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7章 甘州之戰(下)+西域聯橫+南征(70

第567章 甘州之戰(下)+西域聯橫+南征(7000字,求票)

到第五天,回鶻大軍甚至因爲傷亡太多而怯戰,居然一整天不敢發起進攻,耽擱一天。

兩千火槍兵帶來沉重的傷亡已經讓回鶻大軍畏懼,到第六天他們只能通過殺自己人的方式威懾軍隊繼續攻城,不過依舊不奏效,沒有攻下城池。

很快,他們將後悔於一天的耽擱,明白什麼叫分秒必爭,什麼叫兵貴神速。

到了第八天,甘州城依舊固若金湯,而回鶻可汗也沒機會。

當天下午,李繼隆主力大軍回援,正在攻城的回鶻大軍發現身後旌旗蔽日馬蹄聲震天,軍心大亂。

秦軍則在炮擊後開始進攻。

第一波攻勢就輕易攻入回鶻大營,一舉使得回鶻大軍陣線出現整體性的崩潰,城中守軍也紛紛出城,回營火槍兵組成線列,兩營騎兵在右掩護夾擊回鶻大軍。

亂軍之中連回鶻可汗也被秦軍一個軍校擒獲。

腹背受敵的回鶻大軍隨後潰散,秦軍追殺,俘斬兩萬餘人,成爲整個河西戰爭中最大的轉折點,也是戰果最大的一場戰役。

經此一戰,甘州回鶻青壯大多被殺,主力損失慘重,河西最強最團結的甘州回鶻實力急劇衰落,從此再沒人能在河西走廊與秦軍爭鋒。

襲擾的敵人還有,可這種零星抵抗卻已經無法影響大局了,也無法影響秦軍的進軍。

而以三千人困守甘州,阻擋五萬回鶻大軍,還殺傷很多的火槍兵聲震西北,趙匡胤也立下大功。

隨後大軍毫無阻礙的繼續向西,一路上除去零星抵抗再沒什麼阻礙,沿途聚落和城市都紛紛獻城投降,一路上沒打什麼戰就已到瓜州。

秦軍在東面奮戰時,歸義軍也在曹延恭帶領下收復周邊失地,隨後在瓜州迎接秦軍入城,兩軍完成會師,意味着河西走廊徹底打通。

自此歷經一年多的河西之戰落下帷幕,後續機要司的工匠也開始沿途修建起蓮花堡,牢牢控制河西走廊。

▪ttκΛ n▪¢ 〇

隨後大軍往西進軍,控制陽關和玉門關,分別扼守天山南北兩面通路,西域諸國震動。

整個河西戰爭基本落下帷幕,所有戰略目標達成。

數萬中原大軍擊敗吐蕃人,甘州回鶻到達玉門關後,西域也很快得到了消息,十幾天後,天山南麓的于闐國以及佔據西域東部的西州回鶻勢力都紛紛派出使者求見。

其實西州回鶻可汗曾在十多年前派遣高僧法淵向史皇帝敬獻佛牙、琉璃器、琥珀盞等珍寶,之後也不斷進貢,與中原聯繫還算密切。只是當時史皇帝忙着打仗,道路也不通,就應付了事,沒有重視。

如今他們的使者來見,連忙又說起當初的事情已示友好,同時表示願以中原大國爲宗。

想必甘州回鶻,吐蕃諸部一年多被全部掃清的還是給了西域一些震撼的,又讓他們想起了從東方來的恐懼。

李繼隆等只是做了模糊的答覆,暫時安撫他們,對西域的戰略如何安排,是攻是守,是肅清萬里還是安撫羈縻,還需要史皇帝拍板。

而另外一面于闐國來的使者就姿態低很多,不但帶來很多貢品,還直接表示願意成爲中原大國附屬國。

一開始李繼隆等人還不理解,爲什麼于闐國姿態怎麼低下。

經過打聽詢問才得知因爲此時于闐國也是危在旦夕。

大約二十年前年,西域西部的喀喇汗王國木薩汗宣佈***教爲國教,信奉佛教的于闐國和信奉***教的喀喇汗王朝之間爆發了持續至今二十年的宗教戰爭。

戰爭初期,于闐國佔據優勢,打退喀喇汗王朝進攻後揮師西進,曾一度攻佔疏勒(喀什噶爾)。

雖然在穆斯林援軍的支援下,喀喇汗王朝奪回疏勒,但也沒有扭轉戰局,其可汗本人也死於與于闐的戰爭之中。

可隨着時間推移,戰爭持續二十多年後,于闐國逐漸不支,因爲他們地小民寡,即便能打也經不住西面廣大地域上穆斯林聯軍長久消耗,所以急切的想要尋求援助。

對此李繼隆也沒私下做出保證,而是告訴來使,這件事必須請示天子之後再做決斷,如果天子首懇他們就能得到秦朝大軍的保護。

之後李繼隆也以數萬大軍駐紮陽關玉們等地,派出使者要求西域各國前去中原朝見。

而這場大勝,對於史皇帝來說也是及時雨,當年十月初八,當李繼隆獻回鶻可汗夜落紇·密禮遏於宣德門時萬人空巷,數不清的百娃和文武官員悉數到場圍觀。

當着所有人的面,史皇帝再次宣示自已的權威,向天下人證明自已的英明和正確。朝中的很多爭論也可以落下帷幕,隨後回鶻可汗也被送到汴水河畔收集。

隨着河西的大勝,所有的事情迎刃而解,至少表面有政通人合,文昭武穆,各得其所。

史皇帝的改革也毫無懸念的推行下去。史皇帝很高興,把原本從李處耘身上革去的爵職加封給他兒子李繼隆。

大多數的反對聲音都平息下去後,新稅法也在中原成功推行,阻力已經沒有,中原的稅收在當年就提高了五成,而普通百姓負擔卻大大減輕。

隨着財政的充裕,更多的事情可以大展拳腳了。

只不過在名聲上,史皇帝並沒有好轉多少,因爲掌握大量話語權的都是勳貴豪門,不過史皇帝也不在乎了。

當年李家的貴妃也懷孕,當年接連有皇子公主誕生,史皇帝的精力還在另外的事上。

河西大捷之後,史皇帝徵發關中,巴蜀,關東百姓以填河西,同時把堡壘線修到河西去。

關於移民的條件,史皇帝也出臺了國家政策,任何往河西移民的百姓都將得到國家的補助,雖然不多但足夠暫時安家落戶,同時將大量的罪犯發配河西,去進行勞動改造,同時增加勞動力,還有大量回鶻俘虜可以作爲勞力使用。

河西的開發是一項長久的工程,由於唐朝荒廢之後無人經營,而吐蕃、回鶻的經營水平不高,以至於如今河西走廊上很多城池烽燧已經荒廢。

好在西漢長城自河西走廊一直延伸到後世羅布泊,經過修繕之後還能繼續使用,這不只是一條防禦線,還是郵政系統,有衆多關隘,烽火臺。

河西是一項大工程,只能慢慢進行。

史皇帝以董遵誨爲瓜州防禦使,河西兵馬都監,坐鎮河西走廊,總領兵馬。

……

關於于闐國的請求,史皇帝和宰輔們商議之後也同意了,因爲推行心稅法後,就是按地納稅,錢糧充足了,史皇帝就可以不斷往河西陸續增兵。

而中原百姓願去酉域的不多,想控制和統冶西域只能因地制宜,以夷制夷。

秦早在於闐國的請求下派兵進入于闐,保護附屬國。

這只是一個理由,其實史皇帝的目的在於遏制喀喇汗國的壯大。

而另外一股勢力中原稱爲西州回鶻對中原則沒有什麼敵意,史皇帝也沒有遏制他們的意思。

與甘州回鶻不同,西州回鶻自稱“大福大回鶻國”,是半耕半牧的習慣,他們的制度都是按照唐朝三省六部制來的,使用的官方文字,官印上都是漢字。

曾多次向遼國進貢,也多次向後周,大秦進貢。

幾年前去大秦進貢時在用漢文的文書中自稱是史皇帝的“西州外甥”,纔有了中原對他們西州回鶻的稱呼。

是非常傾向中原的勢力,佔據後世新疆東部大部分區域,所以史皇帝乾脆派人持印信去高昌城冊封其爲秦朝高昌王,西州節度使。

但對佔據後世新疆西部以及中亞部分地區的黑汗(喀喇汗國)勢力對東面就沒有那麼友好了,而且史皇帝已經明確提出要保護于闐國,就是爲了遏制喀喇汗國的勢力。

隨着中央財政的充裕,不斷有秦軍士兵進入于闐國“維和”,陸續的增兵幾年都沒有停下。

接下來幾年,河西的經營沒有停下,史皇帝的新政推行也沒有停下。

康定十三年,潢州發生邊患,不過很快平息。河西那邊董遵誨回報,三月和六月有兩次戰俘叛亂,規模不大,他們殺了二十六人,很快被平定。

蓮花堡經過兩三年已經修到玉門關,沿途的漢代長城已經修繕得差不多了,可以大體投入使用,陽關,玉門關以西各勢力、王國紛紛派使者入大梁朝見。

當年九月,還發生一件大事,大理國派來使者請求內附,成爲秦國附屬國。

史皇帝召集宰輔商議,衆人都覺得是大理國內部族林立,勢力衆多,想利用秦朝威望鎮壓。

十多年前大理國主段思聰卒,如今的大理國主段素順繼位。同年,大理東部就發生邊亂,延衆鎮長宗奇、求州首領代連弄兔造反,攻陷糜乃等三邑。

是段素順派都統、長皇叔、布燮段子標,都監三軍、禮樂爽、長駙馬、布燮段彥貞等統軍平定邊寨,誅代連弄兔等,同時討伐了郎羽、阿房、田洞。之後又會集三十七部首領在石城(曲靖)會盟、頒賞,才平息下去。

西南之地山高水長,崇山峻嶺也不嶺南那樣的小山丘陵,是動輒數十數百里,連綿不絕,高聳入雲的大山,導致交通不便,溝通困難,所以山頭林立,勢力衆多。

獨特的環境也造就那一帶地方觀念很重,士兵在平原作戰中或許不行,可在山地戰上卻歷來戰績彪炳。

不過這一地方在歷史上大多數時候也因爲地理上的隔絕卻很難團結一致,所以即便段氏統治了大理國,卻不能完全壓制周邊勢力。

它的稱臣史皇帝在心裡仔細想過,無非兩個目的。

一來是真怕了,這些年秦朝南征北戰威名赫赫,成爲附屬國能夠保證自身的安全。

二來是段氏想借助中原王朝威勢來震懾國內勢力,一旦大理國成爲秦朝附屬國,國內勢力想要跟國主叫板就要掂量點了,那同時也是與朝廷叫板,與大秦叫板。段氏是想借助天子的威名鞏固自己的統治。

這事歷史上也發生過,大理段氏也曾向北宋王朝請求內附,北宋拒絕了,他們覺得段氏是想利用他們的威勢。

史皇帝卻同意了,比起段氏利用他的威名,他更怕西南人民久絕中原,不知道他史皇帝的威風和威名!

不過同時也要求大理要開放商貿,准許兩國百姓隨意往來旅居,大理要派皇親貴胄來京城學習(做人質)。大理國主當年就回復,表示願意接受這些條件。

歷史上大理國內鬥很嚴重,段氏很快被架空,由權臣實際掌權,上下離心離德,這也是後來爲什麼蒙古人那麼輕易打進去的原因之一,蒙古人攻入之後爲安撫大理又把段氏扶植起來繼續掌權。

而史皇帝想的是用當年漢朝對付南越的辦法,溫水煮青蛙,先穩住,然後結親,逐步架空他們的權力,等他們內鬥或是逐漸接受中原文化之後,再要求皇族入朝,如果不來就有出兵的理由了。

同時,史皇帝也派曹彬率軍駐紮西南,穩定局面。

在西南對大理的溫水煮青蛙策略之後,到康定十四年春,史皇帝於西域的計劃也開始施行了。

到當年春,西漢西域長城已經被修復大半,秦軍在於闐國內駐紮一萬多秦軍,其中有四營炮兵,又在高昌國內駐紮五千人。

在去年,喀喇汗國勢力不顧東面秦國警告,繼續派兵進攻于闐,殺了四百多邊境百姓,秦軍先鋒大將海進隨即率騎兵追擊,斬首八百餘而還,雙方徹底撕破臉皮。

到今年,史皇帝繼續派李繼隆爲西域都部署,天山南麓行營都指揮使到達于闐。

以董遵誨爲天山北麓行營都指揮使,率秦軍五千,集結西州回鶻各部部族兵兩萬,共計兩萬五千人從天山北面進兵。

而李繼隆則親率秦軍一萬,合於闐及歸義軍鎮兵馬兩萬,總計三萬大軍走于闐(和田)沿天山南麓進兵,直取疏勒(喀什)。

其實相比秦國和遼國,西域諸國力量是十分弱小的,歷史上西域和中亞地區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理條件,一直是作爲大國爭霸的棋子,可其本身的力量確實很難撼動天下格局。

就像當初漢匈爭霸,西域諸國夾縫中求生存一樣,如今的西州回鶻等西域勢力也是在過去幾十年裡又向遼國進貢,又向中原進貢,保持一種誰都不招惹,誰都不得罪的態度。

如今以秦軍爲主力的西域聯軍進軍之後,天山北麓董遵誨的前進很快,接連破敵一路向西,沿途基本沒有可以阻擋的力量。

最大一場戰爆發在喀喇汗國陪都八刺沙袞附近,一萬多黑汗大軍被擊敗,逃回城內。

而由於西域的地理條件和技術,他們的城池也遠不及中原城池那樣堅固。大軍圍城五天之後,秦軍的炮火就打爛城門,僅在出兵一個多月後,秦軍已經攻破陪都八刺沙袞(今吉爾吉斯斯坦境內)。

入城之後,聯軍劫掠三日,隨後處死敢於抵抗的人,剩下的則躲過一劫。

在北路軍進攻飛速的同時,南路軍進度稍微緩慢一些。

南路雖然行軍距離更近,不過喀喇汗國將所有主力都集中在南面保衛他們的首都疏勒,沿途不斷遇到阻礙。

不過這些相比於東面的遼軍,那都是小場面了。

聯軍沿途擊碎數次抵抗,成功進軍到疏勒城下,兵臨國都。

不過這次喀喇汗國沒有坐以待斃,他們的可汗組織集結了三萬大軍,準備與聯軍決一死戰。

雙方戰於蔥嶺河畔(葉爾羌河),一開始是隔河對峙,幾天後,秦軍正面用大炮轟擊對岸敵軍,造成不小傷亡,同時完全吸引敵軍注意力。

但在同時,大將海進率于闐騎兵於下游偷渡,從側面突襲喀喇大軍。

正面部隊也乘機過河加入戰鬥,一舉擊潰了喀喇汗國主力。

有趣的是,當秦軍用大炮加入戰鬥之後,有不少敵軍以爲是主降下神蹟天罰,嚇得失去了戰鬥力,匍匐在戰場上,以致陣形大亂,不戰而降。

喀喇可汗在亂軍中被火槍擊中馬匹摔落,踩踏而死,聯軍大獲全勝,俘斬萬餘人,攻入敵國首都疏勒,喀喇汗國滅亡,殘部只能越過蔥嶺往西逃竄。

此戰過後,秦軍威震西域,再無人敢挑釁秦朝在西域的權威。

當勝利的消息傳回大梁時,史皇帝很高興,下令賞賜將士外重新建立西域都護府,統帥西域各國。以李繼隆爲秦國首任西域都護,下令將西漢西域長城修復,抵達羅布泊,並重建都督府,派兵囤田。

到康定十七年,很多人終於反應過來新稅法好在哪,國家財政逐漸充裕,可以經營西域,而百姓的負擔也大大減少,隨着新稻種的推行,糧食產量逐年增高,大米也逐漸成爲實用最多的糧食。

隨着西域被秦軍蕩平控制,自中亞地中海而來的商貿也更加安全,少了不少中間商賺差價,西域,河西走廊和長安也逐漸恢復過來,一年好過一年。

這一年史皇帝四十七歲,已經是四十二個孩子的父親,帝國的英明統帥,文韜武略,神機妙算,萬人不敵的完人。

到了這一步,已經沒人會敢反對天子的決策了。

不過越是如此,史皇帝越是小心,他畢竟歷盡千帆大風大浪,知五千年興衰消亡,接受過科學教育,明白歷史滄桑。

他沒有想過去強行逆天改命,因爲必須尊重客觀事實,不能異想天開。

史皇帝從上次改革中吸取教訓,想着多推行教育以來獲取基層支持,不過經過他多次微服出巡走訪之後就發現這件事不切實際。

首先普及啓蒙教育必須使得知識廉價,知識廉價前提必須是紙張廉價,文字廉價,這些都需要活造紙術,印刷術和工業的飛躍。

最重要的還是要讓普通百姓能有時間去學習,如今的普通孩子六七歲就要幫家裡幹一些輕活,十幾歲就是一個成熟的勞力自力更生,只有這樣辛勤耕種才能度日哪有時間去學習。

唯一的辦法就是技術進步帶來工業革命,工業革命帶來生產力提升,解放農業人口。

讓他們要麼去工廠工作,要麼農耕時也有更多空閒時間,然後纔能有廣泛的教育,當廣泛的教育普及之後,普通百姓纔會思考覺醒,然後全國範圍的改革纔可能有基層的土壤,才能徹底成功。

而這些不是一朝一夕能實現的,短則是百年大計,長則是數百年的事情。

最大的問題就是,這個計劃由天子推行本身就不現實,不是人人都是他,皇帝不可能革自己的命。

所以事情在很多時候都是一個死結,最大的變革只能由下而上發起,而非由上而下。如果人民不覺醒,怎麼努力都是沒用的。

史皇帝明白自己能力邊界,對這些事也有清楚的邏輯,他明白自己只能在當下的框架,當下的規則中做到更好,也爲後人造福。

所以他只能在高層教育,如國子監,講武堂等,大力推行數學,地理等的教學,並以自身威望不斷提高它們的地位。

同時爲後人留下許多警醒和發展方向的指導。

在中國的前半程,儒學提倡的以人文道德爲本的理念,使其遠遠領先於世界民族之林,可到後半程,這個理念卻成了另一種禁錮,而這種改變是有歷史原因的,安史之亂就是中國歷史的轉折點。

身處歷史河流之中,人們並沒有上帝視角,他們只能以史爲鑑,矯枉過正。安史之亂後的歷史很多都是對安史之亂教訓矯枉過正的結果。

史皇帝則是更加公正客觀的,所以他矯枉了,也努力不使其過正。

不過他也沒法預測,這艘巨輪會在他的掌舵之下駛向何方。

康定十八年,水力作坊運用成熟,新式火槍營組建完畢。

如今所有禁軍幾乎每軍之中都能配備兩個火槍營,戰法也在不斷改變,當年西域黑汗殘餘勢力試圖奪回故土,被疏勒駐軍擊敗,俘斬一千二百多人。

當年,史皇帝要求大理境內要有秦國駐軍,大理國主猶豫再三不敢反抗,准許秦軍派十個營入駐大理東北面的一些關隘道口。

當年,工部改進了印刷術和造紙術,等到天子的着重讚賞,並以爲天下表率。

當年黎桓建立前黎朝(大體今日越南),史皇帝派出使者要求其歸附中原,否則就發兵討伐。

黎桓不知道是被耽擱還是沒收到消息,總之沒有入朝朝見。

史皇帝大怒,視爲挑釁,準備發兵征討。

次年以劉清川爲大將,率軍四萬南下討伐,並從嶺南西南給他徵發了龐大的後勤補給軍團。

同時以水軍艦船一百餘艘,其中三十艘炮艦,走海路支援陸地作戰。

這次進軍不同以往的是其中三萬人是火槍兵和炮兵,餘下纔是騎兵和傳統步兵。

而史皇帝不是一怒就出兵,也不是氣黎恆不來朝貢,而是探查到此時黎朝內部矛盾重重,並不團結才乘機出兵。

劉清川大軍收買一些當地的朝廷反對者作爲嚮導,隨後大軍長驅直入,一路上火器爆發出的恐怖的殺傷能力直接把南方黎朝大軍打得完全懵逼,一路打一路敗,死傷枕籍。

原本就對黎恆不滿的衆多勢力也紛紛跳起來,“敵攻其外,民攻其內”,使得秦朝大軍出兵二十天後就攻佔國度升龍(河內)。

之後迅速沿海岸先南下,沿途不斷以火器之威取勝。

黎國統治者想要採取傳統藝能出海躲避,然後等天氣轉熱繼續回來打游擊,結果在海上被秦軍水軍艦隊截獲,大量船隻被秦軍炮艦擊沉在九真以東的海域中。

之後秦軍一路向南,直殺到漢代設立的日南郡治所(今日越南南部),並恢復了西漢武帝時期所設立的九真,日南等郡,不過改成九真道,日南道,設立軍鎮管轄。

不同以往,這次因火器的大規模使用,加之地方動亂不斷,不服統治,秦軍殺伐很重,自出兵一路打到南端,殺敵居然接近十萬,比打遼國那樣的大國還多殺一倍。

朝中有人因此彈劾劉清川,說他殺戮大重,有傷天德,不符合聖人的忠恕之道云云,這樣的奏疏倒不是大秦獨有,歷朝歷代都有,司馬遷對漢武帝的批判之一就有說武帝對匈奴人殺戮太重。

史皇帝卻默許了劉清川的做法,對衆多彈劾視而不見,心想殖民時代那麼多種族滅絕,那麼多地方殺成白地豈不是要把聖人氣活過來,看聖人搭理過嗎。

道義本身是爲維護集體利益而共同尊守的潛移默化的公約,面對外敵還講什麼道義不是壞就是傻,敵人會維護本國的利益嗎?要以道義這種公約維護它。

於是再那些人再三上疏之後史皇帝實在受不了,在朝堂上將那幾個言官大罵一頓,自此後他的名聲就更不好了。

395、夢想中的炮艦238、北逐!186、李處耘獻計第513章 全線進展第507章 開動戰爭機器224、大戰全盤部署239、突如其來的決戰481、南唐棋局417、進攻原則(上)415、潘崇徹31、閭丘仲卿第525章 優勢非常大72、“單槍匹馬”98、鳳州城破(二合一)261、擺平李重進155、第五層(四千)51、伐蜀戰略125、不動如山史從雲(二)五千字105、潼關偶遇河中監軍478、無招勝有招351、兵不血刃第568章 萬里河山300、天下大勢254、信息的價值453、歲月如梭456、江山美人的選擇487、入金陵24、郭榮的難244、驚魂、被俘466、出兵之時137、意外第569章 千古一帝(正文終)202、三江口之戰(四)59、郭榮的決策(下)22、李谷的跟班308、江南有人才第521章 掐出命運的咽喉381、槍出如龍63、能力有限史從雲285、宮中厲害第567章 甘州之戰(下)+西域聯橫+南征(7023、對論+焦灼戰事242、明朗第569章 千古一帝(正文終)212、燙手山芋23、對論+焦灼戰事435、冤家第553章 入皇城224、大戰全盤部署497、技術的進步186、李處耘獻計第534章 孟玄喆第549章 西北部族軍51、伐蜀戰略151、第一層、第二層和第三層126、朕的冠軍侯94、一錘定音143、二次親征477、南院盤算78、武威城破190、分道揚鑣274、兵臨利州323、劉繼業111、年輕人就要聯絡感情450、火熱四月52、百步穿楊290、投降之後391、史從雲的xp157、帥才407、廟算(下)90、戰地黃花分外香(二)第519章 新君明主196、偷襲老同志98、鳳州城破(二合一)89、戰地黃花分外香(一)143、二次親征387、兩個重心436、番禺城破442、番禺不速之客25、西城救人465、南北5、戰爭的消息420、意外的勝利230、遼國的大動作303、光速登基179、蜀中後蜀454、新銳417、進攻原則(上)358、蕭思溫的路子290、投降之後272、漢中門戶240、交鋒170、未來的思考第519章 新君明主94、一錘定音243、圍殲208、史從雲的後院147、澤國江山入戰圖(二)141、結婚如抽獎454、新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