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商議出兵

“渤海王殿下?”聽到公孫瓚所言,衆人不禁倒吸一口涼氣,是啊,自己怎麼就把這位給忘了?

而袁氏兄弟二人聽到此言,臉色卻是一變,如果說在場的衆人當中還有能夠與他們爭奪盟主頭銜的,恐怕也就只有渤海王劉協了,畢竟劉協的身份在那裡擺着。

袁氏即便再是什麼四世三公,但是在面對渤海王這個先帝幼子的時候,底氣終究還是沒有對別人的時候那麼的足。

雖然暫時不能夠將這劉協怎麼樣了,但是對於提出劉協的公孫瓚卻是被這袁氏兄弟給嫉恨上了。

你說別人怎麼就不提?難道大家都不知道嗎?怎麼的就你公孫瓚蹦躂的這麼高?

見到這一幕的曹操,此時已經從方纔的震驚當中回過神來,緊接着開口說道:“吾等忘記了渤海王殿下實在是罪該萬死,既然公孫伯圭提了出來,那就應該加上渤海王殿下才是。”

“是啊,是啊......”聽到曹操之言,一羣見風使舵之輩卻是趕忙連聲附和了起來。

而隨着在場衆人的附和聲響起,袁氏兄弟二人的臉色卻是變得更黑了。

正當衆人以爲這一次要有三個候選人的時候,只聽一個聲音卻是響起:“孤乃皇親國戚,就不選這盟主了。”

聽到劉協之言,衆人以爲劉協是在謙虛,而一旁的袁術見到此情景,卻是趕忙開口道:“就是,就是,殿下乃是皇親國戚,地位尊崇,怎麼能親自來選這盟主。

今日不管是吾還是本初當這盟主,殿下的地位都應該在吾等盟主之上。”

袁術快人快語,生怕劉協後悔一般,趕忙一句話就定了調子。

而聽到袁術之言,劉協卻是意外地看了一眼袁術,暗道這袁術小聰明可玩得夠可以了。

不過袁術此言也正中劉協下懷,畢竟劉協早已經知道,此次會盟聽起來好聽,實際上也就是一羣有各自盤算之人所臨時湊起來的一羣勢力罷了。

講真的,真正遇到了難題的時候,矛盾就會瞬間展現出來了。

而盟主的頭銜只不過是虛名罷了,並沒有什麼實質性作用,反倒是還會有可能成爲衆矢之的,實在是得不償失。

所以,劉協雖然有些介意之前並沒有人能夠想起來自己,但是卻並不願意去當這個盟主,這着實也是有些矛盾的。

袁術說了此言,袁紹其實是不大認同的,那豈不是說即便是自己當上了盟主也要比那渤海王矮上一頭?

但是如果不同意的話,渤海王當真摻和進來選盟主,說實話對於袁紹來說很具有挑戰性,爲了穩妥,袁紹也只能任由袁術所言。

對於袁術的發言,其餘之人卻是根本沒有袁紹那相似的顧慮,畢竟盟主肯定輪不上他們,紛紛點頭同意。

見到自己的倡議得到了在場絕大多數人的同意,袁術臉上卻是閃過一絲得意之色,對於自己選盟主的信心卻是更加足了一些。

“諸位,事不宜遲,那就在袁氏二人當中選出盟主吧!”見到事已至此,曹操卻是再次發揮了自己“主持人”的本色,向着衆人說道。

見到這個情景,衆人知道現在必須要做出選擇,做出選擇也就意味着你選擇了這個人自然也就得罪了另一個。

衆人不由的有些猶豫,但是不管如何終究還是要選一個人纔是。

隨着衆人的選擇,局面也漸漸的顯現了出來,顯然是袁紹的得票數多一些。

不過雖然有着劉協的這一票,但是最後還是袁紹的得票更多一些,相對於袁紹的洋洋得意,袁術的臉色卻是陰沉無比。

解決了盟主這個帶頭人的問題,沒有人再理會或是假意沒有理會袁術的反應,衆人終於將精力都集中在瞭如何對付董卓身上。

衆人次日築臺三層,遍列五方旗幟,慨然而上,焚香再拜。

其盟曰:漢室不幸,皇綱失統。賊臣董卓,乘釁縱害,禍加至尊,虐流百姓。紹等懼社稷淪喪,糾合義兵,並赴國難。凡我同盟,齊心戮力,以至臣節,必無二志。有渝此盟,俾墜其命,無克遺育。皇天后土,祖宗明靈,實皆鑑之!

讀畢,歃血。衆因其辭氣慷慨,皆涕泗橫流。歃血已罷,下壇。衆扶紹升帳而坐,兩行依爵位年齒分列坐定。

曹操行酒數巡,開口道:“今日既立盟主,各聽調遣,同扶國家,勿以強弱計較。”

袁紹說道:“紹雖不才,既承公等推爲盟主,有功必賞,有罪必罰。國有常刑,軍有紀律;各宜遵守,勿得違犯。”衆人趕忙說道:“惟命是聽。”

袁紹接着說道:“吾弟袁術總督糧草,應付諸營,無使有缺。更須一人爲先鋒,直抵汜水關挑戰。餘各據險要,以爲接應。”

只聽袁紹話音剛落,只見一個人就走了出來對着袁紹說道:“在下願爲前部!”

此人不是別人,正是別部司馬孫堅,其餘的衆人卻是沒有像是孫堅這麼積極。

見到孫堅馬上就站了出來,袁紹不由的高興的說道:“文臺勇烈,能夠當次重任!那好,既然如此,孫將軍就作爲前鋒先行一步,隨後吾等就到!”

孫堅朝着袁紹一拱手 ,緊接着便帶着身後的三將轉身便離去了,端的是雷厲風行。

而洛陽沿線方向則是早早的就得到了線報,其實早在曹操發出檄文之後董卓就時刻在關注着曹操等人的動向。

守關將士,差流星馬往洛陽丞相府告急,而董卓在最初的向沿途守軍提醒之後就整日在洛陽每日宴飲。

這日董卓正在洛陽大殿之上和衆美女們在宴飲,這時忽然一個身影急匆匆的跑了進來。

能夠通過守衛進來接近董卓的人一個手都能數的過來,而前來的人不是別人,正是李儒李文優。

只見李儒在董卓的耳邊附耳說了幾句,原本一臉享受的董卓卻是面色大變,緊接着對着正在跳舞的歌女們道:“你們都出去!”

聽到董卓的聲音,衆美女們不由的嚇得花容失色,趕忙急匆匆的跑了出去。

這些日子,這些人們已經弄清楚了董卓此人,乃是一個喜怒無常的人,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看你不爽把你剁了。

“消息可可靠?”董卓面色凝重的對着李儒問道。

“千真萬確!”聽到董卓的詢問,李儒不禁對着董卓說道。

“他們還真個來了,不過我西涼軍也不是好惹的!這次一定要讓他們有去無回!”董卓猙獰的說道。

第一百三十七章 打斷狗腿第七十六章 賞你耳光第一百六十八章 當面戳穿第三百六十四章 公開質問第二百八十七章 前進受阻第一百二十章 皇甫援軍第三百二十八章 龍爭虎鬥第三十二章 文人內核第二十二章 極盡侮辱第二百零七章 手足和諧第二百七十二章 何氏兄妹第二百一十三章 渡河之前第九十六章 意外收穫第二百七十三章 何進求情第二百八十八章 背後之人第二百一十八章 賭之一字第六十九章 危急時刻第二百四十六章 郭嘉荀彧第一百一十五章 樂進逞威第一百一十章 霸道劉協第三百四十二章 盡皆斬首第一百七十八章 準老丈人第二百五十五章 繞城而行第三百一十八章 迎戰一番第一百三十九章 屠村噩耗第三百一十二章 堂前議事第二百九十七章 兵臨城下第三百零四章 無恥何顒第一百三十五章 孤不同意第六十三章 曲徑通幽第二百三十二章 又見劉備第三十一章 以死相逼第二百一十三章 渡河之前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婚之前第三百六十八章 表字彥明第七章 瘋狗蹇碩第三百一十五章 所託非人第八十七章 個人決鬥第二百七十四章 外部勢力第十六章 劉協赴會第八十三章 感恩戴德第一百六十九章 君子所爲第一百二十二章 文韜武略第三百五十一章 平原城下第二百三十章 下定殺心第八十六章 槍神之徒第八十章 吹鬍瞪眼第六十五章 連罵帶嚇第一百八十九章 軍師聯盟第七十二章 天山火蠶第九十八章 郭嘉奉孝第六十八章 古靈精怪第五十七章 大殿之內第四十四章 識人之明第二百九十三章 牢獄之中第二百三十九章 發展渤海第六十章 何苗其人第二百五十三章 來真的了第九十三章 成事不足第二百五十五章 繞城而行第二百五十章 彌合嫌隙第四十九章 忠貞之宦第二百五十九章 皇甫擋道第一百二十七章 改道陳留第一百二十一章 孟德其人第三十三章 靈帝醒來第五十一章 倔強徐榮第三百三十六章 洛陽來使第三百四十四章 表達不滿第二百八十三章 產生嫌隙第三百一十九章 二斧對壘第六十六章 紅衣女孩第三百二十章 背後之人第七十四章 被威脅了第九十章 謎底揭曉第三百一十一章 攻安平國第二百六十八章 劉協三怒第一百九十章 文姬之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你來我往第二百五十二章 風起雲涌第一百七十七章 收服典韋第一百二十五章 志向爲何第二百五十九章 皇甫擋道第九十一章 滿座皆驚第一百四十四章 又見周異第三十五章 安插人手第二百零八章 兌現盟約第一百七十六章 惺惺相惜第二百九十四章 老者張魯第一百四十三章 遇黑山軍第四十四章 識人之明第二百六十五章 血脈之親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拒還迎第一百六十七章 女扮男裝第一百九十六章 劉協借錢第一百零七章 徐福徐庶第三百五十九章 商議出兵第三百零九章 曾今過往第三百五十五章 白馬公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