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君上,你又在玩甚?

第208章 君上,你又在玩甚?

【PS:不好意思,章節序列錯了。明天去找編輯】

“朕幼年只有阿母陪伴,再無人愛。入秦之後,本料與你水火不容,未曾想卻是你待朕最厚。你讓朕相信,爲王者,不必稱孤道寡。”

“朕要讓朕的兒子們也如你我一般,朕不要他們同室操戈,手足相殘。扶蘇,高,將閭等人的手上,不能沾染嬴氏的血。”

“汝言說有理,但朕在一日,就不會同意你之策略。汝今日所言,說與扶蘇去聽罷。大秦自二世起,可封王族於外,護華夏龍脈。”

歷史上,終始皇帝一世,都沒有對子孫有過猜忌,荼毒,危害。

就算長子嬴扶蘇強烈反對郡縣制,還爲那些騙了始皇帝的術士說話,始皇帝做的也只是將其發配上郡。

這在親情淡薄的皇室,是極其少見的。

打出漢民族底氣,尊嚴的漢武帝,也會因巫蠱之說而疑心太子謀反,自誅親子。

“我能不能活到扶蘇繼位不清楚,扶蘇到時會不會聽我的也不清楚。一世命即萬世命,請皇兄即刻下令。”

值此匈奴入侵,正是推動分外族之地於嬴氏子弟的大好機會。

嬴成𫊸害怕夜長夢多,不知道未來會出現什麼變數。

始皇帝拉動偏殿之門,嬴成𫊸用力按住。

始皇帝看着嬴成𫊸,道:“你要是能等你便等,等不了,你便再造一次反。”

對着始皇帝的眼神,嬴成𫊸從中也看到堅決,看到朕絕不爲之的態度。

嬴成𫊸突然反常地一笑。

“皇兄說的是哪的話,我不過是戲言耳。”

反手爲始皇帝拉開偏殿門,嬴成𫊸引着始皇帝來到主殿。

“我先走了。”

道過一句話,嬴成𫊸便離開了議政大殿。

李牧本也想跟着嬴成𫊸離開。

他來到這裡純粹是因爲嬴成𫊸的緣故,不然他纔不想給秦國出謀劃策。

正欲動腳,收到嬴成𫊸回過頭的嚴厲眼神——老實待着,我還會回來的。

李牧住腳,繼續停留在議政大殿。

始皇帝沒有管看似負氣而走的嬴成𫊸,重新停留在輿圖旁邊。

“誰來告訴朕,關中各地還有多少兵馬,可以抽調多少支援邊疆。”

王綰,李斯,屠睢,任囂等人互相看了看,最終由資歷最老的右丞相王綰代言。

老丞相踏前一步,道:“敢問陛下,此次支援,是要盡滅匈奴,還是復雁門,九原兩郡即止?”

這兩種選擇,需要的兵馬數目大不相同,甚至可以說是天壤之別。

“復雁門,九原兩郡可以。”

始皇帝答王綰言。

然後不等王綰,李斯等人露出喜色,便看向任囂,屠睢,趙佗。

“此次支援邊疆由任囂領兵,屠睢,趙佗輔之。與匈奴這場仗遲早要打,但不是現在。你三人先去邊疆熟悉匈奴戰法,做好準備。三五年後朕兵發匈奴地,算你三人一份。”

三位將軍互相對視一眼,知道始皇帝所下的決定不可更改。

“唯。”

“唯。”

“唯。”

三人盡皆應聲。

始皇帝允諾,三五年後征戰匈奴,給三人一席之地,三人今日這趟議政殿就沒有白來。

確定了這一次匈奴犯邊,大秦要以復雁門,九原兩郡爲目的發兵上郡後。

李斯,王綰,任囂等人你一言我一語,開始商議此次援軍的細節問題。

如援兵從哪裡抽調,抽調多少,內府應準備多少武器裝備,治粟內史府要拿出多少錢糧等。

嬴成𫊸在咸陽宮中沒有隱藏身形,光明正大得四處遊走。

有暗衛告知夜晚口令,兼有始皇帝曾下令允許其去往咸陽宮各地。

其在咸陽宮兜兜轉轉,很快,就跨進了本應爲秦臣禁地的後宮。

漫步行至秦國二公子嬴高所在宮殿,嬴成𫊸站在宮殿外。

皇兄,我等不起。

“二侄子!叔父來看你了,快出來!”

嬴高所在宮殿內。

聽到嬴成𫊸的呼喚,伏案讀書的嬴高一臉振奮地起身穿衣。

嬴高生母,看管嬴高讀書的衛妃柔聲道:“天色已晚,高兒稍待,阿母先遣人問問長安君此來何意。”

衛妃話說完,嬴高也已經穿完衣物,急步衝向殿門。

“不用不用。”

再次行走在後宮中的嬴成𫊸身後,便多了一個小尾巴——秦國二公子,嬴高。

“叔父,我們這是要去哪裡?”

“叔父帶你去與你父皇要封地。”

本來神色很是歡喜的嬴高表情一驚,換上了一副哭臉。

輕快腳步也像是灌上萬斤鉛一般,駐足不前。

“叔父你不要害我,大哥已是太子。”

“他是太子怎麼了?我們又不要秦國領土。快走快走,你這小子怎麼如此膽小?”

嬴成𫊸拉着二侄子的手,硬拖着自己二侄子前行。

嬴高兩隻腳在經過泥土之地時,拖出兩道長長的痕跡。

“叔父去找三弟,叔父去找三弟,高不想去!”

嬴高高聲喊着,拼命掙扎。

憋氣用力,重心往下放在屁股上。

嬴高使了吃奶的力氣往後拉,臉憋的通紅,手臂繃的筆直。

他天不怕地不怕,唯獨怕阿父嬴政。

在面對除大哥外的諸公子,公主時,嬴高是二哥。

在面對宦官,宮女,秦臣時,嬴高是秦國二公子。

但在面對始皇帝之時,嬴高就是一個不敢高聲語的稚童。

嬴高現在很後悔。

剛纔爲什麼不聽阿母之言問問叔父,這麼晚拉我出去是做甚?

嬴成𫊸停下腳步,低頭看着滿臉寫滿抗拒的二侄子。

“你確定不去?叔父不喜歡強人所難。”

“不去!”

“我還未與你說要封你在何處。”

“高只要父皇所分之土。”

嬴成𫊸鬆開緊握住嬴高小手的手。

“那你便回去罷。”

“拜別叔父。”

嬴高一溜煙跑回了衛妃宮殿,一路沒有回頭,生怕嬴成𫊸改變主意把他拉回去。

嬴成𫊸目視二侄子遠去,向着三侄子嬴將閭所在宮殿行去。

正要就寢的衛妃看着忽然跑出,又忽然跑回的嬴高,道:“長安君尋你何事?”

嬴高很自覺地正坐在桌案前,捧起桌案上的書道:“叔父說,他要帶着我去找父皇要領地。”

衛妃動作一停,掃了眼身邊的宦官,宮女們一眼。

宦官,宮女盡皆低頭。

作雙耳失聰,聽不進言語狀。

“那你怎麼回來了?”

衛妃狀若不在意地道。

問這句話時,她將以上等綢緞所繡的枕頭放到牀頭左邊,又放到牀頭右邊,然後再放到牀頭左邊。

“父皇要推行郡縣制,就是要消除封國。立大哥爲太子,秦國以後都是大哥的,我怎麼敢忤逆父皇,去向父皇要領地。”

嬴高認真道。

衛妃抓得枕頭咯吱咯吱作響,似乎下一刻就會抓破枕頭。

“知道了。”

阿母聲音怎麼有些低沉?

定是我讀書半途而廢惹阿母不快。

嬴高爲討衛妃歡心,作認真苦學狀,指着書上一處晦澀難懂的段落。

“阿母,這句話是何意?”

衛妃看都沒看嬴高手指落下處,輕嘆口氣,道:“睡吧。”

再學下去,還有何用?

大秦三公子嬴將閭所在宮殿外,嬴成𫊸氣沉丹田,舌戰春雷。

“小饕餮!叔父來看你了!快出來!”

宮殿內,嬴將閭母妃眉毛一豎,彩袖一甩,一臉怒容得向外行去。

邊走邊道:“讓我兒酗酒至今,還敢來我宮殿尋我兒!”

“阿母。”

喝着清酒的嬴將閭本已有些混沌的頭腦瞬間一清,立刻出聲叫停其母妃。

說話間,嬴將閭以最快速度衝出宮門,跑到嬴成𫊸身前站定。

“喝酒了?”

聞着三侄子身上一身酒氣,嬴成𫊸眯了眯眼,抹去嬴將閭嘴邊酒漬。

“玄鳥殿大宴後,將閭便愛上了這杯中物。”

“還能陪叔父走走否?”

“只要叔父願行,天南海北,將閭也隨得。”

“那就走走。”

嬴成𫊸帶着嬴將閭,在夜色下的咸陽宮,看似漫無目的地向外行走。

“小饕餮,你要封地不要。”

“要!”

“不急着答應,我先與你說個明白。秦國大一統趨勢,誰也無法改變。給你的封地,不是秦國本土之地,而是……”

“叔父,不必說了。”

嬴將閭快行幾步,擋在嬴成𫊸的面前,仰頭看着嬴成𫊸。

“我要。”

嬴成𫊸駐足,輕笑。

“好好想想,一個不慎,你就死了。”

“不用了,想十幾年了。”

龍生九子,各不相同。

有些人棄如敝履的,是有些人夢寐以求的。

嬴成𫊸揉揉嬴將閭的腦袋,笑道:“那走罷,我們去找你父皇。”

地磚上,月光映出一大一小兩個人影,行向議政殿。

“匈奴犯邊,雁門,九原失守。待我秦軍復了雁門,九原,會將你丟在匈奴領地。不管你打下來多少領地,封國多大,都要奉秦國爲主。”

“嗯。”

“國內現今情況你也清楚,沒有多餘兵力供你調遣。你這次被丟在匈奴領地,需要自己招募兵馬,秦國給不了你多少援助。”

“嗯。”

“如果在國內情況穩定下來後,你還不能平定匈奴。那麼秦國會出兵,將你打下來的領地,和匈奴領地一口吃掉,化作秦國一個郡。”

“嗯。”

嬴成𫊸帶着嬴將閭,行至議政殿外,站在殿門外面。

貼近殿門,能聽到主殿中有隱隱約約的說話聲音。

“忘記和你說了,你父皇怕你們手足相殘,不同意封匈奴之地予你,我們首先要說服你父皇才行。現在後悔,還來得及。”

嬴將閭推開議政殿大門。

他沒有以言語作答,而是以實際行動作答。

當一個地位尊崇,不愁吃喝,榮華富貴享用無盡的大秦公子不好嗎?

嬴成𫊸搖着頭,緊隨嬴將閭身後邁入議政殿。

前世生在現代,巨厭煩996的嬴成𫊸真的搞不懂。

爲什麼會有人願意放棄到手的美好生活不要,用性命去拼一個機會。

而且這個機會極其渺茫,拼到了生活也不會比原有生活更好,而且還可能被摘桃子。

如果把秦國比喻成現代中國,那麼匈奴就是蒙古,越南,俄羅斯等鄰近國家。

將本就不屬於秦國的匈奴封給嬴將閭,這純純的是空手套白狼行爲。

還告訴嬴將閭其實你就是個緩衝品,分封你其實是爲秦國贏得一段緩衝時間。

而且這次你去匈奴那邊還沒有多少援助,一切只能靠你自己。

如果要是打的慢了,等秦國緩過這口氣,到時候把你打下的地盤,匈奴一起收歸國有。

把嬴將閭換成嬴成𫊸,嬴成𫊸早就不幹了,這不是純種冤大頭行爲?

“出去!”

始皇帝正在和任囂,屠睢他們敲定作戰細節。

一看推門而入的是其三子嬴將閭,再一看嬴將閭身後站着的嬴成𫊸,立刻便明白了二人此來何意。

怒容上臉,厲聲呵斥。

噗通~

嬴將閭雙膝跪地,上本身挺得筆直。

和始皇帝站在一起的王綰,李斯等一衆人等立刻散去,他們經受不起嬴將閭這一跪。

“父皇,兒臣只想要一個機會,求父皇將匈奴之地封予兒臣!”

李斯,王綰,任囂,屠睢,趙佗,李牧,付子康。

除了始皇帝,嬴成𫊸,嬴將閭三人外,議政殿內有一個算一個,包括宦官,宮女。

所有人都懵逼了。

我們聽錯了?

三公子說的甚?

把匈奴之地分封給他?

是匈奴攻佔了我秦國的雁門,九原兩郡,不是我秦國佔了匈奴之地。

我們討論的是怎麼復雁門,九原,不是如何分土啊!

這匈奴之地還沒打下來呢,怎麼封?這中間是不是有什麼誤會?

“豎子!你做的好事!”

始皇帝點指着嬴成𫊸,恨得牙癢癢。

“陛下,這總要問過當事人意見纔對罷?”

嬴成𫊸賠笑着道。

明白了,定是方纔陛下和長安君在偏殿說了什麼。

七人都不傻,一看始皇帝表現,就知道這絕對不是誤會,而是有什麼他們不知道的事情發生了。

但如此一來,七人就更好奇了。

如果不是誤會,那麼匈奴之地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難道又來一匹八百里加急快馬,上郡蒙武兵馬盡出,把匈奴之地打下來了?

不能啊,如果打下來了,陛下剛纔和我們聊個甚啊?

但如果沒打下來,那三公子來求什麼匈奴之地啊?

就是和嬴成𫊸生活在同一屋檐下的李牧,此時也很是懵逼。

君上,你又在玩甚?

PS:最近這段劇情,各位讀者大佬爭議有點大啊!讓作者君猶豫再三,最終,還是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按照自己想的寫!各位,且慢慢看下來,會給你們一個滿意的答覆!

(本章完)

第208章 君上,你又在玩甚?第447章 將軍,出事了!第24章 找什麼藉口理由,全是屁話!第401章 你有能耐來場隕石雨啊!第515章 好,朕就喜歡你選二第556章 不是說悟空指揮不了?怎麼招降?第340章 將軍確定那是兵書?第264章 老賊!你也有今天!第140章 我不想過只有樓臺能逛的苦日子了!第38章 紈絝真正的樣子第262章 綱成君第409章 他出賣了我!他背叛了信陵君!第130章 一身白衣盡赤,斜提染血寶劍第545章 大梁一日薨二王第134章 李斯,天下非議朝堂者甚多,此事怎第374章 離譜的長安君,更離譜的始皇帝!第535章 不愧是鐵鷹劍士,乃公到底沒爭來這第354章 長安君對陛下自是赤膽忠心第15章 論語十五列第74章 一羣愚蠢的傢伙第124章 諸公,等急了否?第485章 知道王爲何要稱孤道寡嘛?第317章 辯墨第547章 一件事,不能念一輩子第20章 師兄知道蓋聶嗎?第510章 敢問王上,關中可曾發兵?第412章 這次沛縣之行,圓滿了第95章 一家人就應該整整齊齊的!第151章 以你之力,能殺那豎子乎?第564章 陛下交給他的殺器,名字叫做第14章 論語新解第156章 公子確信,此物能量產乎?第269章 你這豎子!着急叫朕又有何事!(四第397章 馭千百人可,萬萬人不可第122章 入宴儒生皆死耳【求月票】第494章 陛下焉敢如此欺辱我等?第395章 長安君若爲王,是毀滅,也是新生第225章 魚越多,水越渾!(八千字大章求訂第507章 那要是太子死了呢?第487章 這案上怎有酒肉?第159章 一國丞相,爲他人走狗第416章 我是受過專業訓練的,無論多好笑,第298章 你告訴朕,是什麼事請假條三月總結以及四月更新計劃!第541章 大丈夫可殺不可辱第220章 縱橫十三道的意義第406章 不能和你這種人做朋友第457章 今日有天地爲你加持,是你最好的機第367章 傳令,全軍出擊!第423章 嬴姓一族,不愧爲大秦王族!第72章 他習慣半夜刀人第23章 父子爭辯第220章 縱橫十三道的意義第16章 我想吃火鍋第430章 小人初見天威,惶恐難言!第358章 蓋聶:趙高必須死!第536章 朕乃大秦皇帝嬴成蟜,你可願降秦?第93章 拿下嬴成蟜!第403章 皇兄不是怕了罷?第153章 你爲何看重張良那個小子?第41章 我就沒想把你放出來第58章 陛下可否說得明白些?第339章 家主要我出人,我哪敢不出?第132章 這是敬酒?不,這是站隊!第359章 趙高之死第255章 嘿我這暴脾氣!第498章 呂叔,你相信我嘛?第86章 朕還沒想好,你覺得呢?第406章 不能和你這種人做朋友第432章 先王曾言,你所圖甚大。不願爲王,第332章 胡亥,你在做甚?第410章 天子忘民則滅,諸侯忘民則亡!第557章 趙國亡,悟空死第217章 恭喜君上,又收一得力門客第303章 始皇帝解心結,呂不韋拜相邦第43章 決定儒家未來的走向第346章 昨日,一定發生了什麼事第180章 敢於夜行,真男人也!第312章 沒有人性的鬼谷子第557章 趙國亡,悟空死第474章 武安君,齮來請罪了第551章 殺張良,收韓信第448章 他是我帶的兵,不能死!第290章 殺了他,誰來保護皇兄第169章 請長安君爲斯解惑第192章 那豎子開什麼玩笑?(求月票)第553章 陛下,屠睢自願降爵!降兩等!第182章 你們有真憑實據?第205章 陛下,滅了匈奴吧!第557章 趙國亡,悟空死第384章 什麼意思?沒完了是罷?第445章 你確定你是來打仗,不是來過日子的第366章 不是,嬴政你有病罷!第199章 沒有先例那就開一個!第155章 絕世高手不是大白菜!第158章 我認爲,不如何!第362章 豎子,你去做甚?第489章 你是怕我遭遇刺殺?第548章 不戰即可屈人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