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大規模,二十一個村子,花費不少啊!”葛海皺眉。
瓊州,在大明統治的時候是存在賦稅。
可立了瓊海國之後,賦稅就沒收過,二十七年制定的律約中明確的各類賦稅,可正式執行要在二十八年之後。
具體執行之後能收多少稅收?
誰也不清楚!
如今又是減免,又是出資六成修繕一個村子,這錢花的如流水一般,能撐得住嗎?
“賦稅的確沒朝老百姓收過,可南渡河碼頭那邊,商稅卻已經開始,執行過程中累積了很多經驗,根據司法,審計的計算,洪武二十八年賦稅不會太多,但也只是一種補充,如今的關鍵還是先讓老百姓將日子過好。
要不是一國不能沒有賦稅,大王可能還會延後一段時間。
如今的各類減免,減半,你可以當成是一過渡階段!
等到真正確定的時候,田稅可能會消失,永遠的消失在歷史之中!”溫太安說道。
“田稅要消失?”
葛海捂住嘴巴,以一種不敢相信的目光看着溫太安。
這怎麼可能?
一國之賦稅,分成賦和稅。
簡單的理解,賦是交給皇家的,稅是交給官府的,其中關於土地這一塊稅收歷來都是大頭。
自古以來有皇室主動的免賦,至於免稅……九成是在災年荒年,明知道收不上來而減免的,但土地這一塊卻鮮少有減免,更別說一系列衍生出來的苛捐雜稅!
瓊海律約,限定了收稅的種類,項目,多寡。
這部律法真要實行下去,農民頭上的大山至少要搬走兩座,可田稅消失葛海無法相信。
“這是個方向,是最終的目標,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爲此而努力,講真我也不敢相信,但我相信田稅終將消失在瓊海這片土地上!”溫太安堅定的說道。
“這樣……那就太好了!”
葛海感嘆道。
別看九叔,胡青田沒說什麼,可聽到這些也是激動的很。
土地,炎黃子孫最深刻的情節。
身爲胥民,不就是沒有土地嗎?
別看一個個好似都滿足現在的現狀,可誰心裡沒有得到一塊土地的願景,如若田稅真的會消失,那麼對於他們這些想要得到土地的人而言,無疑也是一個天大的消息。
“九叔你們,是不是想得到土地?”
土地情節溫太安自己都有,更別說胥民出生的九叔,感受着身旁的目光溫太安笑道。
“溫先生,對此可是有什麼消息?”九叔張口直接問道。
溫太安點了點頭,“1+3計劃中沒有列出土地的問題,但實際上大王和黃先生都已經有所考慮,沒有公佈出來只是時間不對而已。
不過土地這一塊,改變會很大。
首先土地不會屬於個人,只屬於瓊海國,個人獲得土地只有一個途徑,租聘!”
“租聘,怎麼會是租聘呢?”
胡青田急了,有些不敢相信心心念念多時的土地,在瓊海獲得的方式竟然是租聘。
九叔和他都是享受配給的,銅錢不多,但每個月還是積攢下來一點,爲的就是等瓊海開放土地後,他們也買上一塊從而成爲有地的人。
可現在聽到怎麼一消息,胡青田理解不了。
在他的影響中,買土地爲的就是傳家!
土地,就像胥民手中的船一樣,是一個家庭乃至一個家族的根本,要是隻能租聘的話,那還有什麼意義?
“青田不要着急,大王做出的考量必定由大王的思考,不可能怎麼簡單!”感受到胡青田的激動,葛海手放在胡青田的肩膀上。
“看到了吧,這就是土地政策一直沒下來的原因!”
溫太安倒是沒惱,只是聳肩笑道,甚至還看向附近幾桌人,土地的談話早已引來無數人的關注。
溫太安在這裡,附近唯一一位司局級高官,天生便被人注意,加上討論這麼多,豈能不被關注。
“說了這麼多,乾脆就多說一點。
大王認爲歷朝歷代,百姓困苦的原因就是土地,所有人都有濃厚的土地情節,都希望通過辛苦的勞作,努力的經營,持家有方,歷經一代到兩代人的努力,從一個小農小戶遷躍成地主,成爲地主之後孩子在讀書,做官,最後變成更大的地主!
這是很好的一面,但也只是一面。
在這個過程中,更多的百姓從土地的原主人,成爲了僱農,甚至慢慢被趕出土地成爲流民,自此居無定所。
相對於成功晉升爲地主的家族,那失去土地又有多少?
很多,很多……”
沉默,隨着溫太安說出這一面,臨近幾桌的都沉默下來。
可不就是這麼一回事嗎?
在場受到表彰的,有誰家的過去不是這則故事的另外一面,要是有土地,吃得飽,穿的暖,誰願意出來做事?
什麼是感同身受,這就是感同身受!
“大王要養活的是瓊海國所有人,你們也好,平民也好,農民也好,孤寡也好,都是大王的子民。
想要建立一方人人都帶着笑容的人間沃土,就必須改變一切固有的東西。
所以先行教育,暫緩土地變革!”
溫太安說道。
“溫大人,若是要改的話,這土地會怎麼改?”
“是啊,說說吧,我們始終相信大王,但這話不說全,這心裡沒個底啊!”
“對啊,對啊!”
……
能理解溫太安口中的話,可土地的事懸着也不是個事。
“那就說說!”
溫太安笑道,“首先,現有的土地會按照一個價格進行收回,不會讓大家吃虧。
第二就是重新分配。
大致土地會分成三類,第一類口分田,這口分田從人出生那一刻就會擁有,視一地的產出而分數目不等的土地,足夠一個人吃喝,同時口分田的產出不會收稅。
第二類是農業田,這類土地只能種糧食,也必須種糧食,視個人能力財力,向官府進行租聘,租聘年限可以選擇,會出現幾檔,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但費用會很低,甚至只是象徵性的收取。
農業田的耕種,產出,過程中不僅會少收稅,還會有獎勵,甚至遇到荒年還會有資補,遇到豐收之年,穀賤傷農的情況出現,官府則會制定一個最低標準,進行倉儲性質的收購。