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 唐朝建立

李曉仁說幹就幹,當即命令**等大將率重兵將各處宮門守住。只見宮內遊兵處處,宮門殺氣騰騰。大殿內幾百jīng兵後摁佩劍,不怒自威。李曉仁會齊百官,宣佈了自己要當皇上的意思,問大家有沒有意見。衆人一看這個陣勢,刀出鞘,箭上弦,誰敢說一個不字?除非不想看到明天的太陽了。

所有大臣都諾諾稱是,李曉仁逼百官同意之後,便帶百官直入太極殿,找到漢獻帝,讓他退位,交出玉璽。雖然很多大臣不滿,但是在絕對實力面前也只能低頭。就這樣,漢獻帝“禪位”了。李曉仁上位,國號爲“唐”,定都長安,史稱“唐高祖”。

老唐國公爲太上皇,史稱“唐太祖”。老頭子可以說很幸運了,當了一輩子公爵快活到頭了有過了一把太上皇的癮,雖然這期間被這兒子的弄得一驚一乍的,但是總體來說還是值得。史書記載,太上皇是睡死的,白天還健健康康,等睡了一覺就再也沒有醒過來。據說他死的時候臉上還掛着淡淡的微笑,至於史官爲什麼要記得這麼細緻,有什麼目的,就不得而知了。

高祖感念漢靈帝的恩德和漢獻帝的禪位之功,封劉家爲柱國公,世襲罔替,並賜丹書鐵卷,同時把漢朝龍興之地——沛縣,封給了柱國公。可能是心裡不安吧,高祖讓他們到封地居住,圖個眼前乾淨。就這樣,華夏的歷史翻了新篇章。

經過唐朝初期幾位君主的勵jīng圖治和漢朝留下來的良好基底,一時間四海昇平,國泰民安。周邊幾個不安分的少數民族也紛紛表示臣服,最讓人意想不到的是一直爲最頭疼的匈奴問題突然得到了徹底的解決。最慘的就是匈奴,因爲在他們領地發生了一場百年不遇的大旱。

這場大旱持續一年多,赤地千里,草木盡枯,匈奴賴以生存的草原變成了焦土。無法生存的匈奴只得離開那裡,一部分匈奴南遷歸附了新生的唐朝,另一部分西去,給歐洲人帶去了長達數百年的噩夢。後來的東歐和中歐都曾被匈奴人征服過,甚至連法國也遭到過匈奴人洗劫。

曾經強大一時的匈奴就這樣消失了,匈奴人離開後,大旱結束,草原又恢復了生機。一個叫突厥的民族來到了那裡。突厥族以前一直被匈奴所壓迫,匈奴離開後,這支民族迅速地強大起來。他們驍勇善戰,但由於經常處於諸部林立的分裂狀態,纔沒能對中原北方產生較大的威脅。

被唐軍揍得是七零八落,最後分成了兩個比較大的部分,史稱“**”和“西突厥”。西突厥向西遷移離開了故土,而**仍然和中原做鄰居,並主動和唐朝修好。

漢朝的遺老遺少們看了也無話可說,畢竟現在確實比過去強盛多了。就這樣又平平靜靜地過了三百年左右,華夏大地開始沸騰了!

唐朝一直平平穩穩的度過了很長時間,一直到唐神宗的時候,自然災害突然頻繁起來。先是四川大地震,然後是安徽鬧水災,接着又是壽大地震;到了秋天,河北大名府一帶再地震,人死無數,百姓大飢。

第二年,關中地震,東海沿海地區遭到雹災,湖北、江蘇、山東、河南、安徽等地洪災氾濫,山西遇風災,禾稼盡毀,東都洛陽失火,所有歷代所藏之寶以及二百萬軍械物資悉數被焚。這一年半的災害,就把盛唐所積攢下來的財力掏的差不多了。

話說“天做孽,猶可脫。”怎麼“脫”?人們都把目光投向了朝廷。可是此時的zhèng fǔ卻是“自作孽,不可活”!三百年裡當朝的皇帝出了第一個“聖人”,史稱“唐神宗”。此君迷戀道教,天天幻想羽化飛昇,塵間俗事他已不屑一顧。可是國家還得管啊!於是所有的事情都一下子壓在當朝宰相韓用的肩膀上。

韓用這個人老實本分卻無甚治國之才。每天從三更忙到一更,手下人都跟着吐血,韓宰相本人也就可想而知。如果說他庸庸碌碌也就算了,偏偏還接連犯錯。一系列的政策xìng失誤,給唐帝國雪上加霜,使他的國家如同朽木支撐的大廈,稍稍推一把就會垮塌。

兩年之後全國旱災。遍地饑荒,瘟疫流行,韓用四處救災,勉強應付。偏偏這個時候他下了一個非常愚蠢的決定:就是各地官員的政績與當地救災情況掛鉤,救援不力者革職查辦。

這一下引起了軒然大波,很多地方不是官員無能而是災情嚴重,你總不能一夜之間就能破除災荒重建家園吧?所以官員都不約而同的選擇了一個辦法就是隱瞞不報,誇大救災效果。

潼關地區有人上報當地的官員說大旱,當官的把他拉到了院子裡指着院子裡邊的樹說道:“仔細看看,上邊還有綠葉呢,哪來的大旱啊?”

“可是我那邊的土地都龜裂了,百姓顆粒無……”

“你給老子閉嘴!是這分明是謊報災情,騙取救濟!來人!”

“在!”

“把他給我拉下去狠狠地打!讓他長長記xìng。”

“是!”

……

於是,千百年來封建社會災害之後必然的結果出現了,那就是饑民造反,誰知屋漏偏逢連夜雨,這一切到便宜了劉家。沉寂三百多年的柱國公一家迎來了一個英雄人物——劉秀。這個歌人熟讀《漢書》,對獻帝禪位這段隱晦的內容也正史中猜到了七八分。他一直幻想有朝一rì能夠一統河山,重建昔rì的大漢。正巧此時天下大亂是個機會,他依靠自己殷實的家底開始招募人員圖謀造反。

由於國內糧食告急,唐朝沒有多餘的糧食再放到邊境貿易上,結果讓依靠糧食進口的突厥失去了生存的根本,引起突厥不滿。結果幾次協商未果之後,突厥又開始重cāo舊業。以前和唐朝大體上是和平的,出了哪個不開眼的冒失鬼來挑戰唐朝,也只能歸結爲小打小鬧。

這次突厥是真的急眼了,幾乎發動了舉國之兵來參與大規模的搶糧運動。邊防部隊節節敗退,損城失地。這一情況點燃了周邊國家的yù火,他們也趁火打劫好不快活。恰逢此時,唐末最大規模的暴動發生了:劉秀髮動了起義。唐帝國出於風雨飄搖的邊緣。

突厥兵分三路帶領直逼長安。長安附近已經有將近一百年沒有打過仗了,聽說突厥來襲守城將士齊心協力一鬨而散。這時的唐神宗才知道,自己目前的道行還不算太深,雖然已經看破世道,蔑視這幫爲權爲利而不顧xìng命的草芥之民,但是死在這幫凡夫俗子手裡那是成不了仙的。於是他開始迴歸塵世,計劃着如何保命。

皇帝一看無人守城敵人打進來了無處可去,連家眷都來不及帶,帶着幾個近侍在禁軍的護衛下開始向西邊逃竄。由於跑得太急了,到了半路纔想起來太子沒在身邊,此時突厥大軍已經距此不遠了,唐神宗斷然拒絕回去接太子。

“吾兒是福是禍看你自己了。”唐神宗心裡想着。

太子一看皇帝跑了,自己也想跑但是這幫大臣都貪戀家資財產,不願意跟太子走。太子問道:“你們就不怕突厥人劫掠你們嗎?”

“突厥歷來都是搶完就走,只要我們都藏身於地窖等地,忍些時rì自然就平安了。”

太子無奈只好自己走,願意跟太子出去避難的只有十幾個大臣而已。太子派人去河邊僱船,結果去僱船的人拿着錢財騎着馬跑了。

第248章 行走江湖(十二)第142章 正反無間(三)第172章 羚鳥大戰第243章 行走江湖(七)第236章 慕容血風(下)第42章 箐箐被擄第83章 “進京勤王”第95章 不速之客(一)第14章 玄月石虎(中)第69章 桃源七賢(五)第186章 攻城之戰十二第73章 金輪法王(四)第8章 風雪山嶺(下)第192章 攻城之戰十八第109章 被捕入獄第106章 正面交鋒二第65章 桃源七賢(一)第256章 行走江湖(二十)第261章 故人重逢第51章 閒雲野鶴(下)第222章 死守畫邑十第109章 被捕入獄第164章 鹽山激戰(下)第3章 圍獵野豬(下)第192章 攻城之戰十八第42章 箐箐被擄第44章 歸來之後第163章 鹽山激戰(上)第211章 分頭攻城第226章 兩國議和第153章 我要結婚!第42章 箐箐被擄第41章 守陣石象第146章 神秘村民(上)第64章 治理匪患(五)第135章 將計就計(二)第205章 攻打厭次上第261章 故人重逢第166章 鹽山城破(下)第71章 金輪法王(二)第74章 金輪法王(五)第225章 死守畫邑十三第205章 攻打厭次上第29章 晴天霹靂第55章 私扣軍糧(二)第80章 開國九公第259章 鬧心天雄(上)第134章 將計就計(一)第165章 鹽山城破(上)第20章 花背天鼠第257章 拜見陛下第58章 私扣軍糧(五)第199章 長途奔襲中第82章 周寶干政第129章 開刀問斬(中)第160章 天威動亂(下)第145章 殺人兇鳥(下)第220章 死守畫邑八第204章 惱羞成怒第256章 行走江湖(二十)第206章 攻打厭次下第145章 殺人兇鳥(下)第249章 行走江湖(十三)第56章 私扣軍糧(三)第269章 天下大勢(八)第173章 重當小兵第218章 死守畫邑六第177章 攻城之戰(三)第79章 冤冤相報(五)第203章 女人之城下第95章 不速之客(一)第130章 開刀問斬(下)第64章 治理匪患(五)第248章 行走江湖(十二)第36章 再學射箭第99章 不速之客(五)第106章 正面交鋒二第239章 行走江湖(三)第116章 邊境之戰(三)第135章 將計就計(二)第179章 攻城之戰五第163章 鹽山激戰(上)第97章 不速之客(三)第136章 將計就計(三)第54章 私扣軍糧(一)第209章 強突青龍第103章 伯爵之子四第334章 我入綠水堂第67章 桃源七賢(三)第190章 攻城之戰十六第213章 死守畫邑一第129章 開刀問斬(中)第246章 行走江湖(十)第30章 兄弟三人第210章 王倒鄧起第229章 惡氣難出第182章 攻城之戰八第125章 穆槐現身(下)第5章 新兵捱整第94章 連環殺人(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