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一章 徐溫其人

劉巖這個人十分聰明,之前他還攻佔了虔州控制的韶州,佔據了嶺南的土地,還控制着安南(今越南),不斷向中原政權大梁納貢。

貢納的差不多了,就開始提要求。

他向大梁皇帝朱友貞請願,說你看閩國、吳越這些地方的老大都被封了王,你也給我封個王噹噹唄。

朱友貞回覆就倆字兒:不準!

開玩笑,你以爲王爺是誰人都能當的嗎,嶺南現在就是一些土著部落,你劉巖就是部落首領,給你封個節度使噹噹就是擡舉你了,還想稱王,美得你!

劉巖怒了,轄區百姓還沒開化,這是他自卑的一個點,這個點不能提,你朱友貞不管明示還是暗示,總之是提到了,這不是衝着光頭喊禿驢,指着矮子說腿短嗎,真是豈有此理。

不納貢了!跟大梁斷絕來往!

你不給我封王是吧,老子自己稱帝!

後梁貞明三年(公元917年),劉巖稱帝,建立大越政權,明年(公元918年)改國號爲大漢,史稱南漢。

劉巖稱帝建國的過程中,害怕大臣王定保搗亂。於是派他到荊南高季昌那裡去出使。

王定保是北面流落到南漢的文人,不止是劉巖的幕僚,還是南漢的頂樑柱。

這樣的文人一般都忠於大唐,很有一番匡扶社稷的志氣,人家輔佐你是爲了大唐,你敢稱帝,人家就要撂挑子。

所以說這樣的文人不能得罪,他給你來個死諫就夠你喝一壺的,最好的辦法就是把他支走。

等到王定保出使回來的時候,劉巖皇位也坐了,國號也建了,生米煮成熟飯了,問你王先生還鬧不鬧呢。

王定保說你丫都成既定事實了,我還鬧個啥呢,雖然不鬧,刺兒你兩句解解氣總是可以的。

劉巖派人專門到城外迎接王定保,王定保從南門入,拜見劉巖,說了一句話:

“建國應該要有國家的制度,我從南門進城,看到清海軍(劉巖之前爲清海節度使)的匾額還在城頭掛着呢,這不是貽笑大方嗎!”

劉巖大笑:“我爲了迎接你回來做了很多工作,偏偏把這件事兒給忘了,被你取笑也不冤枉。”

這樣看來,劉巖還是氣度蠻大的一位君主。然而每個人都有兩面性,劉巖的大肚量是針對士大夫的,對於轄區子民卻是另一副嘴臉。

他崇尚酷刑,創新了刀鋸、支解、刳剔等殺人手法,而且在殺人的過程中他還喜歡旁觀,每當看到殺人的時候就手舞足蹈,感覺大快朵頤,忍不住流口水,時人都認爲他是蛟蜃轉世。同時他還搜刮南海珠寶,建玉堂珠殿,很是豪奢。

所以說劉巖這個人是個矛盾體。他的家庭背景算得上是中上層階級,骨子裡是以崇尚中原文化的,所以對文人士大夫很是看重。

同時他統治的地區又偏遠落後,很多地方都被部落酋長統治着,這些人雖然表面臣服於他這個皇帝,但還有很大的自主性。

跟蠻夷打交道,就要用蠻夷的策略,爲了威嚇衆人,他就要展示出自己兇殘的一面,所以纔有了觀看殺人時的那些誇張表演。

劉巖對南漢的統治肯定也是可圈可點的,其文治武功,四方戰績也是有的。

其終其一生都在削尖了腦袋往中原文化圈子裡鑽,極度想要得到中原文化的認可。而一旦不被認可,就會走向另一個極端,夜郎自大,坐井觀天,把中原皇帝貶的一文不值。

劉巖,狂妄的表象下面隱藏着一顆自卑的心。

………………………………………………………………

好了,現在各國是稱帝的稱帝,稱王的稱王,天下最不缺的就是皇帝和國王。

這樣一來大梁的朱友貞坐不住了,他名義上還是天下共主,天下各路諸侯還要聽他的啊。天底下皇帝只能有一個,你們一個個兒的全部做刺兒頭,把我往哪裡放呢!

不行,誰敢露頭我就打誰!

南漢太遠了,打不着,那就打吳國!

吳國能打着,但是力不從心啊,北邊李存勖那個王八蛋正在虎視眈眈,時刻都有可能殺過黃河來,主要兵力得用來防備他啊。

既然抽不出兵來,那就讓小弟們去打吧。

現成的小弟,也是最聽話的小弟就是吳越。

朱友貞跟錢鏐說,勞煩老爺子出馬一趟,把楊隆演那兔崽子揪下來痛扁一頓。

錢鏐說沒問題,你不說我都想打他呢,說了我更要打了。

既然這樣,那就打吧。

錢鏐任命節度副使錢傳瓘爲諸軍都指揮使,帶領戰艦五百艘,起兵伐吳。

吳國派舒州刺史彭彥章(注意與王彥章、謝彥章等人相區別)以及副將陳汾帶兵抵禦。

雙方戰於長江之濱的狼山。

錢傳瓘耍陰,在每艘戰船上都裝滿灰土、豆子、沙子,帶這些東西做什麼呢?有用。

吳軍勢大,彭彥章率兵急進,衝擊吳越軍。錢傳瓘並不硬敵,避其鋒芒,放對方過去。吳軍艦隊過去之後,吳越軍緊隨其後,如影隨形。

彭彥章怒了,衝着吳越艦隊回頭猛擊。如此一來,正中錢傳瓘下懷,對方把船上灰土啦、沙子啦全都搬出來了,順風揚灰,讓吳軍睜不開眼睛。

這還不算,等到雙方戰艦靠近了,錢傳瓘又命令士兵往對方戰船上撒豆子,船上的吳軍不動則已,一動就要摔跟頭。

眼睛睜不開,手腳還動不了,這仗還怎麼打?

結果就是不用打了,錢傳瓘把吳軍折騰得夠嗆,然後順風放火,焚燒吳軍戰船。彭彥章抵敵不住,大潰而逃。

然而現在想逃還逃得了嗎。吳越軍四面合圍,把吳軍包了餃子。

彭彥章揮軍力戰,鮮血滿襟,武器被砍折了,就拿着木頭與敵軍作戰,斬殺吳越軍無數,最後身上創口十餘處,血盡而亡。

副將陳汾被嚇破了膽子,按兵不動,導致吳軍主力全面潰敗。

這一戰,吳軍將領被俘七十多人,士兵折損一千,士氣盡喪。

徐溫問訊大怒,斬殺陳汾,籍沒家產,將抄家所得一半賞賜給彭彥章家屬,供養其妻子(妻子和孩子)終身。

吳越乘勝進軍,吳軍在沙山阻敵,大敗吳越軍,扳回一局。

當年秋,吳越錢傳瓘帶兵三萬攻打常州。徐溫大怒,親自帶兵拒敵,並命令右雄武統軍陳璋率水軍出海門,包抄敵後。

雙方戰於無錫。剛一開戰,徐溫病了,臥牀不起,無法領兵。

主帥是一軍之膽,你臥牀不起,士兵還能打仗嗎,這在士氣上就已經敗下陣來了。

趁他病,要他命,吳越軍集中兵力猛攻中軍,矢如雨下,銳不可當。

關鍵時候,鎮海節度判官陳彥謙把中軍旗鼓移到了左軍,挑選了一個和徐溫長得相像的士兵,戴上徐溫盔甲,高立馬上,指點江山,號令衆軍,很是像模像樣。

這樣一來,軍心穩了,可以好好打一場了。

當時秋高氣爽,大旱數月,草木枯黃,吳軍順風放火,火燒吳越軍。正所謂上次你燒我,這次我就燒回去,一報還一報,報應不爽。

吳越軍大亂,吳軍乘勢掩殺,追亡逐北,殺傷無數。吳越將何逢、吳建死於亂軍之中,吳越軍損兵萬人。

錢傳瓘引敗兵疾走,吳軍緊追不捨,追到山南,又敗了對方一陣,吳越軍人心惶惶,不敢再戰,四散奔逃。

與此同時,陳璋率領的水軍也在香彎擊敗吳越軍,導致對方全線潰逃。

敵軍一逃,徐溫開始清理叛將。

之前吳國將領陳紹以及馬軍指揮使曹筠叛逃吳越,徐溫指令各軍,能夠生擒陳紹的人,賞錢百萬。

一看有錢拿,各路將領奮勇爭先,一齊去拿人。最後指揮使崔彥章(好吧,又一個名叫彥章的)把陳紹給捉住了,送到徐溫面前。

按說這陳紹費了徐溫這麼多錢財(賞金百萬),被抓住應該是死的了。未曾想徐溫不計前嫌,認爲對方勇武與計謀都很難得,讓其光復原職,繼續在吳國領兵。

這可謂是心胸寬廣了。

這個是陳紹,還有一個就是曹筠。

這個人早幾年就叛逃到了吳越,本人雖然逃走了,家人還在吳國呢。

徐溫也夠意思,厚待其妻子,並派人去告訴對方:“讓你不得志而離去,這是我的過失,至於妻子兒女,你不用掛念,他們會被照顧的好好的。”

人心都是肉長的,曹筠藉着兩國這次大戰,又回到了吳國。

徐溫大喜,親自去接見,細數了自己當年很多過錯,對於曹筠的叛國之事卻隻字不提。不僅如此,徐溫還把之前沒收的曹家田宅都歸還給了對方,恢復期官職。

曹筠臉皮薄,心裡那個慚愧啊,鬱郁而病,隨後而卒。

這些叛逃的人,多半是楊行密時代的忠臣,因爲不滿徐溫專政而離去。

徐溫之所以不計前嫌,網羅這些人,多半還是爲了與吳國的功勳舊臣達成和解,不想內鬥下去。

至於徐溫專政是對是錯,這個不好說,畢竟楊家後人多半不成氣候,如果沒有徐溫,也許就沒有現在的吳國。

吳國與吳越的這場大戰以吳越完敗而告終。

徐知誥向徐溫進言,想要親自帶領兩千名步卒,換上吳越軍隊的旗幟鎧甲,尾隨着敗卒東進,去攻取蘇州。

這個計策很棒,多半會成功,但是徐溫沒有采用,他說了一句話作爲回覆:

“你的計策固然很好,但是現在我只想着息兵止戰,所以還是作罷了吧。”

衆將又有人建言:“吳越所倚重的是水師,如今大旱,水道里的水都乾涸了,這是天要亡他。當下之勢,應該依靠我們的馬步軍優勢,乘勝進攻,一舉討滅其國!”

這個計策也不錯,徐溫仍然沒有采用,兒子(徐知誥)的計策他可以一口回絕,手下將領的建議他就要多解釋幾句。

徐溫嘆息道:“天下戰亂太久了,人民苦不堪言,吳越的錢公(錢鏐)也不是善與之輩,如果我們與他長年用兵,這是取禍之道啊。

如今我們連戰連勝,已經讓對方知道畏懼了,這時候息兵止戰,使兩國居民安居樂業,君臣高枕無憂,有什麼不好呢?又何必妄動兵戈,再造殺孽呢!”

這一番話見解獨到,又懷着一顆爲民之心,也算是難得了。徐溫做通了各位將領的思想工作,即刻退兵,不打了。

非但不打了,徐溫還主動派人出使吳越,歸還之前俘虜的吳越將士。吳越的錢鏐投桃報李,也派使者到吳國請和,於是兩家息兵止戰,今後二十餘年相安無事。

這真是百姓之幸,家國之幸。

第一百八十二章 牛人孔謙第七十九章 最後的貴族第二十八章 朱珍的結局(二)第八十七章 造反的劉知俊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三十九章 李存孝之死第十六章 死了一個秦宗權第八十九章 王彥章出場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一百七十五章 劉皇后第六十四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二)第五十一章 牛人葛從周第一百三十一章 晉陽保衛戰第二十六章 魏博第一百四十六章 無法無天徐知訓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一百一十九章 王茂章最後的表演第一百五十章 嚴可求的算計第九十八章 禍起鎮州第一百一十章 變天第八十章 暗流洶涌第四十四章 鬧獨立的劉仁恭第四十五章 巨能作的李罕之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殤:興教門之亂第四十四章 鬧獨立的劉仁恭第二百一十三章 鬧心的魏博第一百二十章 徐溫父子第九十八章 禍起鎮州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三十八章 李存孝的怨氣第一百七十六章 亂政第六十八章 大唐晚鐘第一百零四章 朱溫的獨角戲第六十七章 悲催的羅紹威第二十三章 海龍王第一百九十二章 小人不能惹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邊兒那點兒事兒第一百一十章 變天第五十六章 東征西討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殤:興教門之亂第一百四十一章 楊劉爭奪戰第九十章 朝廷與藩鎮第十六章 死了一個秦宗權第二十七章 朱珍的結局(一)第九十五章 蘇州之圍第一百六十三章 張承業與李存勖第一百七十九章 悲催的郭崇韜第十章 李克用與朱溫第一百五十六章 一團亂麻第一百五十九章 晉將之冢第二十章 再提“屯兵八百里”第一百五十九章 晉將之冢第一百七十五章 劉皇后第二百零七章 李存勖之殤:興教門之亂第二百零八章 善後第一百三十九章 幽州之圍第一百八十五章 伐蜀第九十六章 周本的威力第一百五十二章 德勝渡第一百八十八章 猛人康延孝第六十三章 三個刺兒頭一臺戲(一)第一百三十五章 北邊兒那點兒事兒第一百七十一章 唐帝李存勖第一百六十七章 悲催的王彥章第二百一十八章 朝廷第二十四章 王氏三龍(一)第六十七章 悲催的羅紹威第二十九章 河陽之亂第一百四十一章 楊劉爭奪戰第二百零四章 造反的李嗣源第五十章 王建與李茂貞第一百八十二章 牛人孔謙第四十一章 角力河中第一百六十六章 楊劉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掞的苦惱第九十四章 南漢帝國發家史(二)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八十章 暗流洶涌第九十八章 禍起鎮州第一百二十八章 劉掞的苦惱第一百五十七章 王處直的悲劇第十二章 兩個皇帝第六十七章 悲催的羅紹威第一百四十二章 大戰前夜第一百二十一章 拳來腳往第一百三十六章 韓延徽第一百八十六章 打仗過家家第一百五十八章 李存勖與阿保機第七章 兩個人的舞臺第一百零二章 腦殘的劉守光第二百零六章 李存勖的悲哀第一百八十二章 牛人孔謙第一百六十五章 德勝之戰第二百二十章 明宗明否第七十五章 鬧市殺人事件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國大戰第七十八章 李克用之死第一百四十七章 猛人朱瑾第五十六章 東征西討第二百零二章 一塌糊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