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七章 天命在漢不在吳(二)

到了丁奉這等年紀,一旦認命,做出的決斷也快,只是瞬息,就定下了決策,直接呼了心腹之將,就以巡查防務爲名,到了襄陽。

既然已經到此,自然是捨棄了以往的名聲位業,只是心中可能還有不甘,這卻是人之常情。

“陛下是天下共主,平定整個吳國,就是我們極力抵抗,也是一兩年內就可實現,或者所需時日更短,自關中收復,陛下就有了逐鹿天下之本,吳國未曾佔據淮南和荊襄之地,就只有敗亡一途。

吾若是與陛下爲敵,只是自取滅亡,只是以往,困於虛名……”

丁奉見丁溫面色灰敗,在一旁說着,他並不怪自己這個兒子,畢竟這路應該是自己走的,這一步既然邁出,心中的苦悶彷彿全然消散,倒還能再多活幾年了。

見丁溫沉默,似是將這番話聽進去,丁奉輕輕嘆一口氣。

想到明日一早,也要與漢軍一同回去,將荊州獻出去,丁奉的心情自是複雜。

不過……轉過頭,看向愛子,只要丁家尚在,丟了這基業又有什麼關係?

本來這基業就不穩妥,要是能有三五年經營,方能稱之爲基業,這前後也就一年時間,這基業,不要也罷。

血脈傳承下去,丁家不會斷根,纔是最重要的。

一夜無話,次日天方啓明,漢軍諸部便啓程,趕赴南郡。

因有丁奉協助,昨天南郡已經被收編,這次是丁奉協助收編江夏郡、宜都郡、建平郡三郡之事,荊南諸郡此時因爲山蠻,倒是一時不宜收服,荊北諸郡卻沒此困擾,諸郡的接收事宜進行的甚爲順利,一共三萬的吳國軍隊基本都沒反抗,就接受着改編。

詔命霍弋鎮守交州,兼任交州刺史;

命陶璜率部進軍荊南,爲長沙郡太守,徵東將軍,揚州刺史;

詔命羅憲爲荊州刺史,鎮東將軍,江夏郡太守,鎮守江夏。

又對丁奉、丁溫父子進行封賞,荊州一應官員將領各有賞賜,對各處的產業,也都予與保護。

只是沒收了吳國官方工坊產業和孫氏皇族的產業。

雖說丟了都督之權位,不過丁家免去了滅族之禍,並且還以將軍身份繼續做官,又晉升縣侯,未來封公有望。

這次幾乎兵不血刃便取下荊州的消息一傳出,立刻引來天下譁然。

“實是想不到,丁老賊竟然獻印投降!他既開了此先河,吾等不照此行事,豈不是自尋死路?”長沙郡太守府內,自得到此消息,氣氛緊張,後宅書房,一個底氣十足的聲音時不時傳出來,顯是恨極。

桂陽郡城內的吳軍,同樣嚴陣以待,太守府邸卻哭聲一片。

自消息傳來,桂陽太守的幾房妻妾哭勸自家夫君投降,桂陽太守知道她們是各自家中派來做說客,更知以自己如今實力,與大漢國對上,只是尋死,而他寧死不降,與自家有着親族聯繫的桂陽郡幾大家族,都難逃劫難,所以大族出身的幾房妻妾,苦求他歸降,在這內憂外患之下,實是難熬。

何況那陶璜早在荊州揚名,那些山蠻也不能依靠,不見定下這策的丁奉都親自降了,這意味着大勢已去,荊北數郡,皆是丁奉心腹,荊南只是山頭處處,力小根本不能擋之。

而同一時間,武陵郡、零陵郡、衡陽郡的太守,都遇到這樣那樣難題,像是臨賀郡這般,他們的兵力更小,遇到的困難更多,卻沒有多少猶豫,立刻派人獻郡降漢。

陶璜接到詔命,此時立刻組織進軍,見了降將,也不含糊,仍舊保持原本之職,只是接受全部城防,又令他們安撫人心,度過這段時間,承諾遷往蜀地任官。

最終,臨近的桂陽郡也不得不順應天意,這是漢軍兵鋒所在,只能派人前來投降。

陶璜進軍的快,一一派人整頓軍隊,進行改編,並且基本上都任命原來官吏治政,以維護穩定。

不過同時,也像中樞發出請求,讓中樞選拔各級官員來代替如今荊南諸郡之官,並給予這降臣降將豐厚待遇。

楊伊責令中樞儘快完成陶璜的上述,又任命丁奉兼任右將軍,統轄各部降軍,總計五萬人許,進行着荊州整編的下一步的計劃。

桂陽郡降;武陵郡、零陵郡、湘東郡皆降,整個荊州也就只有衡陽郡和長沙郡兩處了,這兩處乃是吳國宗室爲太守,有着一分氣節在。

陶璜提兵五萬,又親入長沙郡,陳述厲害,迫長沙郡太守投降,衡陽郡太守見此,只能投降。

自丁奉投降開始,到衡陽郡太守投降,前後一共四十天左右的時間,就如同雷霆一般,吳國上下還未來得及反應,這荊州就徹底變了天。

這時是五月初,整個荊州,都落到了楊伊的掌握之中,大漢失去了四十多年的荊州,再次迴歸,這消息傳遞出去,頓時轟傳天下。

明眼人都能看出,大漢在一統荊州之後,吳國只憑揚州之地,再也無法抵抗洶洶而來的大漢,而大漢十三州,如今大漢已經再次擁有益州、涼州、交州、雍州、幷州、荊州,天下已經有一半有了歸屬。

時值五月初,正是不冷不熱,氣候最是宜人之時。

往年這時候,荊州的各府郡,無論是大家族裡的年輕男女,還是平民百姓裡的少男少女,都會擇一風和日麗時候外出踏青。這幾乎已成了荊州的傳統之一。

正是風和日麗的時候,英俊少年、美麗小姐行在湖邊水畔,偶然一見,衆裡尋他千百度,猛一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雖說民心尚古,這才子佳人的故事,卻最爲年輕男女喜歡。

卓文君和司馬相如的故事,也爲人稱頌。

如今大漢強兵在前,後方各郡也都平安,山蠻卻是散亂,失卻了各郡的支援,連山上都沒能回去,就被各郡所剿,皆貶爲奴,還被捕殺山中的寨子中人。

如今的荊州軍團,大部分都是要被派往外州的,因此本地分地分奴不多,降軍只是金銀賞賜爲主,不過這也讓降軍爲之歡呼了,吳國可沒這厚賞。

數萬降軍,除得荊州山蠻後,就令其中老弱退伍,散以金銀和土地,其餘則是編入各軍,這是一項長期的工作,也是丁奉的主要任務。

像是荊北諸郡,倒也平安了,比如南郡,漢國的商路再開,無數商人蜂擁而來。

馬車、牛車,在街上往來不斷;各類廟會,更是層出不窮。

不少平日裡出不得門的大家閨秀,更是趁着逛廟會的時候透一透氣,賞玩一番外面景色,同時也成爲別人眼中風景。

毗鄰的諸郡,卻因戰亂不斷,邊境的摩擦從未中止過諸多緣由,致使百姓流離失所。

越是在這春夏交替時節,災荒便愈多。

荊北情形尚好一些,丁奉爲人謹慎,繼任以來,以守業爲主,荊北諸郡土地肥沃,而荊南諸郡卻是少平原,山地居多,所產糧食本也只勉強夠境內百姓溫飽,卻又因爲山蠻之亂,糧食已經不足。

如今各郡,工部有司,已經並戶部、少府派要員前來,各郡以工代賑,主要是修官道的工程,已經展開。

“……各位鄉親父老,都停下來,停下來!不要向前擠了,聽我說!這是聖上仁義,知百姓疾苦不堪,特撥下糧米,分發給各位。”

“由鄉老帶領,按民冊發糧,沒有個冊的登記就可,即日起,糧米按戶籍發放,一共三日,過時不侯,各位鄉親父老速速前往!速速前往啊!”

鎮內大街上,幾個年輕士兵正手持着銅鑼,一邊敲打着吸引百姓聚攏過來,一邊大聲喊着話。

身形瘦消的百姓慢慢聚攏過來,有的沒聽清,向身旁的人問:“他們在說些啥?啥?發放糧食?”

“發放糧食?此事竟是真的?”

百姓們乍聽此消息時,先是不信,待士兵再三保證之後,都是大喜,紛紛趕回家,取盛米之物。

幾個身着普通百姓服飾卻氣質不俗的人站在街旁,觀看着這一幕,卻不像其他人那般奔跑回家。

“三日之內,糧米能否全部發放下去?”一個戴着斗篷的男子,望着眼前面色枯黃的衆百姓,問身旁的人:“能不能趁此清點民冊?”

“請使君放心,幾郡的救濟工作,都派人下去監督了,發放糧米雖然是當地的官吏來辦,不過也派員監督,而幾郡的粥棚,是由官府和本地大戶一起來做,三日之內,各地將會同時進行救濟,武陵、零陵等諸郡,每一鎮爲一站,由鄉老負責按名冊覈對戶籍發放糧米,定不會出什麼紕漏。”

斗篷男子身旁一人恭敬回的說着:“趁此,必會對各郡實際人口進行一次大整理。”

這纔是統治的用意,既得了仁慈,又清點了戶籍,下一步以工代賑也好開展。

斗篷男子聞言“恩”了一聲,這時候已有百姓向廣場方向行去,斗篷男子也轉身向着東頭廣場方向走去。

“跟上。”除跟在他身邊的幾人外,人羣中更有十幾個身着各色服飾的青年,小心翼翼跟上去。

這些人外表看起來很是普通,舉手投足,卻很是輕盈,雙足落地,更是無聲無息;若是高手在此地出現,定能辨別出來,眼前這十幾人,不是普通人。

他們出現的地方,是桂陽郡中遭遇戰亂並不算嚴重的地方,雖因戰禍波及致使地裡顆粒無收,村鎮內百姓逃荒者並不算多,大多百姓還是留下來,在這裡勉強有着些許生機。

又因爲如今大漢入主,往來商賈也是偶爾有之,有生面孔出現,並不會被人注意。

從官府貼出公告並派人出來敲鑼通知始,不到半個時辰,得到消息的百姓,便已一傳十,十傳百,使得整座小鎮都沸騰起來。

民舍內時而奔出一兩個手持器皿、布袋的百姓,人羣都奔向東頭的空地廣場。

說是廣場,只是一片空曠之地,面積倒是極大,卻是寸草不生,用來曬穀之地;當百姓們趕至此地時,負責發放糧米的官吏已在一桌案後坐下。

一旁維持秩序的,是臨時從大戶借調過來的護院,以及這一片區域的衙軍;當聚集百姓已黑壓壓一片看不到邊時,官吏站起身,宣佈放米開始。

只要戶籍上有名,每一戶可得一石糧,也就是一袋,這隻按戶不按人口來,固然有些弊端,卻也顧不得了;一石糧也不算少了,若是熬成稀粥來食,一戶一個月也是能過去的。

下一步以工代賑也好開展,平整道路,修築道路,路不修通,統治便不能延伸。

上一季莊稼大都是顆粒無收,百姓家中便是有些存糧,也都難熬到下一季收成,而有了這些發放的米糧,卻是能活了,但是想要吃飽,還得出來做工。

“使君,看來,郡裡的米糧發放很是得力,戶籍清點秩序瞭然,您既是已見過,便不用再憂心了吧?”

之前那羣人,站在人羣后面的高地望着眼前一幕,其中一人暗籲一口氣,對着身旁的人說。

在他身旁站立的斗篷男聞言,卻沉默了好一會,方說着:“不知其他幾郡現下情況如何?”

與此同時,武陵郡內,卻是人流攢動。

“真是想不到,這武陵郡的難民,竟有這麼多,比其餘幾郡還要嚴重得多。”

陳壽坐在馬車內,掀開布簾一角向外看去,只見外面等待施米的百姓,大多衣衫襤褸、面黃飢瘦,他們在士兵的監督下,尚算有序的排着隊。

將布簾放下,陳壽此時嘆道:“若非是親眼一觀,實是想不到,偌大一座郡城,竟有如此多難民,真不知前任郡守是如何治理此地的……”

卻也知道,這其實是各方面都有影響,之前山蠻入寇,荊州大都督丁奉只定下策略,不顧荊州民生,山蠻又兇殘,導致無民耕田,武陵郡山蠻最多,受影響也最重。

陳壽此時是外放了,五年的翰林學士已經到了,如今外放一任或者兩任太守之位,此後可能就會進中樞了。

卻是比其他人要快一些,像是杜軫,就一直被壓着,翰林學士還得再做一任,看似權重,但是前途卻是有限,不過這是聖恩,卻也無可奈何。

第一百一十一章 印度之殃第五十三章 戰爭持續中第七十七章 異獸第三十五章 鋼鐵俠第六十六章 奪魁賽(2)第三章 爭鬥第一百五十四章 荊州終歸大漢國(二)第二十一章 四盟爭鋒第一百一十一章 紛至沓來第一百一十六章 殺宦第九十一章 奈何第一百三十一章 算計(3)第四十六章 大比之後第二十九章 暗謀第八章 賊王大會(8)第一百八十八章 天命在漢不在吳(三)第一百零三章 教育(1)五十九章 成功第一百九十六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七)第四十九章 暫時的平靜第八章 回山第四十五章 北驅東胡第十八章 李二郎第一百三十一章 移動支付第五章 一舉成名天下知(2)第九章 向雨田第一百二十三章 人中呂布第六章 楊公寶庫(3)第九十四章 不可沽名學霸王第二十二章 秘境(7)第二十七章 將計就計第十三章 五美(1)第三章 隋國公主(2)第四十六章 準備第六十四章 逃離黑木崖第三十八章 決戰中原(1)第二十六章 藉口第三十一章 俯首第四十四章 一網打盡第四十四章 一網打盡第十章 小莊之戰第二十七章 報應第八十三章 轉機第四十五章 在下楊伊(4)一百零七章 進退維谷第八十一章 江湖大世界第一百二十一章 探秘(二)第一百九十五章 歷經諸劫方成漢(六)第五十一章 挑戰第八十三章 轉機第六十三章 武道宗師第八十四章 雷軍第五十六章 壽宴(3)第六十二章 星空高科園第四十一章 年會開始第七章 福州城外第七十一章 安保部部長第六十七章 退敵第五十四章 壽宴第五十七章 壽宴(5)第一百零六章 袁公路爲人嫁衣第八十七章 邁步星空(1)第一百六十四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二)第五十二章 收穫第八十六章 售罄第十八章 連城劍譜第一章 華山論劍第五十六章 壽宴(3)第一百四十三章 荊州攻略(5)第一百七十七章 噩耗第一百七十五章 殺第二十七章 掌兵第五十九章 晉升(3)第三十一章 剿滅第一百五十五章 下馬威第七章 決戰第二十一章 江湖瑣事第三十二章 金盆洗手(8)第七十七章 異獸第四十一章 年會開始第一百六十六章 國事艱難百戰多(四)第五十四章 猛文丑一漢當五胡第十四章 再次出發第七十七章 妖道(一)第一百六十一章 威逼第六十七章 梅莊(3)第四十三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八十章 韓世忠第二十八章 金盆洗手(4)第一百二十章 至寶第十二章 破城第六十六章 奪魁賽(2)第二十六章 藉口第二十五章 黃金生第十六章 懲奸除惡(2)第三十五章 笑傲江湖(3)第一百四十六章第六十一章 汽車人變身第六十八章 一敗第三章 隋國公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