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交鋒

到達益津關以西后,史從雲已經看到遠處的遼軍大營。

六萬遼軍,龐大的營地在北面大地上鋪開,外圍柵欄環繞,延綿數裡,馬蹄聲和吵鬧的吆喝,隔着很遠都能聽到。

大營外圍是往來巡邏的遼軍士兵,遠遠看去就像一羣整齊的黑螞蟻。

中軍大軍早在一里外就已經展開陣型,史從雲親自坐鎮中軍,一步步推過來的,數萬大軍拉開的漫長陣線,將益津關西南面大片長勢正好的綠油油麥苗麥穗踩成深綠泥渣。

不過這時也來不及顧及那麼多,此前史從雲下令不得驚擾百姓,百姓的東西不能搶,房子不能燒,田地不能踩,可現在他不可能讓大軍到達遼軍營地之前再展開陣型,那樣會有危險。

他下令中軍在益津關一里外停下,展開陣型,隨後纔開始向前推進。

而老爹史彥超所率龍捷騎兵正順着西面田地之間的大道北上,到達遼軍大營西南側列陣。

隨着越來越靠近,視野越來越清晰開闊,他也發現對面遼軍的陣型,他們的大軍在北面,前方益津關下還有正在攻城的部隊,大約一千多人,在益津關城牆下部署,正準備攻城。

史從雲立即對下令讓邵季帶領控鶴騎兵攻擊遼軍攻城部隊,同時中軍大陣向着東北方向緩緩移動。

越過益津關西段城牆後,雖然可以目視遠處遼國大軍,其實兩軍之間尚有數裡的距離,只不過因爲地勢平坦,所以視野十分開闊。

中軍採用車陣,上千輛車在二里左右的漫長陣線上排開,大量兵車排列在最前方,以用於防備契丹騎兵的衝擊,兩股騎兵放在兩翼,比起中涓之後。

史從雲心裡已經有了構想,如果打起來,必須先讓中軍步卒大陣接敵,騎兵在兩翼伺機出動。

遼軍和周軍都是步騎混合,但對兩軍來說戰術上有很大區別,遼軍騎兵是主力,步兵只是輔助。而周軍步兵是主力,兩翼騎兵是奇兵。

史從雲的車陣和當年衛青所用的也有很多改變,首先是採取當年符彥卿等人擊敗契丹大軍的經驗,將車陣改了一下,前方的車都是用牛拉着走的,成了牛車,這些牛有從當地百姓那裡臨時強徵的,也有些是從後勤部隊趕來的,大軍一旦停下之後就把牛拴在車轅上。

大陣推進時是八個方陣,一旦停下之後就會變成八個圓陣。

後方跟進的是身着全甲的長矛手,刀盾手,再裡面的則是弓弩手,而周軍的最正中是神火都的火箭牀弩是用馬車拉着走的。

史從雲下令,一旦停下變成圓陣之後,最中間的神火都士兵立即開始挖土構築高地,同時將牀弩在中間高地架設好。

圓陣對騎兵也是衛青的重要戰術,在漢朝與匈奴全面大戰之前,中原戰陣多數時候是方陣基礎上的各種變化,因爲敵人多是步兵。

但方陣對騎兵有致命弱點。

騎兵機動性強,可以利用機動性繞過大陣正面從各個方向發起進攻,方陣側翼和後方會變成弱點,就算變陣之後,方陣的四個突出的角依舊是弱點。

騎兵發起衝鋒時九成情況不是正面衝撞,而是“切角”,既騎兵從中間分流,變成兩條長龍依次打擊方陣四個角,角落的士兵會陷入以少打多的情況,而方陣四角士兵一旦崩潰,整個方陣也就亂了。

衛青有着豐富的對匈奴作戰經驗,最後總結出來的方法就是對付騎兵用圓陣,使得各處沒有突出部,騎兵無論利用機動性集中兵力從哪個方向發起進攻,無法取得多打少的局部優勢,這種戰術之後也一直流傳下來,歷經千年依舊十分實用。

史從雲的大陣緩緩向着遠處遼國大軍靠近,同時東面益津關外,邵季率數千鐵騎,如長長黑色鋼鐵長龍,快速從側面衝向遼國的攻城部隊。

攻城部隊遠離遼軍大營,都是步兵,來不及反應就被摧枯拉朽般沖垮,殘餘遼軍哭喊驚叫,丟盔棄甲向北面遼軍大營奔去。

史從雲派人制止邵季追擊,同時令周軍在距離遼軍大營一里外的益津關西南側開始吧變陣,變方陣爲圓陣。

兩萬五千控鶴軍步兵,神火都士兵混合的軍隊,慢慢在遼軍西南面組成八個龐大兵車圓陣,左右翼拉開一里多寬,開始緩緩向着遼軍大營迫近。

邵季所率三千多控鶴騎兵擊退遼軍攻城部隊後,退到大軍右翼,史彥超龍捷精銳輕重騎兵數量龐大,足有五千多人,位於大軍左翼。

之所以這麼快變陣,是因爲遼軍的反應也很快,遠處遼軍大營中,隨着號角想起,大量遼軍騎兵正在迅速集結,大營中塵土漫天,馬蹄聲不絕於耳。

而且他們的主帥經驗老道,遠遠看去明顯能看到大營的東面和西面都有備戰的部隊。

東面最多,看起來密密麻麻的人馬,以他的經驗看至少超過四千,其中有大量騎兵在小牛溪河畔成隊遊弋,想必是防備對岸的羅彥環、司超、王環大軍。這時候也有部分開始向大營前方移動。

西側則少一些,可能是攻城的後備兵力,也可能是大營的戍衛部隊,看起來兩千人左右的樣子,步卒較多,開始大量往南集結。

原本在巡邏的衆多小隊騎兵也開始出大營在前方遊弋。

而看營地中的旗幟和漫天灰塵動向,遼國大軍應該是在更遠的大營北面集結。

史從雲是設想過,如果他們越過益津關後,遼軍倉促應戰或可以率先放棄結陣攻擊奪營,軍隊大營必然不好打,但如果對方倉促應戰之下直接奪營也不是不可能能,歷史上有這樣的戰例。

可遼軍主帥在大營北面集結,就意味着他們想要直接攻營必須放棄陣型,奔襲二三裡地,越過大營外圍的柵欄鹿砦,頂着巡邏部隊和常備部隊殺進去,還要面對隨時可能的遼軍北面大軍集結完後的反撲。

光是想想都頭大,大軍的營地沒那麼好攻,而且遼國只怕巴不得他們會傻到會去攻營。

這是一場二八開的賭博,史從雲果斷選擇穩妥,同時派傳令兵去向益津關守軍和東面數裡外的司超、羅彥環、王環聯軍傳達命令。

“告訴王審琦、董遵誨和向訓所部,他們首要是守住益津關,在此前提下如何行動他們可以自行斟酌,看戰局判斷。”史從雲對王審琦、向訓的能力是很信任的。

隨即又叫人來:“告訴司超他們,他們的主要任務就是守住小牛溪,無論如何也不能讓遼軍渡河,之後伺機而動。”

這種縱橫數裡的戰場上,又沒有無線電指揮,就只能信任各將領的能力和經驗,對戰場局勢的判斷了。

史從雲位於中軍的圓陣,看着密密麻麻的人山人海的延綿數裡的戰場,遠處旌旗漫天,逐漸集結起來的遼軍聲勢浩大,漫長陣線在北面逐漸拉開,營地周圍的樹木早被砍伐殆盡,這時大軍的全貌完全展露出來。

他身邊的親兵也緊張的嚥下口水,手持大盾將他團團圍着,周軍步步緊逼,遼軍很快也列陣完畢。

遼軍的陣型和周軍不同,遼軍陣線更長,大量騎兵在前方和外圍,步卒反而佈置在後方和中央。他們的陣型展開之後,也越過大營,開始緩緩向着周軍大陣接近。

超過兩里長的陣線開始像波浪一樣彎彎曲曲,緩緩鋪來。

人們對古代的兵種有誤區,那就是認爲古代士兵都是職業化,專業化的,其實完全不是。

以周軍弓弩手爲例,他們多數都是身着甲冑的,會用弓弩射擊遠處敵人,待敵兵抵近之後還要換腰間橫刀或者長槍與敵人近戰。

遼國的騎兵也只有裝備好壞之分,他們打起仗來人人都帶短弓,馬刀,長矛,既然可以作爲輕騎兵襲擾,也可以換上馬刀和長矛當重騎兵衝鋒。

周軍騎兵也是如此,弓馬嫺熟是必須的,輕重騎兵之分很多時候是戰場指揮官臨時賦予的化分,擔任的職能不同,並非一開始就有區別。

對於士兵來說,越全能越好,最好什麼都會,弓弩手,刀盾手這種明確專業化區別,用弩的不會用弓,弓弩手就不近戰,是宋朝軍隊的特有特點,其它朝代無論是戰國、秦、漢、隋、唐、元、明、清等等,對士兵的要求基本除了步騎之間差別,是什麼都要會,戰場上指揮官叫幹什麼就幹什麼。

周軍的士兵也是如此,遼軍更是。

雙方排列開後都明白此戰避無可避,誰若先退都可能引發大規模潰逃,另外一邊大軍掩殺過來,後果不堪設想。

史從雲則看着對方,他在等遼軍先動,看看遼軍實力。

遼軍大陣正南方向是益津關,東南放心是司超等所部隔着小牛溪,他們在那邊留了一部人馬對峙。

周軍大陣則西北向東南方向展開,步兵在前,兩翼騎兵側後。

很快遼軍中軍有了動靜,長長的蒼涼號角聲落後,遼軍左翼大量騎兵出陣,向着兩軍中間的空地上移動,捲起大量塵土。

“多少人?”史從雲問身邊的符昭願,這幾天他發現符昭願有個本事,那就是看人數看得特別準,別的將領即便經驗老道,面對大量人馬也可能誤判,這點上他比很多老將都厲害。

可能和他從小到大生活的環境有關,天天看他父親麾下衆多大軍習訓習慣了。

“大帥,兩千左右。”符昭願回答。

史從雲點頭,心裡有數,很快龐大的契丹騎兵靠近中軍大陣五六十步左右,隨後不再靠近而是平行移動在馬背上開弓搭箭,拋灑大片黑壓壓的箭雨。

中軍前方四個方陣頂起密密麻麻的盾牌,叮叮噹噹的聲音不絕於耳,時不時夾雜一兩聲慘叫,那是有人中箭了。

周軍的反擊也很快,大量弩箭嗡嗡轟鳴,甚至蓋過夏日風聲,鋪天蓋地向着五十步外的遼軍騎兵射去,最前方四個圓陣之間可以互相支援,以至正中遼軍受到四個圓陣射來的弓弩,瞬間人仰馬翻,慘叫連連,不一會兒就有上百人馬栽倒在戰場沙塵之間,生死不知。

而且時不時伴隨巨大的炸響聲,手臂粗細的恐怖弩箭從各圓陣中央向遼軍騎兵射擊,有幾次命中時直接將馬貫穿,橫飛出去,絆倒不少後面的人馬,砂石飛揚,哀嚎不絕。

遼軍騎射用的是短弓,利在速射,威力卻大打折扣,在二三十步的距離能發揮最大威力,在五十步左右的距離上和周軍強弩對射則完全不是對手。

出陣遼軍被射死射下馬的越來越多,很快頂不住,立即向周軍左翼角落機動。同時換出馬刀和長矛,準備嘗試衝擊周軍陣型一角這樣的經典戰術。

不過很快他們發現無論怎麼跑,都會被多個周軍圓陣的弓弩從不同角度射擊,落馬的人越來越多,還來不及衝鋒已經開始頂不住,只能立即掉頭往往北脫離與周軍正面接觸。

史從雲的部署發揮了作用!

這是他將兵車大圓陣拆分成八個小圓陣列陣的主要原因,也是他自己在衛青、符彥卿等人那學到的車陣戰法的進一步改進。

是受到滑鐵盧戰役中英軍空心方陣擺放方法的啓發,如果全軍擺陣大圓陣固然有利於抵擋騎兵,但進攻性不夠,大陣多數地方的士兵根本看不到敵兵,只能完全被動防守。

如果把圓陣人數變少,總體上構成多個圓陣,每兩千五百到三人人爲一個圓陣,外圍以兵車爲阻,各個圓陣之間再列成更大的大陣。

那麼遼軍騎兵想攻擊其中任意一個圓陣時,都會面對周圍幾個圓陣的弓弩射擊,如果敢全面深入陣中,那更是四面八方都是周軍弓弩。

第一波進攻,遼軍派出兩千人左右的騎兵部隊,結果丟下二三百具屍體和衆多受傷士兵在兩軍之間的空地上之後倉惶北逃回大陣中。

落馬的十幾個倒黴蛋倉皇往北逃,史從雲下令不要射擊,倒不是他大發慈悲,而是爲這麼幾個人浪費大量箭矢不值得,士兵攜帶的補給有限。

周軍士氣大漲,將士們高呼遼軍無膽,遼軍鼠輩等等,聲音連綿一片,響徹曠野。

史從雲也很高興,但他沒有放鬆,他心裡清楚,遼軍這只是試探性的進攻。

雙方開始進入對峙,大約一刻鐘之後,遼軍大營中又有動作,這次陣勢很大,遠遠看去大量的人馬開始調度,漫天煙塵和旗幟隨着騎兵長龍移動在遼軍大陣中移動,整個遼軍大陣防護翻滾的泥潭,瞬間活過來。

史從雲頓時明白,大的要來了......

第534章 孟玄喆255、北面部署246、爲有犧牲多壯志第522章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393、苦主李煜65、西征人選199、三江口之戰(二)370、儒將劉仁贍第564章 國務173、定格局469、夜襲(上)427、柳暗花明423、三喜臨門323、劉繼業191、戰爭機器再次開動37、趙瑩、進京473、事實勝於雄辯156、投降123、某爲前鋒!(五千字,求訂閱)170、未來的思考414、靜江4、史彥超歸來66、控鶴軍左廂206、天子的決心221、戰爭藉口422、無力168、中流砥柱347、驍勇善戰史從雲224、大戰全盤部署234、三關之戰(一)138、雲哥兒的軍隊(四千)78、武威城破362、平衡497、爲國獻身史從雲484、最後的希望183、城外作坊107、歸心似箭218、南京留守蕭思溫65、西征人選385、破郴州211、回京393、苦主李煜425、兵臨廣州203、致命火雷456、江山美人的選擇173、定格局177、史從雲的高論(續)406、廟算(上)119、南下83、符氏動作379、君臣206、天子的決心第509章 桑乾河之戰(一)第566章 甘州之戰(上)補充拓展,書中和歷史的不同(一)153、十面埋伏21、太原163、李處耘的機遇185、大周忠良史從雲346、吹角連營149、戰事起!375、艱難的抉擇480、令人失望的突火槍95、潰敗194、江陵風雨348、殺神史從雲485、塵埃落定第526章 豪賭224、大戰全盤部署79、披堅執銳、身先士卒史從雲94、一錘定音128、攻城略地的序幕(4000字)268、王昭遠給的意外理由382、閃擊(一)394、玉帝與火炮466、出兵之時83、符氏動作269、出兵379、君臣262、擺平皇后280、北面兵鋒146、澤國江山入戰圖(一)298、江中黑龍334、奇兵179、蜀中後蜀44、膨脹的史從雲88、戰略預判(下)259、彰武3、五代兵將409、空前的艦隊第521章 掐出命運的咽喉194、江陵風雨348、殺神史從雲411、出兵的消息+速戰速決331、全都想要373、江南江北134、覺悟85、與王景的交易147、澤國江山入戰圖(二)461、朱令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