過後瘙癢。其間風俗民貌因地制宜最佳,若橫加更正苦紛亂四起,不下戰爭之亂也。”

說完話,姚賈依舊跪在地上雙手撐地,低着頭不敢有任何動作。

這一番話語從各個角度來言說車同歸,行同倫的弊端,有理有據,比先前小世家主說的好多了。

若是沒有被罷上卿位這件事,姚賈還會攻擊大儒伏生。名家辯論從來都是攻擊性極強,以將人問的啞口無言爲美。

其會說孔丘創儒是爲恢復周禮,周爲秦滅足證周禮不行。一個推崇失敗王朝的學說,陛下有什麼可以聽的呢?

絕不會像現在這般安分守己。

“姚賈之名,名不虛傳。”

最靠後的席位,忽有一蒼老人聲悠悠而起,以誇讚爲始皇帝所惡的姚賈而起。

王綰身軀一顫,微擡首視始皇帝。

[陛下怎能忍其入朝堂!]

李斯忍住擡頭慾望。

[君上,陛下之間談了什麼,如此也可?]

衆人循聲望去,想知道到底何人敢捋虎鬚,在始皇帝發怒的時候爲姚賈說話。

轉頭之後卻未見其人,蓋因此人未起身而先發言也。

朝臣更是驚詫。

[陛下盛威如此,怎敢冒犯天威!]

羣臣一邊觀察始皇帝面色,一邊等着說話之人起身——如果他不想死的話。

當那有着比王綰聲音還蒼老的人起身後,衆人不由自主失聲輕呼。

蓋因此人竟敢在此隆重朝會上不以真面目示人,以一張只留出雙目視點,和口鼻氣口的黑色面巾遮面。

其人邊起邊言。

“牙尖嘴利足登天下之巔。然汝之言,卻是名家之恥。名家思辨乃是究天地至理,汝卻一味呈口舌之能。

“公孫龍子曰離堅白,惠子言合同異,皆乃治世之學。唯爾姚賈,忘先輩之學而目中唯有利之一字,一介廢物!”

先誇後貶。

欲抑先揚。

戴面巾者後面言語讓羣臣生出這纔對,哪裡有人敢在此刻違逆陛下的想法。

他們看始皇帝沒有斥責戴面巾者,紛紛猜測這是不是始皇帝另一個喉舌,不然沒道理不被治罪。

[看來陛下是一心想要車同軌,行同倫,此事無可阻擋……]

姚賈咀嚼肌凸起,緊咬牙關不放。

如許多年,還沒有人如此說過他。

自其成名之後,天下名家一向以其爲傲,其在此時名家地位爲最,哪裡停過這等諷刺言語。

若非始皇帝威勢壓的他不敢擡首,此刻必然要轉身面對妄言之輩,說的那人狗血淋頭再不敢亂嚼舌頭。

若是讓其知道起身而立者面覆黑色面巾,疑似始皇帝默許,或許其此刻心情能稍微平復一些。

戴面巾者扶着腰站起身,羣臣通過其外露滿是皺紋的老手,和那不似裝出來的年邁動作紛紛判定其年歲不輕。

老將蒙驁本來聽完了對嬴成𫊸的處置,就有些無所事事無聊透頂。其對政令絲毫不感興趣,也不觸碰。

老將理念很簡單,凡與打仗無關的事都是鳥事,鳥事於乃公何干?

但在初聞覆面之人聲時,其立刻一個激靈,扭首看過去聲傳之所。

若非其孫蒙毅壓住了其雙腳,老將就站起來看看是誰說話了。

“大父!這是朝會!”

蒙毅心急,快速悄聲提醒。

“乃公知道,別吵!”

老將不耐煩回覆,雙目還是死盯着那處。

及至看到其人站起,老將險些又是起身。

幸虧其孫對其信任欠佳,早已做好準備,死死壓住其雙腿,不住地提醒朝會二字。

老將臉色複雜,咒罵了一句。

“這鳥人怎麼還未死?!”

蒙毅瞥了一眼覆麪人,看了眼無動於衷的始皇帝。

悄聲道:“大父認識此人?其是何人?”

“問個鳥!不想死就閉嘴!”老將沒好氣道。

高高在上的始皇帝似乎不想再看見下面鬧劇連連,不想任由下面人胡亂猜測。

遂開口道:“姜商,你不同意姚賈之言,便說出你之想法。”

失笑一聲,千古一帝沉聲道:“說的有理,朕拜你爲相邦!”

推薦一本歷史書,大家可以去看看

(本章完)

第490章 朕現在要去繼位!你有能耐就來一場第13章 那我就指點指點你第381章 蒼問過長安君了!此物造價不貴!第459章 有破陛下大計之嫌疑者!皆斬!第75章 陛下不會放過你的第319章 信則有!不信則無!(五千字!)第185章 這豎子是什麼心性?第564章 陛下交給他的殺器,名字叫做第308章 你開心就好第436章 叔父!彼可取而代也!第32章 你手指怎麼回事?第558章 天人之爭第465章 什麼叫應該?第163章 抱怨的始皇帝第146章 什麼是紈絝第411章 你說說!我和劉仲到底哪個強!(求第131章 扶蘇之‘立’!第490章 朕現在要去繼位!你有能耐就來一場第505章 悟空若妄言,自斫頭顱予師傅賠罪!第400章 牧從不打必敗之戰第417章 做了沛公,拿了沛縣就能亡秦?搞笑第381章 蒼問過長安君了!此物造價不貴!第514章 荀子之死第522章 千年的土地易百主,再添一二又何妨第312章 沒有人性的鬼谷子第451章 真正的勇士第146章 什麼是紈絝第96章 始皇帝的想法!第181章 老六,纔是他荊軻本事第34章 我這是抽風!第118章 賭約?什麼賭約?第45章 豎子誤我!第488章 大秦更主,紫微易位!第440章 願爲使者,解今日之厄第444章 走罷,別看了,讓子彈飛一會!第429章 嬴成蟜:小饕餮,明天我不來了,你第418章 君上還是一味逞口舌之力啊第458章 朕弟嬴成蟜!繼二世之位!第330章 天算不如人算第233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361章 放朕起來,朕活劈了你!第201章 朝堂巨震(八千字可求月票乎?)第553章 陛下,屠睢自願降爵!降兩等!第478章 我的蟜兒是蟲子乎?第302章 呂不韋逞兇第561章 殺人破軍者!楚人項羽!第281章 梟首!即刻執行!第371章 越女劍的傳說是假的?第33章 即將暴躁的李斯!第292章 高可爲一公子師乎?第221章 先生既執意如此,便莫怪良做小人了第472章 兵敗如山倒第186章 天意難測第323章 寧在雨中高歌死,不去寄人籬下活第99章 爲一子,而立二王!第233章 誰贊成?誰反對?第31章 人生百態,一朝看盡第144章 賭約破了!第334章 胡姬死了,死無對證第276章 汝三家如此,就不怕長安君乎?第273章 你說的是人言?第120章 皇兄,時代變了(1/4)第172章 聶不會保護你這樣的人第197章 豎子,朕今日非劈了你!(二合一)第447章 將軍,出事了!第510章 敢問王上,關中可曾發兵?第149章 都到秦朝還要被逼婚?第67章 一個醫者能有多少力氣?第393章 不聽朕言,能聽你語?第435章 咸陽,我可是敗在長安君之手?第350章 失禮的儒家,還是儒家否?第192章 那豎子開什麼玩笑?(求月票)第508章 信通上郡,意欲謀反,二皇帝族滅十第190章 跟朕去甘泉宮(二合一)第38章 紈絝真正的樣子第540章 此戰!臣願爲將!請大王允之!第300章 韓地,西北近狀第506章 日行晝,月見夜,毒蟲陰影下做事,第165章 君上若無事,牧便先行了第396章 唯有大秦的始皇帝,是他們的神!第403章 皇兄不是怕了罷?第346章 昨日,一定發生了什麼事第108章 這輩子,她都別想出雍地一步!【求第28章 朕怎麼會有如此癡愚之子?第371章 越女劍的傳說是假的?第269章 你這豎子!着急叫朕又有何事!(四第19章 心血難平第223章 這消息不能等朕回章臺宮再報?(七第444章 走罷,別看了,讓子彈飛一會!第561章 殺人破軍者!楚人項羽!第428章 男人至死是少年!第395章 長安君若爲王,是毀滅,也是新生第21章 我要做丞相!第45章 豎子誤我!第405章 沙丘於朕不祥?第444章 走罷,別看了,讓子彈飛一會!第122章 入宴儒生皆死耳【求月票】第518章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第424章 他扣你兵馬糧草,不還送你一個好兄第452章 秦人,匈奴人,一視同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