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乃無解之局,無論從什麼方面下手,都會受到重重阻力,關鍵此事還不能蠻幹!
好似除了倡導,鼓勵之外,就沒有第二選!
難!
拖延的手段都沒有!
“陛下,吳王殿下求見!”
就在這個時候一內侍走進奉先殿,與老祖宗耳邊說了兩句。
“這個時候,允熥來見咱幹什麼?”
聞言,朱元璋不由一愣,要是沒記錯的話這都快飯點了,再晚一些宵禁就要開始。
“不知,不過聽皇城門口傳來消息,吳王殿下略顯着急,顯然是有要事!”
“加份晚膳吧!”
朱元璋想了想吩咐道。
與理智上,這個時候他不希望朱允熥這孩子太過高調,這會害了朱允熥本身,但感性上的他願意也樂意見這個孩子,而且不管是什麼原因!
既然如此,那就見吧!
“是!”
宮人告退,奉先殿內再次陷入了寂靜。
……
“娘娘,娘娘……”
東宮位於皇城的東南角,比鄰承天門,與皇宮後院連通。
後宮無主多年,呂氏這位太子妃在老太妃死後,逐漸開是抓起後宮的管理權,雖無明面上的旨意,但後宮中人多認可這一點。
朱允熥這個時候出現在皇城門口,加上呂氏本身便對此有心思,自然就有人彙報上來。
“急急忙忙有何事?”
呂氏一身布衣端坐在殿內,看上去普普通通,與宮外那些婦人差不多,甚至顯得異常樸素,身上半無玉飾品裝飾,加上手中端着繡花盤,任誰見了都要稱上一聲太明好太子妃,朱家好媳婦!
可呂氏究竟是什麼樣的,只有真正瞭解呂氏才明白,這是一個控制力極強的女人!
“承天門傳來消息,吳王剛剛請求面聖!”宮女快速說道。
聞言,呂氏擡起頭來,刺繡的針扎破了手指都沒反應過來,一臉標準化的笑容給人的感覺不似人笑,而是那種神像,雕像上的假笑,“那聖人選擇見了嗎?”
“見了!”
宮女不敢直面呂氏的笑容一頭抵地。
“見了,見了好,這纔是爺孫之間的情分,是該多交流交流!”
呂氏滿臉笑意的說道,跟着目光落在跪地的宮女身上,“怎麼?你很害怕嗎?”
宮女沉默,不知怎麼答覆。
“下去吧!”
看着毫無反應的宮女呂氏揮了揮手,直到此時方纔將受傷的手指含在嘴中吮吸起來。
“娘娘萬福,奴婢先行告退!”
宮女如蒙大赦,一邊做禮一邊退出宮中。
“寒婆婆!”
看着消失在殿內的宮女,呂氏眼中閃過一份怒意,一口帶血的吐沫吐進一旁的青玉瓷碗。
“老奴在!”
一健婦從屏風後面走出。
“做事吧!”
放下青玉瓷碗,呂氏再次拿起針線,彷彿一切都沒有發生!
……
“孫兒見過皇爺爺!”
走進奉先殿之時,本就日短的時日,天色早已黑了。
“配咱一起用吧!”
朱元璋看着高大的嫡孫,直接吩咐道。
“是!”
朱允熥沒去提手中的奏章,直接將厚厚的奏本扣在桌上,端起碗筷大口大口的吃了起來。
說真的,他也是忙昏了頭。
直到趕到皇城門口方纔發現時間已晚,不是個適合面聖的時間,可來都來了,總不能再回去?
至於爲什麼着急,則是因爲他在規劃棉布集羣的時候,就早婚早育之事想出了一個不是辦法的辦法!
以勞代緩!
棉布集羣完全可以做的更大一點,招攬更多的女子進入工坊做事,進入工坊之後給予合適的報酬,給出一個美好的願景,解決溫飽的同時讓女子有能力反哺家庭,同時輔以一些彈性的規定。
成婚不去管理,只談生育這一塊。
十六歲以下生育,沒有任何福利,超過十六歲生育,給予十個月的產假,一年半的哺乳期,在這二年零四個月內,懷孕的婦女都可以獲得全額的收入。
因利誘導,讓所有還未生育的女子以及其家人,用其僅有的智慧算一本經濟賬,自以爲利益最大化的賬本。
這樣做付出會很大,不用想都知道,鑽空子肯定不會少……
但相對於更遠的考慮,些許簍子鑽了就鑽了,爲長遠計算,這些空子鑽的人是越多越好!
慢慢形成風氣,從影響一地擴張到影響全國。
等到若干年後,朱允熥便可以通過法律的形式將這方面約束起來。
潛移默化之間,完成晚婚晚育的佈置,不說將年齡提到後世那種地步吧,至少也要將女子頭胎生育的平均年齡控制到十六歲之後。
十四歲,十六歲,看似不過兩年的時間,但這兩年卻能讓女孩得到更好的發育,減免生育時的風險。
加上累積超過二年的收入,產後多半也可以獲得更好的修養!
“去將奏本拿上來!”
朱元璋用完,一邊擦拭着手一邊吩咐道,那份厚厚的奏本可是顯眼的緊。
這些日子,對於瓊海國的公文夾朱元璋也是熟悉的,當即打開瀏覽起來。
“繼續吃,多吃一點,別顧着咱,咱是年紀大了胃口不好!”
瞧着朱允熥就要站起來,朱元璋當即勸道,轉呈宮人之手拿到了奏章,靠在椅子上翻閱起來。
時間一點點過去,朱允熥喝掉碗中最後一口湯。
宮中準備的食物受到朱元璋口味影響,清心寡淡了一些,但用材上乘,偶爾品嚐自有一番鮮味。
更重要是火候掌握的上,能將優質食材的鮮美激發出來,這方面老牛的水平還是差了珍貴食材上的練手經驗,優待好好學習一番。
“吃完了?”
“恩!”
得到肯定的答案之後,朱元璋目光與殿內掃了一眼,“退下吧!”
“咱本以爲,事到你這邊也是一樣,沒想到在倡導這一塊,你走出了新路子,的確是解決此事的一個辦法,但因利誘導這種行爲的深層次影響,你可有過考慮?”
宮人退去,朱元璋極具耐心的問道。
換做不了解朱允熥的思維和行事,這份奏本剛看之初朱元璋就會丟掉,認真看完之後確實具有可行性,但在因利誘導這件事上,朱元璋對此充滿了質疑,至少在他看來,這不是教導百姓的正確方式!
對於利的看法,中西方分歧極大!
東方受到儒,道文化影響,東方人多恥與談論利益,自古推崇仁,義,加上商人這種反面案例,不僅不在明面上談,熱血的青年士子若是覺得自己想多了,還會通過三省吾身的方式來警示自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