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3章 分而劃之

青帝祖庭之中,十幾雙眼睛盯着筆走龍蛇的周鐵衣。

當看到這篇策論的名字時,大家就忍不住倒吸一口氣。

如果說之前的‘人慾說’是撅了儒家典籍道理上的根,那麼這篇‘官吏一體’就是撅了儒家典籍治理上的根。

儒釋道三家超然於諸子百家之上,而佛家和道家又是出世學說,所以王朝治理的學說,一直以儒家爲首,自聖皇至今,儒家科考理所當然地高於其餘學說的考試,一旦考上,那就是一地父母官,城中君。

而法家,農家,醫家等,除了法家有自己特定的司考之外,其餘諸家甚至要等特定的人員短缺,纔有恩科,不然也要學儒家的經典,考科考才能夠擔任官位。

所以官是官,吏是吏。

儒家天然就高諸子百家一頭。

諸子百家也天然就認同這點,因爲以前儒家是聖人學說,不僅佔據道德制高點,同時也是實力制高點。

當然,官吏分流在一個龐大的帝國之中也有自身存在的價值基礎。

皇權不出京城千里,即使在大夏也是這個道理。

大夏皇帝在天京固然是至高無上的聖人,但也只是在天京。

帝國南北疆域最遠處足足有一萬六千里,修行者可以朝血海,暮崇山,但是帝國最多的仍然是普通人,統治的也是普通人,所以需要一個普通人的制度。

所以必須要處理好中央和地方的關係。

地方父母官是中央任命,但地方胥吏就是世家推舉,這也是一種變相的因地制宜。

以山銅府爲例,此地盛產墨石,地少礦多,墨家,公輸家的學說道理比農家的學說道理更容易傳播,地方世家也以墨家,公輸家學說傳家居多。

所以在胥吏的任命上,此地的墨家,公輸家就天然多於農家,而朝廷派遣下來的儒家官員,只需要拉攏地方世家,同時保護住地方少數派學說的胥吏用以制衡,自然能夠維繫一個地區的穩定。

所以說地方官本身就是城中君,地方衙門也是一個小朝廷。

官吏分流的第二個道理就在穩定的中央集權認知。

吏做得再好,也只是吏,永遠都不是官,官從哪裡來,官從天京來,所有科考都是中央選拔,中央即使一時間無法管理到地方,但是三年京查,三年科考,三年任命,那都是中央說了算,既給了地方利益,又不會讓地方染指核心權力。

想要做官,都需要脫離自身地方世家,到別處任用,能夠依仗的也從自身家世變成了天京皇權。

除此之外,還有文化一統等原因,所以這個看似不公平的制度才能夠存在兩千年。

以前天下人也會認爲這個制度一直存在。

因爲這就是最好的解決中央和地方權力矛盾的方法。

如果打破官吏一體,讓吏能夠當官。

那麼最直接的影響,就是地方世家扶持的胥吏會大量成爲地方官,從而削弱中央的統治權威,讓地方世家的勢力暴漲,乃至於有割裂天下之勢。

但那是以前,是純粹從政治角度考慮。

天下人沒有考慮過普通百姓能夠一日萬里,朝血海,暮崇山的時代。

打破地方世家的壟斷,除了可以從政治入手,還可以從經濟和科技入手。

當天下交通連接在一起,普通胥吏能夠在一兩天之內輕易往返相隔幾千裡的兩地辦公,僅僅只是一個輪值,就能夠極大削弱地方世家對於官吏體系的掌控權。

除了科技之外,經濟也一樣,地方經濟封閉,導致人民不得不依附地方世家,但如果地方世家在擴張之中不得不膨脹到放棄本地封閉的經濟,那麼他們也失去了對本地人民的人身約束。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地方財閥向着利益複合體轉變,到時候自然又是另外一套政治邏輯了。

當然周鐵衣現在不用考慮那麼多,他現在只需要破釜沉舟,看看是先治理好這個天下,還是先禍亂這個天下。

周鐵衣心無旁騖,筆走龍蛇,不一會兒就洋洋灑灑寫下了近五萬字,而這五萬字還只是一個提綱,包括選拔,任用,考覈。

官吏一體改革,這本來就是一件複雜至極的事情,一點都不亞於貨幣改革,觸碰的利益更多更大,原本週鐵衣準備工業改革初步有成效之後,纔會逐步推動制度上的改革。

但是天不遂人願,既然是改革,哪有如同教科書上一樣完美的順序。

寫好提綱之後,周鐵衣停下筆,重新又看了一遍面前的稿子,思緒也回到了那晚誅神司內自己考校梅俊蒼的時候。

當初梅俊蒼就猜出了剋制儒家操控民意的法門,報紙只是表象,是啓迪民智的手段,但這個時代百姓參與政治真正且唯一的辦法始終是科考。

所以要打破儒家的不敗金身,就要擴大科考取士的範疇。

首先將農部,工部這些因爲人員短缺而開設的特科固定成爲常科,在錄取時間和人數上逐漸和儒家的科考並駕齊驅,然後再在官僚體系內增設事務考。

就比如周鐵衣主管的中央銀行,增設的事務考就直接和經濟有關,直接刨開四書五經,側重於商業實踐,考得差的不會有懲罰,但考得好的一定能夠升遷。

這樣就能夠在一個部門內形成一套新的官吏升遷邏輯,打破官吏之間的隔閡。

能夠做到上面這些事情之後,再討論如何改科考的事情。

“開設特科,使其成爲常態,讓天下取士,不限於儒道,亦在百家之道,是爲上上德。”

趙釜輕聲讀出了其中一句話,這句話不是要堵住天下儒生的嘴,是要打斷他們的脊樑骨了。

他沉吟了片刻,分析其中的利弊,作爲藩王,趙家在崇山府內同樣有一套王府體系,只不過以前青帝一脈都韜光養晦,所以中央朝廷說什麼,趙家就做什麼。

但這次不一樣,大夏聖上移除五帝祭祀,已經損害到了趙家的根本利益,趙家如果沒有行動表示,才叫人奇怪。

而最好的行動表示,莫過於策應周鐵衣在中央推行的‘新政’,來向中央朝廷示威。

所以趙釜要評估眼前這篇策論,不是周鐵衣爲了對付大夏聖上和儒家想出來的兩敗俱傷的毒計,而是和他之前制定的政策一樣,是能夠有利於更多人的先進改革。

有利於更多人,這就是最簡單的評判標準。

以趙釜的智慧自然能夠看到這次改革之後的優勢和劣勢。

優勢自不必多說。

劣勢同樣也不小,他走到周鐵衣身旁,問道,“這篇策論發出去,儒生們恐怕要鬧得更歡了,這件事總歸是要處理的。”

周鐵衣知道趙釜在問自己具體的施政方法,施政綱領有的時候和施政方法可能並不一樣。

一篇策論寫完,他已經從剛剛的驚怒之中平復了下來,笑道,“鬧得兇只代表嗓門大,不代表人數多,天下書院,儒家修行者終究是少數,而這些少數儒家修行者之中,能夠考取進士之輩三年舉國才三百人,而我這篇策論,就是爲了爭取三百人之外的千萬人,分而劃之,再殺雞儆猴罷了,沒有人會和當官過不去,你不想要當官,有的是人想要當官。”

大夏雖然沒有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說法,但即使是掌握修行力量的儒家,在對抗中央皇權的時候也處於天然的弱勢,不僅是力量上被剋制,道理上也被剋制。

儒家的力量核心在於安民,造反連自身的浩然正氣這關都過不去。

而在體系內的鬥爭,以前儒家掌握話語權和當官唯一的捷徑,所以百家乃至百姓都會影從,因爲天下人都想要當官。

但這次鬥爭不一樣,初期分化政策之後,絕大多數人就會發現,這次不跟着儒家鬧,反而會得到利益,到時候再分化儒家內部,自然就鬧不起來了。

趙釜頷首,肯定了周鐵衣說的一點,科舉考試,三年就三百進士,除了這三百人是科考的鐵桿支持者外,其他人都是潛在反對者,只不過大多數人都沒有意識到這點罷了。

“但這條策論真的能夠在中央通過嗎?”

這是趙釜的第二點疑惑,現在在儒生們看來,是大夏皇帝在包庇周鐵衣,但是真正的局中人才明白,這次的事情是周鐵衣被大夏皇帝架在火上烤。

“移除五帝祭祀是目的還是手段?”

周鐵衣反問道。

“自然是手段。”

趙釜下意識回答,在他看來,五帝祭祀是一個幌子,目的就是要逼周鐵衣退讓,將已經初現規模,體系的中央銀行之權讓出來,交給天后組建的北門學士。

趙釜回答了之後,見周鐵衣久久不回答,他眉頭緊皺,如果移除五帝祭祀是目的,那麼這件事就更加複雜了。

隨後他才嘆道,“原來這纔是目的。”

周鐵衣冷笑道,“治國和修行之間,他始終選的是修行!”

修行纔是大夏聖上如今最渴望的,移除五帝祭祀,不僅可以掠奪五帝的人道氣運,還可以壓制周鐵衣的修行速度,這對於大夏聖上而言極爲重要。

而現在的結果甚至比大夏聖上想得更好,因爲五帝之事,周鐵衣已經受了道傷,所以他更要堅定地移除五帝祭祀了。

這既是天下事之間的爭鬥,也是大夏聖上和周鐵衣在修行上的爭鬥。

只要認清楚對方最渴求的東西,自然就能夠做到利益交換,所以在這件事上週鐵衣要和盟友青帝一系通氣。

收拾好策論之後,周鐵衣先返回小院之中,準備在這處青帝核心道場待滿一天再離開。

反正已經失去了先手,所以周鐵衣也不介意再讓半天出去。

自己今天失去屍狗,警覺降低是事實,如果這個時候因爲變故慌慌張張離開,連原本的目的都沒有達到,纔是真的愚鈍,就像西遊裡面的唐僧一樣,知道待在圈裡不動就能夠躲避此難,偏偏還因爲各種變故提前離開了孫悟空畫好的圈子。

庭院之中,周鐵衣也沒有閒着,通過神道符詔開始吩咐郝仁做一些初期準備工作,等他回京才能夠立馬應對變局。

吩咐處理了這些事,時間也已經不早了過了子時,周鐵衣就要回京,他思考了一下,命人將趙琴心請來。

“本來說這次有青帝車駕,還想要在十萬大山附近逛一圈,但現在事情突發,只能夠先分贓了。”

崇山府緊鄰十萬大山,周鐵衣原本是想要順勢做另外兩件事,一件事是探索五猖神留下的小天宮線索,另外一件事是度化麒麟明堂那個被剿滅的土人部落,完成承諾。

不過現在肯定都已經來不及了,所以只能夠等到下一次機會。

周鐵衣笑着取出幾件異寶,這都是黃泉落魄大陣之中遺留下來的寶物,能夠進入黃泉落魄陣,至少都是上三品的修行者,他們隨身攜帶的寶物自然不錯,但也僅僅只是不錯,經過上千年的時光沖刷,還在黃泉落魄陣這種特殊的環境之中,絕大多數的寶物都已經失去了靈性,僅有幾件幽冥類型的寶物仍然有作用。

只不過這些寶物對於此時的周鐵衣已經作用不大,所以分配給了趙琴心,雖然陰庭的座標是周鐵衣的身子換的,但是趙琴心是趙琴心,趙家是趙家。

異寶趙琴心自然是喜歡,不過她沒有第一時間上手,而是問道,“我可以再要一件東西嗎?”

“什麼東西?”

周鐵衣好奇地問道。

“今天你寫的那篇《官吏一體策》的原稿。”

周鐵衣神色略微有些錯愕,“你要這件東西幹什麼?”

雖然不明白趙琴心的意思,不過周鐵衣還是將原稿給拿出來了,已經將東西寫下來了,他現在就是一個人形複印機,自然能夠輕易拓印一份。

趙琴心將早已經準備好的影印紙拿出來,拓印了一份複印件,遞給周鐵衣,然後將原稿卷好,露出一個俏皮的笑容,“看來熊貓閣下沒怎麼送給喜歡的女孩子東西過。”

她指了指旁邊的幽冥異寶,雖然這些異寶在使用價值上大,但是都陰慘慘,冷森森,確實不像是送女孩家的好東西。

第327章 七十二般變化,人造墨石第338章 盲拍第79章 那小僧,你看我像什麼第136章 白虎鬥麒麟第331章 十八路窯主第463章 定計第282章 此子甚是難纏!第358章 天下皆白,唯吾獨黑第91章 師姐,你的手好涼啊第312章 膽大包天第404章 偉業第406章 忘川佛國第342章 商道六品‘搬運’第409章 計謀將成第407章 隱患第378章 愚鳥先飛第98章 龍之五子天賦第282章 此子甚是難纏!第300章 白帝復甦第52章 大人英明第352章 公輸家的優與劣第504章 開新天第500章 學宮將開第404章 偉業第353章 玄蟬第229章 錦衣衛都得靠邊站站第455章 聖人如夢,人生如棋第303章 二聖臨朝,墨石案發第338章 盲拍第211章 本官從未見過你這般厚顏無恥之人第484章 蛻凡忘情魚龍變第486章 始作俑者第212章 請董公出門接聖人第366章 算無遺策第376章 一念成佛,一念成魔第234章 新時代的酷刑第3章 此世,百家大興第375章 炎人盜火第148章 兩不相悔第343章 小天宮的起源第498章 覆盤第496章 再次出現的教子棒第235章 酷吏的退路第289章 西方極樂第14章 區區九品,不值一提第456章 交易開始第219章 那是時代浪潮開始的聲音第293章 兵冢將開第455章 聖人如夢,人生如棋第385章 以假亂真第228章 再次面聖第400章 平津渡災後重建第317章 兵分兩路第447章 三卦第9章 長生和權力第91章 師姐,你的手好涼啊第246章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第361章 司民之謀,文郎之慾第483章 政治婚姻第255章 先敬羅衣後敬人第370章 無奸不商第436章 太陰顯化,決定戰局第498章 覆盤第496章 再次出現的教子棒第386章 民心,我心第141章 李劍湖第242章 狂士張三,心爲道始第87章 從心所欲,不逾矩第368章 七十二般變化之【寄陰】第298章 拔山之威第143章 【蜃氣】神通第62章 天下之大,皆可殺第32章 我以六品之身修九品第361章 司民之謀,文郎之慾第145章 乾坤印和武道槍第507章 山嶽石猿第319章 周鐵衣離開後的朝會第410章 天翻地覆第316章 留下的兩封奏摺第34章 妙玉第212章 請董公出門接聖人第64章 周母釣魚第57章 再教你一個道理第352章 公輸家的優與劣第129章 儒家,害我!第82章 今日受教了第64章 周母釣魚第118章 長兄如父第339章 交易的藝術第223章 大夏內改革的源頭第80章 曰慈,曰儉,曰不敢爲天下先第121章 蠢貨和聰明人第3章 此世,百家大興第48章 儒家厲害啊第250章 周大人最苦,所以苦中作樂第434章 陰陽戰五色第452章 大夏交易所第381章 世事如夢第249章 朕修道德,心念好生之德第254章 你們聽說過有招必勝法門嗎?老爺爺救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