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一身白衣盡赤,斜提染血寶劍

玄鳥殿。

三個儒生還在喝罵。

始皇帝第九次望向門口,還是什麼都沒看到,面上露出絲不耐之色。

目光掃過三個儒生,他揮揮手道:“拖下去。”

自有郎官上殿,將這三個不斷喝罵的儒生脫下玄鳥殿。

李斯眼睜睜看着這一切,沒有作聲。

他只和淳于越有舊,和這三個儒生沒有什麼關係。

羣臣也是眼睜睜看着,沒有作聲。

他們巴不得始皇帝儘早處理好儒家這幾人,然後趕緊分土。

嬴成𫊸望了眼玄鳥殿大門,輕皺眉頭,慢飲清酒。

始皇帝問在場僅剩的三個儒生,道:“爾等還有話說否。”

三個在淳于越被推出去梟首剜眼,就重新坐下瑟瑟發抖的儒生一起搖頭,竟是連話也不敢說一句。

“諸公可有未完之語?”

羣臣盡皆搖頭。

他們只想分土,不想搞事。

始皇帝點點頭,拿起竹簡,拿起毛筆勾畫。

羣臣皆眼巴巴地看着,等始皇帝繼續分封。

“李斯,你認爲朕應如何處置這三人。”

始皇帝沒有擡頭,手上動作不斷。

李斯內心一沉,以爲前面幫助淳于越說話,讓始皇帝心生不滿。

斯此刻順陛下之意,或還有救……

當下拱手恭敬道:“同行者等罪,其三人亦應受同等刑罰。不罰,不足以顯陛下之威。”

淳于越被推出梟首剜眼。

剩下這三位儒生性命,李斯根本不看在眼中。

“那便照你說的去做吧。”

“唯。”

李斯轉身,不留情面地大手一揮。

郎官入殿,將三個哭喊不休,悔恨不已的三儒生帶走。

羣臣暗中點點頭,這纔是他們印象中的李斯。

法家對待儒家,就該如此纔對,看來李斯只單單和淳于越有舊。

始皇帝繼續書寫,還是沒有擡頭,再問李斯道:“李斯,你對今日之事如何看。”

陛下還要對儒家發難。

淳于越已死,儒家這些門生性命與斯何干?

殺之反而於我有利。

李斯眼中閃過一絲狠辣,沉聲道:“《韓非子》有言:儒以文亂法。昨日廷尉大牢已被儒生填滿,今日這些儒生又膽敢辱罵陛下。像儒家門生這般不尊法令,不尊陛下的人,應全部處死。”

這一句話,像是一陣冷風,吹進羣臣心中,讓羣臣心中一凜。

儒家門生,全部處死?

還未等他們就此事發表意見。

就聽李斯繼續說道:“其既想恢復周制分封,要陛下分土,陛下可將土盡予他們。臣建議以土埋其身,將其盡數坑殺。”

羣臣大多面露不喜,不滿之色。

有些是心中正義使然。

七個儒生言語冒犯,便要坑殺整個儒家,這處罰未免太重了些。

有些是內生兔死狐悲之情。

今日他李斯能諫言坑殺儒生,明日便能諫言滅我等滿門。

有些是單純對李斯不滿。

若非這李斯提出郡縣制,今日哪有這般說辭?

這些朝臣正要站起言說,已有起身動作。

始皇帝的話語聲先他們一步,響徹在玄鳥殿。

“那便按你說的去做吧。”

這些要起身臣子看着仍舊沒有擡頭的始皇帝,重新又坐了下去。

他們心中的正義感,兔死狐悲之情,對李斯的不滿。

在這一刻,都敗給了他們內心對始皇帝的敬畏之情。

玄鳥殿如今已沒有儒家門生。

坑殺儒生對於這些朝臣而言,不管往近往遠,其實都是利大於弊。

近看。

朝堂上的位子總共便那麼些,伏生,淳于越這些人沒了,空出來的位子自然由他們來填補。

遠看。

始皇帝同意坑儒,日後秦國自然全面禁儒。

儒家學說被打死,那麼他們所學的其他學說生存空間自然變大。

即便是有些朝臣對於廟堂位子,學說之爭都不感冒。

但要他們只爲了己身念頭通達不爲任何利益,硬頂着始皇帝之怒火,爲今日連番辱罵始皇帝的儒生仗義執言。

他們做不到。

他們沒那麼高尚。

天下熙熙,皆爲利往。

“趙高。”

始皇帝筆停,呼呼吹了兩下竹簡。

“臣在。”

趙高恭敬上前。

“宣旨。”

始皇帝將手中竹簡遞給趙高。

“唯。”

趙高恭敬接過。

攤開在手上,面向羣臣,朗聲道:“朕決意秦國境內,不許見儒生,不許聞儒學。廷尉牢獄所有關押儒生,立刻盡數坑殺,埋在大鄭宮下。”

羣臣皆是內心一顫,這才知道。

李斯所言並不是李斯之意,而是始皇帝之意。

在李斯說出坑殺這些儒生之前,始皇帝可是已伏案書寫聖旨了。

他們內心只有一個想法——儒家完了。

淳于越以爲他死了,始皇帝便能對儒家網開一面。

是以腰伏生去長安君府求取嬴成𫊸版《論語》註解,期望要始皇帝認爲儒家無野心。

是以在儒府分裂儒家,壯士斷腕,以秦律將大部分儒生困在廷尉大牢。

是以今日一心求死不斷作死,給始皇帝名正言順殺他的藉口。

但他不會想到,在他被推出玄鳥殿後,始皇帝會立刻下達一道“坑儒生,禁儒學”聖旨。

李斯以爲始皇帝要對儒家下手,要對儒家宣泄怒火。

是以在發現保不下淳于越,立刻轉而對儒家進行攻訐。

此刻這位大秦左丞相已邁開步子,和趙高一起去廷尉大牢提儒生。

廷尉之職,目前還是李斯兼任。

皇后阿房這次手沒有伸出拍人,只是眼神看向四公子嬴恩。

這回你可以去了。

嬴恩點點頭,敲着有些麻酥酥的雙腿剛站起,就感覺後背還是被拍了兩下。

“不必。”

一個嬴恩很是熟悉的聲音。

嬴恩轉頭,看到是一臉笑意的嬴成𫊸。

開心地叫道:“叔父。”

“叔父好久沒陪我玩了。”

“叔父抱抱,抱抱。”

“叔父你怎不早過來,母后不許我們亂跑。”

“……”

衆多公子,公主見到嬴成𫊸,一個個都很是活躍,嘰嘰喳喳地圍上來。

有幾個年齡較小,看上去只得五六歲的。

拽着嬴扶蘇的褲腳,舉着胖乎乎的小手,蹦躂着要嬴成𫊸抱在懷裡。

在始皇帝下達坑殺所有儒生的聖旨後。

這些大秦公子,公主,爲嬴成𫊸走過來而歡呼着,雀躍着。

始皇帝極其重視教育,且受秦國風氣影響,對子女教育較爲鐵血。

就像剛纔皇后阿房很是自然得,對四公子嬴恩說嬴成𫊸斬殺十七女一般——秦國王室教育沒有什麼避諱。

這些大秦公子,公主們全都知道坑殺是什麼意思,也知道死是什麼意思。

他們知道,他們的父皇這一道聖旨,將會要了許多人的性命,將會讓許多人失去夫君,失去兒子,失去阿父。

但,那又如何呢?

那些人的死,與他們何干呢?

怎麼能影響他們見到最喜愛的叔父,所萌生的歡喜之情呢?

李斯,趙高。

一個嚴肅,一個恭敬得向外行去。

他們送廷尉大牢關押着的百來名儒生去死。

羣臣默然。

縱使他們心中,其實沒有多少悲傷之情。

這個時刻,大秦公子,公主們的鬧騰聲音就有些大了。

這些小傢伙們的笑聲,與玄鳥殿整體的氛圍,格格不入。

有些正義感較強的朝臣覺得這些公子,公主們很是吵鬧。

而大秦公子,公主們覺得,宴席該熱鬧一些,這些大人們真是沉悶。

人類悲歡,並不相通。

人間悲喜,從不相融。

嬴成𫊸抱起三個小娃娃,抱在懷裡逗弄着,坐在皇后阿房身邊,一點也沒有要和皇后保持一定距離避嫌的意思。

羣臣見之。

暗觀始皇帝無異樣,暗歎一聲“做個豎子也沒什麼不好,至少不會引起陛下疑心。”

“叔父你吃這個,這個好吃。”

“叔父我餵你,我喂的好吃。”

“叔父不要吃十一的,他剛在吃手,手上都是他口水。”

“二十你出來,叔父抱你很久了,該抱我了!”

“父皇說了,想要什麼就要自己爭取,不要想着別人會讓給你。這是我爭來的,憑什麼讓你?”

小傢伙們獻着殷勤,不住地投喂嬴成𫊸,往嬴成𫊸懷裡鑽。

嬴成𫊸含笑逗弄着一衆小傢伙們,不再向玄鳥殿殿門再看一眼。

“叔叔有何想法。”

皇后阿房沒有看嬴成𫊸,以只有兩人才能聽到的聲音說道。

“說好只得三子去,皇嫂何以又要遣人。”嬴成𫊸反問阿房。

他摸摸嬴恩的頭,湊過去帶着笑意道:“又被陰嫚那丫頭欺負了罷。”

嬴恩十二歲,懂事不少。

自然不會像弟弟,妹妹們那般胡鬧。

聞言只是點點頭,沒有多說什麼,哪怕他很想問問他叔父連殺十七女是怎麼回事。

嬴恩知道,往日有些懼怕母后的叔父主動坐在母后身邊,定是二人有話要說。

“你往日如此看重扶蘇,今日就不得再給次機會?”

“不要自欺欺人了。”嬴成𫊸笑着搖搖頭,道:“三子叫他不得,莫說再給一次機會,便是十次百次,他也出不來。”

阿房見嬴成𫊸視線一直在衆多公子,公主身上梭巡,輕嘆口氣。

“宴畢,我自會去放大侄子出來。”嬴成𫊸輕聲道:“從今往後,他只是我大侄子。”

“朝堂諸公青睞,文韜武略嫺熟,又有長子之名分。萬事俱備,只是心性優柔寡斷些。叔叔亦曾言,諸公子公主,唯有扶蘇有顆仁心,再看看罷。”

“成也仁心,敗也仁心。他仁過頭了,這秦國,他把握不住。”

嬴成𫊸雙手託舉一個胖嘟嘟稚童,笑着道:“小十八,你喜不喜歡你大哥?”

稚童約有七八歲大,被嬴成𫊸抱起來笑的很是歡暢,一臉天真地道:“喜歡,胡亥喜歡大哥,大哥從來不嫌胡亥煩。”

“那一會叔父帶你去找你大哥玩,好不好?”

“好!”

這個在原本歷史上,一紙詔書逼死長公子嬴扶蘇,將兄弟姊妹盡數殺個乾淨。

上位後任用趙高,加重賦稅刑罰,驕奢淫逸,逼殺忠良。

在泱泱大秦就此亡國,佔據不可推卸責任的秦二世——大秦十八公子胡亥。

拼命地點着小腦袋,爲一會能與大哥嬴扶蘇玩耍而滿臉開心。

“快下來。”

皇后將一臉不樂意,卻不敢說的嬴胡亥,從嬴成𫊸手上抱下來。

“兩位太后也很喜歡扶蘇,叔叔再考慮一下。”

“今日我不能在玄鳥殿看到他,天王老子喜歡他也沒用!”

嬴成𫊸露出一絲怒意。

這絲怒意讓皇后阿房心下一沉。

叔叔是真的惱扶蘇了……

被剛剛放下的嬴胡亥,又跑回到嬴成𫊸懷裡,胖墩身體有些發抖地抱住嬴成𫊸。

“叔父,胡亥怕,胡亥不要叔父帶着去找大哥了。”

嬴成𫊸以爲是他剛剛沒控制好情緒,發怒導致嬴胡亥害怕。

摸着嬴胡亥的腦袋瓜道:“不怕不怕,叔父沒生氣,一會便帶你去尋你大哥。”

“胡亥不是怕叔父,胡亥是怕大哥。”胖墩墩的嬴胡亥舉起胖墩墩的小手,指着玄鳥殿門口道:“大哥拿着劍,身上沾了好多血。大哥肯定是殺人了,胡亥怕他把胡亥也殺掉。”

嬴成𫊸眼中精光綻放,猛然轉頭。

玄鳥殿門口。

有人踏步而入。

面如千年寒鐵。

一身白衣盡赤。

斜提染血寶劍。

大秦長公子嬴扶蘇,其目光森然無比,全沒有往日的和煦。

在其身後,是二公子嬴高,三公子嬴將閭,五公主嬴陰嫚。

四兄妹步步前進,逼着外面把守的郎官步步倒退進玄鳥殿內。

“長公子莫要爲難我等,今日陛下大宴,不得手持利器!”

嬴扶蘇一言不發只顧前進。

他走過的路,血腥氣刺鼻。

五公主嬴陰嫚認真地道:“速速讓開,大哥剛殺了幾百人,不介意再殺幾十!”

第138章 王賁:反悔是鳥人第205章 陛下,滅了匈奴吧!第129章 今日嬴扶蘇,血染大鄭宮第45章 豎子誤我!番外【一】第64章 再嘮個十金的?第462章 君上!平還有一計!第383章 皇兄什麼意思?你不是嗜殺之人?第3章 兄弟相談第372章 你們都不是鳥人,只有大父是鳥人第471章 君上!你還沒生白髮呢!第304章 朕當諸君爲肱骨,諸君以朕爲金庫第144章 賭約破了!第66章 出來的急,沒帶太多錢!第523章 陛下,宮中尚缺一名巴妃。別離之悲第365章 陛下說笑第471章 君上!你還沒生白髮呢!第517章 李白哪是浪漫派,完全是寫實派!第356章 陛下,楚妃要殺車府令大人!第465章 什麼叫應該?第307章 嬴子第514章 荀子之死第229章 就非得拉我上班是吧?(求月票)第188章 陛下是不是忘了,您的王位是誰爭來第86章 朕還沒想好,你覺得呢?第515章 好,朕就喜歡你選二第430章 小人初見天威,惶恐難言!第550章 這份浩蕩皇恩,他將用一輩子來還!第154章 呂不韋的疑惑!第60章 朝堂上的辯論第179章 百越之女,盡爲隸妾第244章 你說得對第156章 公子確信,此物能量產乎?第105章 李廷尉能言善辯也!第467章 這次,是他自己的血!第373章 陛下,同意了?第444章 走罷,別看了,讓子彈飛一會!第199章 沒有先例那就開一個!第461章 先把那個放羊娃迎回來做楚王!第53章 地都分沒了,那我們分什麼?第455章 這個豎子思考方式終於變了第550章 這份浩蕩皇恩,他將用一輩子來還!第105章 李廷尉能言善辯也!請假條第310章 樓臺之變,馬列之變第563章 羽之神勇,千古無二第12章 你說你圖什麼呢?第194章 因爲這是不可能的事第305章 貴族的反擊,秦律第264章 老賊!你也有今天!第86章 朕還沒想好,你覺得呢?第474章 武安君,齮來請罪了第142章 朕對你這麼好,朕就不是你親哥了?第91章 法家術之爭(上)第309章 出局!第414章 長安君府只有叫錯的名,沒有起錯的第224章 氣急敗壞的趙姬(七千字大章求月票第235章 八百里加急,請陛下御覽!第268章 要我收手?(八千字大章)第169章 請長安君爲斯解惑第165章 君上若無事,牧便先行了第237章 你既爲王,你說了算第9章 叔父,你要做什麼?第183章 嬴成蟜:我是言而有信之人!第267章 現在你們還願作商君這樣的人?(加第4章 儒家和嬴扶蘇第530章 朕不同意,此去大梁路途遙遠,等不第351章 前賢經典不爲惑,人人習之皆可得第534章 秦箭無用,那就試試秦劍第314章 蒙家第二次了第111章 蓋聶!你有了新人忘舊人是不是?【第463章 清單于側!誅閼氏妖姬!請立冒頓王第156章 公子確信,此物能量產乎?第128章 大哥,你能出得來乎?第214章 四十六封請辭奏章(二合一)第508章 信通上郡,意欲謀反,二皇帝族滅十第510章 敢問王上,關中可曾發兵?第159章 一國丞相,爲他人走狗第32章 你手指怎麼回事?第404章 不必試探朕了,朕沒殺他第8章 二十一武將第87章 今日所書,皆乃長安君所言第84章 只有一種可能第455章 這個豎子思考方式終於變了第90章 君上何出此言?(求訂閱)第208章 君上,你又在玩甚?第59章 分封制和郡縣制之爭,開始了第345章 苦難不值得歌頌第498章 呂叔,你相信我嘛?第324章 世道若好,百姓怎會反第389章 貪狼者,陰險狡詐之徒也!臣說不過第340章 將軍確定那是兵書?第204章 君上小看牧了第306章 這做的就不是人事第544章 明明認識卻裝不認識,必然有妖第171章 公子不可以身犯險第9章 叔父,你要做什麼?第366章 不是,嬴政你有病罷!第473章 匈奴大敗,死傷慘重,傷筋動骨!第119章 書同文車同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