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反常

一位長久待機的帝王,能改變其心意的人多已死了,近來又沒什麼大事,怎麼可能做出這般反常的事?

還有就是什麼時候冊封朱允炆,您老不考慮嗎?

朱允炆剛得大功你不去借此良機冊封,莫非還要拖延一段時間,朱允熥那邊都立國三年了!

當初懿文太子死後,那個急切的要立下儲位的君王,莫非不是您老?

再說了,不冊封去歲你幹嘛將諸王長子入京?

搞不懂,摸不透,每一樣都帶了一點,但每一樣的結果無不超出他們猜測!

“……餘一人之罪,無及萬夫……”

就在各類猜測的同時,曾多次出現在罪已詔中的兩句九字之言化爲音符出現在奉先殿內,驚恐之下無數人本該低頭聆聽聖旨的諸臣紛紛惶恐的擡起頭來,看着御座上那道身影,跟着又連忙低下頭來。

要出大事!

罪已詔!

洪武大帝竟然下了罪已詔,這可是罪已詔啊,而且還是爲了寶鈔下的,這是要變天的節奏!

……

罪已詔是什麼?

說白了就是皇帝下詔書,承認自己做錯了,向上天以及百姓承認錯誤,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下詔多在朝廷出現問題,國家遭遇天災,或者就是政權出現不穩的時,一般來說效果都非常好,畢竟這是皇帝認錯,老天都不追究了你還追究個啥?

只要不是一朝政權還沒到崩潰的地步,罪已詔下發下去,民間多少會給出積極地反饋,從而獲得一個喘息的機會。

歷史上最著名的罪已詔,爲漢武帝劉徹所下的《輪臺詔》,承認了其窮兵黷武,有害天下的行爲,但下歸下,後面的仗該打還是打,只不過有了這份罪已詔之後,民間的怨氣的確壓下去不少。

而罪已詔最早的記錄則由《尚書》記錄,《尚書•湯誥》所記就是大禹,商湯兩人的罪已詔。

對此記載大致是大禹等帝位,無意中看到犯罪的人,就傷心地傷心地哭了起來,左右問其遠古,禹曰“堯舜之時,民皆用堯舜之心爲心,而予爲君,百姓各以其心爲心,是以痛之。”

如果這不是編的,那就是中華歷史上第一份口述的罪已詔。

而第一份明文的罪已詔,則在商滅夏侯,湯佈告天下,安撫民心所有,史稱“湯誥”,在“湯誥”中,商湯檢討了自己過錯了,伴隨着這份詔書取得了預期效果,後來又被百般附會逐漸神化。

這纔有了罪已詔的模版!

至於“餘一人之罪,無及萬夫”則出自《呂氏春秋》,發展到今天基本上已經成了範文模版,與後世罪已詔中常現!

……

可問題是朱元璋是什麼人?

自古得位最正,強權霸道之極的存在,那是連到馬皇后,朱標苦心勸說都聽不進的主,用老朱自己的話說,真要有罪,那也罪在百官,咱請他們出來治理天下,天下出事豈是我的過錯?

然而這是逼得全天下爲其低頭的帝王,卻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自己下了罪已詔……所有人的腦子在這一刻都感覺不夠用了。

“夠狠,夠硬,看來在寶鈔之事上,老朱是下了死決心了!”

一切的始作俑者,朱允熥在這一刻全身都顫抖起來,不是因爲害怕,而是因爲激動!

真的激動!

禮數古代皇帝,全數四百多人,平庸者三百八十多人,有所功績者不過數十人,而能稱之爲帝王不過兩手。

就算是拿各朝開國皇帝來說,能和老朱相比也就秦始皇一人。

能與這位大帝同時代,那是百姓的福分,是天下的福分,唯獨不是官員勳貴的福分,可朱允熥是有後世記憶的,無比清楚在歷史正面積極性上,朱元璋的存在代表了什麼!

朱元璋肯定是有瑕疵的,但瑕不掩瑜,這絕對是好皇帝。

能難的是年進七旬,朱元璋還在不斷學習,如今更是爲了民生考慮,於晚年發下這一份詔書。

要知道,硬漢狠人朱元璋,在歷史上可是半分罪已詔都沒有下過!

這樣的態度,這樣的果決,所圖爲民,所慮爲國,難道不應該去學習嗎?

石破天驚!

真正的石破天驚,奉先殿內所有人呼吸都在這一刻停止,腦子則轉得飛快,再心思單純的人在這一刻也明白,聖旨接下來的內容恐影響大明數十年,乃是數百年之久,並且包含了朱元璋的意志,無數人將因此而生,但會有更多的人或將因此而死!

刺激啊!

這場大朝會真的刺激,不按常理的牌出的一套一套……

之前朱允熥那通王八拳,之前被人當做歷年大朝會的巔峰操作,沒想到最後這份聖旨纔是。

要不是真的不方便,所有人都想端上一壺茶好嘮叨嘮叨。

無奈,只能聽下去。

不過聽得更細心,更謹慎,完全沒有早先的浮躁,呼吸節奏下意識的控制起來。

聖旨依舊!

洪亮的聲音依舊,罪已詔只是前文,後面的內容纔是重點。

改革分成三大塊,以朱元璋意志爲中心,吸收了北宋三司的體系,加入了朱允熥的方案。

第一塊爲改制,改制門下省。

門下省,爲三省之一,雛形出現在東漢之時歸屬少府,職責爲侍皇帝左右,贊導衆事,顧問應對,皇帝外出,則侍從參乘,進入南北朝之後門下省權勢日益增強,北朝更是政出門下省,爲中央行政中心,隋唐之時執掌機要,負責審查,封駁,簽署奏章,後隨着尚書省崛起,六部權勢逐漸加重而失去權柄,成爲了一個監察機構。

進入洪武年間後伴隨着朱元璋加強皇權,廢除丞相,直接管理六部,如今大明的門下省雖然還在,但已經是一空殼子。

空殼子好啊!

直接就可以拿來用!

首先,明確歸屬,中書省直屬皇帝,不受任何部門管束。

接着就是往裡面填充部門,一遷宮內四司之一的寶鈔司入中書省,二遷宗人府經歷司入中書省,三遷錦衣衛三千戶所入中書省,四遷戶部,度支,鹽科,鈔關並中書省。

三入一併,明確各司歸屬,算是徹徹底底剝奪了戶部,度支,鹽科,鈔關的職權。

……

第二塊,設立銀臺!

銀臺執掌門下省併入八部,執掌全國金銀調度,寶鈔印刷,兌付,金銀銅礦開採等權,非銀臺使者無權對銀臺進行干預。

銀臺,設十一銀臺使,此十一人分別爲宗人府左右宗正,戶部尚書,及下屬八司之長。

……

第59章 各司其職第405章 主動融入第415章 如此強烈第151章 乖巧懂事第309章 被動入局第152章 嚴密第193章浩浩蕩蕩第220章 威懾第10章 沈秀和第466章 支持第119章 迷茫第156章 避免皇權旁落第63章 執行第126章 悶聲發財第555章 再度加碼第258章 明媒正娶第303章 鬧大第93章 往死裡整第362章 吃這一套。第34章 目光灼灼第103章 調侃第557章 睿智第141章 死劫第249章 冬獵第365章 老不正經第234章 得以生存第292章 歡喜無比第24章 一言三變第32章 職責第511章 開荒第561章 倭寇第224章 賞賜第98章 驛站第203章 目的達成第193章浩浩蕩蕩第219章 掃盲班第316章 突破第402章 不對勁第442章 落實第565章 打了個對摺第110章 賑濟災民第60章 常態第143章 有何用處第482章 言語凌亂第504章 降級第106章 腦子靈活第279章 七七八八第294章 改觀第234章 得以生存第357章 文化色彩第10章 沈秀和第467章 淋漓精緻第390章收成第237章 所謂勝戰第470章 一海之隔第102章 無法救濟第28章 傳旨第289章 記憶融合第69章 生活的根本第495章 補充第446章 參考第119章 迷茫第339章 說三道四第567章 含義第32章 職責第125章 有效的保障。第60章 常態第453章 提拔第11章寶鈔第559章 猜測第54章 滿臉八卦第445章 漁港第481章 打個招呼第14章行商方式第369章 束縛第445章 漁港第199章 微乎其微第37章 講究平衡第577章 最佳的選擇第265章 無法恢復生產第252章 反常第387章觀景臺第246章 金庫第467章 淋漓精緻第278章 整理第221章 儒家經典第377章 黑暗面第174章 名留青史第173章 舉動第454章 分配第236章 不算難第62章 膽大包天第388章答案第267章 母老虎第572章 特例第430章 解釋第100章 修繕水利第122章 經驗不足第206章 齊活第179章 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